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124)
2023(3180)
2022(2657)
2021(2507)
2020(2276)
2019(5131)
2018(4946)
2017(10215)
2016(5339)
2015(6163)
2014(6327)
2013(6337)
2012(5936)
2011(5223)
2010(5295)
2009(4917)
2008(5250)
2007(4779)
2006(4232)
2005(4041)
作者
(15682)
(12940)
(12817)
(12315)
(8439)
(6254)
(6124)
(5240)
(4947)
(4757)
(4535)
(4510)
(4302)
(4184)
(4180)
(4120)
(3892)
(3869)
(3647)
(3501)
(3431)
(3108)
(3009)
(2990)
(2977)
(2959)
(2952)
(2753)
(2627)
(2582)
学科
(18941)
经济(18920)
(16767)
银行(16622)
(15319)
(14068)
(12537)
管理(11623)
(10720)
保险(10628)
业务(9735)
(9561)
金融(9559)
(9555)
企业(9555)
方法(9523)
(8977)
制度(8975)
数学(8784)
数学方法(8714)
银行制(8138)
中国(7626)
(5239)
(4971)
贸易(4961)
(4862)
地方(4768)
各种(4431)
类型(4271)
种类(4263)
机构
大学(72738)
学院(71345)
(31045)
中国(30771)
经济(30276)
管理(27215)
研究(24762)
理学(21549)
理学院(21319)
管理学(21002)
管理学院(20858)
(19275)
(18453)
银行(18382)
(16998)
(15779)
财经(14091)
科学(13738)
(13250)
中心(13155)
金融(13066)
(12821)
(12517)
(12456)
(11749)
研究所(11101)
财经大学(10854)
北京(10526)
经济学(10212)
人民(10090)
基金
项目(44254)
科学(34142)
基金(33242)
研究(30840)
(28916)
国家(28730)
科学基金(24430)
社会(19811)
社会科(18749)
社会科学(18745)
基金项目(17211)
自然(16414)
自然科(15954)
自然科学(15948)
自然科学基金(15669)
(15200)
资助(14974)
(13716)
教育(13112)
编号(11693)
(10056)
重点(9847)
成果(9499)
(8686)
科研(8683)
教育部(8647)
(8596)
(8495)
国家社会(8398)
大学(8287)
期刊
(31827)
经济(31827)
(28868)
金融(28868)
研究(28533)
中国(15458)
(13793)
(10476)
学报(10206)
科学(9605)
管理(9049)
大学(7712)
学学(7557)
财经(7217)
(5956)
国际(5639)
理论(5140)
农业(5056)
经济研究(4894)
实践(4799)
(4799)
(4628)
技术(4323)
保险(4297)
(4297)
农村(4239)
(4239)
问题(4051)
会计(3919)
(3875)
共检索到1259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益言  
3月以来,美国、瑞士个别银行接连暴雷,引发全球资本市场对银行业稳健性的担忧,欧洲银行股遭抛售,已抹平了年初以来涨幅。文章分析欧元区银行业风险,指出当前欧元区银行整体表现较为稳健,但在经济放缓、持续加息、企业破产潮将至和信心危机等因素下也面临着盈利承压、信贷条件收紧、信用风险增加、融资成本上升及存款流失等风险。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陈永清  李卓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卜永祥  赵欣倩  
该文首先对欧元启动五年后的汇率走势进行了回顾,进而从贸易、物价水平、资本流动、资产价格、银行部门几个方面,利用实际经济数据,分析了欧元的汇率变化对欧元区经济的影响。文章指出,欧元汇率对欧元区经济的影响虽然不可忽略,但作用有限;尤其是欧元自2002年以来的升值,虽然因出口下降而对经济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但对整体宏观经济来说,欧元升值有利有弊。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巴曙松  郑国雨  
本文系统地分析了欧元启动以来欧元区银行业在经营管理方面发生的变化。其中主要包括 :欧元启动和欧洲大市场的形成促使欧元区银行业提高经营效率 ,欧元启动对欧元区银行的外汇业务收益、代理服务收益和货币市场交易收益等收益的水平和结构形成明显的影响 ,推动欧元区传统的公司业务和零售业务进行调整 ,并促使银行业为更多地进入证券市场和风险相对较高的资产业务领域开拓业务而调整发展战略。欧元启动以后 ,欧洲银行业合并的势头明显加快 ,提高了银行业的集中程度。同时 ,金融结构的调整主要表现在金融容量的调整和“脱媒”趋势的加速。另外 ,欧元的启动也现实地提出了银行监管方面的一系列问题 ,促使银行监管方式进行调整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韦东篱  
<正>2023年仍是极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新冠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这一年,俄乌冲突还未结束,巴以冲突接踵而至,局部地缘政治局势持续紧张。受上述地缘政治冲突影响,叠加高通胀、货币政策紧缩等其他因素,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动力持续回落,经济增速连续两年下降。
关键词: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杨力  
本文首先介绍了欧元区银行业一体化的进程及其成因 ,然后全面分析了欧元区银行业一体化相对滞后的主要原因及其局限性 ,最后对欧元区银行业一体化的前景作了简要的展望。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黄仰鑫  
1999年1月1日,欧元将正式在国际货币舞台上闪亮登场,并将对世界金融市场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任何一种货币,都与其母国的个人、企业特别是银行休戚相关,尤其当一种新货币诞生时,伴随着十余种发达国家的硬通货同时消亡,国际银行业将要面对更加错综复杂的金融...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杨继梅  
随着欧洲银行业危机和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银行风险与主权风险之间的恶性循环成为政策当局和学者们关注的焦点。基于欧元区国家的状况,利用危机期间的数据对两种风险的关联性进行研究,发现欧元区国家银行风险与主权风险之间的关联性具有理论和现实依据。我国银行风险与主权风险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关联性,这警示政策当局要注意防范两种风险之间的相互传导现象。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杨继梅  齐绍洲  
随着欧洲银行业危机和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银行风险与主权风险之间的传导效应成为政策当局和学者们关注的焦点。那么,上述两种风险之间是否真的存在相互传导效应?具体的传导方向和影响力度又如何?文章以欧元区代表性国家为例进行研究发现,欧元区国家银行风险与主权风险之间确实存在相互传导效应,这种传导效应不仅发生在一国之内,而且存在于国与国之间。该结论对我国应对国际金融风险、维护本国金融稳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中国工商银行城市金融研究所课题组  詹向阳  樊志刚  宋玮  
中国工商银行成功上市之后,全面推进国际化经营,建设国际一流现代金融企业成为工商银行面临的主要挑战和任务之一。根据工商银行国际化经营的中期目标,在加紧对亚太新兴市场进行网络布局的同时,工商银行有必要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在欧盟特别是欧元区银行业和金融市场的业务发展,因此本文选择欧元区为研究对象,对其近年来经济增长、银行业最新发展趋势以及区内各国银行业市场准入政策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从地域扩展、业务拓展、目标客户、产品创新和投资五个方面提出了工商银行巩固在欧元区发展的未来发展战略,以期为工商银行制定和推进欧元区业务拓展战略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宋凌峰  刘志龙  郭亚琳  
文章以欧债危机中银行和政府部门间信用风险跨国传导为切入点,基于或有权益分析方法(CCA)建立跨国部门间信用风险模型,构造系统重要性和脆弱性指标,研究信用风险跨国传导与反馈的机制和特点。结果表明,基于银行同业、隐含担保和主权债务渠道的跨国风险外溢效应显著;跨国间部门的风险传导表现出单向性,政府部门能极大影响银行信用风险,但银行风险对他国政府部门影响不大;与系统重要性相比,国别间银行部门系统脆弱性对外部风险冲击更加敏感。基于此,文章提出应加强商业银行国债投资的国别风险管理,减少对本国主权债务的持有;建立基于系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宋凌峰  刘志龙  郭亚琳  
文章以欧债危机中银行和政府部门间信用风险跨国传导为切入点,基于或有权益分析方法(CCA)建立跨国部门间信用风险模型,构造系统重要性和脆弱性指标,研究信用风险跨国传导与反馈的机制和特点。结果表明,基于银行同业、隐含担保和主权债务渠道的跨国风险外溢效应显著;跨国间部门的风险传导表现出单向性,政府部门能极大影响银行信用风险,但银行风险对他国政府部门影响不大;与系统重要性相比,国别间银行部门系统脆弱性对外部风险冲击更加敏感。基于此,文章提出应加强商业银行国债投资的国别风险管理,减少对本国主权债务的持有;建立基于系统性风险贡献的准备金制度,动态调节风险储备。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肖立晟   李枭剑  
<正>引发人民币汇率变动的主要原因近两年来,中美货币政策逆向而行,利差也在不断扩大。新冠疫情暴发后,美国采取了极度宽松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经济强劲复苏,但通胀却升至四十年高位。为控制通胀,美联储大幅收紧货币政策。2022年3月,美联储开始大幅加息。截至2023年12月,美联储已累计加息525个基点,联邦基金目标利率(下限)从零升至5.25%。美国银行间利率、国债收益率、存贷款利率等市场利率也随之大幅上升。
关键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