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628)
- 2023(4061)
- 2022(3450)
- 2021(3314)
- 2020(2658)
- 2019(6124)
- 2018(6132)
- 2017(12578)
- 2016(6875)
- 2015(7592)
- 2014(7523)
- 2013(7454)
- 2012(7174)
- 2011(6574)
- 2010(6741)
- 2009(6243)
- 2008(6113)
- 2007(5679)
- 2006(5327)
- 2005(4872)
- 学科
- 济(25686)
- 经济(25661)
- 管理(19088)
- 业(17665)
- 企(13843)
- 企业(13843)
- 方法(10410)
- 数学(9597)
- 数学方法(9456)
- 农(8661)
- 中国(7992)
- 财(7757)
- 策(7289)
- 贸(6590)
- 贸易(6587)
- 易(6484)
- 制(6222)
- 银(5823)
- 银行(5818)
- 行(5620)
- 及其(5313)
- 政策(5197)
- 融(5189)
- 金融(5189)
- 业经(5157)
- 农业(5078)
- 税(4927)
- 地方(4924)
- 税收(4743)
- 收(4711)
- 机构
- 学院(92469)
- 大学(90999)
- 济(43500)
- 经济(42538)
- 管理(35401)
- 研究(32853)
- 理学(29409)
- 理学院(29145)
- 中国(28936)
- 管理学(28683)
- 管理学院(28509)
- 财(22388)
- 京(18622)
- 科学(16891)
- 财经(16514)
- 所(16216)
- 中心(16177)
- 江(15498)
- 经(15004)
- 研究所(14232)
- 经济学(13572)
- 农(12632)
- 经济学院(12187)
- 银(12174)
- 北京(12168)
- 财经大学(12136)
- 州(11950)
- 银行(11842)
- 院(11812)
- 范(11694)
- 基金
- 项目(54481)
- 科学(43330)
- 研究(43163)
- 基金(39544)
- 家(32981)
- 国家(32682)
- 科学基金(28196)
- 社会(27267)
- 社会科(25928)
- 社会科学(25924)
- 省(20265)
- 教育(20078)
- 基金项目(19479)
- 编号(18484)
- 资助(17828)
- 划(17340)
- 自然(17068)
- 自然科(16672)
- 自然科学(16669)
- 自然科学基金(16382)
- 成果(16376)
- 课题(13042)
- 部(12889)
- 策(12049)
- 性(11928)
- 重点(11880)
- 发(11762)
- 教育部(11372)
- 项目编号(11185)
- 人文(11052)
共检索到1549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江昊 程伟力
去年11月份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波动明显。这将对全球和国内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事实上,未来人民币波动将成为常态,需加强国际政策协调,促进全球金融市场稳定;加强沟通交流,积极引导市场预期;遵循市场规律,提高汇率波动的承受能力;培养国际化外汇投研队伍,增强市场干预的主动权;夯实经济发展基础,提高抗风险能力。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范俊林
后布雷顿森林时代"勇敢的货币新世界"(艾肯格林语),浮动汇率取代传统体制安排下资本管制和币值重估,成为解决主要经济体之间国际收支失衡问题的主要手段。建设灵活的浮动汇率制度目标,要求人民币汇价双向波动并能充分反映经济基本面变化。8月11日,在十年汇改之后,人民币迎来一次性贬值调整,央行借此推动中间价向即期价靠拢,并提高汇率中间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阮青松 杨君轩
针对人民币离岸在岸汇差持续存在现象,系统研究其波动特征、形成原因及影响。利用GIRBEKK-GARCH模型研究发现离岸市场主导汇差方向;利用DCC-GARCH模型研究发现离岸在岸市场割裂程度还比较严重;构建SVAR模型研究发现目前套利因素是汇差形成的主因、宏观经济波动因素是次因,而市场分割因素对其影响相对较小;鉴于汇差对经济金融秩序的干扰,研究提出增强对离岸市场调控能力、保持宏观经济稳定运行、加强离岸在岸互联互通等促进汇率收敛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汇差 波动特征 诱因 影响 对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阮青松 杨君轩
针对人民币离岸在岸汇差持续存在现象,系统研究其波动特征、形成原因及影响。利用GIRBEKK-GARCH模型研究发现离岸市场主导汇差方向;利用DCC-GARCH模型研究发现离岸在岸市场割裂程度还比较严重;构建SVAR模型研究发现目前套利因素是汇差形成的主因、宏观经济波动因素是次因,而市场分割因素对其影响相对较小;鉴于汇差对经济金融秩序的干扰,研究提出增强对离岸市场调控能力、保持宏观经济稳定运行、加强离岸在岸互联互通等促进汇率收敛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汇差 波动特征 诱因 影响 对策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朱淑珍 张景明 李志鹏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人民币汇率出现了几次异常波动。研究发现,投机者做空、中美贸易战、国际货币政策分化和市场情绪变化是导致人民币汇率异常波动的主要因素。可通过强化汇率预期管理、完善汇率形成机制、丰富离岸市场人民币汇率衍生品,以及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方式加以应对。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新常态 异常波动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王轩 杨海珍
本文从预测角度出发,结合TEI@I方法论的指导思想,综合运用文本挖掘、计量模型、集成分析等技术对人民币汇率数据进行"先分解再分析后集成"的综合分析,从而建立一套人民币汇率综合集成预测模型。研究发现,本文所构建基于支持向量回归的TEI@I集成预测模型对于人民币汇率这类线性特征、非线性特征共存的复杂系统表现出优异的拟合能力,与传统时间序列预测模型相比,体现出较高的预测精度。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王轩 杨海珍
本文从预测角度出发,结合TEI@I方法论的指导思想,综合运用文本挖掘、计量模型、集成分析等技术对人民币汇率数据进行"先分解再分析后集成"的综合分析,从而建立一套人民币汇率综合集成预测模型。研究发现,本文所构建基于支持向量回归的TEI@I集成预测模型对于人民币汇率这类线性特征、非线性特征共存的复杂系统表现出优异的拟合能力,与传统时间序列预测模型相比,体现出较高的预测精度。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陈灏
本文利用SVAR模型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波动的原因进行了实证分析,经验研究的结果发现实际需求冲击和名义冲击是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波动的主要来源,供给冲击的影响不大。这暗示Balassa-Samuelson效应在中国并不明显,而中国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对于稳定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
SVAR模型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 波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文龙
自2015年8月11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价改革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呈现一定程度的贬值,尤其是到2016年1月这段时期,人民币对美元贬值的同时金融账户亦出现首次较大规模资本外流。对此,官方表态基本上认为人民币不存在长期贬值的基础,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汇率将继续保持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这一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持类似立场,其在2016年6月的中国磋商报告中指出,"人民币汇率与基本面大体一致"。近期,特别是唐纳德·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以来,美元指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熊义明 潘英丽 陈普
文章通过建立一个双变量SVAR(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并运用脉冲响应与方差分解方法,我们发现:实际冲击均是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的主要来源;1994年以前,名义冲击对实际汇率具有比较大的短期影响,1994以后,这种短期影响非常弱。另外,结果也表明,实际冲击对实际汇率的持久影响主要通过对名义汇率(而非物价)的冲击产生。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价格黏性 SVAR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肖立晟
在2015年年初的时候,没有人会想到人民币汇率会成为当年宏观经济的关键词。2015年8月份之前,人民币汇率的变化很有规律,每年大概保持2%的升值或者贬值幅度,波动率维持在2.5%左右。然而,"8·11"汇改颠覆了这种简单的适应性预期框架。央行显然不再希望市场跟着点位或者贬值幅度走,而是希望能够形成一个波动区间。市场对于人民币汇率走势也产生了多种争论。争论焦点之一,人民币是否应该贬值促出口?从理论上来讲,汇率是一个资产价格,是当前经济形势和市场投资者对未来经济预测的信息汇总。如果当前的经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朱孟楠 严佳佳
人民币汇率波动问题一直是学界讨论的焦点。本文在利用GARCH模型测算人民币汇率波动率的基础上,将人民币与美元、日元、港币、菲律宾比索、马来西亚林吉特和新加坡元进行互动性比较分析。认为现阶段,我国应该在不放弃政府干预的前提下,考虑适度放宽汇率波动的区间。
关键词:
汇率 波动 GARCH模型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周建 赵琳
文章采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研究了中国货币政策实施时不能忽略的人民币汇率波动特征。文章构建了人民币汇率波动与中国货币政策及其宏观经济系统影响机制的理论模型,并在模型参数校准的基础上进行了政策模拟。研究结果表明,较大的人民币汇率波动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中国货币政策的调控效果,但是对每个变量冲击响应的影响程度有所不同。较大的人民币汇率波动将显著干扰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需求的调控,人民币汇率升值波动幅度较大时,货币政策对需求变量的调控作用会减弱,但不会影响相关需求变量在不同时点的冲击响应走势特征。较大的汇率波动会减弱利率上行对出口的负面影响,有利于缓解货币政策对出口的负面冲击,但会导致贸易条...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尧成
本文运用Beveridge和Nelson提出的对非平稳时间序列进行分解的方法,将2005年7月我国汇率制度改革以来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分解为确定性趋势成份、随机趋势成份及周期成份。分解结果表明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有两个主要特征,一是在升值预期下人民币汇率具有确定性的升值趋势;二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基础已基本确立。面对这种新的人民币汇率波动特征,我国有必要调整人民币汇率政策目标,以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胡慧馨 李群
自2018年以来,人民币汇率打破原有的单向贬值或升值模式,呈现出双向波动趋势,大体经历了升值、小幅回调、贬值三个阶段。尤其是2018年端午节过后,人民币汇率呈现持续下跌趋势,引发市场恐慌,人民币贬值预期不断扩散,"破7"言论也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本文就近期的人民币汇率波动情况,来分析其对企业和商业银行的影响,并进而对未来货币政策操作预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