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
- 2023(70)
- 2022(50)
- 2021(36)
- 2020(45)
- 2019(70)
- 2018(78)
- 2017(107)
- 2016(95)
- 2015(86)
- 2014(69)
- 2013(78)
- 2012(66)
- 2011(70)
- 2010(66)
- 2009(39)
- 2008(57)
- 2007(44)
- 2006(35)
- 2005(29)
- 学科
- 学(310)
- 水产(236)
- 动物(230)
- 动物学(217)
- 管理(173)
- 济(164)
- 经济(164)
- 业(163)
- 企(148)
- 企业(148)
- 虾(94)
- 技术(93)
- 技术管理(79)
- 财(64)
- 养殖(61)
- 殖(61)
- 及其(60)
- 环境(54)
- 主义(53)
- 务(53)
- 财务(53)
- 财务管理(53)
- 中国(52)
- 克(52)
- 总论(52)
- 企业财务(51)
- 政治(51)
- 思(50)
- 马克(50)
- 马克思(50)
- 机构
- 大学(1038)
- 学院(1007)
- 研究(576)
- 科学(497)
- 农(420)
- 中国(409)
- 室(389)
- 实验(380)
- 实验室(377)
- 农业(374)
- 水产(368)
- 所(363)
- 重点(362)
- 研究所(356)
- 部(283)
- 业(281)
- 研究院(274)
- 济(272)
- 院(271)
- 洋(269)
- 海洋(267)
- 经济(267)
- 中心(246)
- 技术(234)
- 科学研究(223)
- 省(215)
- 产科(211)
- 管理(203)
- 业大(202)
- 上海(201)
共检索到15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杨亚男 黄辉洋 黄小帅 叶海辉 李少菁
采用RACE技术,克隆了近缘新对虾cyclin B基因,该序列全长1 667 bp,编码区1 209bp共编码402个氨基酸,所推导的氨基酸序列N端不存在信号肽。BLAST比对后发现,其氨基酸序列与刀额新对虾的同源性达90%。经RT-PCR检测,cyclin B基因在近缘新对虾的卵巢和肌肉中表达水平最高,胸神经节和心脏次之,鳃、眼柄神经节、肝胰腺几乎没有表达。推测主要与cyclin B在细胞周期中调控细胞分裂的功能有关。原核表达结果显示,pET32a表达载体在0.2 mmol/L IPTG、25℃诱导4 h条件下可得到纯度较高的分子量约67 ku的蛋白。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张艳 周发林 李运东 姜松 黄建华 杨丽诗 陈旭 江世贵 杨其彬
为了解蛋白磷酸酶2A(protein phosphatase 2A,PP2A)在生物体细胞周期调控过程中的作用,本文采用RACE技术克隆了近缘新对虾(Metapenaeus affinis)PP2A-B55基因,并使用qRT-PCR初步探究其在卵巢发育过程的作用。通过RACE扩增得到了MaPP2A-B55基因的cDNA序列全长,共2 100 bp,其中ORF为1 332 bp,编码443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为51.229 kDa,理论等电点为6.04。多重比对表明MaPP2A-B55与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和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的PP2A-B55的氨基酸序列一致性最高,系统进化树显示与凡纳滨对虾、斑节对虾和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定量结果表明MaPP2A-B55在肌肉和卵巢显著表达,同时在卵巢发育过程中的表达量存在显著差异,在幼体发育时期的受精卵阶段呈高表达,然后下降,在无节幼体Ⅵ期降到最低点,溞状幼体Ⅰ期开始上升之后表达平稳。研究结果显示PP2A-B55可能参与了近缘新对虾的卵巢成熟与幼体发育过程。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卢金凤 梁高峰 梁艳 黄倢
本研究采用RACE方法克隆了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 Rab 7基因(fcrab7)全长cDNA(GenBank:JF742050)。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fcrab7的开放阅读框615bp,编码205个氨基酸,分子量23.2kD。FcRab7的氨基酸序列具有Rab蛋白家族的共同特征,与凡纳滨对虾和斑节对虾同源蛋白的同源性为100%。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BAD/gIIIA-fcrab7转化到大肠杆菌E.co-li进行诱导表达,诱导产物经SDS-PAGE检测和Westernblot验证。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WSSV与FcRab7的相互作用提供了基础。
关键词:
中国对虾 fcrab7 克隆 原核表达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玉卿 赵继新 庞玉辉 降彦苗 陈新宏 武军 刘淑会
【目的】克隆华山新麦草(Psathyrostachys huashanica)的α-醇溶蛋白基因,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构建该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融合蛋白。【方法】采用同源克隆法从华山新麦草基因组DNA中分离克隆出α-醇溶蛋白基因并进行序列分析,将克隆的华山新麦草α-醇溶蛋白基因Gli-Ns-5克隆到表达载体pET-28a(+)上,获得重组质粒pET28a-Gli-Ns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并诱导表达。【结果】从华山新麦草基因组DNA中克隆了4个α-醇溶蛋白基因:Gli-Ns-2(FJ713595)、Gli-Ns-3(GQ139525)、Gli-Ns-4(GQ1...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伟杰 傅明骏 赵超 郭松 江世贵 周发林 杨其彬 邱丽华
为了研究细胞周期蛋白Y(cyclin Y)在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卵巢发育中的作用,从斑节对虾转录组数据中筛选获得cyclin Y基因部分序列,采用SMART-RACE方法克隆得到斑节对虾细胞周期蛋白Y(Pm-cyclin Y)基因c DNA全序列。Pm-cyclin Y基因c DNA全长1576 bp,其中包含108 bp的5′非编码区(5′UTR)和439 bp的3′非编码区(3′UTR)以及1029 bp的开放阅读框(ORF),可编码342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有1个保守的周期蛋白框(cyclin box)同源结构域(172~257 aa),...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颜婕 刘红 方昱 蔡生力
利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克隆出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核自身抗原精子蛋白(NAsp)基因,NAsp基因c DNA全长2258 bp,其中包括92 bp 5′端非编码区,147 bp 3′端非编码区及2019 bp开放阅读区,编码673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为74.18 k D。该序列已提交至GeN bANk,序列号为kt274811。在Ncbi上进行序列比对后发现,其与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NAsp序列相似性最高,为90%。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了不同发育时期卵巢与肝胰腺中NAsp m RNA相对表达水平,结果表明,NAsp在卵巢中的表达...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谢波波 郭松 傅明骏 赵超 杨其彬 焦宗垚 邱丽华
细胞周期蛋白G2(cyclin G2)是细胞周期中的重要调控因子。该研究初步探讨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细胞周期蛋白G2(Pmcyclin G2)在卵巢发育中的作用,利用Race技术克隆获得4075bP Pmcyclin G2 c dna全长,其开放阅读框(oRF)1161bP,编码386个氨基酸。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了Pmcyclin G2组织表达模式,结果显示,Pmcyclin G2在斑节对虾的心脏、血淋巴、肝胰腺、卵巢等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肌肉中表达量最高;卵巢发育不同阶段Pmcyclin G2的表达分析则表明,Pmcyclin G2在iii期表达量最高;注射5-...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刘洪涛 杨明秋 汪坤 何玉贵
为了解H~+/肌醇转运蛋白(H~+/myoinositol transporter,HMIT)基因在肌醇跨膜转运中发挥的作用,克隆了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的HMIT基因,命名为Lv-HMIT,并分析了Lv-HMIT的结构和表达特征。Lv-HMIT的开放阅读框为1 650 bp,编码549个氨基酸。物理性质显示,它是一种不稳定的亲水性蛋白质,二级结构与三级结构预测都显示其主要由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为主;跨膜结构分析显示,Lv-HMIT存在11个跨膜螺旋结构;亚细胞定位显示,它分布于质膜、内质网和线粒体。多重比对发现,Lv-HMIT的跨膜结构和糖基化位点都比较保守。系统进化显示,Lv-HMIT与雪蟹(Chionoecetes opilio)的HMIT先聚为一支,再与其他节肢动物聚类。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Lv-HMIT mRNA在肝胰腺中表达量最高,其次是鳃,在心、胃、眼柄、肠、肌肉和血细胞等组织中有少量表达。Lv-HMIT mRNA从无节幼体期检测到表达,在变态至蚤状幼体、糠虾幼体和仔虾各阶段时都呈现上调表达,说明它可能与幼体变态发育过程有关。十足目虹彩病毒(decapod iridescent virus 1, DIV1)感染24 h后,Lv-HMIT mRNA在肝胰腺中表达显著下调,而鳃中表达量显著上调,显示它参与了对虾对病毒的免疫响应过程。研究结果可为深入了解凡纳滨对虾HMIT的结构功能及在对虾幼体发育、病毒免疫的调控机制提供基础数据。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黄金凤 杨奇慧 董晓慧 迟淑艳 刘泓宇 谭北平 章双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成扬 赵超 傅明骏 邱丽华
为研究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在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卵巢发育中的功能,利用race技术克隆得到了斑节对虾pcna基因(pmpcna)的cdna全长序列。该序列全长978 bp,包括135 bp的5′非编码区(5′utr)、60 bp的3′utr和编码260个氨基酸的783 bp的开放阅读框(orf)。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pmpcna与其他物种具有很高的蛋白同源性。组织表达模式分析表明,pmpcna在所监测的各组织中为组成性表达,其中在卵巢和脑中表达量较高;卵巢发育不同阶段基因的表达分析则表明pmpcn...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韩一鸣 鲁苏皖 许志强 徐宇 林海 潘建林 杨家新 李旭光
虾青蛋白(Crustacyanin, CRCN)在甲壳动物脂类代谢及低氧胁迫应激调控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功能。为获取虾青蛋白在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性腺发育和低氧胁迫应答中的作用,本研究在克氏原螯虾肝胰腺组织中鉴定出1个类虾青蛋白PcCRCN-L基因的cDNA序列,分析了PcCRCN-L基因的结构特征和进化模式,研究了PcCRCN-L基因在不同组织与性腺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特征,探讨了PcCRCN-L在低氧–复氧胁迫下的表达响应模式。结果显示,PcCRCN-L基因cDNA序列长2 700 bp,其开放阅读框(ORF)长度为1 587 bp,编码528个氨基酸残基;DNA序列长6 130 bp,位于克氏原螯虾基因组的第12号染色体,包含5个外显子和4个内含子,内含子/外显子剪接方式符合GT-AG规则。PcCRCN-L具有1个完整的lipocalin结构域,包含典型的序列保守区Ⅰ(SCR1)序列G-X-W、保守区Ⅱ(SCR2)序列T-D-Y和保守区Ⅲ(SCR3)序列精氨酸R。多序列比对与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PcCRCN-L独立于传统虾青蛋白A和C亚族,单独聚为一支。PcCRCN-L在克氏原螯虾多个组织中均有表达,在肝胰腺中表达量最高;在性腺不同发育时期,肝胰腺以及卵巢组织中的PcCRCN-L基因表达量显著降低;低氧胁迫下,肝胰腺组织中PcCRCN-L表达量显著降低,复氧后显著升高。研究结果表明,PcCRCN-L与克氏原螯虾性腺发育密切相关,并参与了克氏原螯虾的低氧–复氧胁迫应激调控。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石宝通 钱照君 王辉 陆伟 牛东红 李家乐
利用RACE技术获得了UB-E2基因c DNA全长,通过RT-PCR技术研究UB-E2基因在不同组织、发育时期的表达量和17α-羟孕酮激素刺激后UB-E2表达量及性腺发育情况。结果表明:该基因序列全长3 943bp,开放阅读框675 bp,编码224个氨基酸,相对分子量23. 93 ku,等电点8. 61,82~219位氨基酸序列为泛素结合酶家族特有的结构域。氨基酸序列比对发现,克氏原螯虾UB-E2基因与节肢动物UB-E2基因有较高的同源性;系统进化分析表明,UB-E2基因与凡纳滨对虾和斑节对虾聚为一支。荧光定量结果显示,UB-E2基因在克氏原螯虾卵巢组织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 性腺 UB-E2 表达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钱照君 祝天谅 姜虎成 石宝通 李家乐
为了解泛素结合酶E2r基因在克氏原螯虾性腺发育中的作用,利用rACE技术得到了C DNA全序列,命名为PC-UBE2r。该基因序列全长为3 671 BP,包含泛素结合酶的特有结构域,以及半胱氨酸残基活化位点。开放阅读框为729 BP,编码242个氨基酸,预测蛋白分子量约为27.6 kU。BLAST比对发现,克氏原螯虾UBE2r基因与节肢动物UBE2r基因具有较高的同源性。系统进化分析表明,PC-UBE2r基因与日本囊对虾聚为一枝。qrT-PCr研究表明,PC-UBE2r基因在性腺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5)。在卵巢中,PCUBE2r基因的表达量在未发育期最低,在卵黄发生前期表达量...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江红霞 李屹铮 张冉 王磊 张猛 于淼 乔志刚 李学军
为了阐明克氏原螯虾(Proambaus clarkii)核糖体蛋白S24(ribosomal protein S24,RPS24)基因序列特征及其在卵巢发育中的作用,本研究利用RACE方法克隆获得了克氏原螯虾RPS24(PcRPS24)基因全长cDNA序列,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方法对该基因的表达模式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PcRPS24 cDNA序列全长438 bp,编码136个氨基酸,并具有11个磷酸化位点和1个RPS24e标志序列;克氏原螯虾与八棘多刺鱼的RPS24氨基酸序列相似性最高,与昆虫纲动物在进化上的亲缘关系最近;PcRPS24基因表达量在克氏原螯虾发育过程中逐渐升高,在卵巢发育至Ⅰ期的成虾中达到最大值;在成虾的不同组织中,PcRPS24基因在肝胰腺和卵巢中的表达量较高;在Ⅰ-Ⅵ期的卵巢中,PcRPS24基因在Ⅰ期卵巢中的表达量最高。结果表明PcRPS24可能在克氏原螯虾早期卵巢发育中起重要作用。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叶成凯 卢志杰 Sarath Babu V 张晓君 刘晓丹 赵丽娟 潘淦 林蠡
罗氏沼虾的生长发育及繁殖都与蜕皮紧密相关。几丁质酶是甲壳动物在蜕皮过程中最重要的酶之一。本研究对罗氏沼虾蜕皮周期外观特征和腹肢刚毛进行了观察描述,克隆并分析了罗氏沼虾的几丁质酶Ⅲ基因(MrChi3B),制备了几丁质酶Ⅲ蛋白的多克隆抗体,研究了其在蜕皮周期中的表达。罗氏沼虾几丁质酶基因cDNA的开放阅读框为1 143 bp,编码380个氨基酸,大小为41.91 ku。通过氨基酸序列比对发现,MrChi3B与日本沼虾几丁质酶基因(Chi3B)的同源性最高,为94%。MrChi3B含有一个糖苷键水解酶家族18的催化域。实时定量PCR (qRT-PCR)和蛋白印迹法(WB)检测结果显示,MrChi3B在罗氏沼虾多个组织中均有表达,但是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有差异。在蜕皮期之后,其在胃、表皮和肌肉中的表达量显著上升。在胃中其表达量在蜕皮间期达到最高;在表皮和肌肉中其表达量在蜕皮后期达到最高;肠中的表达量在蜕皮前期和蜕皮期有所上升;眼柄期的表达量在所有蜕皮期都偏低。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几丁质酶的功能提供参考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