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576)
2023(3644)
2022(2993)
2021(2696)
2020(2163)
2019(4435)
2018(4278)
2017(7761)
2016(4364)
2015(4723)
2014(4668)
2013(4636)
2012(4360)
2011(4078)
2010(4012)
2009(3438)
2008(3384)
2007(3025)
2006(2580)
2005(2304)
作者
(15101)
(12806)
(12726)
(12080)
(7923)
(6325)
(5698)
(5125)
(4764)
(4506)
(4389)
(4237)
(4184)
(4156)
(4023)
(4016)
(3865)
(3830)
(3761)
(3678)
(3307)
(3233)
(3148)
(2904)
(2858)
(2845)
(2740)
(2626)
(2591)
(2588)
学科
(21201)
经济(21191)
地方(9908)
管理(8086)
(7306)
地方经济(6873)
方法(6286)
(6153)
数学(5778)
数学方法(5722)
中国(4795)
(4603)
环境(4423)
(3907)
企业(3907)
农业(3405)
业经(3392)
(3019)
资源(2923)
(2885)
(2852)
(2734)
区域(2728)
税收(2683)
(2651)
生态(2604)
(2553)
金融(2552)
(2477)
(2382)
机构
学院(63970)
大学(63430)
研究(28372)
(22370)
科学(22194)
经济(21820)
中国(20348)
管理(19887)
理学(17438)
理学院(17010)
管理学(16500)
管理学院(16373)
(16082)
研究所(15308)
(15228)
(14189)
中心(12502)
农业(12246)
业大(12098)
(11068)
(10988)
师范(10837)
(10132)
(10057)
科学院(9840)
实验(9453)
(9388)
实验室(9164)
资源(9146)
师范大学(9090)
基金
项目(51145)
科学(40494)
基金(37272)
(35513)
国家(35304)
研究(32297)
科学基金(28909)
自然(20625)
(20577)
基金项目(20444)
社会(20111)
自然科(20092)
自然科学(20086)
自然科学基金(19682)
社会科(19051)
社会科学(19049)
(18488)
资助(14080)
教育(13804)
重点(13234)
(12720)
编号(12038)
计划(11845)
科技(11038)
科研(10340)
(10215)
(10214)
创新(9771)
发展(9430)
(9291)
期刊
(23962)
经济(23962)
研究(16231)
学报(15362)
科学(14305)
(12636)
中国(11801)
大学(10202)
学学(9944)
农业(8648)
资源(7243)
管理(5844)
(5245)
教育(5024)
(4966)
业大(4092)
科技(4041)
技术(3926)
地理(3839)
林业(3792)
(3789)
经济研究(3787)
(3785)
金融(3785)
自然(3681)
业经(3562)
(3167)
(3153)
农业大学(3114)
(3017)
共检索到901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陈聚法  赵俊  过锋  曲克明  崔正国  孙雪梅  朱建新  丁东生  刘传霞  
渤海封闭性强,水动力条件和自净能力较弱,其生态系统较为敏感和脆弱。2011年位于渤海中部的蓬莱19-3油田发生重大溢油事故,对渔业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造成了严重影响。为了解和掌握该起溢油污染事故发生后渔业生态环境的变化状况,分别于2012-2014年在渤海中部海域进行了9个航次的生态环境跟踪调查。利用其中部分调查资料,作者对渤海中部活性磷酸盐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探讨。结果显示,(1)2012-2014年春季和夏季渤海中部海域活性磷酸盐含量符合第二类海水水质标准要求,秋、冬季部分海域已受到活性磷酸盐的污染。(2)不同季节渤海中部海域活性磷酸盐的平面分布趋势各异,垂直分布也存在季节差...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杨茜  夏斌  孙耀  陈聚法  张艳  曲克明  赵俊  崔正国  
本研究分析了2013年5月(春季)、7月(夏季)、11月(秋季)、12月(冬季)渤海中部海域表、中、底层海水中汞(Hg)、砷(As)两种元素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显示,Hg的含量范围为0.0029–0.3926μg/L,平均含量为0.0676μg/L。从垂直分布来看,水体中Hg的含量呈现底层>中层>表层的变化特点;从四季的变化特点看,水体中Hg的含量呈现春季>冬季>秋季>夏季的变化规律,其中,仅有夏季表层水体达到国家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其余水体中Hg的含量均有超标现象发生。As的含量范围为0.65–10.83μg/L,平均含量为1.50μg/L,除夏季表层水体中的As含量较高...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杨红  李纲  金成法  
根据1998年8月东海调查资料,计算了长江口及邻近海域磷酸盐的再生量和垂直通量,并运用垂直扩散-对流模式计算磷酸盐再生速率。研究海域垂直流速分别为ω1=1×10-3cm/s和ω2=5×10-3cm/s时,磷酸盐的再生速率分别为6.10μmol/(L·a)和30.51μmol/(L·a),磷酸盐在水体中的平均停留时间分别为27.61d和5.51d。磷酸盐的平均再生量为0.74μmol/L,再生的磷酸盐成为浮游植物所需磷的主要来源,是该海域夏季磷酸盐的主要补充途径之一。磷酸盐的再生量和再生速率在沿岸水域比外海要大,呈现由近海向外海逐渐减小的趋势。长江口及邻近海域典型上升流区磷酸盐的平均垂直通量为5...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杨茜  夏斌  杨庶  孙耀  周明莹  朱建新  过锋  刘传霞  曲克明  赵俊  崔正国  
以2013年5月从渤海采集到的表层沉积物及水样为研究对象,对渤海中部海域汞(Hg)的空间分布规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沉积物中,Hg的含量为(1.058–9.256)×10~(-3)mg/kg,平均值为4.781×10~(-3)mg/kg;水体中,Hg的含量为0.005–0.240μg/L,平均值为0.090μg/L。由于沉积物的粒度组成是影响重金属元素沉积中最显著的影响因素之一,故本研究采用归一化法对Hg的"粒度效应"进行校正,并以水体中的Hg作为参照与校正结果进行对比,来分析沉积物中的Hg对周边环境造成的影响。将校正后沉积物与水体中的Hg进行相关性分析,二者相关性显著(R=0.634,P<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毅勇  沈其荣  谢学东  王岩  梁永超  
黄瓜幼苗第2叶喷施75mmol/LK2HPO4溶液之后,叶片中几丁质酶、β-1,3-葡聚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明显升高,并诱导第3,4,5叶片中几丁质酶、β-1,3-葡聚糖酶活性增强,从而抵制以后炭疽菌(Coletotrichumlagenarium)的侵入。但过氧化物酶活性仅在叶片受到直接诱导时才增强。上述结果表明,几丁质酶、β-1,3-葡聚糖酶活性与诱导系统抗病直接相关,而过氧化物酶活性仅与局部诱发抗病有关。喷施75mmol/LK2HPO4溶液能安全、有效地诱导黄瓜抵抗炭疽病。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陈则  唐建业  刘永虎  程前  张硕  
磷是海洋浮游植物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重要生源要素,也是海洋初级生产力和食物链的基础元素,沉积物中能参与界面交换的生物可利用磷(BAP)的潜在含量取决于沉积物中磷的形态,而渤海中部区域的相关研究较少。本研究以渤海中部海域的5个区域(唐山沿岸、秦皇岛沿岸、渤海东北部海域、渤海海峡、渤海西南部海域)为对象,采用分级浸取法,测定了23个采样点的沉积物样品中磷的组分、含量,并计算潜在BAP含量,研究分析了其分布特性及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渤海中部海域表层沉积物中无机磷(IP)是渤海中部海域表层沉积物中总磷(TP)的主要存在形式,唐山沿岸、秦皇岛沿岸、渤海东北部海域、渤海海峡、渤海西南部海域这五个区域沉积物中IP含量平均分别占其TP含量的78.39%、79.06%、71.46%、84.60%、81.46%,而有机磷(OP)则均占较小的比例。IP均以碎屑磷(De-P)为主要赋存形态,平均分别占TP的54.02%、52.12%、33.33%、69.41%、57.28%,IP中各形态磷的含量顺序为:碎屑磷(De-P)> 闭蓄态磷(Oc-P)>铁/铝吸附态磷(Fe/Al-P)>钙结合态磷(Ca-P)>弱吸附态磷(Ex-P)。河流输入、沉积物粒度和沉积环境是影响渤海中部海域表层沉积物中不同形态磷含量及分布的主要因素。根据沉积物中潜在的BAP含量分析表明,唐山沿岸、秦皇岛沿岸、渤海东北部海域、渤海西南部海域表层沉积物中潜在的BAP含量平均分别占TP 的44.77%、46.94%、64.87%、40.54%,具备较强的向水体中释放磷的潜力,本研究为深入研究渤海中部海域营养物质循环和补充机制及沉积物对海洋水体磷的贡献上限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刘小霞  李乐  郑兴  顾志峰  刘春胜  
在水温24–26℃下,采用室内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5000 lx光照强度和黑暗对壳长为(63.53±1.22)mm(S组)、(75.87±1.50)mm(M组)和(92.75±3.02)mm(L组)番红砗磲(Tridacna crocea)氧、氨氮及活性磷酸盐代谢的影响。结果显示,光照条件下,番红砗磲释放氧气,吸收氨氮和活性磷酸盐。黑暗条件下,番红砗磲代谢状况与其他双壳贝类类似。番红砗磲个体代谢率与规格密切相关:光照条件下个体越大,产氧率、对氨氮和活性磷酸盐吸收率越高;黑暗条件下,个体越大,耗氧率、对氨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高瑞昌  薛长湖  李兆杰  薛勇  董平  
采用离子色谱方法检测添加的三聚磷酸盐(STPP)在新鲜碎鳙肉和鳙肌原纤维蛋白中(Mf)所发生的水解。研究结果表明,添加到新鲜碎鳙肉中的STPP能被水解成焦磷酸盐(PP)和单磷酸盐(Pi),所生成的PP继续水解,最终产物为Pi。鳙肌原纤维蛋白具有三聚磷酸盐水解酶(TPPase)活性,能将STPP水解成PP和Pi。鳙肌原纤维蛋白TPPase水解STPP的最适温度为25℃,最适pH为5.5。低浓度的Mg2+能够激活鳙肌原纤维蛋白TPPase,但Mg2+超过5mmol.L-1时却起到了抑制作用。鳙肌原纤维蛋白TPPase活性受到KCl的影响,在0.3mol.L-1KCl条件下活性最高。EDTA-Na2...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张艳  李秋芬  赵俊  崔正国  周明莹  朱建新  丁东生  过锋  刘传霞  曲克明  
以2013年春、夏、秋、冬4个季节对渤海中部海区的调查数据为依据,对调查海域表、中、底层水体的化学耗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的时空分布、来源及其对富营养化的贡献等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调查海域Cod平均含量以夏季最高,秋季次之,春季最低。垂直分布差异表现为春季表层最高,中层最低;夏季表层最高,底层最低;秋季和冬季均为中层最高,底层最低。各站位Cod平均浓度水平分布在春季无明显的高值出现,含量分布较均匀,夏季Cod从西向东呈降低趋势,高值主要分布于西部海域;秋季和冬季Cod从北向南呈递减趋势,高值分布于调查海域北部。调查海域各站位营养指数e值变化范围为0.08...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江涛  徐勇  刘传霞  张艳  丁东生  孙雪梅  陈聚法  陈碧鹃  赵俊  曲克明  
2014年8月对渤海中部海域的水文(温度、盐度)、化学(溶解氧DO、营养盐和化学耗氧量COD)和生物要素(叶绿素a Chl-a)的空间分布进行了调查。研究了该海域底层水体低氧(DO5℃的区域,δT最高值达到7.3℃。水体密度层化与温度层化特征相似,在低氧区附近形成了一个底表层密度差(δρ)>2 g/l的等值线闭合圈。温度层化是低氧...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年斌  薛克  马志强  周遵春  宛立  
1999~2000年对黄海北部重要河口海域活性磷酸盐的连续监测分析,结果表明,春夏季是江河等陆源排放活性磷酸盐的高峰期,秋季呈下降趋势,但沿岸的降水能延迟下降的时间表;总体区域分布为大洋河口以东偏高。1999年椅圈、大洋河口、碧流河口、鸭绿江口和庄河口活性磷酸盐含量的最高值出现在3~5月,分别达0.059mg/L、0.047mg/L、0.046mg/L、0.041mg/L和0.039mg/L;2000年椅圈、庄河口最大值出现在7月,为0.049mg/L和0.042mg/L,分别超过四类和三类海水标准,并超过引发赤潮的磷酸盐阈值;最低值全区多出现在9月。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兰叶青  黄骁  胡霭堂  
研究了25℃下,不同pH时磷酸盐(KH2PO4)对黄铁矿(FeS2)氧化的影响。流动态中,黄铁矿氧化服从假零级反应规律。经0.1mol/LH2O2+0.01mol/LKH2PO4混合液(pH分别为3,5和7)淋洗480min后,再经相应pH的0.1mol/LH2O2溶液淋洗400min,黄铁矿剩余百分率分别从对照的94.92%,97.52%和99.38%提高到98.15%,99.52%和99.48%,分别增加了3.23%,2.00%和0.10%。pH5和pH7时的对照和处理样品,换用pH3的0.1mol/LH2O2淋洗400min后,则对照组的剩余百分率分别为96.17%和98.16%,下降了...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李佳  林建伟  詹艳慧  印春生  
采用镧氢氧化物对天然沸石进行改性,通过实验研究了该镧改性沸石对水中磷酸盐和铵的去除性能,并探讨了相关的去除机制,结果表明,镧改性沸石对水中的磷酸盐和铵具有很好的去除能力。准二级动力学模型适合描述镧改性沸石对水中磷酸盐和铵的吸附过程。镧改性沸石对水中磷酸盐的吸附平衡数据较好地满足了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镧改性沸石对水中铵的吸附平衡数据较好地满足了Langmuir、Freundlich和Dubinin-Radushkevich等温吸附模型。镧改性沸石对水中磷酸盐和铵的去除过程属于自发的、吸热的及熵增加的过程。当pH由3逐渐增加到10时,镧改性沸石对水中磷酸盐的去除能力逐渐下降;当pH由10...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黄美娟  
本文通过试验和方差分析,研究了不同盐类及其浓度和浸泡时间对鱿鱼肉片保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鱿鱼肉片的最适保水工艺条件是:食盐浓度0.5%,三聚磷酸盐0.5%,浸泡时间7-8h。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陆文龙  曹一平  张福锁  
用化学浸提法研究了有机酸对不同合成磷酸盐 (Ca2 -P、Ca8-P、Ca10 -P、Fe -P和Al-P)的活化作用。结果表明 :柠檬酸、草酸、酒石酸和苹果酸能明显促进不同磷酸盐中磷的释放 ;有机酸对磷酸盐的活化与有机酸种类、浓度和磷酸盐种类关系密切 ,磷酸盐的活化随着有机酸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不同有机酸活化磷酸盐能力从大到小的次序为柠檬酸、草酸、酒石酸、苹果酸 ,不同磷酸盐活化的难易程度是Ca2 -P >Ca8-P >FePO4 >Ca10 -P >AlPO4 。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