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687)
- 2023(6568)
- 2022(5528)
- 2021(4932)
- 2020(4038)
- 2019(9084)
- 2018(8702)
- 2017(16968)
- 2016(9109)
- 2015(10063)
- 2014(10105)
- 2013(9901)
- 2012(9025)
- 2011(8279)
- 2010(8288)
- 2009(7974)
- 2008(8119)
- 2007(7531)
- 2006(6665)
- 2005(6397)
- 学科
- 济(39180)
- 经济(39103)
- 管理(35249)
- 业(30324)
- 企(26562)
- 企业(26562)
- 方法(16173)
- 财(14620)
- 数学(14306)
- 数学方法(14219)
- 制(14183)
- 中国(10202)
- 体(9589)
- 农(9368)
- 业经(9174)
- 务(8945)
- 融(8942)
- 金融(8940)
- 财务(8927)
- 财务管理(8908)
- 银(8884)
- 银行(8878)
- 企业财务(8530)
- 行(8506)
- 体制(8452)
- 贸(7341)
- 贸易(7333)
- 易(7135)
- 划(6541)
- 环境(6509)
- 机构
- 大学(137456)
- 学院(135838)
- 济(63791)
- 经济(62611)
- 管理(53474)
- 理学(45451)
- 理学院(45028)
- 研究(44864)
- 管理学(44549)
- 管理学院(44271)
- 中国(37194)
- 财(34882)
- 京(27869)
- 财经(26887)
- 经(24415)
- 科学(22541)
- 所(21586)
- 经济学(21461)
- 中心(20896)
- 江(20896)
- 财经大学(20216)
- 经济学院(19353)
- 研究所(18776)
- 农(18280)
- 北京(17477)
- 业大(16452)
- 院(16097)
- 商学(15850)
- 州(15842)
- 商学院(15682)
- 基金
- 项目(86916)
- 科学(70650)
- 基金(66887)
- 研究(64668)
- 家(57287)
- 国家(56872)
- 科学基金(50220)
- 社会(44860)
- 社会科(42796)
- 社会科学(42787)
- 基金项目(34871)
- 省(31959)
- 自然(31075)
- 自然科(30438)
- 自然科学(30432)
- 自然科学基金(29942)
- 教育(29719)
- 资助(27022)
- 划(26918)
- 编号(24404)
- 制(23467)
- 部(20970)
- 成果(20208)
- 国家社会(19751)
- 重点(19412)
- 教育部(18863)
- 创(18614)
- 人文(18030)
- 创新(17582)
- 发(17569)
共检索到2132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训苏,赵大为
从1988年以来实施总量控制与市场波动来看,总量控制的市场效应十分明显,一方面总量控制制约着市场运行,而另一方面市场运行又反弹于总量控制、制约着总量控制力度。具体地说,可将这种效应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总量紧缩使市场迅速降温与疲软,从而使市场成为总量控制的最灵敏反应;第二阶段,市场疲软反弹于总量控制,促成总量控制力度的适度放松;第三阶段,当前市场运行暗示应适时再度加强总量控制力度。从时间上看,第一阶段大约从1988年底至1989年底或1990年年初,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朱锡平 陈英
与浓度控制相比,总量控制具有优越性,其将是我国环境管理政策的必然选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总量控制的实施,必然会产生排污权交易;而总量控制也是排污权交易的基础。因此,我国在由浓度控制向总量控制的转变过程中,要重视排污权交易市场的建设,加快立法步伐,制定科学的排污权交易规则,以适应环境新变化,逐步建立起完善的排污权交易市场。
关键词:
浓度控制 总量控制 排污权交易 交易市场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伍穗龙
受政府控制的投资者在经济层面上具有天然的攫取利益优势,更容易并可能导致一国经济运行的非平衡与非公平性,扰乱市场秩序,损害其他投资者利益。对受政府控制的投资者进行规制并不新鲜,美国一直以来就在双边投资协定或自由贸易协定中有相关规定。由于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美国对上述投资者的规制,从《美国—韩国自由贸易协定》缔结至《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尘埃落定的近10年间,经历了一个标准调整的过程,突出表现为从高水平高标准模式向折中模式演变,再向最高水平和标准迈进。美国政府就同一议题对不同的缔约方做出不同的规定,标准及水平也不尽相同,以保证其在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军事、政治利益最大化;在规制模式上基本采取同一...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郑伟元
以规划实现总量控制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博士郑伟元根据《城市规划法》,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及100成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的城市总体规划报经国务院审批,而这些城市所在市政府组织编制的涵盖城乡全部土地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现只需报上级(即省级)政府审批即可,让缺乏...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及顺
如何才能走出一条既能使通货膨胀得以缓解,又可以避免出现经济滞涨的路子,这是摆在经济理论界每一位探索者面前的一大难题。我国目前的通货膨胀,实质上是供需总量的失衡,治理的根本出发点无非是增加有效供给,压缩需求总量。但从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来看,长期存在的问题是有效供给不足。因此,如果主要靠压缩需求总量来治理,那很可能会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汤勇
针对医疗费用过快增长这一社会反映比较强烈的问题,1994年上海市卫生局率先在全国实施了“总量控制、结构调整”的政策,其目的是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的增长速度,调整医疗机构的补偿机制,缓解社会矛盾,提高医疗机构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地位,并树立起医院的良好形象。 “总量控制、结构调整”的政策实施已近6年,对其作一科学、客观的评价将为下一步卫生系统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实施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1 “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政策的实施使我国的医药费用增幅下降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陈泰锋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冰 孙华臣
本文采用动态面板门限模型分析能源消费对产业结构调整的门限效应.在此基础上以京津冀鲁为例模拟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对产业结构的动态影响。研究发现: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能源消费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存在单门限效应.且这种效应会发生由负向到正向的趋向性变化。如果不考虑技术进步和能源消费结构变化的影响.实施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政策.短期内不利于产业结构高级化;考虑技术冲击和能源消费结构变化.会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但能源消费结构调整会弱化技术进步带来的正向冲击。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谢平 俞乔
中国的经济改革进展较快,但货币政策还没有进行根本改革,本文对货币政策的改革给出了一个理论框架,特别指出货币总量控制的必要性以及技术方面的可能性。特别要提及,本文对我国1985年6月至1994年12月间数据的实证检验证明,在我国金融制度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不同的中央银行货币(基础货币,总储备金,非借入储备金)与货币总量间的短期动态关系均受到不同程度的结构变化影响;明确指出金融体制与结构的变化对货币乘数的震荡属于短期与暂时的现象。在制度变化冲击之后,货币乘数可以自回归到长期均衡状态。这一实证的结果为间接性货币总量管理提供了计量经济学的理论支持。本文认为在中央银行货币可控程度改善、制度变化对中央银行货...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谢平 俞乔
中国经济市场化过程中的货币总量控制(续)中国人民银行,新加坡国立大学谢平,俞乔2.3改善基础货币控制的基本点一般来说,中央银行基础货币内生性问题的解决取决于一系列外部条件的获取与满足。例如,中央银行参与制订货币政策决策的深度与执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国...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谢平 俞乔
一、货币政策的转变自改革开放以来,货币政策已经成为中央政府推动经济增长与维持宏观稳定不可缺少的主要政策选择。然而,传统的货币政策已越来越不适应中国急剧变化的宏观经济环境。货币政策概念及其运作的根本改造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一)随机性货币政策中国现行的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在二级银行制度之上对商业银行(本文下称银行)信用直接管理的政策。它的基本点在于,中央银行通过综合信贷计划规定银行的信用规模(贷款限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谢平 俞乔
四、基础货币与货币总量间的稳定关系上面在结构分析之上讨论了基础货币的可控性问题。然而,仅仅了解货币当局对基础货币的控制程度是远远不够的。中央银行调节基础货币的目的是为了实现货币总量管理。因此,在我国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特别是金融结构不断变化的情况下,基础货币与货币总量之间是否存在连续与稳定的关系,尤其是这两种变量间在绝对值之上是否存在长期稳定关系,便成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鑫 欧名豪
目前,我国建设用地供给主要是通过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来进行调控,具体来讲即是土地管理部门根据不同地区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土地资源需求下达用地指标。近年来,全国各地建设用地都呈现出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吕艳娜 程元鑫
《京都议定书》有效期至2012年,与发展中国家有关的清洁发展机制(CDM)第一阶段也已到期。中国作为全球碳排放最大的国家之一,在未来必将承担起更多的减排责任,当自愿减排体系无法达到碳减排要求时,必将向强制性减排体系过渡,最终建立起总量控制及交易下的碳排放权交易体系。文章着重阐述总量控制及交易机制下的碳排放权会计处理和信息披露,以期为我国制定这方面的会计准则提供参考。
关键词:
碳排放权 会计确认 会计计量 信息披露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卞勇 刘宇
当前我国碳减排政策在统计核算、目标管理、碳交易等领域还不完善,限制了碳排放总量控制的效果,对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长期目标的实现带来了一定挑战。应从数据、目标、市场三方面发力,通过不断完善统计核算工作机制、丰富数字化管理手段、明确二氧化碳和温室气体总量控制路径、建立地区和行业碳排放总量目标协同机制、加快推进碳市场建设、探索碳市场机制和技术创新等多种途径,建立碳排放总量控制制度,从而更好地落实"双碳"目标任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