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83)
2023(6797)
2022(5728)
2021(5091)
2020(4023)
2019(8956)
2018(8900)
2017(15936)
2016(8735)
2015(9790)
2014(9927)
2013(9917)
2012(9763)
2011(9121)
2010(9594)
2009(8867)
2008(8861)
2007(8101)
2006(7736)
2005(7582)
作者
(26840)
(22194)
(22155)
(20979)
(14169)
(10673)
(10028)
(8654)
(8513)
(8206)
(7635)
(7531)
(7314)
(7308)
(6986)
(6898)
(6596)
(6457)
(6432)
(6335)
(5932)
(5624)
(5419)
(5226)
(5220)
(5125)
(5047)
(4988)
(4653)
(4399)
学科
(44080)
经济(44026)
(23682)
管理(22583)
中国(18131)
地方(17845)
(16566)
企业(16566)
(14238)
业经(11218)
农业(10187)
地方经济(9935)
(9745)
银行(9737)
(9620)
金融(9620)
(9582)
(9539)
方法(8842)
技术(8783)
(8635)
(7724)
(7457)
(7289)
贸易(7274)
发展(7125)
(7099)
环境(7047)
数学(6999)
(6933)
机构
学院(126600)
大学(124574)
(53328)
经济(52017)
研究(51787)
管理(44238)
中国(41326)
理学(35460)
理学院(34977)
管理学(34449)
管理学院(34195)
科学(30491)
(29150)
(27018)
(25353)
中心(23879)
研究所(23831)
(23172)
(22584)
(20020)
师范(19844)
北京(19688)
(18913)
(18675)
(18601)
财经(18117)
农业(17022)
业大(16404)
(16152)
师范大学(15724)
基金
项目(73745)
研究(58420)
科学(57738)
基金(49421)
(42295)
国家(41821)
社会(35772)
科学基金(35073)
社会科(33897)
社会科学(33894)
(31018)
(25584)
教育(25584)
基金项目(25093)
编号(24463)
(23123)
成果(21565)
资助(20064)
自然(19936)
自然科(19424)
自然科学(19417)
发展(19087)
自然科学基金(19035)
(18733)
课题(18695)
重点(16918)
(16103)
(15433)
(15196)
创新(15075)
期刊
(74133)
经济(74133)
研究(47388)
中国(37931)
(23196)
教育(21568)
管理(19807)
(18595)
(18507)
金融(18507)
科学(17319)
学报(17113)
农业(15720)
业经(13635)
大学(13340)
技术(12609)
学学(11822)
经济研究(11242)
问题(9364)
图书(8982)
财经(8881)
(8578)
论坛(8578)
(8345)
科技(8136)
(7735)
世界(7591)
(7211)
(7071)
国际(6959)
共检索到2313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礼恒,潘坚,曹秀云  
本文简要介绍了近年世界主要航天大国在民用航天、军事航天与航天政策方面的现状及其对我国的影响,提出了我国航天科技发展的对策思考。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黄志澄  
对21世纪初我国航天发展的思考北京系统工程研究所黄志澄一、前言当今,世界航天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一方面,冷战结束后,世界的政治、经济出现了多极化趋势,这必将对航天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另一方面,由于信息革命的推动,世界航天技术特别是卫星技术孕育着重大...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赵远青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科技在中国历史上一直相辅相成,相互影响,共同推动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航天领域作为科技发展的重要领域,其航天器命名方式不仅是对科技成果的体现,也是对国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赓续。文章以航天器命名为切入点,探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创新发展、文化自信与创新精神、跨界融合与创新应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万斌  
我国发展航天事业30多年来,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的方针指引下,创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已经建立起一个包括科研、生产、发射、测控、应用在内的配套齐全的航天体系;形成了一套严格的工作程序、程式、条例和规范;培养和造就了一支具有较高水平和优良作风的航天队伍;研制并成功地发射了25颗用于军事和国民经济各个领域的卫星。在返回型卫星的搭载服务、运载火箭的发射服务等方面开始进入国际市场。我国航天事业是在工业技术和经济基础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胡溪涛  
如何加速发展我国的航空航天事业,是许多人甚为关心的。本文试图从发展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对策方面谈点看法。一20世纪以来,航空航天科学技术有了迅猛的发展,它已成为当今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中非常活跃并有深远影响的科学技术之一。它涉及的学科多,知识技术密集,是多门工业结晶,同时它又是对工业发展起带动作用的高技术。航空与航天事业的发展状况,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它的发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宏尧  任基尧  张文翰  
建立航天技术经济学科,撰写航天技术经济学专著的工作,经过几年努力,目前专著已完成初稿,按计划1996年4季度可正式出版发行。该书的出版对我国航天科技工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进一步发展将会起到积极作用,并以该书的出版向我国航天事业开创40周年献礼。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胡增军,侯力军  
毛泽东发展国防思想指引中国航天事业走向世界胡增军,侯力军国防科工委在毛泽东发展国防科技思想指引下,30多年来,我国国防科技事业,完成了突破尖端的历史任务,掌握了有效的核自卫能力,发展了新型常规武器装备,并在航天等一些高科技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跃身于...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杨威  
我国商业火箭及商业卫星总装集成制造环节发展迅速,商业航天产业制造体系逐渐完善,初步形成设计、研发、制造、测试、发射、航天技术应用和服务的全产业格局。同时,在研发设计及关键零部件配套方面还存在短板。面对全球商业航天竞争新形势,应加强商业航天产业链研究,持续推进航天强国建设。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汝范  
经过30多年艰苦奋斗,中国的航天产业有了很大发展。从1970年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以来,到1988年底,我国已发射了低轨道、太阳同步轨道、地球静止轨道的卫星。其中包括科学实验卫星、技术试验卫星、军事侦察卫星、国土普查卫星、摄影定位卫星、试验通信卫星和实用通信广播卫星等25颗卫星,这些卫星为国民经济及国防建设起到重大的作用。此外,我们1987年和1988年用返回式卫星为联邦德国、法国进行了微重力试验,效果十分满意;我国与巴西合作研制的资源卫星,正在卓有成效地进行。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我国的运载火箭长征系列从1型发展到4型,目前正在研制推力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闵桂荣  
适合中国国情发展航天高技术闵桂荣(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863计划航天领域专家委员会首席科学家)航天技术是探索、开发和利用外层空间的综合性高科技,在军事应用、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诸方面有良好的综合效益。世界各国都把发展航天技术放在重要的位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孙家栋  
航天技术目前已从试验进入实用和商品化阶段。利用航天技术可以超越某些传统的技术发展阶段,从而获得很高的发展速度和巨大的经济效益。我国是一个有能力发射卫星的国家,大力发展航天技术这一新兴产业,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一、航天技术将对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产生重大影响迄今为止,全世界已发射三千多个航天器,有五十八个国家投资发展航天技术,投资估计超过三千多亿美元,有一百五十个国家应用航天技术,在一些国家中已形成航天技术产业。世界航天技术何以出现这种蒸蒸日上的局面呢? (一)航天技术是获取和传输信息的最好手段。航天技术在信息的获取和传输方面能发挥独特的作用。它可以大规模地对地、对空监测,实现远距离的信息获取和传输,同时具有信息面广、信息量大、传输迅速、分辩率高、不易受干扰等特点。特别是远距离和两维的信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于渤  
本世纪70年代末,随着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特别是国际竞争的加剧,在西方工业发达国家的科技政策中,第一次出现了一些专门旨在促进技术创新的政策。步入80年代,世界上许多国家开始把技术创新作为医治经济疾病的良药,或作为振兴经济的法宝,从而形成了一股推动技术创新的世界潮流。技术创新的魔力就在于对经济发展所具有的决定性和革命性的作用。本文剖析了技术创新理论的内涵,并由此得出了对中国航天科技工业发展的几点启示。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神舟十号飞船的圆满发射成功,中国航天事业再次吸引了世界的瞩目。在其背后,有一支令国际航天业同行艳羡的人才队伍和人才培养机制。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承担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北斗导航第二代卫星导航系统、新一代运载火箭以及高新工程武器装备等为代表的一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和重大工程任务。在出成果、出效益的同时,航天科技集团培养造就了大批年富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郑开昭  
五年前,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刘国光在“中国航天高技术”报告会上就提出“要重视航天高技术发展机制研究”,他指出:“当前我们的研究工作需要深入一步,着重研究航天高技术发展机制、转移机制,从苏联高技术转移速度慢、效益低这个竞争失利之点,寻找到我们航天高技术继续向前发展的新起点。这个艰巨任务是需要社会科学工作者与航天高技术的领导、专家和研究高技术产业政策的领导、专家密切合作,共同挑起这副重担,为党中央、国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朱庆林  
航天技术作为一项知识密集型的尖端技术,对于探索宇宙奥秘、建设现代化的国防具有重大意义。航天技术又以其综合性的特点,对于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航天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可概括为以下四句话:航天之路已开通,服务四化显奇功;移植推广潜力大,还须继续攀高峰。一、航天之路已开通30多年来,我国航天事业坚持“自力更生为主、力争外援和利用资本主义国家已有的科技成果”的方针,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取得许多举世瞩目的成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