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00)
2023(7898)
2022(7162)
2021(6832)
2020(5963)
2019(14470)
2018(14622)
2017(28247)
2016(15491)
2015(18182)
2014(18757)
2013(18366)
2012(17053)
2011(15535)
2010(16016)
2009(14870)
2008(15111)
2007(13942)
2006(11917)
2005(10668)
作者
(46390)
(38813)
(38666)
(36942)
(24598)
(18734)
(17983)
(15337)
(14394)
(14132)
(13132)
(12994)
(12524)
(12318)
(12205)
(12112)
(11943)
(11497)
(11367)
(11164)
(9736)
(9669)
(9616)
(8862)
(8825)
(8735)
(8697)
(8678)
(7947)
(7791)
学科
(67204)
经济(67148)
管理(41579)
(39806)
方法(36229)
(32260)
企业(32260)
数学(32138)
数学方法(31545)
(22153)
贸易(22143)
(21475)
(17865)
(15841)
中国(15361)
(13197)
地方(12924)
业经(12588)
理论(12334)
(11381)
农业(11128)
(10002)
(9885)
财务(9841)
财务管理(9804)
(9346)
银行(9322)
企业财务(9038)
(8999)
(8775)
机构
学院(230211)
大学(227750)
(94377)
经济(92261)
管理(86588)
理学(74218)
研究(73470)
理学院(73398)
管理学(71727)
管理学院(71317)
中国(55919)
(48288)
科学(46055)
(41988)
(38952)
(38430)
(36112)
研究所(34644)
业大(34641)
中心(34522)
财经(33335)
农业(30852)
北京(30487)
(29903)
(29477)
师范(29183)
(28982)
经济学(28852)
经济学院(26335)
(26240)
基金
项目(145409)
科学(111961)
研究(105996)
基金(102478)
(88702)
国家(88001)
科学基金(74479)
社会(63546)
社会科(60200)
社会科学(60181)
(58489)
基金项目(53572)
教育(50829)
自然(48939)
(48555)
自然科(47788)
自然科学(47776)
自然科学基金(46878)
编号(45765)
资助(44644)
成果(37062)
重点(32948)
(31965)
课题(31503)
(31008)
(29909)
科研(28442)
创新(27985)
大学(27848)
教育部(27197)
期刊
(102295)
经济(102295)
研究(64515)
中国(43267)
学报(34974)
(34601)
(33997)
科学(30964)
管理(29743)
教育(26075)
大学(26072)
学学(24410)
农业(23100)
技术(23047)
(18972)
金融(18972)
业经(17921)
经济研究(17320)
(16355)
财经(15949)
问题(14803)
统计(14122)
(13681)
国际(13585)
(13086)
商业(12614)
技术经济(12601)
(12368)
图书(11853)
决策(11553)
共检索到3400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李雅晴  
转口贸易一直是我国经常项目本外币监管的重点和难点。2016年以来,转口贸易收支规模大幅下降,其中跨境人民项下和对港贸易萎缩尤为明显,结算方式也发生了改变。本文从企业从事转口贸易的动因入手,分析当前的经济环境、政策管理和银行操作等对动因的影响,从而得出转口贸易收支规模的下降并非主要由经济下滑导致,而是随着我国利率、汇率形成机制的不断完善、相关管理规定的持续健全以及银行业务办理的愈加规范,前期的虚假贸易和以融资为目的的构造贸易被挤出,转口贸易反而更加健康。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申冬梅  
从1980年开始,台湾对大陆的转口贸易连年顺差,而且顺差额越来越大。造成海峡两岸转口贸易不平衡的原因有三:1.大陆政府与台湾当局对两岸的经贸往来所持的态度不同;2.两岸转口贸易的商品结构不同;3.台商到内地投资设厂的热潮带动了台湾对大陆转口贸易的发展。今后,海峡两岸的经贸关系将会继续发展,经贸交往将趋于公开化,两岸实现直接贸易也将是大势所趋。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滕耀雄  
近年来我国农业波动的原因及对策探析中国人民银行计划资金司滕耀雄编者按:农业投入问题、农业资金问题,包括对我国农业资金运行规律的认识、供需形势的正确判断、运行背景的科学分析以及资金政策的合理调整等方面,仍是一篇尚待完全破题的大文章。做出经得起历史检验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蒋俸奇  
转口贸易是服务贸易中的重要部分,其贸易形势复杂、发展变化较快,给外汇监管带来了新的挑战。当前转口贸易快速发展的原因当前转口贸易快速发展,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一是国际上贸易经济实体与规则的建立和完善,促进了各国及地区间的贸易往来,为转口贸易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徐占春  
上海被开辟为通商口岸后,逐渐融入世界贸易经济体系中,为转口贸易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制度和环境条件。上海转口贸易在经历开埠初期的起伏之后,在19世纪60年代随着中国沿海沿江进一步开放而蓬勃发展起来。尽管民国时期的埠际和国际竞争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上海转口贸易的优势地位,但是转口货物结构的调整使上海转口贸易的繁荣局面一直延续到了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促成和巩固了上海经济中心的地位。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林锋  
一、发展转口贸易的可贸易性与可转口性要素分析(一)转口贸易的可贸易性要素=商品贸易可贸易性要素+服务贸易可贸易性要素在商品贸易中,决定其可贸易性的要素主要包括:一是内在要素,如生产成本、流通成本、销售管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王卫东  许风  王超  
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制度是对货物贸易实践和风险管理的总结,但是制度建设总是滞后于实体经济。近年来,随着企业走出去步伐的加快,货物贸易外汇管理面临着资金流与货物流不匹配、法规建设与经济发展不同步以及银行真实性审核与业务实际不协调等新问题。如何解决现行货物贸易管理制度的滞后,提升对货物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新情况监管和服务水平,成为外汇管理服务实体经济的现实问题。为此,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杨汝岱  
本文首先分析香港转口贸易的主要特征及其对香港和大陆经济发展的作用。1992年以来,香港转口贸易商品的产业和技术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低技术产品份额快速下降,高技术产品份额快速上升,转口商品的产业集中度不断上升,这从侧面反映出我国出口商品产业和技术结构的变化。此外,本文依据香港转口贸易数据,对中美两国官方关于双边贸易平衡的数据进行了修正,修正后两国1998年以前双边贸易平衡数据的差距比原始差距减少60%,1998年以后减少40%,这对如何理解中美贸易逆差提供了另一个视角。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贾怀勤  
众所周知,1989年下半年以来,中美两国间贸易关系一直为一系列贸易和非贸易的因素所困扰。美国政府多次向中方施加压力,企图迫使中国政府在双边贸易乃至政治问题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郑菁  
我国对外开放及发展转口贸易的历史相对较短,在世界贸易形势日益错综复杂的当今,转口贸易融资容易成为违规外汇资金流动的重要工具之一。本文结合实务案例,剖析了转口贸易融资信用风险的识别误区,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黄卫平  赖明明  
文章分析研究香港与中国内地转口贸易中的利益,得出的主要结论是:转口贸易是香港最主要的对外贸易形式;香港在1990~2012年期间在与中国内地转口贸易中获利高达62186.32亿港元;香港与中国内地的转口贸易占香港整体转口贸易的比重大;中国内地是香港转口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左长青  
近年来俄罗斯对外贸易走势左长青俄罗斯政府从1992年1月2日起全面放开物价,开始了以向市场经济过渡和私有化为核心内容的经济改革,在步履艰难的改革进程中,近年来,伴随着生产衰退,对外贸易下降,呈现出萎缩的趋势。一、进出口贸易下降俄罗斯对外贸易部认为,1...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峰  
中美自建交以来双边贸易得到了迅速发展,中美两国已相互成为对彼此经济发展有举足轻重作用的贸易伙伴。美中双边贸易长期逆差的形成是有多方面原因的,其中统计上的差异是其主要根源。本文以香港转口贸易作为切入点,分析了香港转口贸易对美中贸易统计差异的重要影响,并对统计差异进行了修正。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桑百川  王萱  
“稳外贸”是实现中国外贸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本文从贸易网络视角出发,探讨国际需求萎缩冲击背景下企业贸易网络地位的“稳外贸”效应。基于2000—2013年中国海关数据库、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CEPII全球双边贸易数据库的匹配数据,本文测算了企业层面相对外生的国际需求萎缩冲击指标和企业贸易网络地位指标。研究发现,国际需求萎缩冲击抑制了中国企业出口,提升企业贸易网络地位有助于缓解国际需求冲击的出口抑制效应。机制分析表明,企业贸易网络地位主要通过增强网络信息效应和网络资源获取能力发挥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贸易网络地位主要缓解来自外围国家的需求萎缩冲击和多产品企业、需求网络集中度较低企业遭受的国际需求萎缩冲击。在国际复杂变局下,本研究对稳定中国外贸基本盘具有现实意义。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加利·克莱德·霍夫鲍尔  郑宜珍  张文豪  
二战结束后的60年里,全球贸易一直以每年6%的速度稳定增长,而对外直接投资(FDI)的全球总和则在1980-2005年间保持了15%的年增速。然而,自从2007年以来,全球出口贸易出现了显著的减缓,而对外直接投资则由2007年峰值的1.9万亿美元下跌至2014年的1.2万亿美元。自由化政策缺失和保护主义盛行共同造成了贸易和投资的低迷。本文对比了其他分析员的文章,认为周期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