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245)
- 2023(6353)
- 2022(5647)
- 2021(5555)
- 2020(4683)
- 2019(10705)
- 2018(10647)
- 2017(21587)
- 2016(12158)
- 2015(13701)
- 2014(13917)
- 2013(13813)
- 2012(13529)
- 2011(12486)
- 2010(13011)
- 2009(12423)
- 2008(12385)
- 2007(11216)
- 2006(10377)
- 2005(9498)
- 学科
- 济(45859)
- 经济(45800)
- 管理(30951)
- 业(29675)
- 企(21447)
- 企业(21447)
- 方法(17607)
- 农(16205)
- 数学(15657)
- 中国(15424)
- 数学方法(15412)
- 财(12260)
- 制(11754)
- 贸(11317)
- 贸易(11309)
- 学(11295)
- 易(11041)
- 地方(10388)
- 银(10269)
- 银行(10241)
- 农业(10221)
- 行(9932)
- 策(9649)
- 业经(9166)
- 融(8994)
- 金融(8991)
- 及其(8136)
- 环境(7874)
- 税(7845)
- 税收(7503)
- 机构
- 学院(180813)
- 大学(180550)
- 济(73913)
- 经济(72181)
- 研究(69709)
- 管理(63649)
- 中国(53694)
- 理学(53430)
- 理学院(52692)
- 管理学(51716)
- 管理学院(51356)
- 科学(43322)
- 京(39997)
- 财(38142)
- 所(37935)
- 农(35089)
- 研究所(34325)
- 中心(30298)
- 江(29043)
- 财经(28924)
- 农业(28063)
- 业大(27114)
- 经(26029)
- 北京(25913)
- 范(25695)
- 师范(25489)
- 院(24755)
- 州(22871)
- 经济学(22215)
- 科学院(21253)
- 基金
- 项目(111207)
- 科学(85910)
- 研究(80786)
- 基金(79221)
- 家(70625)
- 国家(70062)
- 科学基金(56857)
- 社会(48654)
- 社会科(45952)
- 社会科学(45941)
- 省(42205)
- 基金项目(41053)
- 划(37671)
- 自然(37312)
- 教育(36793)
- 自然科(36281)
- 自然科学(36264)
- 自然科学基金(35578)
- 编号(33737)
- 资助(33729)
- 成果(29549)
- 重点(25926)
- 发(25277)
- 部(25197)
- 课题(24361)
- 创(22050)
- 性(21213)
- 科研(20995)
- 计划(20924)
- 创新(20802)
共检索到2852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辛良杰 李秀彬
利用农业统计资料和全国农产品成本调查数据,分析了1998~2006年间我国双季稻区水稻播种面积的变化趋势、产量损失和驱动因子。揭示出:①1998~2006年间,我国双季稻区至少有174.4×104hm2的双季稻改为单季稻;②由此造成的我国水稻播种面积减少13%,水稻总产量减少5.4%,粮食总产量减少2%。经济发达省份"双改单"现象和产量损失尤为严重;③我国双季稻区水稻"双改单"现象主要可归因于近期农民工工资上涨导致的农村劳动力短缺和双季稻收益较低两方面因素。因此,政府的粮补应细化和具体化,适当提高早稻和双季晚稻的收购价格,并积极做好科技推广工作。
关键词:
南方双季稻区 双改单 粮食损失 政策启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万江 王绎
水稻生产对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双季稻复种指数高,是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下增产的不二选择。然而我国双季稻区正经历巨大的复种变化,大片耕地改种单季稻,降低了单位耕地面积的年产量。本文对我国双季稻区10个省份逐一分析,发现浙江、安徽、福建、湖北复种变化程度最大,其主导稻作类型均已变为单季稻,且这4个省份的复种变化是造成全国双季稻面积缩减的主要原因。对此,本文对引起4个省份复种巨大变化的原因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非粮产业及二三产业的发展、农业机械化、城镇化的推进均造成稻农流失、耕地占用,从而造成双季稻比例显著下降。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张静 张朝 陶福禄
本文基于1980~2008年南方双季稻地区575个县粮食单产和183个气象站的数据,对天气指数保险进行了选择分析。研究发现:不同天气指数可保区的空间分布差异大;依据可保区相关系数的概率分布,发现气象产量损失与温度灾害指数之间的整体相关程度和内部匀质性均较高;随着种植制度的改变,水稻的冷害和暴雨可保区的质心向西南方向迁移,热害和干旱可保区质心向东北方向迁移;水稻的冷害可保区质心迁移距离最长,进一步结合风险分散理论则冷害风险分散程度最高。因此,综合农业气象灾害的可保性和可保区的质心迁移分析得到,在南方双季稻种植区,选择冷害指数实行天气保险的可行性最大。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姚加惠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台湾地区高等技职教育从规模扩张到质量提升,从质量提升走向建立技职教育一贯体系,使高等技职教育获得了空前的发展,这主要得益于台湾当局针对台湾地区高等技职教育的历史和现状,实行了一系列行之有效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程勇翔 王秀珍 郭建平 赵艳霞 黄敬峰
[目的]利用星地多源数据,在南方双季稻种植区空间信息提取、双季稻发育期动态图组制作及研究区逐日平均温度反演的基础上,结合冷害监测指标,实现多要素相协同的南方双季稻春季冷害动态监测,为农业部门及时准确地应对双季稻冷害,减少冷害损失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利用南方双季稻区190个气象站点1951—2011年逐日气温数据,计算各站点≥10℃的多年平均积温。根据各站点多年平均积温与其地理因子的相关关系,建立多年平均积温推算模型。通过所获模型得到研究区积温空间分布图。按照南方双季稻安全生产积温阈值≥5 300℃·d的指标,扣除研究区内积温小于该值的区域,制作南方双季稻积温区划图。利用MODIS MCD12...
关键词:
双季稻 春季冷害 动态监测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媛媛 陈源泉 杨光立 肖小平 汤文光 唐海明 隋鹏 高旺盛
【目的】研究湖南双季稻区5种保护性耕作模式的技术特征值,综合分析5种保护性耕作模式的特点及其适宜区域。【方法】以双季稻冬闲种植为对照,根据"三少两高"(少动土、少裸露、少污染、高保蓄、高效益)技术原理构建指标体系,对湖南双季稻区5种保护性耕作模式的技术特征值做量化分析。【结果】双季稻-马铃薯的综合保护度最大,为20.1,双季稻-黑麦草与双季稻-油菜模式的综合保护度次之,达17.5和16.0;双季稻-紫云英栽培模式的综合保护度为10.5,双季稻双免种植模式的综合保护度最低,为3.4。【结论】5种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均具有一定的"保护度",但差异较大。其中双季稻-马铃薯的综合保护度最高,经济效益值最...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陈印军 尹昌斌
一、问题的提出南方双季稻主产区,是指以双季稻为主要粮食作物的省区,包括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湖南和江西7个省(区)。水稻,尤其是双季稻是该区粮食生产的主体,水稻面积占了各省(区)粮食作物总面积的65%以上,其中早、晚稻面积占了水稻总面积的75...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陆建飞 高德明
优化种植业结构,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中的热点问题。如何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对种植结构的干预和调控职能,为区域种植结构调整的健康发展创造有利的环境,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种植业结构调整中的难点。本文通过对我国台湾省各级部门...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曾小荷
本文从近年来在华外商直接投资的方式、产业和区位变动的现状出发,发现在华直接投资在这几个方面的新特征、新趋势,以此为背景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形势给出对我国的几点启示。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新动向 启示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戴志敏 安宏孝
近年来国际银行业购并现状及变化(一)国际银行业购并现状。公司购并一直是资本市场的热点,金融业的购并也不例外。进入新世纪以来,国际银行业延续了90年代初开始的购并浪潮,银行购并的消息不绝于耳,购并行为此起彼伏,这进一步体现了全球银行业乃至整个金融业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进行组织体系的集中化。不仅大量的中小银行和金融机构相互整合,一些国际排名前列的大型银行之间的购并也是高潮迭起,各领风骚。2003年,英国第一大银行、全球第三大银行汇丰控股以142亿美元收购美国最大的消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郭铁成
随着创新范式从三螺旋向四螺旋的转变,传统的纵向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以横向运作为核心的创新治理应运而生。创新治理与创新管理不同,其三个特征是公共目标、多元主体和契约关系,其思想区别于西方传统的自由主义思想,其政策任务是寻找公共目标与私人目标的结合点。从近年的国际实践看,创新治理主要包括五种模式:战略协商、综合创新、公私合作、政策组合、社会评估。这些创新治理模式对中国的科技体制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创新治理 创新范式 科技体制改革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郭铁成
随着创新范式从三螺旋向四螺旋的转变,传统的纵向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以横向运作为核心的创新治理应运而生。创新治理与创新管理不同,其三个特征是公共目标、多元主体和契约关系,其思想区别于西方传统的自由主义思想,其政策任务是寻找公共目标与私人目标的结合点。从近年的国际实践看,创新治理主要包括五种模式:战略协商、综合创新、公私合作、政策组合、社会评估。这些创新治理模式对中国的科技体制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创新治理 创新范式 科技体制改革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花劲 周年兵 张军 张洪程 霍中洋 周培建 程飞虎 李国业 黄大山 陈忠平 陈国梁 戴其根 许轲 魏海燕 高辉 郭保卫
【目的】研究双季稻区晚稻季条件下,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产量、生育期、温光利用差异及其相互关系,为双季稻区适宜品种的选用提供科学依据与技术支撑。【方法】2010—2013年,在长江中游双季稻地区(江西上高),以杂交粳稻(包括籼粳交偏粳型杂交稻、籼粳交偏籼型杂交稻和粳型杂交稻)、常规粳稻、杂交籼稻3种类型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湿润育秧大苗移栽方式,系统比较双季晚稻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产量、生育期、温光利用差异及其相互关系。【结果】双季晚稻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产量表现为杂交粳稻>常规粳稻>杂交籼稻的趋势,差异显著或极显著。与杂交籼稻相比,4年杂交粳稻的实产增产率为19.20%—28.95%,常规粳稻实产增产率...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金祖钧
台湾近年来产业结构与产业政策的变化金祖钧一、台湾三大产业结构的变化1.三大产业占GDP(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变化台湾产业结构的变化可分为四个时期:第一时期,农业为主时期。1951~1962年,各产业占GDP比重的变化是,农业从32.28%,逐渐下降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