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30)
- 2023(13333)
- 2022(11613)
- 2021(10866)
- 2020(8941)
- 2019(20588)
- 2018(20500)
- 2017(40160)
- 2016(21711)
- 2015(24372)
- 2014(24507)
- 2013(24173)
- 2012(22554)
- 2011(20595)
- 2010(20988)
- 2009(19331)
- 2008(18703)
- 2007(16500)
- 2006(14857)
- 2005(13424)
- 学科
- 济(104718)
- 经济(104619)
- 管理(63469)
- 业(57550)
- 企(47882)
- 企业(47882)
- 方法(40577)
- 数学(35048)
- 数学方法(34638)
- 中国(24663)
- 地方(23956)
- 农(23935)
- 财(21823)
- 学(21599)
- 业经(20949)
- 制(16485)
- 农业(16027)
- 贸(15903)
- 贸易(15896)
- 理论(15451)
- 易(15337)
- 和(15011)
- 环境(14805)
- 地方经济(14722)
- 策(14487)
- 银(13901)
- 银行(13869)
- 融(13838)
- 金融(13837)
- 行(13312)
- 机构
- 大学(315769)
- 学院(314379)
- 济(134772)
- 经济(131882)
- 管理(125368)
- 研究(108814)
- 理学(108018)
- 理学院(106841)
- 管理学(105186)
- 管理学院(104618)
- 中国(80122)
- 京(67054)
- 科学(64615)
- 财(60553)
- 所(54313)
- 研究所(49148)
- 财经(48131)
- 中心(47998)
- 江(46035)
- 农(45232)
- 经(43637)
- 业大(43277)
- 北京(42976)
- 范(42307)
- 师范(42034)
- 经济学(40622)
- 院(39155)
- 州(37089)
- 经济学院(36186)
- 财经大学(35510)
- 基金
- 项目(207622)
- 科学(163542)
- 研究(155398)
- 基金(150358)
- 家(129097)
- 国家(128004)
- 科学基金(110321)
- 社会(98137)
- 社会科(92947)
- 社会科学(92922)
- 省(80008)
- 基金项目(79320)
- 教育(70792)
- 自然(70517)
- 自然科(68803)
- 自然科学(68791)
- 自然科学基金(67537)
- 划(67009)
- 编号(64047)
- 资助(62646)
- 成果(52925)
- 部(46166)
- 重点(45817)
- 发(44947)
- 课题(44002)
- 创(42395)
- 教育部(40017)
- 国家社会(39622)
- 创新(39479)
- 项目编号(39444)
- 期刊
- 济(156385)
- 经济(156385)
- 研究(101178)
- 中国(56687)
- 管理(47823)
- 学报(44761)
- 财(44080)
- 科学(42715)
- 农(41275)
- 教育(35288)
- 大学(34426)
- 学学(32237)
- 融(28797)
- 金融(28797)
- 农业(28684)
- 技术(27587)
- 经济研究(25413)
- 财经(23992)
- 业经(23661)
- 经(20562)
- 问题(19681)
- 技术经济(16809)
- 图书(16693)
- 理论(16041)
- 现代(14970)
- 贸(14663)
- 科技(14524)
- 实践(14344)
- 践(14344)
- 商业(13702)
共检索到4720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澜飚 张靖佳 曹元涛
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导向正由危机应对转向结构调整,"宽财政、紧货币"的调控态势日益明显。目前,国内财政、货币和汇率政策相互制约,对宏观政策研究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从政策的适度性、有效性和退出安排等方面对近期宏观经济政策研究进行梳理,认为2010年货币政策收紧态势已定,财政政策稳中有收,汇率政策稳定不变。此外,本文认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国模型框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研究对后危机时代的中国经济乃至于全球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 汇率政策 退出机制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郝书辰
山东经济学院科研处处长崔友平教授等人的专著《熨平经济周期的宏观经济政策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一书,在我国经济周期研究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这是崔友平教授主持的山东省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青年研究项目的最终成果。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澜飚 宫跃欣 张靖佳
当前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导向,已经由应对金融危机时的积极扩张转向抑制通胀稳定产出的适度紧缩。本文从货币政策、汇率政策、财政政策三个政策实施的角度,对中国近期宏观经济政策选择的动因、实施方式、可能效果等因素进行了梳理、分析,认为宏观经济政策已经由"宽财政、紧货币"的调控态势转向了"财政货币双退出",同时,汇率政策由稳中有升日益转向加速升值,中国宏观经济调控的自主性受到国际因素的诸多干扰,因此需要对大国宏观经济政策选择的协调问题予以更多的重视。
关键词:
货币政策 汇率政策 财政政策 紧缩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苏虹多
本文系统回顾和总结了中国城镇化的历程,分析了中国城镇化的现状和待改进之处,全面展望了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多样趋势。深刻探讨了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相互促进的密切联系,强调了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必要性,并针对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刘易斯拐点 城乡一体化建设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喻国平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认为“周期性的波动根源在于供给”。“时间一致性”理论对宏观经济政策运用中“时间一致性难题”的分析研究,为经济政策特别是货币政策的实际有效运用提供了思路;在对商业周期的研究中探讨了引起商业周期波动的各种因素和各因素间相互关系。本文旨在综合述评实际经济周期理论与宏观经济政策“时间一致性”理论的杰出贡献。
关键词:
实际经济周期 时间一致性 理论贡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朱君
2007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经过经济全球化的传导,导致了世界经济衰退。本文基于金融危机的产生机理,探讨了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并分析了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进一步加深而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形势企稳向好的情况下,我国应如何通过优化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以及强化风险防范机制等措施,来确保我国经济社会在新中国成立60年后保持和谐发展。
关键词:
次贷危机 股市 出口 企稳 内需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朱军 马翠
宏观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具有体制转换与结构变化的特征,从而有越来越多的文献采用马尔科夫转移DSGE模型进行理论研究,应用单调映射法、最小状态变量法或扰动法实现脉冲结果。本文通过梳理其中货币政策区制设计、财政政策区制设计及政策组合范式的体制转换等主要的研究脉络,总结了马尔科夫转移DSGE模型中宏观经济政策研究的国际动态特征,提出了未来进一步拓展的方向及其对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研究的启示意义。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何帆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三位经济学家布兰查德(Olivier Blanchard),阿里恰(Giovanni Dell'Ariccia)和摩罗(Paolo Mauro)发表了一份《反思宏观经济政策》的报告(SPN/10/03),在学术界和宏观决策部门引起了极大反响。这篇报告首先回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张荣景
理性预期的假说有两个基本假设。其一是理性预期,即假定经济主体(这里指微观层面,下文也是指同一层面的)对未来作出的预测是理性的。其二是持续的“市场出清”,也就是假定,无论产品市场和劳动市场,产品价格和货币工资将适应供求状况迅速调整,使市场供给和需求平衡。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杨照东 王劲松
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理论是最近几十年间发展起来的国际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日益受到理论界广泛关注。主要原因是,国际经济一体化范围和深度的快速发展,使得国际经济中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中的跨国溢出问题和集体行动问题变得日益紧迫和重要;同时,最近几年里欧洲货币联盟的建立,也为主权国家如何在超国家的货币一体化组织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林涛
本文着重对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分级调控和分级分区调控的空间组织类型与区域单元的研究进行了全面的评述 ,指明了这一研究的实际进展 ,阐释了有关宏观经济运行分级调控问题争论的原因以及因操作性强和体制约束而采用的现行分级分区调控模式———“中央—省区”调控模式所造成的弊端。作者指出 ,该模式实施具有特定的历史规定性。按照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宏观经济运行分级分区调控逐步过渡到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区域经济发展规律的、按“中央—中心城市”或“中央—经济区”为主的分级分区调控模式是必然趋势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陈华 张艳
宽松货币政策下释放的巨大流动性推动通胀预期不断升温,加之股价、房价大幅快速上升,以及黄金、石油等国际大宗商品资产价格虚高,并通过传导机制向PPI和CPI传递。如何协调经济增长与通胀预期的关系,是2010年宏观经济政策面临的难题。考量通货膨胀不仅要盯住CPI,同时要充分考虑大宗商品资产价格走势。2010年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将逐步发生动态微调,经济刺激计划也应适时退出,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将逐步走向中性,积极财政政策实施也逐步走向稳健,将向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倾斜,强化通货膨胀预期管理,保持经济持续科学发展。
关键词:
宏观经济 政策取向 问题研究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郭其友 李宝良
埃德蒙.费尔普斯因其对宏观经济政策跨期权衡分析的杰出贡献而荣膺2006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本文首先介绍了费尔普斯的生平及其学术经历,然后对他在宏观经济政策跨期权衡分析方面的两大贡献———通货膨胀与就业以及资本积累———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评述;最后简要论述了他在经济学领域的其他重要贡献,并总结性地探讨了费尔普斯这些理论和研究方法对我国经济学研究和宏观经济政策的借鉴意义。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余旭
本文分析了我国应对金融危机实施的宏观经济政策措施及存在问题,通过探讨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政策目标及其政策搭配,提出了世界金融危机时期我国宏观经济调控政策首要目标不应是经济高增长而是国际收支平衡,世界金融危机时期应实施低水平的国际收支平衡和内外均衡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宏观经济调控政策 国际收支平衡 金融危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