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26)
- 2023(4978)
- 2022(3571)
- 2021(3195)
- 2020(2485)
- 2019(5760)
- 2018(5468)
- 2017(10910)
- 2016(6050)
- 2015(6351)
- 2014(6218)
- 2013(6006)
- 2012(5542)
- 2011(4854)
- 2010(5007)
- 2009(4360)
- 2008(4362)
- 2007(3671)
- 2006(3420)
- 2005(3091)
- 学科
- 济(29496)
- 经济(29476)
- 管理(15041)
- 业(12881)
- 中国(12123)
- 地方(9846)
- 企(9628)
- 企业(9628)
- 方法(9223)
- 数学(8239)
- 数学方法(8146)
- 业经(6709)
- 农(6658)
- 城市(6399)
- 产业(6255)
- 财(5975)
- 学(5497)
- 制(5391)
- 结构(5357)
- 环境(5002)
- 农业(4762)
- 发(4727)
- 地方经济(4657)
- 城市经济(4628)
- 体(4161)
- 划(3680)
- 体制(3598)
- 理论(3509)
- 务(3413)
- 财务(3409)
- 机构
- 学院(82040)
- 大学(81820)
- 济(34793)
- 经济(33817)
- 研究(32082)
- 管理(28961)
- 理学(24879)
- 理学院(24406)
- 管理学(23965)
- 管理学院(23790)
- 中国(22158)
- 科学(19855)
- 京(18697)
- 所(15299)
- 财(14813)
- 研究所(13967)
- 中心(13460)
- 范(13184)
- 师范(13081)
- 院(12941)
- 江(12586)
- 财经(11944)
- 北京(11599)
- 经济学(11594)
- 农(11460)
- 师范大学(10959)
- 业大(10903)
- 经(10875)
- 经济学院(10452)
- 研究院(10010)
- 基金
- 项目(57885)
- 科学(47433)
- 基金(43301)
- 研究(40971)
- 家(38097)
- 国家(37843)
- 科学基金(33367)
- 社会(28375)
- 社会科(27118)
- 社会科学(27109)
- 基金项目(23627)
- 省(22135)
- 自然(21360)
- 自然科(20885)
- 自然科学(20882)
- 自然科学基金(20481)
- 划(19692)
- 教育(18193)
- 资助(16291)
- 编号(14969)
- 发(13693)
- 重点(13490)
- 部(12442)
- 国家社会(12335)
- 创(11582)
- 课题(11498)
- 发展(11204)
- 成果(11103)
- 展(11058)
- 创新(10976)
共检索到1213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忠国 吕斌 王志美
回顾了青岛市城市规划的历史 ,分析了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以及城市空间结构的辩证关系 ,探讨了青岛市城市空间结构的未来发展构想。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赵建军
从发生学角度应用定量统计方法分析了青岛城市地域拓展和空间结构调整的历史过程,探讨了青岛城市空间结构演进的内在机制,构建了城市空间结构耦合模型和空间结构演进机制模型;对青岛拥湾发展战略进行评析,分析海底隧道、跨海大桥及地铁建设对青岛城市空间结构演进的影响;提出了青岛城市空间结构重组方略及政策措施:胶州湾岸线和黄海岸线要进行生产、生活功能的合理分工;建设黄岛、胶州和城阳新城,构建具有生态镶嵌结构的网络城市;推进产业地域分工,实现产业空间整合;推进城市土地置换,嵌入式发展"斑块经济";对历史街区进行"拼贴式"改造,促进城市功能转型;整合推进城市外部空间拓展与郊区城镇化;调整行政区划,优化都市圈空间结构。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林宇晨 罗涛 张雪葳
规划思想是规划决策行为的先导,具体历史背景下的规划决策折射了当时的审美认知。开展关于规划决策行为的历时研究,探索城市规划思想演变历程中的美学转向,有助于厘清美学思想与规划决策行为的相互作用。基于景观美学理论,通过分析中国古代(1840年以前)、近代(1840-1949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1949-1965年)3个时期的典型城市规划决策行为,解读城市规划的思维驱动与审美倾向,提出当今城市同质化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规划思想中传统象征美学的弱化和本土美学文化尚未成熟的制约,旨在为我国城市规划思想传承与发展提供新视角与理论依据。
关键词:
城乡规划 景观美学 审美认知 案例解析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林宇晨 罗涛 张雪葳
规划思想是规划决策行为的先导,具体历史背景下的规划决策折射了当时的审美认知。开展关于规划决策行为的历时研究,探索城市规划思想演变历程中的美学转向,有助于厘清美学思想与规划决策行为的相互作用。基于景观美学理论,通过分析中国古代(1840年以前)、近代(1840-1949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1949-1965年)3个时期的典型城市规划决策行为,解读城市规划的思维驱动与审美倾向,提出当今城市同质化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规划思想中传统象征美学的弱化和本土美学文化尚未成熟的制约,旨在为我国城市规划思想传承与发展提供新视角与理论依据。
关键词:
城乡规划 景观美学 审美认知 案例解析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徐敏 吴廷金 赵琳
以布莱恩·哈利为代表的学者开启地图“知识—权力”议题以来,相关研究日渐丰富,相较于从原始地图及编绘者视角入手的研究,对于从地图传播过程中广义地图使用者(读者)视角的考察较少。论文以一张号称“1910年”由“德国”绘制的青岛城市规划地图为案例,借助地理配准、图纸内容对比分析等手段,尝试解译地图表征背后隐藏的规划史实。结果表明:地图使用者通过无意识或有意识的地图复制和重组等参与行为,造成了地图表征失真,并通过权威教科书的广泛传播形成了颠覆原图认知的全新规划“史实”。文章进一步讨论了地图使用者在参与过程中作为特定社会阶层潜在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与地图表征之间的关联。希冀从地图使用者视角来完善布莱恩·哈利的地图权力相关议题,并以城市规划地图这一特定地图类型丰富地图(学)史的案例研究。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马道明 张鸿雁 左玉辉
城市空间发展应注重“质”的提高,而不应单纯追求“量”的扩张。本文认为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核心是城市空间结构生态化和城市功能群生态化,提出了基于自然、社会和经济特征的城市空间生态分区方案和建设导则,构建城市生态网架,优化调整城市空间整体布局以及城市产业和城市人居布局,并运用“三地动态平衡”理论对城市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时空安排与调控,从而引导城市空间形态的合理演化。
关键词:
生态城市 空间结构 生态调控 三地平衡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甄延临 熊志远
嘉兴市第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确定了"风扇型"的空间结构,并规划了三片巨大的楔形绿地楔入城市,该楔形绿地对嘉兴城市的生态环境改善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快速扩张,楔形绿地被不断吞噬,面临着巨大的威胁。通过嘉兴现有发展阶段下不同空间结构模式对楔形绿地保护的影响研究,提出多中心的空间结构模式,以及在多个中心之间建设具有高强度联系特征的基础设施与配套设施廊道是保护嘉兴楔形绿地有效的方式。
关键词:
嘉兴 楔形绿地 多中心空间结构 对策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孙晋芳 马祖琦 王慧
在介绍研究区域背景的基础上,运用分形模型和偏离-份额(Shift-share)模型对山东半岛城市群的等级规模、空间布局和职能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山东半岛城市群的等级规模和空间结构呈现分形、有序的特征,具有结构演化自组织优化的趋势,但由于受交通和地貌因素的影响,山东半岛城市群在等级规模上呈现规模扩张退化、结构分化、集聚辐射弱化态势;而在空间上呈现大分散、小集中,以及沿交通线和海岸线分布的轴线空间格局。职能上存在产业效益、竞争力城际差异大、产业内部结构性矛盾突出、产业集聚度有待提高等问题。
关键词:
山东半岛 城市群 分形 偏离-份额模型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世泰 王淑婧 张丽
制约山东半岛城市群成为国家级城市群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城市群内城市之间及其与外部的经济联系相对较弱,而沿海综合交通走廊发育得不完善是制约其发展的关键,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建设是解决这一关键问题之所在。基于对该工程的简要分析,结合山东半岛城市群的空间结构现状,从点、线、面三个方面深入分析了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对山东半岛城市群空间结构产生的影响;指出了跨海通道将完善城市群的城市等级体系和综合交通走廊,从而形成以"三五三"为主体的空间结构网络体系,以此来促进山东半岛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和区域协同发展。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秦红岭
现代城市规划自产生之时便背负着改造社会、改造城市的道德使命,其思想基础有着鲜明的价值诉求。从对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社会乌托邦思想,到被誉为西方近现代人本主义规划大师的霍华德、格迪斯和芒福德的城市规划思想回顾中,不难发现,理想主义与人本主义大致构成了近代以来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的两个重要的价值诉求。恰当地张扬理想主义精神和人本主义原则,能够为城市规划提供"应然"的价值尺度,有效抑制当今城市规划中工具理性和功利主义的滥觞。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吴缚龙
城市空间结构的控制与规划管理吴缚龙建筑管理如间距、红线、密度、层高、立面与环境的协调等相对较易实现,而城市规划的空间总体格局实现起来就困难多了,经过政治、社会和经济等力量的干扰后往往面目全非。因此有必要从城市空间结构控制的角度出发研究城市规划管理。1...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东泉 周一星
1935年出台的《青岛市施行都市计划案》是中国人自己首次对青岛进行的一次长远、全面的发展规划,也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现代城市规划试验。本文从国家的历史进程和城市自身发展两个方面,论述了该规划产生的社会背景;通过大量第一手史料,全面分析了该规划的主要内容、体现的先进意识以及局限性。历史分析说明,该规划典型反映了现代城市规划在中国近代从被迫接受到主动学习的发展脉络。
关键词:
现代城市规划 青岛 1935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高玉玲 王萍
城市定位是城市发展战略的核心和灵魂。由于对青岛城市定位明确,历史上,国民政府在市政建设的同时,主观上对旅游方面给与额外重视,并加大建设旅游设施比重。这为1922~1937年间青岛的市政建设、旅游的发展创造了一个比较好的客观环境和有利条件。伴随大规模的城市建设,旅游景观和旅游相关条件日益成熟,旅游资源的开发与旅游活动的快速发展使青岛旅游繁荣,达到1949年前的最高峰。文章涉及社会学、旅游学、历史学和经济学等学科,引用很多青岛档案馆收藏但未出版的档案资料,检视1922~1937年青岛城市建设与旅游现代化之关系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吕陈 石永洪
本文通过对近现代南京城市规划发展历程的回顾,从近代(1927-1949)和当代(1949-2012)两大时期出发,分析了南京城市规划与实践不同时期的不同时代特征。近代南京由于其作为国都的特殊地位和所处的时代背景,其城市规划与实践带有明显的政治性,同时受到一些特殊因素的制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而当代南京城市规划的发展则很好地反映了建国以来我国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中国城市规划的进步是显而易见的,然而其向前发展的道路却是不平坦的。
关键词:
近现代 南京 规划实践 发展历程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单宝艳 孟飞 李志婷
一、引言城市土地利用结构是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的研究热点。关于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研究,国内外学者主要从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及空间过程、地域差异与空间演变、增长机制及驱动因素、用地结构与经济结构关系、多样性与合理性等方面进行研究,[1~10]并取得丰硕成果。城市土地利用结构是人们生产生活在空间上的反映,体现着城市功能、空间结构及其互相关系,其发展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