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927)
- 2023(4128)
- 2022(3321)
- 2021(2982)
- 2020(2068)
- 2019(4862)
- 2018(4645)
- 2017(8170)
- 2016(4445)
- 2015(4962)
- 2014(4911)
- 2013(4756)
- 2012(4393)
- 2011(4137)
- 2010(4348)
- 2009(3960)
- 2008(3855)
- 2007(3186)
- 2006(3129)
- 2005(2733)
- 学科
- 济(19596)
- 经济(19575)
- 管理(14011)
- 中国(9243)
- 业(8490)
- 环境(8142)
- 学(6861)
- 地方(6405)
- 企(6272)
- 企业(6272)
- 城市(5965)
- 方法(5567)
- 资源(5335)
- 土地(4985)
- 数学(4599)
- 数学方法(4504)
- 发(4493)
- 划(4393)
- 城市经济(4238)
- 农(4226)
- 生态(4126)
- 和(3542)
- 业经(3384)
- 规划(3311)
- 教育(3089)
- 环境规划(3078)
- 农业(2992)
- 理论(2977)
- 财(2935)
- 经济学(2768)
- 机构
- 大学(68462)
- 学院(67872)
- 研究(26716)
- 管理(24673)
- 济(23802)
- 经济(22928)
- 理学(20728)
- 理学院(20369)
- 管理学(19856)
- 管理学院(19744)
- 中国(19095)
- 科学(18756)
- 京(16890)
- 所(13190)
- 农(12499)
- 业大(12210)
- 研究所(12176)
- 中心(11973)
- 院(10881)
- 范(10779)
- 北京(10753)
- 师范(10676)
- 江(10603)
- 农业(9899)
- 财(9883)
- 师范大学(8912)
- 州(8614)
- 科学院(8405)
- 研究院(8252)
- 财经(8098)
- 基金
- 项目(49914)
- 科学(39676)
- 基金(36775)
- 家(33530)
- 国家(33289)
- 研究(32885)
- 科学基金(28771)
- 社会(21783)
- 社会科(20670)
- 社会科学(20664)
- 自然(20227)
- 基金项目(20136)
- 自然科(19503)
- 自然科学(19495)
- 自然科学基金(19101)
- 省(18931)
- 划(17161)
- 资助(13891)
- 教育(13798)
- 编号(11698)
- 重点(11447)
- 发(11110)
- 计划(10235)
- 创(9753)
- 部(9705)
- 国家社会(9378)
- 创新(9295)
- 科研(9212)
- 科技(8827)
- 课题(8745)
共检索到1010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黄金玲
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的特性为建设城市绿地系统提供了近自然生境基础。在近自然生境中,遵循自然规律,充分利用绿地具有的自然力,培育近自然植被,构建以近自然绿地为主体的城市绿地系统,有助于兼达城市绿地系统的生态服务、游憩和景观等效益。
关键词:
近自然思想 绿地系统 规划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姜周
通过对普兰店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建设案例的分析总结,探讨了当前县域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建设的发展方向,并从城市绿地系统布局、保护城市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和原有环境、完善法规制度等方面提出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建议。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千庆兰 陈颖彪
对改革开放以来 ,吉林市绿地发展历程和问题进行剖析 ,指出公园绿地数量少且分布不均、防护绿地缺乏、生产绿地不足、绿地布局和网络体系不完善是吉林市绿地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此基础上 ,①确定了城市绿地规划总体控制指标 ,即到 2 0 10年吉林市城市绿地率为 5 1 31% ,人均绿地 4 2 6 2m2 ,人均公共绿地 5 6 7m2 .②给出了城市绿地空间布局的一般模式 ,该模式强调波状和辐射状分布态势相结合 ;环状绿地与楔型绿地相结合 ;各类分级绿地与游憩系统相结合 ,使城市形成整体的绿地网络系统 .③提出了 4条规划措施 :其一 ,增加公园绿地数量 ,促使均衡分布 ;其二 ,加强生...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方正 胡楠 李雄 戈晓宇
海绵城市建设是当前中国应对城市多种水生态安全问题的重点研究工作之一。城市绿地作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的重要载体逐渐成为我国海绵城市体系构建的主要研究对象之一,但现阶段尚缺少针对绿地系统规划编制和规划全过程的研究来响应海绵城市建设。在海绵城市建设视角下城市绿地应强化其作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的重要载体、呼应海绵城市体系结构布局的有机网络和承担处理城市雨洪问题的辅助角色的发展特征。提出在海绵城市建设背景下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程序与编制内容的响应思路,重点针对基于水安全敏感性的城市绿地适宜性分析和城市绿地规划布局优化、基于海绵城市指引的集雨型绿地分类和集雨型绿地空间优化路径及实施策略三个层面提出城市绿地...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云路 李雄 邵明 汤林子
绿地作为城市空间中调蓄雨洪的重要载体,在我国海绵城市建设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当前海绵绿地建设多是宏观概念提出或微观局部技术改造,缺少城市绿地系统角度对于城市绿地雨洪管理功能的体系研究。在基于城市绿地系统优化下开展城市绿地雨洪管理功能的专项探索,以通辽市为例提出绿地雨洪管理规划原则、内容和方法,从城市绿地系统角度探索城市雨洪管理功能指引。既能够科学理性地呼应当前海绵城市建设的热潮,也为优化我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以应对城市新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波 赵锋
作为北京林业大学的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园林学院规划教研室从1995~1998年进行了风景园林专业规划系列课程的研究与实践。这一项目的主要内容是以"城市规划原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和"城市景观设计"三门课程为主建立系列课程,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课程安排衔接等方面进行改革与探索。通过四年的研究与实践,项目已通过校方的验收,在教学中受到学生的欢迎,取得较为突出的效果。同时,参与项目研究的教师也在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徐钰清 戴菲
我国西北干旱区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与气候特点,限制了绿地的成片建设,许多城市目前未形成功能完整的绿地系统。本文提出将绿洲地区用于灌溉的渠网纳入城市绿地系统中,强调林网水网一体化设计,并以新疆建设兵团农三师河东新镇绿地系统规划为例做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关键词:
干旱区 绿地系统规划 林网化水网化 绿道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蔡海鹏
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城市特色对于城市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探讨了绿地系统规划、历史文化与城市特色之间的关系。以洛阳为例,在历史文化视角下通过对洛阳传统山水关系特征、绿地系统特色要素、洛阳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演变历程、洛阳绿地系统现状情况与存在问题的分析与归纳,提出洛阳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目标以及注重历史文化特色的绿地系统布局。核心思考是如何有效地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注重城市历史文化特色的探索。
关键词:
历史文化特色 绿地系统 洛阳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杨培峰 蔡云楠
以问题导向为视角研究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方法。通过对太原城市地缘关系、发展构成、生态足迹和水资源承载力方面的研究,分析了其非平衡态程度,认为太原城市发展必须从生态系统辨识入手,再进行相应城市建设的观点,并提出了稳态城市发展模式、稳态空间模式和稳态建设模式等观点。提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不仅应建构系统的完整性,还需应对当地主要城市生态环境的观点。制约太原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主要因子为气、水、绿三方面,据此提出了针对性的绿地系统建设模式、重点生态分区和蓝脉绿网的建设模式等规划对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骆永锋 金晓玲 胡希军
海岛城市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其绿地系统具有不同于内陆城市的特殊性。文章以福建省东山岛为例,分析城市绿地系统的现状和主要存在问题,在景观生态学理论的指导下,分别对基于"斑块—廊道—基质"理论的城市绿地类型进行规划研究,以实现海岛城市城市绿地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宣功巧
为了更有效地布局城市绿地,使城市绿地最大地发挥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从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出发,通过对生态学中"斑块—廊道—基质"的分析,并且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得出以下结论:在进行绿地斑块规划时,绿地斑块的数量越多、斑块越大、斑块之间的连接度越大,则生态效益越高;此外,紧凑或圆形的斑块在保护内部资源方面具有最高效率;在进行廊道规划的时候,需特别强调它在维持和恢复景观生态过程及格局的连续性和完整性;生态廊道根据主要功能的不同,分为河流保护型、生物保护型、环境防护型和游憩使用型等4种,从而确定不同廊道的宽度和廊道中植被的分布。参8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汪辉 张艳
丹凤湿地公园的规划设计以嵩明县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为依据,深层解读湿地公园在城市绿地系统中的定位及设计要求,突出城市湿地公园的生态绿道功能;通过挖掘当地历史文化,在兼顾湿地公园景观生态格局的同时,以嵩明县古老的历史传说为设计蓝本,利用水体和当地丰富的动植物材料,营建良好的湿地生境,塑造多层次的湿地景观和极具趣味性的休闲娱乐空间,探索了基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背景下,融合生态、文化与游憩等多方面的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方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昌浩 朱晓东 潘涛 包志先
通过对城市绿地系统发展过程的研究,认为面向生态城市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关键在于建设城市生态绿地系统。基于景观生态学的斑块一廊道—基质模式和生态城市建设要求,研究了面向生态城市的绿地系统规划研究方法。最后,以常州市市区为例,对生态绿地系统规划进行了分析,这对当前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应用价值。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树伟 冯仲科 龚威平 汪波
根据园林城市申报与评审办法等文件,对园林城市评审程序及遥感测试标准的要求,采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处理技术,对某城市建成区范围内园林绿化现状进行调查。计算城市建成区内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以及人均公共绿地等各项指标,根据指标测试城市绿化水平,给相关部门提供决策支持,促进地方相关部门加大力度搞好城市绿化,使城市绿化建设更加规范化、人性化。对保障城市的宜居环境和人的身心健康起到促进作用。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素英 王计平 任慧君
在分析城绿地系统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对国内外城市绿地系统结构和功能研究进行综述。主要阐述了城市绿地系统结构的两种外在表现形式,即"点、线、面"布局结构和"斑块、廊道、基底"景观结构。综述了城市绿地系统结构对功能的影响、主要进展及其应用,并提出未来城市绿地系统研究和绿地规划的主要方向,以期对中国未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有所启示。
关键词:
城市绿地系统 结构 功能 布局 景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