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30)
- 2023(5159)
- 2022(4735)
- 2021(4290)
- 2020(3988)
- 2019(9655)
- 2018(9502)
- 2017(18501)
- 2016(10585)
- 2015(12213)
- 2014(12630)
- 2013(12754)
- 2012(12304)
- 2011(11215)
- 2010(11356)
- 2009(10692)
- 2008(10893)
- 2007(10054)
- 2006(8557)
- 2005(7633)
- 学科
- 济(46876)
- 经济(46838)
- 业(26222)
- 管理(25957)
- 方法(23956)
- 数学(21651)
- 数学方法(21431)
- 企(19914)
- 企业(19914)
- 农(13327)
- 学(12303)
- 地方(11660)
- 财(10972)
- 中国(10403)
- 贸(8795)
- 贸易(8794)
- 农业(8791)
- 易(8473)
- 业经(8112)
- 制(7580)
- 和(7204)
- 环境(6632)
- 务(6619)
- 财务(6603)
- 财务管理(6581)
- 企业财务(6166)
- 理论(6124)
- 地方经济(6073)
- 融(6058)
- 金融(6055)
- 机构
- 大学(160073)
- 学院(159208)
- 济(62644)
- 经济(61277)
- 管理(57696)
- 研究(57185)
- 理学(49739)
- 理学院(49084)
- 管理学(47935)
- 管理学院(47641)
- 中国(41835)
- 科学(39479)
- 农(35645)
- 京(34967)
- 所(31673)
- 江(31080)
- 研究所(29218)
- 业大(29005)
- 农业(28506)
- 财(27824)
- 中心(26496)
- 财经(22247)
- 范(21223)
- 北京(20932)
- 师范(20920)
- 院(20454)
- 州(20080)
- 省(20059)
- 经(19940)
- 经济学(19196)
- 基金
- 项目(106653)
- 科学(81294)
- 基金(75067)
- 研究(73102)
- 家(67264)
- 国家(66733)
- 科学基金(55008)
- 省(44172)
- 社会(43631)
- 社会科(41206)
- 社会科学(41188)
- 基金项目(40165)
- 自然(37577)
- 自然科(36632)
- 自然科学(36615)
- 划(36451)
- 自然科学基金(35926)
- 教育(33895)
- 资助(32109)
- 编号(29760)
- 重点(24894)
- 成果(24390)
- 部(23432)
- 发(23323)
- 计划(21666)
- 科研(21478)
- 创(21320)
- 课题(21219)
- 创新(20089)
- 科技(20011)
共检索到2318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刘书成 李德涛 高加龙 黄斌勇 章超桦 郝记明 张丽
分析3种贝类的脂类成分,以期为贝类的高值化加工利用提供基础数据。采用氯仿甲醇法提取近江牡蛎、波纹巴菲蛤和马氏珠母贝中的脂质成分,分析脂质中的胆固醇和磷脂含量,采用液液萃取技术分离中性脂和极性脂,并用GC-M S分析其脂肪酸组成。研究结果表明,3种贝类的粗脂肪含量基本在1%左右;脂质成分中胆固醇含量在0.07~0.12mg/g;脂质中磷脂含量在14%~34%,极性脂含量在27%~45%;脂质中EPA和DHA总含量在12%~22%,近江牡蛎和波纹巴菲蛤脂质中EPA含量高于DHA,而马氏珠母贝脂质中DHA含量高于EPA。
关键词:
贝类 脂类 胆固醇 磷脂 脂肪酸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梁萌青 雷霁霖 吴新颖 常青 郑珂珂
采用常规测试方法对大菱鲆、牙鲆及半滑舌鳎的营养成分和品质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大菱鲆、半滑舌鳎的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牙鲆(P0.05);3种鱼的脂肪和灰分含量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大菱鲆、牙鲆、半滑舌鳎中的氨基酸总量依次为37.73、33.32、32.91mg/100mg;大菱鲆、牙鲆、半滑舌鳎中的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值(EAA/TAA)依次为43.50%、43.25%、43.00%;对于高不饱和脂肪酸C20∶4、C22∶5、C22∶6,大菱鲆显著高于牙鲆和半滑舌鳎(P<0.05),而C20∶5,牙鲆显著高于大菱鲆和半滑舌鳎(P<...
关键词:
大菱鲆 牙鲆 半滑舌鳎 营养成分 品质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文 郭春阳 杨佳喆 詹萍萍 徐善良 王春琳
为探讨贻贝足的结构与足丝的发生特征,以紫贻贝、条纹隔贻贝和偏顶蛤为实验材料,比较了不同盐度(20,22,24,26,28,30)下3种贻贝足丝分泌速率,详细描述了3种贻贝足组织学结构及足丝分泌过程,探讨了足结构与足丝分泌的关系。结果显示:(1)3种贻贝自足丝剪断2 h后开始分泌新足丝,24 h内3种贻贝的足丝分泌能力存在显著差异,偏顶蛤平均分泌足丝数量为(28.45±6.14)根,紫贻贝和条纹隔贻贝分泌足丝分别为(15.43±2.9)和(6.87±1.67)根;(2)盐度对3种贻贝的足丝分泌有显著影响,偏
关键词:
贻贝 足丝 分泌速率 足结构 腺体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刘云 宫向红 徐英江 张健 安红红 张秀珍
对水产品中呈味核苷酸和氨基酸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进行了优化,并对烟台近海长牡蛎(Ostrea gigas)、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和中国蛤蜊(Mactra chinensis)3种贝类中呈味核苷酸和氨基酸的含量进行了比较分析,从而为开发贝类复合调味料提供科学依据。以纯水提取呈味物质,采用DABS-Cl柱前衍生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游离氨基酸,流动相为17 mmoL/L柠檬酸溶液(pH 6.4,含4%DMF)和乙腈溶液(含4%DMF),梯度洗脱,检测波长436 nm。反相离子对色谱法测定呈味核苷酸,pH 4.5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和乙腈溶液为流动相,磷酸二氢钾溶液内含5 mmo...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高磊 孔宁 刘冉阳 赵俊彦 邢镇 张子杨 赵宝 李庆嵩 付强 王文彪 李磊 王玲玲 宋林生
为解析夏季环境胁迫和长牡蛎机体响应特征,实验针对2021年北黄海夏季高温降雨期的长牡蛎养殖海区开展了2次调查研究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7月海区表层水温分别为25.3 ℃和24.9 ℃,盐度分别为26.41和27.87;表层海水中硅藻丰度分别为3.6×10~(3)和3×10~(3 )个/L,低于往年平均水平,甲藻多样性增加,表层海水中细菌的总丰度分别为2.10×10~(9)和2.77×10~(10) 个/L,弧菌丰度分别为3.37×10~(8)和5.40×10~(8) 个/L;长牡蛎肝胰腺糖原含量分别为40.96和31.58 mg/g、闭壳肌糖原含量分别为6.63和8.91 mg/g;鳃MDA含量分别为13.74和8.69 nmol/mg prot、鳃T-AOC分别为0.46和0.77 U/mg prot;海区养殖长牡蛎血淋巴细胞中CgIL17-5和CgTNF-1的mRNA表达量在第一次调查时相对室内暂养长牡蛎均剧烈升高;血淋巴细胞中CgCaspase3的mRNA表达量升高但差异不显著。综上,2021年北黄海贝类养殖区在经历6—7月夏季高温降雨期后出现水温升高和盐度降低现象,硅藻丰度较往年平均水平下降而甲藻多样性增加,细菌总丰度较入夏前水平降低而弧菌丰度显著升高。与室内暂养对照组长牡蛎相比,海区养殖长牡蛎的糖原含量下降,并发生轻度氧化应激。研究结果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夏季养殖环境的变化规律和长牡蛎机体响应特征,为预防夏季大规模死亡发生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
长牡蛎 高温 降雨 糖原 免疫 北黄海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跃环 王昭萍 闫喜武 姚托 虞志飞 霍忠明 于瑞海 李晓喻 李雅林 郭希明
为了评估太平洋牡蛎与近江牡蛎能否产生远缘杂种优势,于2010年5月,以成熟的两种牡蛎亲本为材料开展了2×2远缘杂交研究,由长牡蛎自繁组GG(Crassostrea gigas♀×C.gigas♂)、近江牡蛎自繁组AA(C.ariakensis♀×C.ariakensis♂)、正交组GA(Crassostreagigas♀×C.ariakensis♂)、反交组AG(C.ariakensis♀×C.gigas♂)4个实验组组成。分析了子代早期表型性状和杂种优势,并对杂交子代进行了遗传鉴定。结果表明:GA杂交组与AG组的受精强度具有不对称性。幼虫浮游期间,表型性状的中亲杂种优势几乎为0,GA组生长与...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程汉良 彭永兴 王芳 孟学平 阎斌伦 董志国
对文蛤(Meretrix meretrix)、青蛤(Cyclina sinensis)、江户布目蛤(Protothaca jedoensis)、薄片镜蛤(Dosinia corrugata)、紫石房蛤(Saxidomus purpuraus)和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6种帘蛤科(Veneridae)贝类的18S rRNA基因序列进行了PCR扩增并测序,以期获得这一序列的基本特征,评估其种间变异程度,探讨这一序列在种类鉴定和分子系统发育等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测序结果表明,文蛤、青蛤、江户布目蛤、薄片镜蛤、紫石房蛤和菲律宾蛤仔18S rRNA基因序列全长分别为19...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李阅兵 孙立春 刘承初 李家乐
分别对3种淡水贝和3种海水贝的大宗营养成分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总体而言,这6种贝的水分含量相差不大,但粗蛋白、粗脂肪和灰分含量却相差明显。其中,波纹巴非蛤和长竹蛏属于高蛋白贝类,其蛋白占干物质的75%,而其脂肪和灰分含量中等,分别占8%和14%左右;近江牡蛎和河蚌属于多脂肪贝类,其脂肪含量在所测贝类中最高,约占干物质的14%,而蛋白和灰分则相对较少,分别为14%和6%;螺蛳和中华圆田螺属于高灰分贝类,其灰分含量高达27%,蛋白居中(60%),而脂肪最低(3%)。在蛋白质量方面,这几种贝类的氨基酸评分总体略低于全鸡蛋蛋白,但其赖氨酸评分优于全鸡蛋蛋白,在与粮谷类的搭配上具有更明显的蛋白质增效作...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赵俊梅 方建光 包振民 张继红 王巍 蒋增杰
20 0 3年 4月在实验室内采用静水法 ,研究了长牡蛎、紫贻贝、栉孔扇贝对塔玛亚历山大藻的清滤率 (CR)和摄食率 (IR) ,实验时间持续 3d ,水温 17℃。实验中每 1种贝都分别投喂 :(1)叉鞭金藻 (对照藻 ) ,(2 )叉鞭金藻 +塔玛亚历山大藻去藻过滤液 1.5L ,(3)叉鞭金藻 +塔玛亚历山大藻细胞。结果表明 ,塔玛亚历山大藻过滤液 ,对 3种贝的清滤率的无明显影响 (P >0 .0 5 ) ;3种贝对塔玛亚历山大藻和叉鞭金藻混合液的清滤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 (P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李晓 孙福新 王颖 吴志宏 刘天红 孙元芹 卢珺
以文蛤(Meretrixmeretrix)、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3种经济贝类为试验生物,应用生物富集双箱动力学模型,研究了暴露在不同浓度的As3+溶液中3种贝类对无机砷的耐受性。通过对富集与代谢过程中贝类体内无机砷含量的监测及对结果的非线性拟合,得出3种贝类富集无机砷的吸收速率常数(k1)、排出速率常数(k2)、生物富集系数(BCF)、生物半衰期(B1/2)等动力学常数。试验结果显示,双箱动力学模型能较好地描述3种经济贝类对无机砷的富集与代谢情况。3种贝类对无机砷的吸收速率常数(k1)随着外部水体中As3+浓度的增大基本上...
关键词:
经济贝类 无机砷 生物富集 代谢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刘帅帅 姚琳 马丽萍 周德庆 赵峰
人类组织血型抗原(histo-blood group antigens,HBGAs)是诺如病毒(NoVs)的结合受体,本研究假设贝类中也存在类似的HBGAs并且特异性地富集NoVs,利用HBGAs单克隆抗体,建立贝类中3种HBGAs的ELISA检测方法,分析牡蛎(Crassostrea gigas)、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紫贻贝(Mytilus galloprovincialis)、毛蚶(Scapharca subcrenata)、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等6种双壳贝类中HBGAs...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解万翠 卞中园 杨锡洪 毛丹卉 章超桦
为获知近江牡蛎对有毒微小亚历山大藻的滤食以及蓄积PSP毒素的规律性,本实验采用细胞毒性为(93.42±2.55)×10-6MU/个的微小亚历山大藻投喂近江牡蛎,以无毒扁藻投喂作对照,首先研究了0.5×103~3.0×103个/mL 6个不同浓度的毒藻对近江牡蛎滤食的影响,然后投喂浓度为1.5×103个/mL的毒藻,分别研究15 h短期蓄积和5 d长期蓄积对近江牡蛎体内毒素的影响及规律。结果表明,在0.5×103~1.5×103个/mL毒藻浓度范围内牡蛎清滤率较高,超过1.5×103个/mL时牡蛎清滤率显著下降(P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孙珊 赵玉庭 王立明 由丽萍 陶慧敏 谷伟丽 张秀珍
依据2014年8月对山东省近岸贝类养殖区的调查资料,研究了养殖区海水、沉积物和生物体中6种重金属的含量及富集情况,并对贝类养殖区进行质量及生态风险评价。结果显示,海水中重金属含量从高到低为As、Cu、Cr、Pb、Cd和Hg;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从高到低为Cr、Pb、Cu、As、Cd和Hg;贝类体中重金属含量从高到低为Cu、As、Cd、Cr、Pb和Hg。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结果表明,养殖区海水中重金属含量均符合Ⅱ类海水水质标准;沉积物重金属含量均符合Ⅰ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贝类体中Hg、Cd、Pb和Cr均符合《食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赵鹏 张荣灿 覃仙玲 蓝文陆 陈波 胡宝清 徐轶肖
为近江牡蛎的食用安全及养殖环境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2015年7—11月在北部湾钦州港采集近江牡蛎样品,利用原子荧光光度计和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近江牡蛎体内重金属含量,分析其污染程度。结果显示,调查海域牡蛎体内重金属平均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Zn>Cu>Cd>Cr>As>Pb>Hg,其中Zn、Cu含量较高,平均值分别为532.03、126.96 mg/kg。Cu参照《无公害食品水产品有毒有害物质限量》(NY 5073-2006),发现除了7月2号站样品未超标,其余样品均超标,超标率达89%。As参照《食品安全国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张志东 陈爱华 吴杨平 张雨 陈素华 曹奕 曹广勇 田镇
为揭示文蛤属贝类线粒体基因组CDS序列密码子偏好性,采用CodonW、Excel 2007、SPSS 16.0和MEGA 5.0等软件对文蛤(Meretrix meretrix)、斧文蛤(M.lamarckii)、丽文蛤(M.lusoria)、短文蛤(M.petechialis)以及皱肋文蛤(M.lyrata)5种文蛤属贝类,并以青蛤(Cyclina sinensis)为参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文蛤属贝类线粒体基因组偏爱使用U结尾的密码子,使用频率最高的是UCU,其次是ACU,而对C结尾的密码子使用频率最低。5种文蛤属贝类密码子的偏好性反映出了彼此的亲缘关系,即文蛤与短文蛤亲缘关系最近,其次是丽文蛤,与皱肋文蛤和斧文蛤的关系较远,与青蛤关系最远。
关键词:
文蛤属 线粒体CDS序列 密码子 偏好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