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43)
- 2023(7678)
- 2022(6747)
- 2021(5920)
- 2020(5232)
- 2019(12195)
- 2018(11940)
- 2017(23438)
- 2016(12645)
- 2015(14632)
- 2014(14982)
- 2013(15255)
- 2012(14688)
- 2011(13638)
- 2010(14004)
- 2009(13292)
- 2008(13095)
- 2007(12219)
- 2006(10795)
- 2005(9865)
- 学科
- 济(81156)
- 经济(81101)
- 管理(33504)
- 业(31003)
- 方法(30936)
- 数学(27693)
- 数学方法(27477)
- 企(24023)
- 企业(24023)
- 地方(19996)
- 中国(16642)
- 农(15902)
- 学(14811)
- 财(13641)
- 地方经济(13490)
- 业经(13365)
- 贸(11788)
- 贸易(11784)
- 易(11271)
- 制(11157)
- 农业(10629)
- 和(10084)
- 融(9863)
- 金融(9861)
- 环境(9598)
- 银(9246)
- 银行(9224)
- 行(8825)
- 体(8263)
- 经济学(8260)
- 机构
- 大学(200968)
- 学院(199959)
- 济(96147)
- 经济(94315)
- 研究(73878)
- 管理(73454)
- 理学(62429)
- 理学院(61665)
- 管理学(60645)
- 管理学院(60243)
- 中国(54956)
- 科学(43594)
- 京(42161)
- 财(40495)
- 所(38898)
- 研究所(35182)
- 农(34676)
- 中心(33022)
- 财经(32319)
- 经济学(31063)
- 江(30794)
- 经(29033)
- 业大(28917)
- 经济学院(27819)
- 农业(27378)
- 北京(26981)
- 院(25515)
- 范(25372)
- 师范(25150)
- 州(24128)
- 基金
- 项目(124191)
- 科学(96620)
- 研究(89560)
- 基金(89533)
- 家(77683)
- 国家(77084)
- 科学基金(64935)
- 社会(57847)
- 社会科(54840)
- 社会科学(54821)
- 省(48356)
- 基金项目(47003)
- 自然(40528)
- 教育(40343)
- 划(40286)
- 自然科(39545)
- 自然科学(39531)
- 自然科学基金(38808)
- 资助(37761)
- 编号(35725)
- 成果(29590)
- 发(28579)
- 重点(28335)
- 部(27856)
- 课题(24888)
- 创(24833)
- 国家社会(24065)
- 科研(23782)
- 教育部(23681)
- 创新(23391)
- 期刊
- 济(112546)
- 经济(112546)
- 研究(62485)
- 中国(36489)
- 财(31374)
- 农(31300)
- 学报(30610)
- 科学(27899)
- 管理(26436)
- 大学(22694)
- 学学(21577)
- 农业(20715)
- 经济研究(19135)
- 融(18717)
- 金融(18717)
- 技术(17931)
- 财经(17031)
- 业经(15708)
- 教育(15302)
- 问题(14893)
- 经(14848)
- 技术经济(12639)
- 统计(12522)
- 贸(12155)
- 业(11254)
- 世界(10802)
- 策(10752)
- 国际(10715)
- 商业(10138)
- 决策(10123)
共检索到3076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勤
2007年香港经济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保持其在全球竞争的优势地位。《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的全面实施,香港与中国内地的经贸合作迈上新台阶,双边进出口贸易、相互投资以及工程承包与劳务合作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展望2008年,香港经济发展和转型将面临一系列新的机遇与挑战。
关键词:
香港经济 CEPA 分析与预测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石纪杨
’97香港经济形势展望石纪杨1997年将是香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年份。香港将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回归中国。今年香港能否实现政治上的平稳过渡和经济上的持续繁荣,特别是香港的经济前景如何,不仅香港居民关注,全中国人民关注,而且受到世界各国政府、工商企业...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胡振虎
2014年3月份,我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3%,环比微升0.1个百分点,自2013年11月份后首次回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总水平同比上涨2.4%;但是,同期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环比均继续下降,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约7.3%,显示我国制造业总体平稳向好。预计2014年第二、三、四季度,世界经济依旧错综复杂,国内渐进式改革将兼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靳长江
在金融危机影响下,亚洲各国经济普遍出现收缩。香港作为亚洲地区主要服务中心,亦难独善其身。回归前香港经济已存在极大的泡沫,金融危机加速了泡沫破裂,使香港外部和内部需求同时下跌。外部需求方面,今年上半年香港进、出口贸易总值分别下跌6.4%和2%;在服务输出方面,到港游客人数自去年8月以后持续减少,上半年访港人数仅有451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大幅降低21%;内部需求方面,由于港元多次受到国际投机者的冲击,在联系汇率制度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黄亮
随着2002年外围经济形势出现好转,以及特区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香港经济逐步恢复增长,但是仍然困难重重,本文对香港经济2002年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香港经济前景进行展望。
关键词:
香港经济 分析 展望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课题组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章钟基
正确认识1991年国民经济发展形势是科学制定1992年政策的前提和基础,为此,本刊编辑部于1991年12月6日在北京二七剧场会议室召开了小型专家讨论会。会议由本刊主编、人民银行总行金融研究所所长赵海宽同志主持。出席会议的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国家计委、国家统计局、国家物价局、财政部、人民银行总行、工商银行总行及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等各方面的专家和学者。下面是讨论时的发言(按发言先后顺序编排):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汪刚义
西方经济在1990年达到高峰之后,从1991年初开始进入低谷,其衰退程度类似于1974-1975年和1980-1981年的那两次衰退。尽管1991年整个世界经济笼罩在一片萧条的阴影之中,但进入1992年,西方经济学家们似乎透过重重迷雾看到了一线曙光。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表的权威性分析报告称:1992年世界经济将温和地回升,经济增长率将从上年的1.1%上升到2.2%。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胡振虎
2014年世界经济形势总体将好于2013年,下半年或将好于上半年,不平衡增长趋势将明显加剧,但由于面临较多不确定性,我们应对增长前景保持谨慎乐观预期。同时,要正确认识世界经济变化、积极对冲外部风险,并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中的一系列问题来缓解内部压力。近期世界经济总体态势分析(一)2014年世界经济总体呈向好态势,但应保持谨慎乐观预期。从经济增长率、贸易和投资、通胀率和大宗商品等几项主要经济指标看,世界银行、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近期我们对全国宏观经济景气形势进行了分析,对当前及未来经济形势作出了初步判断,从分析中得出,先行综合指数继续下降,同步综合指数仍保持上升,表明当前宏观经济环境进一步趋紧,未来的经济增长有可能减缓。 1.从先行指标组和先行综合指数分析。预示未来6至9个月经济走势的先行综合指数已连续8个月下降,表明未来经济增势将有所减缓。经季节调整后的7个先行指标中,到2月份仅有钢材产量和十种有色金属产量两个指标处于上升状态,钢材库存总量、铁路货物周转量、国家财政基建支出和银行基建贷款、水泥库存、化肥产量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持续景气下降状态。表明瓶颈约束正在逐步加强。 2.从同步指标及经济综合指数分析。自1...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宏观调控研究"联合课题组 周学
本文认为,经济分析不能局限于总量分析,应该深入到中观层面,乃至微观层面;经济失衡是主导产业出问题所致,如果仅从总需求与总供给角度来分析,是倒果为因,难以得出正确结论。为此,本文在经济发展阶段理论、主导产业理论、主导消费需求理论和产业运行轨道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中观经济学的基本框架,提出了中观分析方法和新的经济预测方法,阐述了不需要借助扩张性或紧缩性财政货币政策的宏观调控新思路。
关键词:
中观分析 总量分析 经济预测 宏观调控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孙学工 樊彩跃 刘雪燕
2010年上半年,在适度宽松的宏观政策和积极的市场因素共同作用下,我国经济延续了去年以来强劲的复苏势头:出口需求大幅回升,消费需求持续增长,投资需求在政策调控作用下出现小幅回落。下半年,经济增长具备一些有利条件但也面临着不利因素。预计四季度GDP增长率将回落到8.2%左右,但全年经济增速仍较快,可达到9.9%左右,通胀将控制在3.1%左右。宏观经济政策应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坚决落实已出台的各项调控措施;同时,要针对经济中出现的下行风险和新情况,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做到在调整中保增长、在保增长中调结构。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孙学工 刘雪燕 杜飞轮
2009年,我国经济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实现了"保八"的目标,出现了强劲复苏的势头。进入2010年后,经济复苏的势头仍然强劲,三大需求均处于高增长区间。同时,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正在发生变化,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明显上升,经济复苏中的市场性驱动因素进一步增强。预计2010年经济整体增长形势将好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