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828)
2023(14292)
2022(12557)
2021(11792)
2020(9930)
2019(22845)
2018(22616)
2017(44379)
2016(23574)
2015(26321)
2014(26096)
2013(25610)
2012(23052)
2011(20383)
2010(19918)
2009(17924)
2008(16943)
2007(14346)
2006(12155)
2005(10030)
作者
(63954)
(53344)
(52874)
(50415)
(33867)
(25421)
(24119)
(21144)
(20303)
(18595)
(18128)
(17842)
(16559)
(16543)
(16320)
(16010)
(15981)
(15971)
(15166)
(15158)
(12956)
(12805)
(12770)
(12293)
(11898)
(11723)
(11558)
(11541)
(10564)
(10562)
学科
(91937)
经济(91831)
管理(69706)
(67023)
(54903)
企业(54903)
方法(47727)
数学(42124)
数学方法(41581)
(26116)
(25271)
中国(22271)
业经(20383)
(18215)
农业(18067)
地方(16998)
(16269)
贸易(16262)
(15776)
(15739)
财务(15669)
财务管理(15639)
(15465)
理论(15344)
企业财务(14848)
技术(14503)
(14379)
环境(14077)
(13007)
银行(12965)
机构
大学(325241)
学院(323752)
管理(136450)
(129761)
经济(127164)
理学(120634)
理学院(119431)
管理学(117299)
管理学院(116723)
研究(98992)
中国(73028)
(66535)
科学(60972)
(57026)
业大(48853)
(48647)
财经(47706)
(46644)
中心(46624)
(43741)
(43328)
研究所(43047)
(41734)
师范(41372)
北京(40971)
经济学(39078)
农业(37951)
(36389)
财经大学(36047)
经济管理(35847)
基金
项目(235280)
科学(186928)
基金(173658)
研究(171851)
(150263)
国家(149016)
科学基金(130432)
社会(109841)
社会科(104119)
社会科学(104092)
基金项目(93121)
(90561)
自然(85868)
自然科(83944)
自然科学(83926)
自然科学基金(82430)
教育(79558)
(76038)
资助(71043)
编号(70309)
成果(54527)
(52531)
重点(51463)
(49018)
(48409)
课题(46208)
教育部(45855)
创新(45662)
科研(45390)
国家社会(45330)
期刊
(130166)
经济(130166)
研究(88617)
中国(53151)
学报(48981)
管理(47264)
科学(45818)
(42741)
(42372)
大学(38349)
学学(36239)
教育(32704)
农业(29887)
技术(28126)
(23673)
金融(23673)
业经(22940)
财经(22293)
经济研究(21391)
(18969)
问题(16740)
图书(16446)
理论(15807)
科技(15387)
商业(15257)
技术经济(15254)
(14762)
实践(14628)
(14628)
(14625)
共检索到4394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杨永清  张金隆  李楠  杨光  
基于感知价值理论及网络外部性理论,对近距离移动支付的消费者用户接受行为进行研究。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证实影响消费者用户接受该服务的关键因素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感知有用性、便利性、服务交互性和网络外部性对用户感知价值有积极影响,消费者需求程度、创新意识、感知价值对用户接受意向影响较大,感知风险则对用户感知价值和其接受意向具有显著的阻碍作用,而感知成本和服务兼容性对用户行为的影响均不显著。最后,对研究结果、创新点和研究价值进行讨论,提出促进近距离移动支付发展的若干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蒋晓平  吴敏  马小龙  
本文基于整合型技术接受与使用模型,以感知风险、信任等理论作为参考,最终构建基于社交平台的移动支付对消费者网购行为的影响因素概念模型。通过调查收集了529份有效问卷,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对构建的研究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并得出相关结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万君  李静  赵宏霞  
基于消费者购物信任,从传统互联网转至移动互联网环境的视角,构建了一个整合的移动购物用户接受行为结构方程模型。采用LISREL软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消费者对传统互联网购物的信任既直接影响其对移动购物的初始信任,又通过移动环境下的感知有用性和结构性保障因素间接影响移动购物初始信任。感知有用性、结构性保障、商家声誉均对初始信任具有正效应,但感知易用性与初始信任、便利性与初始信任间的假设关系不成立。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韩民  惠刚盈  
林木距离分布是森林结构的重要体现,林木最近距离分布的估计是应用与距离有关的单木生长模型、林分空间结构模拟与重现以及森林可视化经营的重要基础。研究提出了模拟林木最近距离分布的新途径,指出林木距离分布遵从W e ibu ll分布。结构丰富天然林的林木最近距离分布仅用2参数的W e ibu ll分布函数足以很好地表达。研究提出的描述林木最近距离分布模型是进一步用非耗时费力的因子预测距离分布的前提。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惠刚盈  徐海  胡艳波  
描述林木空间分布的方法是评价和分析近自然森林经营的基础,林木距离分布是森林空间结构的重要体现,是实现林分可视化的前提.研究提出了预测林木最近距离分布的新方法,以Weibull函数所表达的林木最近距离分布为基础,通过距离分布的均值和标准差实现了对距离分布的预测.为便于实际应用,研究还建立了以通过抽样调查易获取的因子即林分密度(公顷株数)和判断林木水平分布格局类型的平均角尺度为自变量的距离分布均值和标准差的预测模型.所建模型均具有很高的精度.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胡德宝  吴晓芊  王晓彦  
移动支付已成为民众日常生活中的常态,并直接影响着消费者体验,进而影响他们的消费决策。文章在建立移动支付对大学生吸引力机制模型的基础上,选取在校大学生作为调研对象,采用焦点小组访谈和实验法展开研究。研究发现,消费者对于移动支付手段的选择,主要基于他们使用的体验,而非功能多样性。受前期形成的思维定式的影响,对于支付宝,消费者更关注其与支付相关的功能;而对于微信,消费者更关注其聊天交友等衍生功能。移动支付平台应重点关注消费者的体验感而非技术驱动,同时应聚焦主业,围绕其核心竞争力进行业务拓展创新;政府应审慎监管,防止平台垄断,并保持平台间的适度竞争和差异化发展。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志宏  李敏霞  
近几年来中外移动商务呈现快速发展势态,以手机为终端的无线接入用户迅猛增加。B2C移动商务的成功主要取决于消费者的接受和使用。为此,从消费者接受问题的相关理论出发,结合B2C移动商务的消费者接受模型,研究B2C移动商务的成功影响因素,并从操作层面上提出相关成功因素的具体内涵。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刘向东  张舒  
我国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日益凸显,但总体消费需求仍然相对不足,不过近年来在我国巨大国内市场支撑下蓬勃发展的移动支付和消费者异质性现象为相关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可结合双通道心理账户理论,从货币来源、支付过程两个方面入手探讨移动支付方式对实体店铺消费者行为的影响机制。这是因为,在货币来源方面,移动支付方式具备借贷和心理账户属性;在支付过程方面,移动支付方式透明度低、联结程度低的属性能够降低消费者支付疼痛感,提升消费愉悦感,有利于刺激消费。基于2014—2019年某连锁实体超市消费者层面微观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方法和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方法研究移动支付方式对线下消费者行为特别是异质性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发现,使用移动支付方式的消费者其线下消费金额和消费频率均有显著提升,且随着使用的持续其促进作用逐渐增强;移动支付方式对女性及中低收入水平的异质性消费者具有更强的差异化影响。鉴于此,应多方面着手充分发挥移动支付方式在促进消费方面的作用以更好地拉动经济发展。对政府而言,要加强对支付企业的监管,通过制定合理的准入机制,针对责任承担和风险分配制定相关立法,引导并规范支付企业发展;对支付企业而言,要加强风险管理,降低安全隐患,保障消费者财产和信息安全;对零售企业而言,要在充分运用新型支付方式提高零售服务供给水平的同时,关注消费者异质性,以消费者为中心分析和预测异质性购物需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秋灵  孙权  
文章收集了225份样本数据,经过变量测量模型的信度与效度检验之后,再运用路径分析进行参数估计,研究结果显示整合科技接受模型具有较高的解释力。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孟昕儒  满海红  
我国消费者正经历着从货币支付向移动支付的跨越性变迁进程,支付渠道的动态演化让更多消费者被纳入互联网总体信用评估体系,造成了消费者权益的被动变化。本文基于现状偏好理论和消费者权益转移理论,采用问卷调查形式收集数据。实证结果表明:移动支付行为对消费者权益的影响存在两面性,在支付渠道迁移的不同时间段,移动支付行为的作用机制会发生变化。从移动互联网企业使用的消费者信用评估策略来看,信用定级策略在全过程有利于提升消费者权益,而信用累积策略仅在长期过程有利于提升消费者权益。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余运伟  李平  陈林  
在校园环境下,学生用户面对创新的移动支付产品和服务会如何抉择?到底是哪些因素影响了用户的采纳行为?各个因素之间又呈现出怎样的相互关系?研究以技术采纳模型(TAM)为理论基础,加入了其他行为理论的变量并首次引入了公司形象感知这一构念。以电子科技大学喜付用户或潜在用户的行为数据为样本,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有用性感知、便利条件和口碑显著直接正向地影响校园移动支付用户的使用意愿,其中口碑影响最大;(2)便利条件对易用性感知有显著的正向作用;(3)有用性感知受到便利条件和易用性感知的正向作用,其中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芳  刘新民  王松  
信息呈现是影响个性化推荐效果的重要因素。本文遵循解释水平理论的研究框架,引入心理距离等变量,构建个性化推荐的信息呈现对消费者接受意愿的作用机理模型,并借助问卷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良好的信息呈现方式显著正向影响消费者感知价值,心理距离在信息呈现和消费者感知价值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信息呈现方法、呈现频率对心理距离的影响较大,消费性格在信息呈现方式对感知价值的影响起明显调节的作用。因此,个性化推荐应根据消费性格等个体特征合理编排信息,针对性选择推送呈现方法、推荐时机和频率,拉近消费者的心理距离,从而增加消费者的感知价值,提升其接受意愿。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王晓彦  胡德宝  
支付方式常常会影响到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本文通过实验方法,研究了现金支付、信用卡、蚂蚁花呗、支付宝以及微信支付等不同支付方式对消费者购买金额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移动支付能刺激消费,其中蚂蚁花呗能够明显刺激消费金额增长,而微信支付和支付宝支付对消费者购买的影响的差异不显著。根据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鼓励移动支付发展、适度开发移动理财工具、加强风险管理等促进消费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国家图书馆学刊  [作者] 王福  
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与用户信息行为的适配程度决定了移动图书馆信息服务价值的大小。以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单元为逻辑起点,从多个维度深入分析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对用户信息行为的作用,探讨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对用户信息行为的作用机理,并以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举办的毕业季活动和专题展览活动为例探讨情境对用户行为的作用效果。掌握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对用户信息行为的作用机理有利于调控和引导用户行为以及对移动图书馆情境的改造,实现信息行为与情境的匹配,进而提升移动图书馆开发、建设和利用水平,促进知识创新和服务增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张弦  邵欣欣  
从移动商务(Mobile Commerce)的定义和概念、商业模式研究、移动商务用户接受行为研究和继续使用行为研究及相关理论,进行了全面科学系统的梳理归纳和综述,最后提出了进一步的研究趋势和展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