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54)
2023(9385)
2022(8219)
2021(7673)
2020(6609)
2019(15614)
2018(15249)
2017(27848)
2016(15782)
2015(18183)
2014(18645)
2013(18275)
2012(17332)
2011(15733)
2010(16050)
2009(14966)
2008(15091)
2007(13445)
2006(11534)
2005(10428)
作者
(49113)
(41340)
(41144)
(39344)
(25742)
(19910)
(19020)
(16442)
(15433)
(14612)
(13986)
(13958)
(13220)
(13136)
(13088)
(12854)
(12851)
(12127)
(12063)
(11806)
(10463)
(10322)
(10041)
(9477)
(9431)
(9161)
(9155)
(9154)
(8552)
(8338)
学科
(62415)
经济(62345)
管理(39076)
(37465)
方法(28062)
(27967)
企业(27967)
数学(24737)
数学方法(24499)
(19443)
中国(18767)
(17351)
(16196)
地方(13951)
(13096)
农业(12935)
业经(12020)
(11842)
贸易(11838)
(11410)
(10174)
银行(10123)
(10037)
理论(9839)
(9839)
金融(9831)
(9773)
(9671)
(9316)
财务(9286)
机构
大学(227453)
学院(225873)
(88701)
经济(86668)
研究(85751)
管理(80123)
理学(68026)
理学院(67051)
管理学(65598)
管理学院(65187)
中国(64654)
科学(56735)
(53048)
(48461)
(46162)
研究所(42270)
(41257)
中心(39300)
业大(39149)
农业(38522)
(35414)
北京(33933)
财经(31928)
(31756)
师范(31339)
(30792)
(28925)
(27415)
经济学(26795)
(26409)
基金
项目(151491)
科学(116974)
基金(107836)
研究(106035)
(96724)
国家(95934)
科学基金(79439)
社会(64079)
社会科(60518)
社会科学(60500)
(59266)
基金项目(57521)
自然(53025)
(51750)
自然科(51696)
自然科学(51678)
自然科学基金(50736)
教育(48784)
资助(43926)
编号(43494)
成果(36250)
重点(35588)
(33219)
(32754)
课题(31226)
(30702)
计划(30348)
科研(29781)
创新(28936)
大学(27262)
期刊
(98771)
经济(98771)
研究(66402)
中国(50021)
学报(44911)
(43269)
科学(38366)
(33427)
大学(32310)
学学(30285)
农业(28927)
管理(26781)
教育(26439)
技术(19408)
(19089)
金融(19089)
经济研究(16212)
(16189)
业经(15831)
财经(15551)
(13418)
问题(13284)
(12985)
图书(11921)
资源(11906)
业大(11627)
(11374)
统计(10745)
科技(10699)
技术经济(10694)
共检索到3475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付颖  徐新良  通拉嘎  李双  
基于遥感和GIS技术,利用1910年代、1950年代、1980年代的地形图和2000年代的航空遥感影像数据,通过数字化和人工解译,获取了北京市地表水体时空数据集,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近百年来北京市地表水体时空变化特征及驱动力。研究结果表明,近百年来北京市地表水体面积总体呈现增长趋势,从1910年代的125.25km2增长到2000年代的456.88km2,净增长331.63km2,增长率为264.77%。不同时段地表水体的变化特征各不相同。1910-1950年代,地表水体面积的增加以河流为主,河流面积增加了41.14km2,占水体增加面积的83.7%;1950-1980年代,水库和坑塘的面积增长...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天宇  陈正洪  孙佳  程炳岩  任永建  张建平  
利用1924~2011年重庆和宜昌站气温资料,分析了三峡库区近百年来气温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从线性趋势、年代变化、突变和周期分析表明近88a重庆和宜昌气温的变化特征是比较一致的,两段显著偏暖的时期分别是20世纪20年代中期至40年代和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用重庆和宜昌站的平均来代表三峡库区,库区气温阶段变化与重庆、宜昌站基本一致,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至今出现的显著增温现象迟于我国1986年前后开始的普遍增温。库区各季节气温变化存在差异,4个季节最近一次增暖主要集中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或中后期。近88a来三峡库区年平均气温发生两次突变,1947年左右突变为降温趋势;1996年左右突变为增...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牛叔文  郭晓东  刘正广  李国柱  曾明明  
文章依据近百年来分区域人口统计数据建立动态模型,分析甘肃省人口分布的时空变化特点。近百年来甘肃经济社会状况的巨变引起75个县的人口密度和人口比重的变化,特别是以兰州市为重心的陇中地区人口比重持续上升,反映了工业化、城镇化过程对人口分布的集中效应;而陇南地区在人口密度快速增加的同时人口比重持续下降,反映了资源环境对人口增长的约束。各地区的人口密度、人口比重与时间序列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吉红霞  吴桂平  刘元波  
系统分析洞庭湖堤垸的空间变迁规律对于阐明湖区调蓄水量的变化原因及其洪涝灾害的形成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以《洞庭湖历史变迁地图集》为基础,运用ArcGIS的空间分析技术,对洞庭湖民国前期(1921~1930年)、民国后期(1930~1949年)、解放初期(1950~1963年)、20世纪70年代(1963~1980年)和现状(80年代至今)5个时期的堤垸演变进行了研究,详细分析了其空间格局的变迁规律及其成因。研究结果表明:自民国以来洞庭湖的堤垸面积虽不断增加,但速率明显减慢,从最初的31.26%减缓至现在的2.73%;民国前期洞庭湖堤垸面积为5 084.19km2,民国后期所围堤垸主要集中在沅江中...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姚秀利  王红扬  
通过对大连近百年来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特征变化过程的分析,归纳得出自1899年以来大连居住空间分异特征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殖民统治背景下的居住空间分异;二是消除阶级、阶层的社会政治背景下的居住空间分异;三是市场经济背景下的居住空间分异。通过对大连居住空间分异特征的形成机制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大连居住空间分异特征的形成机制主要可分为五大层面:社会制度、市场经济、技术变革、城市管理、居住心理。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志军  
相当长时期以来,美国的巨额外债问题广为国内外所关注。本文考察1914年至今近百年来美国对外负债总体发展状况的阶段性演变,分析其构成的基本特征与成因,剖析上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在巨额外债下保持强劲偿付能力的基础所在,并结合历史经验与当前现实简要讨论美国巨额外债的相关问题。这对于我们深入理解和研究美国外债及相关问题具有参考价值。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姚秀利  王红扬  
在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构建了城市空间扩展过程还原与模拟技术体系。结合所构建的技术体系对近百年来大连城市空间扩展过程进行还原,并对未来城市空间扩展过程进行模拟。研究表明:近百年来大连城市空间扩展存在5个阶段性特征;大连城市空间扩展的主体方向、强度分布、主导形式在不同时期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在此基础上,通过引入表征种群竞争关系的Lotka-Volterra模型,预测了大连城市在无竞争、有竞争的条件下,城市空间扩展达到极限所需要的时间。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刘晓凤  
汉代初建之时,在形势逼迫之下,采取郡、国同存,诸侯国有权开征地方税,对汉初局势稳定,经济进步有一定意义。但推行一段时期之后,威胁到中央统治,中央着手限制地方税权,但地方税一直都有,只是多少的区别。近百年来的汉代地方税研究成果累累,需不断采用现代经济学、财政学理论展开分析和考量,扩展实证研究,拓宽研究视域,丰富研究方法,不仅能推进研究深入展开,还能提升研究成果的学术和与实践价值。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段建平  王丽丽  任贾文  李论  
冰川变化是气候变化的产物,也是气候变化的指示器。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近百年来我国冰川消融强烈,以退缩为主。本文对近百年来我国冰川末端退缩、物质平衡变化和冰川面积变化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合分析,从时间和空间两方面探讨了我国冰川变化对气候变化响应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我国冰川末端变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在时间上要滞后10~20年,冰川末端退缩、物质平衡变化和面积变化的幅度在青藏高原边缘和周边地区要大于高原内部,对气候变化响应的敏感性也由内部向边缘增强。最后指出了我国冰川变化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发展趋势。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莹洁  孔祥斌  张宝东  
基于1980、1990、1995、2000、2005和2010年6期土地利用类型图,利用数理统计与空间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市域、主体功能区的土地利用数量结构及类型转化的时空差异,以期为北京市实施土地利用精准调控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研究期间全市耕地减少1 462.11km~2,建设用地增加1 344.64km~2,林地和草地略有增减;各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呈"先加速后减速"趋势,1990—1995和2000—2005年建设用地扩张和耕地缩减尤为严重;2000年前,耕林草之间相互转化较活跃,后趋于稳定,2000年后耕地转为建设用地成为最主要的转化方向;2)城市功能拓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耕地降幅分别为61.75%和22.28%,建设用地增幅分别为84.32%和109.16%,较其他功能区更为剧烈;3)耕地缩减及建设用地扩张多发生在距城市中心较近(<30km)的区域,且随时间变化向外推移,距城市中心65~70km有密云、平谷和延庆区建成区,耕地缩减和建设用地扩张也相对明显。过去30年北京市建设用地激增,耕地锐减,土地利用结构失调,未来应控制建设用地占用耕地,全国其他地区在城市化进程中也应重点协调建设用地扩张与耕地及生态空间保护的矛盾。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汤建民  邱均平  
[目的/意义]随着评价在现代人类社会活动中担负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从科学计量学、情报学视角对评价研究自身所走过的历史进行评价也逐渐进入到了学术研究的视野之中。[方法/过程]鉴于图书出版情况是观察学术研究水平的重要窗口之一,采用计量学方法,对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至今在我国出版的8400多部评价类图书的出版情况进行了考察。[结果/结论]研究发现,评价研究在我国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近十多年来,其发展速度尤为迅猛;评价研究的繁荣程度和国家的宏观发展背景密切相关;评价研究将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目前存在的问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荣生  
我国现代意义的语文课程 ,成熟于 2 0世纪上半叶 ,我们现在对语文教材问题的研究 ,仍沿着当时所指引的路向。在没能辨清语文课程层面、语文教材层面以及语文教学层面的学理背景下 ,在与传统语文教育的反照中 ,当时对语文教材问题的思考 ,主要是遵从“明里探讨”与“系统性”这两条线路。新中国成立后 ,尤其是近二十年 ,它们被演变成“体例”和“体系”的问题。本文认为 ,在课程层面上追求“明”与“系统”,是历史的进步 ,但将它们延伸到语文教材乃至语文教学层面 ,则需要重新审视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贾铁飞  高鑫  王峰  
根根据长江荆江段沿江牛轭湖天鹅洲和尺八沉积钻孔柱样,在建立了高分辨率的年代框架的基础上,分别进行了沉积物孢粉、炭屑分析,并结合荆州市1955~2012年的气候数据、史志记载的洪水和火灾等环境事件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显示:天鹅洲、尺八两湖泊钻孔沉积物的孢粉和炭屑特征均较好地响应了近百年来湖区周边的环境变化;牛轭湖在裁断成湖之前、成湖之后的孢粉、炭屑特征不同:成湖之前,沉积物总孢粉浓度与乔木、灌木孢粉浓度都相对较低,水生植物和蕨类植物孢粉浓度相对较高,成湖之后乔木孢粉浓度仍呈减小趋势,但灌木、水生植物孢粉浓度呈波动增加趋势;利用沉积物炭屑浓度与孢粉浓度的比值(C/P值)指标,可以较好地指示自然山火与人类聚居地火灾等燃烧事件在沉积物中的记录,而且综合利用C/P值与沉积物孢粉特征,有可能厘清长江全流域洪水与局地洪涝事件的沉积记录。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景海燕  
综合利用各种图书馆学工具书 ,对 2 0世纪初至今我国出版的译著(文 )分别从出版时间 ,主题内容 ,原作所属国别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 ,以期揭示出近百年来的发展概貌。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杨幸雨  杨庆媛  王亚辉  刘世薇  
本文基于1924—2019年美国大豆生产分布县域数据,采用变异系数、空间分析等方法,分析了美国大豆产量、种植面积和单产的时空分布特征和重心迁移轨迹,为中国了解美国大豆产业发展现状,应对大豆国际市场变化,制定大豆生产、贸易进出口政策等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近百年美国大豆生产经历了引种扎根、迅速发展、波动性发展、稳定成熟四个发展阶段。1924—2019年,美国大豆的产量、种植面积和单产总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年均增长率分别为7.17%、4.17%、1.55%。(2)中西部地区一直是美国大豆的主产区,研究时段内大平原地区大豆生产地位上升,南部地区地位下降。伊利诺伊州、印第安纳州和艾奥瓦州的大豆产量多年位于全美前列,大豆高产的州多位于大豆主产区。各州之间大豆产量、面积差距逐渐缩小,单产差距不大。(3)美国大豆产量在空间上呈现显著的集聚特征,且集聚性逐渐增强。高高集聚区和低高集聚区分布较广,此两类集聚区均呈现扩张趋势。(4)1930—2010年,美国大豆生产重心总体呈倒“几”字形向西北方向移动,2010年后又向东南方向移动,总体移动距离为63.54千米。基于美国的经验,未来中国大豆生产应注重安排轮作模式,制定大豆品种种植规划;改革创新大豆农业保险制度;加快大豆科技创新;推进大豆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种植;培养壮大中国大豆行业协会,争夺中国大豆行业话语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