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40)
- 2023(13990)
- 2022(12392)
- 2021(11643)
- 2020(10034)
- 2019(23463)
- 2018(23601)
- 2017(45592)
- 2016(25253)
- 2015(28779)
- 2014(29186)
- 2013(29025)
- 2012(26938)
- 2011(24291)
- 2010(24217)
- 2009(22216)
- 2008(22037)
- 2007(19647)
- 2006(16760)
- 2005(14581)
- 学科
- 济(102152)
- 经济(102054)
- 管理(71902)
- 业(69874)
- 企(57697)
- 企业(57697)
- 方法(53160)
- 数学(46878)
- 数学方法(46324)
- 农(27003)
- 财(24897)
- 学(24277)
- 中国(24016)
- 业经(20965)
- 地方(19579)
- 技术(19291)
- 贸(18745)
- 贸易(18740)
- 易(18174)
- 农业(18131)
- 理论(16971)
- 制(16359)
- 务(16231)
- 财务(16150)
- 财务管理(16111)
- 和(15899)
- 环境(15442)
- 企业财务(15174)
- 银(13906)
- 银行(13824)
- 机构
- 大学(368017)
- 学院(366643)
- 管理(143932)
- 济(140037)
- 经济(136795)
- 理学(125358)
- 理学院(123917)
- 管理学(121442)
- 研究(121126)
- 管理学院(120794)
- 中国(87593)
- 科学(81059)
- 京(78691)
- 农(68622)
- 所(63305)
- 业大(61988)
- 财(61545)
- 研究所(58295)
- 中心(55717)
- 农业(54826)
- 江(53088)
- 财经(50297)
- 北京(49429)
- 范(47561)
- 师范(47025)
- 经(45571)
- 院(43377)
- 州(43359)
- 技术(42051)
- 经济学(41522)
- 基金
- 项目(254004)
- 科学(196402)
- 基金(181649)
- 研究(179399)
- 家(160344)
- 国家(159065)
- 科学基金(134469)
- 社会(108764)
- 社会科(103016)
- 社会科学(102983)
- 省(101321)
- 基金项目(97241)
- 自然(90819)
- 自然科(88642)
- 自然科学(88616)
- 自然科学基金(86987)
- 划(85305)
- 教育(83008)
- 资助(76221)
- 编号(73585)
- 成果(58975)
- 重点(57065)
- 部(55236)
- 发(53676)
- 创(52541)
- 课题(50723)
- 科研(49573)
- 创新(49145)
- 计划(48667)
- 大学(46856)
- 期刊
- 济(146588)
- 经济(146588)
- 研究(99212)
- 学报(66470)
- 中国(65419)
- 农(61331)
- 科学(57923)
- 管理(49316)
- 大学(48227)
- 财(46865)
- 学学(45530)
- 农业(42839)
- 教育(38652)
- 技术(34703)
- 融(25583)
- 金融(25583)
- 业经(24413)
- 财经(23536)
- 经济研究(23172)
- 业(22676)
- 图书(20310)
- 经(19908)
- 技术经济(19859)
- 问题(19517)
- 科技(19191)
- 版(18463)
- 理论(17905)
- 业大(17552)
- 统计(17249)
- 实践(16636)
共检索到5158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新玉 王颖杰 刘若西 申兵辉 王皎月 严衍禄 康定明
为探索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检测玉米单籽粒蛋白质含量,本研究采用JDSU近红外光谱检测仪采集了205份不同基因型玉米材料的单籽粒光谱值,用常规化学法测定玉米单籽粒蛋白质含量化学值,以117个样本为建模集,拟合了玉米单籽粒近红外光谱仪扫描得到的光谱图与玉米单籽粒蛋白质含量化学值之间的相互关系,用88个样本作预测集,比较了偏最小二乘回归法(PLSR)和支持向量机回归法(SVR)2种预测模型的效果。结果表明,玉米单籽粒种子的蛋白质含量在样本中变异范围为3.48%18.15%,平均值为10.17%。偏最小二乘回归法(
关键词:
玉米单籽粒 蛋白质含量 近红外 定量分析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魏良明 严衍禄 戴景瑞
以128份常用普通玉米自交系及杂交种的混合籽粒样品为材料,采用偏最小二乘(PLS)回归法,对近红外反射光谱(NIRS)测定玉米完整籽粒蛋白质、淀粉含量的可行性和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一阶导数+多元散射校正预处理、谱区为10000~4000cm-1和一阶导数+直线扣减预处理、谱区为9000~4000cm-1,分别建立的蛋白质、淀粉含量的校正模型,其校正和预测效果最佳。其校正决定系数(R2cal)均大于0.97,交叉验证和外部验证决定系数(R2cv、R2val)为0.92~0.95,各项误差(RMSEE、RMSECV和RMSEP)均小于1(0.3~0.7之间)。在玉米品质改良实践中,利用近...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北举 陈松树 李魁印 李鲁华 徐如宏 安畅 熊富敏 张燕 董俐利 任明见
【目的】高粱是酿酒和饲料的主要原料之一,其籽粒直链淀粉含量与支链淀粉含量的比值大小与白酒品质及饲料质量密切相关。传统的高粱成分化学检测方法已不适合高通量测试,采用改进最小二乘法(modified PLS)对高粱样品的近红外光谱图进行光谱预处理、得分处理和结果监控建立高粱籽粒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含量的预测模型,旨在得到一种快速高效低成本的检测方法,为高粱的遗传改良及品质分析提供依据。【方法】从450份高粱资源中筛选出112份代表品种作为校正集和验证集,通过双波长法测定112份高粱品种籽粒中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含量的化学值,并收集波长为850—1 048 nm的近红外光谱,对光谱进行扫描数据矩阵和化学数据计算得分(PL1)处理解释光谱间差异,剔除马氏距离(GH)大于3的超常品种以减小建模误差。采用Modified PLS回归技术建模,通过不同散射处理和导数处理等方法建立不同的定标模型。根据交叉验证标准偏差(SECV)、交叉验证相关系数(1-VR)确定最佳模型,并进行结果监控和非参数检验评估模型的预测性能。【结果】直链淀粉的近红外预测模型SECV是2.7732,1-VR是0.9503,相关系数(RSQ)是0.9688。Bias=0.2290.05;P=0.992>0.05)。【结论】所建立的近红外模型精准度高,稳定性好,能准确快速地检测高粱籽粒中直链淀粉、支链淀粉的含量,可用于高粱的遗传改良及高粱品质的检测。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君杰 陈凌 王海岗 曹晓宁 刘思辰 田翔 秦慧彬 乔治军
【目的】本研究以叶片氮含量为切入点,探求糜子籽粒蛋白质含量的最佳光谱预测模型,为糜子优质生产的管理调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结合2017年和2018年2年的氮肥运筹试验数据和光谱数据,通过"光谱特征信息—叶片氮含量—籽粒蛋白质含量"这一研究思路,以叶片氮含量为中间链接点将光谱模型和籽粒蛋白质含量链接,建立基于高光谱糜子籽粒蛋白质含量监测模型。【结果】利用支持向量机(SVM)构建的糜子全生育期叶片氮含量监测模型要优于逐步多元线性回归(SMLR)和偏最小二乘法(PLS),并且原始光谱反射率(R)的SVM模型效果优于一阶导数(1ST)模型,建模集和验证集的R2分别为0.928、0.924;RMSE相对较小,分别为0.19、0.12;RPD都大于2,分别为3.71、6.07。开花期、灌浆期和成熟期的叶片氮含量和籽粒蛋白质含量均达到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8、0.66和0.73。灌浆期R-SVM模型能准确的监测糜子籽粒蛋白质含量,决定系数R2为0.798,均方根误差RMSE为0.14,预测残差RPD为1.65。【结论】建立基于灌浆期糜子籽粒蛋白质含量的高光谱R-SVM监测模型,有助于指导糜子优化田间管理、种植业结构调整和籽粒品质分级,为高光谱技术在糜子优质高产栽培和精准农业发展提供技术基础。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婷婷 张丽珍 郑淑华 杨良良 冯耐红 刘根科
利用FOSS1241型近红外谷物分析仪对100份黍稷籽粒原样进行光谱扫描,分别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和改进偏最小二乘法两种定标方法,并对原始光谱分别进行不同的预处理,建立了黍稷籽粒淀粉定标模型。试验结果显示:对黍稷籽粒原样扫描的光谱采用偏最小二乘法进行定标,在标准正常化+趋势变化散射处理、采用一阶导数、每隔4点求导、每隔4点作平滑处理的光谱预处理下建立的模型较好。近红外透射光谱分析技术为定量检测黍稷籽粒淀粉总量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姿丽 蒋锋 刘鹏飞 陈青春 张媛 王晓明
【目的】研究鲜食甜玉米籽粒蛋白质含量的QTL定位,为加快高蛋白质含量甜玉米的育种进程及实现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籽粒蛋白质含量有极显著差异的超甜玉米自交系T8和T48为亲本配制杂交组合,以232个F2单株为作图群体,构建了包含245个SSR标记位点、全长1 527.76cM的玉米遗传连锁图谱,标记间的平均距离为6.23cM,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在F2和F2:3家系中检测籽粒蛋白含量相关QTL。【结果】在F2群体和F2:3家系中共检测到10个鲜食甜玉米籽粒蛋白含量QTL,分别位于第2、4、5、6和9号染色体上,其中F2群体、F2:3家系分别定位到4和6个籽粒蛋白含量QTL,单个QT...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秀香 许超
根据每种作物籽粒蛋白质含量与酰胺含量之间存在着一定相关关系的原理,经反复试验,摸索出高梁和玉米籽粒蛋白质含量直接蒸馏测定法(简称DD法).该法省略了凯氏法的消化过程,把每个样品的测定时间由2h缩短为4min,测定结果的准确性、重现性与凯氏法测定结果比较无显著差异,既节省了时间和药品,又避免有毒气体对人体的危害,对大批量快速筛选作物育种材料十分有利.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文韬 郑立章 龚中良 李立君 谢洁飞 马强
为快速准确地测定茶油中脂肪酸含量,建立了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检测茶油中脂肪酸含量的方法。选取市售的156份茶油样品,利用气相色谱仪测定其脂肪酸组成及含量,同时采用近红外光谱仪采集油样的光谱数据,并分析原始(R)光谱、SG平滑(SG)光谱和二阶导数变换(SD)光谱与茶油中脂肪酸含量的相关性,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法(PLSR)比较全光谱波段与显著性波段对建模精度的影响,优选出茶油中脂肪酸含量的定量检测模型。结果表明:茶油中棕榈酸、油酸和亚油酸含量较高,分别为4.428%~10.931%、78.036%~84.621%、7.013%~9.863%;采集的茶油近红外光谱曲线特征变化较为明显,光谱特征峰的位...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海莲 万向元 胡培松 翟虎渠 万建民
应用近红外光谱(NIRS)分析技术和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稻米脂肪定量分析数学模型,并比较糙米粒和糙米粉NIRS数学模型对预测稻米脂肪含量的效果差异。结果表明,当利用糙米粒和糙米粉NIRS数学模型对样品进行预测时,内部交叉验证预测值和真值之间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94.44%和95.54%,内部交叉检验的标准差(RMSECV)分别为0.09%和0.08%;外部验证预测值和真值之间的R2值分别为79.51%和87.10%,预测标准差(RMSEP)分别为0.24%和0.26%,平均相对误差(ARE)分别为4.11%和3.30%。内部交叉验证和外部验证结果证明,糙米粒和糙米粉NIRS数学模型均...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郝勇 余永建 朱胜虎
【目的】采用近红外光谱(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NIRS)分析技术对食醋中的总酸和还原糖进行快速定量分析,为食醋品质的检测提供技术支持。【方法】用近红外透射光谱法采集食醋的光谱信息,用Savitzky-Go-lay一阶导数和小波导数(Wavelet derivative,WD)对采集到的食醋光谱进行预处理,采用连续投影算法(Successiveprojections algorithm,SPA)的波长筛选方法对食醋的总酸以及还原糖定量分析模型进行优化。【结果】食醋光谱经小波导数预处理和基于SPA的波长优选后,总酸和还原糖含量分析精度得以提高,模型得到简化。总酸的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雪梅 章海亮
【目的】采用近红外光谱和不同建模方法测定土壤中的有机质和速效P含量。【方法】分别采集江西不同地区的土样240个,采集土壤样品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以对光谱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的前6个主成分(PCs)和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建模得到的6个潜在变量(LVs),分别作为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和偏最小支持向量机(LS-SVM)的输入变量,共建立6个模型,分别为主成分回归(PCR)、PLSR、BPNN-PCs、BPNN-LVs、LS-SVM-PCs和LS-SVM-LVs,并对这些建模方法预测土壤有机质和速效P含量的结果进行评价,从中筛选出最佳模型。【结果】在预测土壤有机质和速效P含量时,LS-...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凯 何昱廷 李沃霖 祝志慧 王巧华
为提高全蛋粉掺假检测的准确度和检测效果,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对全蛋粉掺假进行定性判别并对掺假含量进行定量分析。分别采用标准正态变换、多元散射校正、卷积平滑、归一化、一阶导数、二阶导数等6种不同预处理方法,对原始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采用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算法(CARS)、连续投影算法(SPA)及CARS-SPA结合算法对光谱数据进行特征波长筛选,建立集成学习(ensemble learning,EL)模型对掺假蛋粉进行定性判别,建立偏最小二乘模型(PLSR)对掺假含量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在对掺假蛋粉进行定性判别方面,一阶导数为最佳预处理方法,CARS算法特征筛选效果最佳,EL模型对掺假蛋粉样本总体判别准确率达到98.18%,对各类掺假蛋粉样品的判别准确率在97.78%以上。在对掺假蛋粉含量进行定量分析方面,多元散射校正为最佳预处理方法,CARS算法特征筛选效果更佳,对一组分掺假、二组分掺假、三组分掺假和所有掺假样本的PLSR浓度预测模型的预测集相关系数(Rp)分别为0.958 5、0.931 2、0.945 6和0.955 8,均方根误差(RMSEP)分别为4.689 1、5.813 4、4.604 1和3.802 9。研究结果表明,近红外光谱技术可用于蛋粉掺假检测,为监管机构检测蛋粉掺假提供参考。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谢桂先 荣湘民 刘强 彭建伟 朱红梅
为研制开发提高玉米籽粒蛋白质含量的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羧甲基壳聚糖对玉米氮代谢关键酶的调控效果.结果表明,羧甲基壳聚糖对玉米氮代谢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可显著提高玉米功能叶硝酸还原酶、谷氨酰胺合成酶、谷氨酰胺转化酶、蛋白水解酶和玉米籽粒的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降低玉米籽粒的蛋白水解酶活性,并能明显增加玉米籽粒的全氮、蛋白氮含量.
关键词:
玉米 羧甲基壳聚糖 氮代谢 关键酶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空军 张吉旺 刘鹏 胡昌浩 董树亭 蒋高明
采用大田试验,对中国北方1990s以来种植面积较大的50个玉米品种粗蛋白质含量(CPC)进行了研究。通过探测分析和正态分布测试检测表明,秸秆CPC、籽粒CPC和整株粗蛋白产量(CPY)分别符合正态分布N(5.48,0.532)、N(9.42,0.792)和N(530.67,64.632),三者的变化范围分别为4.38%~7.09%、7.03%~11.00%和417.43~726.72g/plant。籽粒CPC与秸秆CPC相关性不显著(P>0.05)。对籽粒和秸秆的CPC进行分层聚类,将北方玉米品种划分为籽粒高秸秆低型(HGLS)、籽粒与秸秆双低型(LGLS)和籽粒与秸秆双高型(HGHS)。目前...
关键词:
玉米 粗蛋白质含量 分层聚类分析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代露茗 郭涛 史艳丽 李飞 贾倩民 王芳彬
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近红外光谱技术(NIRS)具有快速、高效和无损等优点,本研究利用NIRS和改良偏最小二乘法(MPLS),结合湿化学分析方法分析了101份无芒雀麦样品中K、Ca、P、Mg、Fe、Al和Mn元素含量。结果表明:所建立的预测模型中,K、P、Fe和Al的外部验证相对分析误差(RPD)较高,分别为2.60、2.88、4.60和2.68,说明预测准确性较高,可以替代传统分析方法来预测无芒雀麦中K、P、Fe和Al含量;Ca和Mg的RPD值为2.37和2.38,预测精度较弱,能够在样品数量较大时粗略预测含量来进行样品筛选;Mn的RPD值较低,为1.93,预测效果较差,预测值与实测值的误差较大。
关键词:
无芒雀麦 元素含量 NIRS 预测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