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264)
- 2023(3120)
- 2022(2028)
- 2021(1657)
- 2020(1158)
- 2019(2623)
- 2018(2528)
- 2017(4474)
- 2016(2560)
- 2015(2862)
- 2014(2821)
- 2013(2659)
- 2012(2418)
- 2011(2217)
- 2010(2355)
- 2009(2094)
- 2008(2133)
- 2007(1899)
- 2006(1802)
- 2005(1542)
- 学科
- 济(13841)
- 经济(13820)
- 中国(8317)
- 管理(6507)
- 城市(5682)
- 地方(5338)
- 业(4526)
- 城市经济(4047)
- 农(3678)
- 环境(3252)
- 发(3208)
- 业经(3158)
- 方法(3112)
- 农业(2920)
- 学(2725)
- 数学(2612)
- 数学方法(2588)
- 方城(2403)
- 企(2393)
- 企业(2393)
- 理论(2198)
- 发展(2139)
- 展(2136)
- 和(2071)
- 资源(1862)
- 地方经济(1723)
- 产业(1701)
- 划(1660)
- 财(1573)
- 制(1522)
- 机构
- 学院(39335)
- 大学(39138)
- 研究(15890)
- 济(15803)
- 经济(15245)
- 管理(13662)
- 理学(11493)
- 理学院(11262)
- 管理学(11059)
- 管理学院(10972)
- 中国(10281)
- 科学(10080)
- 京(9909)
- 所(7336)
- 范(6959)
- 师范(6936)
- 研究所(6701)
- 中心(6614)
- 院(6438)
- 北京(6360)
- 江(6147)
- 财(6126)
- 师范大学(5909)
- 业大(5872)
- 农(5562)
- 经济学(5004)
- 财经(5004)
- 研究院(4982)
- 州(4872)
- 科学院(4737)
共检索到589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玉萍 周志翔 吴银莲 李景中
城市园林和城市森林共同承担着改善城市人居环境、维护城市生态系统平衡的重任,它们的总体目标一致。近自然园林提倡遵循自然规律、模拟自然,人与其他生物和谐共处,用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多重效益,是一种具有自然性、多样性、多效益性优势的可持续城市绿化建设理念。文章通过分析园林与城市森林的概念及发展趋势,提出近自然园林是现代园林与城市森林建设应共同遵从的理念。近自然园林不仅能体现园林的文化特色和城市森林的生态服务功能,并可采用分级绿化措施发挥两者的优势,是城市园林和林业部门的共同追求。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汪洋 徐萱春
中国古典园林以自然山水园为主要类型。古代中国人基于"天人合一"的哲学观,产生了人与自然万物可以融为一体,内在性灵与外界自然之间无绝对界限的意识,并且把人与自然合一当作一种最高的境界来追求,从而促使山水文化的产生和繁荣。在山水文化的哺育下,中国园林把崇尚自然、乐山悦水作为造园的指导思想。对自然朴素美的意识,导致中国园林把对追求山林原野自然形态的"真趣""野趣"作为最高的审美境界;而对于山林原野自然形态美的追求,在园林艺术实践上又必然以利用自然、模拟自然和妙造自然作为造园手法,从而使得园林艺术出于自然而高于自然,达到情景交融、逸味无穷的艺术境界。参1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聂磊
从城市园林绿化与城市林业的背景、特点和优势等方面,结合国外经验,对城市园林绿化与城市林业一体化的必要性和整合途径进行了探讨,认为协调管理体制、明确规划定位和加强科技合作是实现城市园林绿化与城市林业一体化、建设区域性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条件。
关键词:
城市园林绿化 城市林业 一体化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湛曦 龚卓 宋志强 龙岳林
对于城市广场这一异国文化现象的盲目移植造成了城市空间的浪费和自身特色的缺失.为了提高现代城市广场的利用率,营造生态、人性、亲和的城市广场空间,通过对城市广场发展历史的分析和自然山水园林理念的阐述,结合现代城市园林发展的现状,提出将自然山水式园林理念引入到现代城市广场设计,并以长沙高岭组团兴联东路市民广场醉樱园的设计方案为例,说明自然山水式城市广场的设计思路.
关键词:
城市广场 绿化设计 自然山水式园林 长沙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汪芳 王洁晶 朱震峻
从城市的经济竞争力、社会竞争力、环境竞争力三个层面分析了城市园林对提升城市竞争力的作用,并以无锡园林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认为城市园林对提升城市竞争力有着重要的、广泛的影响,在经济层面应重点关注城市园林的外部性产生的间接经济效益,在社会层面应强调城市园林的社会公益性和产业性的结合,而在环境层面应更需要关注城市园林布局结构对改善城市整体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关键词:
城市园林 城市竞争力 无锡园林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孙化蓉 王浩
随着全球生态环境形势的日益严峻,低碳经济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人们对低碳经济的认识也日益深刻。在此大形势下,社会各个行业均需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依托节能减排等途径实施低碳生产,以实现对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进而促进社会的健康稳定发展。在城市化建设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园林设计行业同样应当作为低碳经济理念的践行者,在园林设计中落实低碳理念。推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李艳
<正>在城市化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城市规划与设计愈发受到关注,尤其随着城市居民增多、生活水平持续提高,城市居民对高品质城市生活的诉求越来越高。在此背景下,城市园林景观作为城市绿地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具有休闲娱乐、生态健康等多种满足市民需求的功能,并在提高城市品牌形象、打造生态宜居城市等方面发挥其独特价值。因此,对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规划与设计进行研究十分必要。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许新桥
近自然林业理论的基本内涵是模仿自然,接近自然。其遵循的原则:珍惜立地潜力、因地适树、针阔混交、复层异龄经营等。从生态学角度,指出近自然林业批判人工纯林思想,以遵循自然规律为前提,其追求目标是生态意义和经济意义上有机结合的可持续发展,追求森林健康和森林安全。从哲学角度,认为近自然林业目标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森林的管理应纳入生态系统整体中把握。尽管先进的近自然林业理论为欧洲发达国家普遍接受,但从生产的实际出发,其还存在自身的局限性,如对技术依赖度高,经营成本高,周期性长等。
关键词:
近自然林业理论 内涵 评价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王小德 卢山 方金凤 孔强
城市园林绿化特色性是体现城市绿化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创建城市园林绿化特色不仅要有城市绿化覆盖率、建成区绿地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及丰富的植物种类等量的标准 ,而且在质的方面要能较好地体现生态学、自然美、人文性、科学性和艺术性等方面的综合要求。实现城市园林绿化特色的有效途径是模拟自然植物群落 ,提高城市绿化绿量 ,开展园林植物科学研究 ,强化绿化特色设计意识 ,精心施工与栽培养护管理。表 4参 1 1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吕菽菲,张捷,甘萌雨
城市古典园林作为居民游憩场所的主要承担者这一地位逐渐丧失,普遍呈现出游客不断减少的态势。本文探讨了城市古典园林原始功能老化的概念、直接表现形式及原因,指出导致城市古典园林原始功能老化的根本原因是人们游憩动机发生了改变。论文着重从旅游活动行为层次的提升和旅游者回归大自然的取向以及人们对古典园林文化内涵、意境等的忽视和陌生三个方面解释了城市古典园林原始功能老化。本文还剖析了城市古典园林原始功能老化和旅游地( 旅游产品) 生命理论的差异。
关键词:
城市古典园林 老化 游憩动机 生命周期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鼎华 林卿
森林的可持续经营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是区域与全球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论述近自然林业的起源、概念、经营方法 ,阐明将近自然林业经营思想应用于我国森林经营中的意义及其与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关键词:
近自然林业 林业可持续经营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鸣 张德顺
【目的】近几年,关于城市树木的气候适应性研究在国际上已成为前沿和热点,然而,我国开展园林树木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研究则较少。本文通过对上海1961—2015年55年间40种园林树种气候适应性的定量化评估,探讨了气候变化对树木健康生长产生的潜在影响,为适应未来气候的园林树种选择和科学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物种分布模型(Species distribution model)从世界范围内对目标树种的自然地理分布进行广泛而全面的信息收集,提取其地理分布所在区域的气候因子数据,构建树种气候因子数据库,确定树种最适气候幅度,最后采用欧式距离计算各树种最适气候因子与上海气候的差异,进行气候适应性评估。【结果】近55年来,上海年均温度由15.5℃上升至16.6℃,市区温差上升趋势最为突出,但未达到显著水平;年均降水量由1 086.0 mm上升至1 198.9 mm,湿季全市平均降水、郊区之间、市区与郊区之间变化均达到显著性水平;按年均生物温度和干湿指数可将目标树种分为4类:炎热干燥气候型、温暖湿润气候型、温凉干燥气候型和温凉湿润气候型;前30年,上海郊区气候条件最适宜温凉干燥的落叶树种生长,温凉湿润型树种次之,温暖湿润型树种再次,炎热干燥气候型树种居末;近30年,市区气候出现新变化,温暖湿润型树种适应性排名已占据绝对优势,温凉湿润型和温凉干燥型树种适应性依次下降。【结论】上海近55年来的气候变化以温度的普遍升高和湿季降水的显著增加为特征。上海气候变化对园林树种的适应性产生了潜在影响,改变了园林树种选择的优先序列。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席丽莎 张高洁 刘建朝 王明浩
水系是维系自然生态和良好人居环境的核心要素。九河下梢、濒临渤海为天津聚落的生成和发展提供了优越自然条件,而水源的充沛同样促进了明清时期天津古典园林的兴盛。该时期园林以顺应自然水系的布局及走向为主要的分布特征,与区域内水系环境共荣共生,形成丰富的景观层次和连续的生态廊道。在此过程中,“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共同促成了这种地理空间分布格局具有时间上的延续性和空间上的固定性。从宏观—中观—微观三大层面分析城市水系与园林地理空间分布的关系,即不仅从宏观视阈对天津明清古典园林地理空间分布进行研究,同时从中观尺度入手研究不同类型的园林在空间中的分布规律,进而从微观层面探究受区域水环境影响的园林特征。通过城市水系与园林地理空间分布格局关系研究,展现古人人工景观与区域水环境相生共荣的生态观,对当前城市景观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俊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