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05)
2023(14669)
2022(12612)
2021(11850)
2020(10006)
2019(23269)
2018(22948)
2017(44356)
2016(24355)
2015(27577)
2014(27789)
2013(27724)
2012(26160)
2011(23872)
2010(23915)
2009(22632)
2008(22832)
2007(20560)
2006(17987)
2005(16630)
作者
(70758)
(59512)
(59302)
(56779)
(37960)
(28620)
(27178)
(23017)
(22482)
(21456)
(20421)
(19915)
(19134)
(19134)
(18985)
(18393)
(17871)
(17507)
(17390)
(17146)
(15038)
(14710)
(14428)
(13475)
(13446)
(13431)
(13314)
(13262)
(12080)
(11893)
学科
(101931)
经济(101811)
管理(72967)
(68741)
(56150)
企业(56150)
方法(46327)
数学(41330)
数学方法(40859)
(30104)
中国(29288)
(28309)
(24940)
(22130)
贸易(22121)
(21640)
业经(21113)
(20065)
(18555)
银行(18525)
农业(17958)
(17834)
财务(17786)
(17746)
财务管理(17741)
地方(17652)
(17226)
金融(17222)
企业财务(16834)
(16217)
机构
大学(357097)
学院(354493)
(155549)
经济(152402)
管理(134237)
研究(126447)
理学(114387)
理学院(113112)
管理学(111324)
管理学院(110650)
中国(99073)
(75503)
(75191)
科学(74013)
(64953)
(59472)
研究所(58483)
财经(58439)
中心(57623)
(53885)
(53111)
业大(50192)
经济学(48956)
北京(48247)
农业(46641)
(45333)
(45122)
师范(44921)
经济学院(44054)
财经大学(43298)
基金
项目(228450)
科学(180497)
基金(167768)
研究(167282)
(146050)
国家(144891)
科学基金(123393)
社会(107804)
社会科(102387)
社会科学(102358)
基金项目(86978)
(86817)
自然(78259)
教育(77105)
自然科(76440)
自然科学(76412)
自然科学基金(75099)
(74024)
资助(70510)
编号(66552)
成果(56100)
(52841)
重点(51941)
(48881)
课题(46977)
(46813)
教育部(45360)
国家社会(45316)
(44919)
(44307)
期刊
(171729)
经济(171729)
研究(110625)
中国(72827)
(59781)
(54053)
学报(53961)
科学(50436)
管理(49408)
大学(41159)
(39445)
金融(39445)
学学(38734)
农业(36105)
教育(35930)
财经(29970)
技术(29918)
经济研究(28443)
(25773)
业经(25438)
问题(22673)
(21223)
(19921)
国际(18772)
技术经济(18212)
统计(17853)
世界(17594)
理论(16676)
(16631)
(16198)
共检索到5433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郡  阳洁  
文章总结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三种有代表性的理论,阐述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效性的生成背景,以及在目前买方市场条件下强调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效性的必然性。文章着重分析了近期货币政策时滞延长、效力受损的具体原因,分析了传导机制不顺畅的制约因素,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有效性进行了客观公正的评价。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林梦瑶  
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实证研究常常发现一些"异常现象",被经济学家们总结为"流动性之谜""价格之谜""汇率之谜"和"远期贴现偏向之谜"。本文采用Kim and Roubini(2000)的非递归当期约束的结构型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利用2000年1月至2017年11月的月度数据,建立了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模型,分析了新世纪以来中国货币政策不同传导机制的有效性,利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作为时间间隔点,本文进一步区分了总样本和2008年9月至2017年11月的全球金融危机后子样本,对比分析了两个时期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和政策有效性的变化。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方先明  孙镟  熊鹏  张谊诰  
本文基于新颖的和交叉性统计数据,通过协整检验与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等方法,对中国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机制进行实证研究。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我国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机制是低效的。(2)货币政策在整体上却有效。这从侧面可以证明:相比较于其他几个货币传导机制,我国的利率传导机制的阻塞效用更强,即其对货币政策总体绩效的贡献度相对最小。(3)利率传导机制还存在时滞效应。本文认为,解决目前我国利率传导机制低效性的主要方法还是要通过利率市场化的渐进推进。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刁节文  章虎  
本文利用1998年-2010年宏观经济月度数据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进行有效性研究。在运用Johnsen协整检验和Grange因果检验确定存在长期稳定和因果关系后,采用广义脉冲响应函数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认为:贷款总量和利率对货币供给量M1的影响是显著的;货币供给量M1对产出的影响也是显著的,而对物价的影响有明显的滞后性。同时,在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变参数模型研究中得出政策传导机制流畅与否直接影响到经济发展快慢。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戴春霞  
我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稳定币值,促进经济稳定增长。中央银行是通过货币政策工具控制和调节中介目标———货币供应量来实现这个最终目标的。本文通过探讨货币是中性还是非中性,货币供应量是内生还是外生,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是否畅通这三个问题,最终得出了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还有待提高的结论。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夏斌  
中国当前货币政策调控需要探讨的是,中央银行调控的政策意图如何有效地传导并实现货币、信贷的预期调控目标。该文介绍了近年来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无法有效传导的表现,分析了传导机制失效的原因,并指出了央行近期和中期的努力方向。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宏生  
可以预见,在以利率为主导的货币政策框架成为全球趋势的背景下,随着我国金融制度的不断完善,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利率传导渠道将会在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由于我国利率尚未完全市场化,存在着市场利率和管制利率两种利率,而且我国债券市场发展还不完善,存在交易品种少、期限少,交易量不大等特点,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我国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周鑫雨  
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是指货币政策是否可以有效地影响诸如产出之类的真实经济变量。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是否畅通对检验货币政策有效性意义重大,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有深远影响。本文基于VAR模型,依次从货币、信贷两个渠道视角对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效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消费者物价指数而言,货币渠道的传导效应优于信贷渠道;对于国内生产总值而言,前期信贷渠道的传导效应优于货币渠道,后期则相反。总之,在研究区间内,货币渠道对信贷渠道影响很大。信贷渠道起主导作用,其有效性与稳定性较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有效性总体显弱,货币渠道有很大潜力。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王旭祥  
货币政策正成为各国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其能否得以有效实施,取决于它所依赖的传导渠道的内在性质。在中国目前的条件下,现行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但很难满足市场经济以资金流动来带动资源有效配置的要求,货币政策传导有效性不足的原因在于,我国宏观调控正由直接方式向间接方式转变,金融制度与金融结构的变迁导致传导机制的演变;我国当前的金融制度和结构且具有特殊性。要改善货币政策传导的有效性,就必须结合这些因素来分析。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伯良  于赟  
本文运用时间序列分析的方法 ,研究在中国人民银行间接调控货币政策的新时期 ,在中国资本市场规范成长的新阶段 ,中国货币政策通过中国资本市场传导到中国实物经济的有效性。实证分析表明 :中国货币政策能够通过中国资本市场传导到中国实物经济。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徐亚平  张伟宁  
本文利用我国2005年1月到2012年12月的宏观数据,通过数据的稳定性检验和协整检验,比较分析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机制和货币传导机制的有效性,并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状态空间模型对变量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信贷传导渠道对我国物价的影响有较强滞后性,通过货币渠道进行物价的调控更为有效;信贷渠道和货币渠道共同影响我国经济运行,相比较而言,货币渠道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较强。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黄飞鸣  
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传导途径的通畅。在中国利率非市场化、金融市场存在缺陷和银行贷款对绝大多数企业是不可替代的资金来源的条件下,银行贷款传导信用渠道成了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主渠道。信用传导途径不畅导致中国近年货币政策作用效果不明显,因此,需要改善信用传导渠道阻滞的经济环境,进而发挥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吴金友  
货币政策理论有效性问题是货币政策有效性争论的核心内容之一。本文采用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以货币供应量、贷款利率和外汇储备衡量的货币政策对以国内生产总值、就业水平和物价水平衡量的宏观经济变量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了中国货币政策的理论有效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亚雯  
本文通过货币效用函数论证了货币短期非中性而长期中性;通过国内外对泰勒规则的验证,认为调整实际利率是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重点分析中国信贷渠道存在的主要问题:银行覆盖面低、小型信贷机构比重过低和国有商业银行信贷投放集中与金融风险集中等。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提出主要政策建议:改革和健全国有商业银行内部体制、加快发展地方中小金融机构和健全完善信贷担保体系等;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选择恰当的市场化利率规则,为中央银行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提供重要条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