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57)
- 2023(10858)
- 2022(9200)
- 2021(9007)
- 2020(7533)
- 2019(17941)
- 2018(17490)
- 2017(33673)
- 2016(18210)
- 2015(20566)
- 2014(20390)
- 2013(20067)
- 2012(18669)
- 2011(17263)
- 2010(17560)
- 2009(16553)
- 2008(16547)
- 2007(14378)
- 2006(12900)
- 2005(11872)
- 学科
- 济(79890)
- 经济(79814)
- 管理(48946)
- 业(45660)
- 企(37887)
- 企业(37887)
- 方法(37174)
- 数学(32891)
- 数学方法(32278)
- 中国(23818)
- 农(19824)
- 贸(18329)
- 贸易(18317)
- 易(17948)
- 财(17867)
- 学(15472)
- 业经(15371)
- 制(14510)
- 理论(14223)
- 策(13388)
- 银(12940)
- 银行(12927)
- 行(12515)
- 融(12307)
- 金融(12306)
- 农业(12299)
- 地方(12080)
- 和(11036)
- 环境(10427)
- 技术(9866)
- 机构
- 大学(261508)
- 学院(259649)
- 济(116694)
- 经济(114548)
- 管理(98012)
- 研究(94503)
- 理学(83877)
- 理学院(82970)
- 管理学(81286)
- 管理学院(80808)
- 中国(74218)
- 京(56449)
- 科学(54257)
- 财(53743)
- 所(47941)
- 研究所(43280)
- 财经(42054)
- 中心(41448)
- 农(39529)
- 经(38410)
- 江(38195)
- 经济学(37268)
- 北京(36881)
- 业大(34558)
- 院(34060)
- 范(33652)
- 师范(33378)
- 经济学院(33346)
- 财经大学(31280)
- 农业(30792)
- 基金
- 项目(166623)
- 科学(131998)
- 基金(122832)
- 研究(122791)
- 家(107441)
- 国家(106656)
- 科学基金(90807)
- 社会(78638)
- 社会科(74676)
- 社会科学(74660)
- 基金项目(61986)
- 省(61760)
- 自然(57830)
- 教育(57712)
- 自然科(56605)
- 自然科学(56591)
- 自然科学基金(55616)
- 资助(53609)
- 划(53515)
- 编号(48591)
- 成果(41260)
- 部(38550)
- 重点(38003)
- 发(35775)
- 课题(35165)
- 创(34361)
- 教育部(33423)
- 国家社会(33316)
- 中国(32189)
- 创新(32128)
- 期刊
- 济(126959)
- 经济(126959)
- 研究(84030)
- 中国(53574)
- 财(40124)
- 管理(38880)
- 学报(37872)
- 科学(36778)
- 农(35924)
- 教育(31433)
- 大学(29670)
- 融(27876)
- 金融(27876)
- 学学(27638)
- 农业(24623)
- 技术(23828)
- 经济研究(22517)
- 财经(21675)
- 经(18814)
- 业经(18013)
- 贸(17254)
- 问题(16451)
- 国际(15630)
- 统计(14739)
- 业(14337)
- 世界(14333)
- 技术经济(13329)
- 策(12954)
- 决策(11770)
- 理论(11173)
共检索到4020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郑超愚
0.1994年中国通货膨胀在高价位上持续攀升,对其机理可以而且也应该作多角度多层次的综合剖析。不过,即使考虑到货币供应的价格效应的可能时滞,1994年货币供应的高速扩张仍然构成了该年通货膨胀及其加速的主要运行层面的原因。从1994年起人民币在国际收支的经常项目上可自由兑换并实行有管理的单一浮动汇率制度,国家外汇储备与作为中央银行国外资产的中国人民银行外汇占用款因而直接关联。1994年中国人民银行外汇占用款增加迅猛,其净增加额相当于同期基础货币供应增加量的62.97%。 基于上述宏观经济实况,出现了这样的关于1994年中国通货膨胀成因的外资流入解释:基础货币供应主要因国家外汇储备增加而扩...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肖运洪
论我国近年来通货膨胀的成因及对策肖运洪通货膨胀是世界各国在经济发展中共同遇到的一种现象。我国经济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在新旧体制转轨时期,也出现了通货膨胀。从1989年到1993年,居民消费物价指数分别比上年增长了18.8%、1巳0%、3.1%、3.4...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米咏梅 王宪勇
我国目前又面临新一轮的通货膨胀。找到通货膨胀的原因是有效治理通货膨胀的前提,但是经济学家们对通胀的原因却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文章使用一个误差修正模型(ECM)对我国通胀的原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粮食价格上涨、工业品价格上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和货币供给的增加都是影响我国通货膨胀的因素。同时,本文也使用脉冲响应函数对这些因素对通胀的长短期影响给出了动态分析。
关键词:
通货膨胀成因 ECM模型 动态分析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郭永济 丁慧 范从来
通货膨胀形成机制的复杂性以及影响因素的多元性,要求通货膨胀预测过程必须关注模型与参数的不确定性以及信息的综合有效利用。本文构建了基于动态模型平均的时变向量自回归模型预测我国的通货膨胀,模型根据预测表现动态选择解释变量、系数时变程度和模型维度,在有效控制模型和参数不确定性的同时最大限度地综合利用宏观经济信息。基于我国20个宏观经济变量的实证结果表明,同时考虑解释变量动态选择、系数时变程度动态选择和模型维度动态选择的通胀预测模型,其预测表现优于单一维度的随机游走模型、时变向量自回归模型、贝叶斯模型平均模型,特别在经济波动较大时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的通胀预测模型表现更加出色,增加不同维度的子模型也提高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静一 朱柏松 简志宏
文章建立了一个带反馈机制多因素随机波动模型来刻画中国通货膨胀动态,基于粒子滤波与MH抽样相结合的贝叶斯方法估计模型参数,并利用粒子滤波方法得到通货膨胀的一步向前预测及随机波动分量的光滑估计。研究表明,与Stock and Waston(2006)的模型相比,带反馈机制的多因素随机波动模型可以刻画经济波动的随机性和经济波动的极端事件,能够较为准确地描述中国通货膨胀的动态行为,从而对通货膨胀可以做出更为准确的预测。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弘 姜国麟
本文从若干通货膨胀理论模型出发,研究了1985年以来中国通货膨胀的成因。论文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计量经济方法,利用1985~2007年中国宏观经济统计数据,对通货膨胀若干理论模型进行实证与比较分析,结果发现能较好地解释中国通货膨胀成因的模型是政策失误假设理论模型。通过对不同的计量经济方法进行比较,我们认为间接统计推断方法更具一般性。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葛翔宇 叶提芳 李庆
根据中国2000-2012年间相关经济数据,构造中国货币关于利率的需求函数,使用消费者剩余法估算了福利损失。考虑该算法的局限性,在MIU模型框架中,对福利损失进行了重新估算;进一步地,在MIU模型中加入了财税政策这一变量,重新定义并考察了通货膨胀的福利损失,发现有了财税政策的影响,通货膨胀的福利损失显著减小。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1994年以来,中国通货膨胀的成因和表现形式都十分复杂,使中国经济学家们在通货膨胀的基本判断上产生了严重分歧。从已经发表的文献来看,人们对于这次通货膨胀类型的判断至少已经出现了四种观点:需求拉动型、供给型(含成本推进式、结构性)通货膨胀、制度变革型通货膨胀以及综合型通货膨胀。与之相应,有关抑制通货膨胀的政策措施也是众说纷纭。我们认为,从一定意义上说,在关于通货膨胀成因的分析中,有关需求性因素和供给性因素的作用无法截然分开,因此,综合论的观点也许永远都是正确的。但关键的问题是,如何运用综合型通货膨胀理论富有内在逻辑地说明需求性因素、供给性因素在通货膨胀过程中的作用和相互推动关系。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黄新飞 舒元
理论分析显示FDI会通过国际收支、国内投资、货币供给量和国际贸易等因素引发中国的通货膨胀。本文在多变量VAR模型的基础上,采用中国季度数据,运用协整分析和ECM等方法发现,在长期内每增长1%的FDI会带来通货膨胀上涨0.24%,外汇储备、货币供给量和国内投资引发了通货膨胀率上升,而贸易开放度抑制了通货膨胀。方差分解结果表明外汇储备是影响长期通货膨胀最重要的因素,FDI对外汇储备的冲击存在正向作用且效应呈递增趋势。
关键词:
FDI 通货膨胀 VAR模型 协整分析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崔百胜
本文研究了动态模型平均方法 (DMA)及其参数估计。DMA方法允许方程所含变量、变量系数及模型所含方程同时变动,适用于对宏观经济指标进行实时预测。本文利用DMA对中国通货膨胀进行实时预测表明,DMA方法下的中国通货膨胀预测解释变量处于0~3;以CPI指数和GDP平减指数作为通货膨胀衡量指标的情况下,不同预测期的解释变量被包含概率是时变的;遗忘因子为0.95时,利用DMA方法对我国通货膨胀的预测效果最佳,优于贝叶斯模型平均和时变向量自回归模型。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成思
本文基于全球化程度日益加深的典型事实,将全球化因素引入微观厂商定价机制,基于微观基础构建我国新的通货膨胀动态机制理论模型。文章运用相关数据对理论模型进行估计,充分考虑模型的内生性和序列相关性问题,并运用工具变量信息集投影技术解决由随机噪音信息造成的估计结果不精确问题。研究结果表明,自1995年以来,通胀预期与通胀惯性对通胀率具有同等程度的影响,而且全球化因素显著超越了国内产出缺口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本文研究结果为全球化背景下宏观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新的经验依据与启示,同时为中国曾经历的"缩长"之谜提供了一个可能的解释。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洋 王传毅
消费者价格指数是测量通货膨胀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鉴于此,本文对1994年1月到2005年12月消费者价格指数的数据进行拟合,并建立了模型分析我国通货膨胀现象;其后对我国的通货膨胀程度进行短期预测,并结合控制图刻画了我国通货膨胀的波动区间,分析了通货膨胀出现过冷或过热的状况;最后实证检验该模型预测通货膨胀的可行性。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松奇
在制度条件大体稳定的国家中,通货膨胀总是由一般的经济运行原因所引致。但在体制条件处于迅速变动的国家中,通货膨胀的引发原因则可划分为两类:一般经济因素和制度性因素。中国目前的情况就是如此。毫无疑问,对中国目前的高通货膨胀必须进行治理。在治理方案的选择中,可以这样考虑:以改革措施来解决或消除易于滋生通货膨胀的制度性因素;以配套的经济政策来缓解助长通货膨胀的一般因素的作用。我们姑且将前者称之为通货膨胀的制度调节,后者称之为通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张斌 徐奇渊
2007年中后期开始,有关通货膨胀原因的解释和货币政策方面的应对措施成为关注的热点。结构说、成本说,还是需求说?本文评析了三种视角,并通过探寻贸易顺差的来源,为解决通胀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朱昶
在开放经济中,物价水平和汇率是可能受到外资流量影响的两个重要的经济变量。根据汇率制度的差异,外资流入产生影响的渠道与表现形式有所不同。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外资的净流入可能导致一国的货币供给增加,由此形成通货膨胀压力。60年代的国际收支货币理论的提出者哈里·约翰逊和雅各布·弗兰柯认为,从长期看,一国的货币需求是稳定的,而一国的货币供给包括国内货币供给和来自国外的货币供给两部分,在一定实物产量短期视为不变的情况下,物价是国内货币供给及国外流入货币的内生变量,在货币供给上升,实物产量不变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