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58)
2023(5729)
2022(5074)
2021(4734)
2020(4303)
2019(10049)
2018(10055)
2017(19456)
2016(11058)
2015(12693)
2014(12979)
2013(12945)
2012(12252)
2011(11120)
2010(11412)
2009(10700)
2008(11066)
2007(10433)
2006(8833)
2005(7873)
作者
(34786)
(29242)
(29187)
(28034)
(18461)
(14120)
(13542)
(11625)
(10856)
(10486)
(9961)
(9854)
(9371)
(9345)
(9318)
(9266)
(9257)
(8596)
(8579)
(8456)
(7425)
(7299)
(7203)
(6747)
(6637)
(6593)
(6567)
(6409)
(5994)
(5977)
学科
(47312)
经济(47272)
管理(29197)
(29159)
方法(24981)
(23019)
企业(23019)
数学(22360)
数学方法(22079)
(13715)
(12051)
(11863)
中国(10444)
业经(9037)
农业(8965)
(8834)
贸易(8834)
(8800)
地方(8729)
(8550)
(7762)
(7630)
财务(7608)
财务管理(7583)
(7263)
银行(7237)
理论(7203)
企业财务(7063)
(6786)
环境(6666)
机构
大学(165435)
学院(164956)
(66070)
经济(64526)
管理(61587)
研究(56490)
理学(52532)
理学院(51912)
管理学(50789)
管理学院(50479)
中国(43262)
科学(37436)
(36554)
(34034)
(30595)
(29684)
业大(29025)
研究所(28040)
中心(26674)
农业(26665)
(26039)
财经(23650)
北京(23623)
(21277)
(21186)
师范(20959)
(20613)
(20421)
经济学(20257)
经济学院(18578)
基金
项目(107331)
科学(81790)
研究(75807)
基金(75369)
(67030)
国家(66494)
科学基金(54879)
社会(44934)
(42848)
社会科(42513)
社会科学(42493)
基金项目(40000)
自然(36849)
(36093)
自然科(35722)
自然科学(35705)
自然科学基金(35043)
教育(35010)
资助(32277)
编号(31535)
成果(25630)
重点(24680)
(23380)
(23073)
课题(21708)
科研(21435)
(21377)
计划(20961)
创新(20095)
大学(19866)
期刊
(72642)
经济(72642)
研究(44434)
学报(30453)
中国(30200)
(29770)
科学(26470)
(24484)
大学(22403)
学学(21266)
管理(19928)
农业(19331)
教育(16288)
技术(15517)
(13959)
金融(13959)
业经(12935)
财经(11623)
(10914)
经济研究(10886)
问题(10480)
(9949)
林业(9887)
技术经济(9335)
(9039)
统计(9011)
理论(8272)
图书(8009)
资源(7887)
(7800)
共检索到2422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秋丽  Matthias Albert  
[目的]分析德国推行近自然森林经营20年来的经营效果,总结德国推行近自然森林经营的经验。[方法]在明晰近自然森林经营原则的基础上,基于两期(间隔期10年)资源清查数据对比,对德国大面积推行近自然森林经营20年的经营效果进行分析。[结果]两期资源清查数据表明,德国采用近自然经营20年后,针叶林如挪威云杉和欧洲赤松的面积显著减少,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面积持续增加;阔叶树种蓄积平均增长量约为15 m~3·hm~(-2),针叶树种蓄积平均增长4 m~3·hm~(-2),挪威云杉是唯一蓄积下降的树种,下降了5 m~3·hm~(-2);近自然度等级变化表明,人工林面积在减少,而近自然森林的面积在增加,甚至符合原始林等级的森林面积也在增加。[结论]实现近自然森林经营的目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联邦政府促进和保护森林的政策以及林场主所采用的先进的森林经营技术也是德国森林每公顷蓄积达到336 m~3的重要原因;在近自然森林经营的原则下,德国森林中针阔混交林比例显著增加;将近自然程度不高的人工林经营转化为近自然的森林生态系统是德国森林经营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旭峰  吴水荣  王林龙  袁红姗  
从经济学视角,以近自然全流域森林经营模式为例,从宏观市场、经营主体、制度安排等3个方面分析了构建现代森林经营模式的驱动因素。友好的产品与要素市场提供了宏观大环境驱动,经营主体企业家精神、自身理性与政策人才禀赋提供了自身驱动;中心管理机制、文化塑造机制、战略解码与监督考核机制提供了制度驱动。分析表明,构建现代森林经营模式,是宏观市场大形势与微观主体积极响应共同驱动的结果。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旭峰  吴水荣  王林龙  袁红姗  
从经济学视角,以近自然全流域森林经营模式为例,从宏观市场、经营主体、制度安排等3个方面分析了构建现代森林经营模式的驱动因素。友好的产品与要素市场提供了宏观大环境驱动,经营主体企业家精神、自身理性与政策人才禀赋提供了自身驱动;中心管理机制、文化塑造机制、战略解码与监督考核机制提供了制度驱动。分析表明,构建现代森林经营模式,是宏观市场大形势与微观主体积极响应共同驱动的结果。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周一凡  刘烁华  姚顺波  林颖  
森林经营是影响森林碳汇的重要因素,定量研究两者之间相关性对于调控森林经营、发挥森林碳汇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抚育强度量化森林经营,基于元分析方法筛选了具有代表性的21篇文献的347块随机对照间伐实验样地数据,提取实验前后两期的林分生长指标,研究了不同树种、地区森林碳汇量对森林经营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1)森林经营能够显著提升森林质量、改善林分结构。实验组的林木平均胸径生长量大于对照组,促进了大径材的培育,森林经营显著提升了林木的经济效益。(2)在运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森林经营对碳汇量的影响后发现,短期内森林抚育经营会降低森林的碳储量;但长期看,森林经营对林分结构的改善和林木胸径的提高会提升森林碳汇潜力。(3)异质性分析表明,抚育经营强度越高的实验样地林分结构改善越显著,短期内碳汇损失也越显著。(4)森林抚育经营的单位面积固碳增汇效果与初始营林密度成正比,高密度林是森林经营增汇的主要对象。文章融合多源森林抚育自然实验,为转变林业发展方式、提高森林质量效益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王永文  
随着森林的保护、环境、社会和文化功能的凸显,社会在更多地呼吁可持续林业,并逐步强调生物多样性和近自然森林经营,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生态风险。如何经营森林和兼顾生态目标以满足未来需求是森林经营面临的重大课题。文章通过围场县森林经营现状的调查,提出了实施近自然森林经营的理念和对策和建议,对集体林森林经营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吕洁华  孙喆  张滨  
基于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的数据,运用PSR模型构建了重点国有林区森林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熵权法进行权数确定,对2007—2016年的森林生态安全状况及森林管护对森林生态安全的响应成效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主成分分析及结构方程模型中的路径分析对森林生态压力、森林安全状态、森林管护响应及全面禁伐之间的综合影响路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各项森林管护措施的积极作用下,森林管护对森林生态安全状况的响应成效十分显著。2007—2016年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的森林生态安全状况处于持续上升的态势,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的森林生态安全状况从最初的不安全状态,再到2010年以后持续稳定在一般安全状态,最后在2016年一跃达到了安全状态。森林生态压力对森林安全状态的提升具有负向影响。森林管护响应对森林安全状态的提升具有正向影响。全面禁伐作为国有林区改革进程中的一项重要森林管护政策对于减小森林生态压力提升森林安全状态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提出坚决走出"先污染后治理"的生态治理困境;积极践行"两山论"这一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重要论断;全面加强天然林资源的保护及培育工作等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吴水荣  海因里希·施皮克尔  陈绍志  张旭峰  兰倩  
德国以近自然森林经营及其高度发达的林业而享誉世界。基于与德国专家的长期交流,文章对德国近自然育林理念及目标树经营技术体系进行了系统分析和阐述,对我国和德国在森林经营方面的主要差异进行了比较,在此基础上提出对我国森林经营的几点启示。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励龙昌  孟宪宇  
实施森林可持续经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其中之一是经济政策 .该文根据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观点 ,结合森林经营的实际情况 ,提出了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经济分析方法 ,有不含环境价值的费用效益分析法、包含环境价值的费用效益分析法和机会成本方法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丹萍  许瑶瑶  张硕  邓博文  钟兆全  王荔英  郑德祥  陈昌雄  
结合中国南方集体林区林权制度改革后的森林经营现状,对森林经营联合认证在其发展的有利条件、障碍及机遇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林权改革发展、林业合作社兴起以及联合认证花费较低、信息技术共享等为南方集体林区发展森林联合认证创造了有利条件;林农森林认证思想薄弱、农村缺乏专业技术人才与资金以及林农分布较为分散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联合认证的发展。此外,在南方集体林区发展森林联合认证还有一系列的机遇,例如"三农政策""扶贫政策"等国家政策的保障,巨大的林产品出口量推动合作社林产品的认证以及社区林业与林区联合认证理念契合等。因此,针对其障碍,提出开展认证培训、增设认证试点、拓宽资金渠道及明确和统一高保护价值森林定义等相应的改善对策。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罗佳  田育新  周小玲  陈建华  曾掌权  李锡泉  姚敏  
采用野外取样与种子萌发相结合的方法对湖南近自然森林经营主要林分类型(杉木、马尾松林)土壤种子库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杉木林土壤种子库主要由16种植物组成,其物种组成以草本为主,马尾松林20种,其种子库组成包括乔、灌、草生活型的物种。地上植被作为土壤种子库中种子来源,与种子库物种组成具有较高的相似性。种子库萌发过程呈现先草本植物种子萌发后木本植物的现象。杉木林、马尾松林土壤种子库密度具有一定相似性,杉木林、马尾松林最大值均出现在0~10 cm土壤层,分别为434.7粒/m2、523.6粒/m2。杉木林、马尾松林土壤种子库Margalef丰富度指数在10~20 cm土壤层中最低,最大值均出现在...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彭舜磊  王得祥  
选择秦岭火地塘林区7个森林类型,在样地调查的基础上,基于敏感性分析,选择17个反映森林类型特征的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秦岭主要森林类型近自然度评价指标体系,应用综合指数法建立评价数学模型。根据等间距法,将森林类型近自然度评价综合指数划分为5个等级。评价结果表明:秦岭7个主要森林类型即铁杉天然次生林、锐齿栎天然次生林、华山松天然次生林、红桦天然次生林、华山松人工林、油松人工林、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近自然度评价综合指数分别为0.98,0.90,0.78,0.56,0.39,0.35,0.01,近自然度等级分别为1,1,2,3,4,4,5,铁杉和锐齿栎天然次生林处于近自然状态,其他林分分别处于半自然...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守林  李文彬  华丽  戚春华  
森林环境近地表自然风动态特性是森林环境风场、森林防火理论和室内空调设备送风模式等相关研究的基础.该文通过对北京林业大学鹫峰试验林场森林环境中的近地表自然风采样分析,研究了近地表自然风在二维方向的动态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主风向风速的速度均值和方差较大,但平均湍流强度却小于侧向风的平均湍流强度;自然风的风向变化非常显著,当风速均值较小时,风向角度的标准差较大,当风速均值较大时,风向角度的标准差较小;主风向与侧风向的二维风速分布呈正偏态分布,二维风速分布的偏度系数γ3>0,峰度系数γ4>3.其中,侧风向速度分布的偏度系数和峰度系数均明显大于主风向的对应值;近地表自然风在主风向与侧风向的二维风速信号均表...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喆  郑曦  
【目的】现有近自然森林景观营造手段缺乏在设计阶段对群落空间结构的控制,制约了城市森林的营造效益。可以利用邻体相互作用的群落空间结构生成机制建立设计算法,实现近自然森林空间结构的参数化设计。【方法】基于树冠竞争指数构建设计竞争指数(DCI)作为近自然森林空间结构的优化规则,利用该规则开发包含植株生境适宜性预分布、空间结构迭代优化两个模块的设计算法。并参照北京市浅山地区天然森林群落特征,采用该算法对北京市青龙湖公园内的一处场地进行应用,验证其可行性。【结果】在应用情景中,该算法能够通过优化规则降低植株间的DCI,实现空间结构的优化,并根据预设的树种类型、适宜性和比例生成符合近自然森林景观特征的植株分布平面图。【结论】该算法能够生成符合近自然森林群落空间结构特征的设计群落,可以作为一种近自然森林景观空间结构生成的辅助设计方法,但需要根据近自然指标进一步优化算法,积累近自然森林植物种类、形态特征和适宜性的特征参数,完善该算法对近自然森林群落的仿真程度。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牟耀杰  邵景安  郭跃  陈娟  
森林康养产业融合森林旅游与健康养生,集林业、医药、旅游、休闲、文化于一体,符合现代城市居民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是人们所期盼的一种更好的环境养生方式,对于森林康养的研究具有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通过总结和归纳森林康养产业国内外的发展现状以及森林康养的功效研究,结合森林近自然经营理念的相关基本技术准则:树种选择、森林结构、森林经营、森林环境和森林保护区5个方面来论述发展森林康养产业应当遵守的自然规律。针对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瓶颈,融合近自然森林经营的相关理念,提出研究展望:森林环境保护与建设开发并重;加强实证研究;定性描述研究与定量分析研究相协调统一;培养和引进专业人才;推动森林康养基地认证指标体系的构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