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61)
2023(5289)
2022(4500)
2021(4192)
2020(3349)
2019(7937)
2018(7393)
2017(14076)
2016(7358)
2015(7995)
2014(8001)
2013(7794)
2012(7064)
2011(6607)
2010(6806)
2009(6505)
2008(6592)
2007(5753)
2006(5366)
2005(4703)
作者
(22329)
(19015)
(18950)
(17932)
(12019)
(9280)
(8449)
(7566)
(7012)
(6649)
(6629)
(6477)
(6337)
(6025)
(5847)
(5774)
(5623)
(5553)
(5441)
(5321)
(4731)
(4696)
(4630)
(4432)
(4314)
(4158)
(4149)
(4031)
(3864)
(3722)
学科
(37671)
经济(37644)
管理(19259)
(19071)
方法(17511)
(17083)
企业(17083)
数学(13097)
数学方法(12930)
(9391)
业经(9306)
理论(8861)
地方(8449)
中国(7999)
(7903)
(6167)
农业(5880)
(5767)
(5726)
贸易(5724)
(5421)
环境(5419)
(5203)
(4990)
(4907)
土地(4783)
经济理论(4702)
(4561)
资源(4278)
地方经济(4213)
机构
学院(116946)
大学(116465)
管理(45080)
(44410)
经济(43303)
理学(39322)
研究(39082)
理学院(38735)
管理学(37927)
管理学院(37725)
中国(28154)
科学(26208)
(25104)
(20083)
(19231)
(19175)
师范(19035)
研究所(17780)
(16957)
(16780)
财经(16643)
中心(16588)
业大(16375)
师范大学(15888)
北京(15627)
(15061)
(14672)
(14035)
经济学(13673)
农业(13289)
基金
项目(79398)
科学(64176)
基金(59446)
研究(55190)
(52730)
国家(52349)
科学基金(45630)
社会(36835)
社会科(35028)
社会科学(35022)
基金项目(32746)
(30828)
自然(30624)
自然科(29914)
自然科学(29908)
自然科学基金(29375)
(26027)
教育(25133)
资助(23918)
编号(20763)
重点(18025)
(17311)
(16828)
(15965)
成果(15663)
国家社会(15503)
科研(14993)
课题(14886)
创新(14828)
人文(14457)
期刊
(51017)
经济(51017)
研究(30919)
中国(19339)
科学(18902)
学报(17294)
管理(15677)
(14399)
(13838)
大学(12984)
学学(12404)
农业(10111)
教育(9947)
业经(8500)
技术(8366)
财经(7997)
资源(7807)
经济研究(7326)
(7317)
问题(7133)
(6994)
(6643)
旅游(6643)
(6643)
商业(5974)
(5764)
金融(5764)
(5615)
(5571)
统计(5561)
共检索到1621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刘逸  黄凯旋  保继刚  陈凯琪  
本文回顾了近30年旅游目的地空间竞合关系的理论研究进展,发现传统理论在对旅游目的地空间竞合关系的研究中,没有充分考虑交通可达性和旅游需求的相关性作用,并认为只要存在资源差异性,近邻旅游目的地之间便可走向协同合作。为此,本文借助经济地理学的概念,提出区位一体化和相关多样性这两个影响因素作为近邻旅游目的地空间竞合关系理论的补充。本文认为近邻旅游目的地之间的合作关系存在两个条件:(1)当近邻旅游目的地处于同一交通网络,即实现了区位一体化时,两地之间才有可能形成合作关系,否则相互替代性很高,也可能完全不相关,没有竞争关系;(2)当近邻旅游目的地之间旅游资源的相关多样性程度越高时,两地的空间关系走向合作的可能性越大,旅游目的地形象可能从遮蔽走向叠加。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韩晶晶  郑大为  李星明  
旅游目的地的优劣势发展中虽然有相互转化的现象,但更多的是两极分化:优势旅游地更优,劣势旅游地更劣,旅游目的地空间关系的这种现象就以马太效应表现出来。旅游目的地间等级差异上的空间竞争是形成马太效应的内在推动力,而对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的旅游者的决策行为是马太效应形成的外在拉力。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殷平  
旅游目的地的空间竞争是旅游研究的重点领域。从旅游交通成本的角度研究旅游目的地的空间竞争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旅游交通成本由费用成本和时间成本两个部分组成,从旅游效用的实现角度出发建立旅游交通成本模型,用于分析旅游目的地的空间竞争以及旅游交通工具的选择。结合该模型,对以北京为旅游客源地的3个滨海旅游目的地(天津塘沽区、秦皇岛北戴河区和辽宁省葫芦岛市)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了3个旅游目的地之间的空间竞争以及城际高速列车、普通客运列车及自驾车3种交通工具之间的竞争。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白凯  胡宪洋  
在回顾国外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文章从理论来源与关系辨识两方面对国外目的地品牌个性研究进行了归纳,清晰了目的地品牌个性研究与品牌个性理论、个性心理学之间存在着明确的层级递进关系,个性心理学中的特质与大五(Big Five)研究成果是品牌个性与目的地品牌个性研究的核心理论来源。同时也说明了,目的地品牌个性是目的地品牌资产研究中极富生命力的研究分支方向。学者们对目的地品牌个性的研究既有效继承了目的地形象的前期丰硕成果,同时也通过自我一致性理论,构建了目的地品牌个性、形象、目的地品牌化与游客自我形象之间的相互关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蒋奇杰  柯繁  任佩瑜  李雨雪  
学术界普遍认为信息技术的应用能提升目的地的市场竞争力,然而,国内外均缺乏关于两者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动态能力理论,本文提炼出三个中间变量:供应链协调、整合和柔性,并以旅游单位中上层管理人员为调查对象,共获取到209份有效问卷。进而运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理论模型和研究假设。实证发现,信息技术并不能直接促进目的地竞争力,而是通过影响成员间的协调、整合和柔性间接作用于目的地竞争力;相对于通达性高的目的地,信息技术对通达性低的目的地的竞争力促进效应更大;相对于文化包容性强的目的地,信息技术对文化包容性弱的目的地的竞争力促进效应更大。本研究发展了信息技术对目的地竞争力的作用机理理论,意识到目的地不能仅追求信息技术的建设,还应兼顾整个供应链上下游旅游单位之间的协调、整合和柔性,才能更好的发挥信息技术的价值。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娟  闻飞  
随着世界范围内旅游目的地竞争的日益激烈,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研究成为广受业界关注的焦点和学者研究的热点。本文从旅游学、经济学、生态学等多学科角度入手,较为系统地探讨了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研究的理论基础,包括与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相关的旅游学理论、竞争理论、区域经济学理论、产业经济学理论、共生理论,以期为深入研究旅游目的地竞争力问题提供更为全面的理论支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何海   王亚辉  
建设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已成为推动文旅高质量发展、增加目的地国际旅游收入、提升旅游产品服务质量、改善旅游基础设施的战略选择。借鉴世界经济论坛倡导的用于衡量世界经济体旅游竞争力的指标体系,构建城市类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旅游发展指数评价体系,运用极差标准化、变异系数、旅游发展指数评价等方法,分析北京、上海、中国香港、新加坡等15个城市类旅游目的地的旅游综合竞争力水平,研究发现:(1)旅游目的地旅游综合竞争力存在异质性。北京、上海、成都、天津、杭州5个城市的旅游综合竞争力已超过中国香港和新加坡,西安、南京的旅游综合竞争力已接近中国香港和新加坡的水平,广州、深圳等城市的旅游综合竞争力与中国香港和新加坡存在较大差距。(2)我国打造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的短板比较突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邵革军  王增强  王贵清  
首先,对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主要要素进行全面剖析,从而确定了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评价指标;其次,决策者使用语言变量表征评价指标的偏好信息,利用改进的信息熵方法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最后,将偏好信息和指标权重集结,得到各个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综合评价值。以四大名山的竞争力评价为例,说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邵革军  王贵清  
为了更加有效地开发旅游目的地,本文对目的地竞争力的要素和来源进行剖析,从而确定了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从系统工程的角度分析了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来源,竞争力要素为核心资源的吸引力、基础设施和支持产业的发展、目的地的管理水平、环境的支持以及旅游者的需求和感知;然后,在要素识别基础上,对各方面要素进行探讨以选取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为后续的旅游目的地评价和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卞显红  张光生  
目的地旅游环境质量是旅游者在进行旅游目的地决策时需要着重考虑的因素,也是拥有不同旅游环境质量的目的地间一种重要的竞争力因素。本文介绍了旅游目的地竞争力Calgary模式,并从环境管理与市场营销措施、环境或旅游环境认证等方面对如何提升旅游目的地环境竞争力进行了分析。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赵磊  庄志民  
本文总结分析了国内外学者所构建的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模型,并将其分为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概念性模型、简约性模型和多视角模型。通过对三类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模型的比较研究,分析得出各自的优缺点,进而提出相关的补充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毕燕  袁东超  
由于各旅游目的地的旅游资源禀赋、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交通区位、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政策与发展环境等方面存在差异,如何将自身优势转变为有效的竞争能力是应该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选取广西14个地级市为样本,通过建立旅游目的地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分析模型,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样本进行评价,旨在探讨优化广西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策略。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王纯阳  
随着世界范围内旅游目的地竞争的日益激烈,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正逐渐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领域。国外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研究起步早,已经较为成熟,主要包括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概念的界定、影响因素的分析以及竞争力的评价等。本文通过对国外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研究文献的梳理和回顾,重点分析了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和竞争力评价研究,并指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丹宇  王艳红  赵红梅  
近年来,由于旅游市场激烈的竞争和新兴旅游目的地的挑战,使国内一些起步较早的传统旅游目的地陷入客源萎缩、产品老化、竞争不利等困境。在阐述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概念、传统旅游目的地的涵义、特征的基础上,以北京、上海、苏州、杭州等为例,分析其当前所面临的困境以及产生困境的原因并提出提升传统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途径,以期为传统旅游目的地摆脱困境,谋求再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樊国敬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是模糊数学中应用的比较广泛的一种方法。在对某一事物进行评价时常会遇到这样一类问题,由于评价事物是由多方面的因素所决定的,因而要对每一因素进行评价;在每一因素作出一个单独评语的基础上,如何考虑所有因素而作出一个综合评语,这就是一个综合评价问题。以南昌,井冈山和瑞金为例,利用模糊综合评价,通过对交通条件,红色旅游资源知名度和环境与服务质量的分析,从而对江西三大红色旅游胜地进行品质综合评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