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856)
2023(15705)
2022(13034)
2021(11683)
2020(10047)
2019(22895)
2018(22736)
2017(44310)
2016(24080)
2015(27419)
2014(27788)
2013(27511)
2012(25821)
2011(23591)
2010(24108)
2009(23081)
2008(23023)
2007(21092)
2006(19077)
2005(17875)
作者
(71786)
(59954)
(59899)
(57442)
(38425)
(28418)
(27478)
(23233)
(22610)
(21339)
(20638)
(20060)
(19457)
(19227)
(18854)
(18676)
(17757)
(17703)
(17434)
(17255)
(15297)
(14776)
(14670)
(13716)
(13716)
(13516)
(13393)
(13335)
(12154)
(11845)
学科
(117695)
经济(117552)
管理(71398)
(67242)
(53429)
企业(53429)
方法(44166)
数学(38663)
数学方法(38338)
中国(32700)
(30426)
(29056)
(26023)
地方(24878)
业经(24706)
(22379)
农业(19962)
(19904)
银行(19863)
(19854)
贸易(19843)
(19238)
(18993)
(18880)
金融(18876)
(17851)
(16600)
财务(16551)
财务管理(16502)
环境(16194)
机构
大学(363280)
学院(360119)
(161450)
经济(158193)
管理(133007)
研究(128487)
理学(112501)
理学院(111233)
管理学(109503)
管理学院(108825)
中国(99985)
(78617)
(77201)
科学(73965)
(66067)
财经(61021)
研究所(58986)
(58652)
中心(58169)
(56571)
(55056)
经济学(51841)
北京(49657)
业大(49382)
(46867)
经济学院(46519)
师范(46436)
农业(45666)
(45541)
财经大学(44873)
基金
项目(224323)
科学(176203)
研究(166202)
基金(163146)
(142158)
国家(140691)
科学基金(118897)
社会(108144)
社会科(102441)
社会科学(102413)
(85815)
基金项目(85029)
教育(75812)
自然(73125)
(72412)
自然科(71314)
自然科学(71293)
自然科学基金(70037)
资助(67035)
编号(66858)
成果(56822)
重点(51077)
(51004)
(49610)
课题(46875)
(45666)
国家社会(45615)
(44766)
教育部(43958)
(43063)
期刊
(190158)
经济(190158)
研究(117014)
中国(74256)
(62072)
(54661)
学报(54190)
管理(51177)
科学(49917)
大学(41700)
(40640)
金融(40640)
学学(39202)
农业(35732)
教育(35693)
财经(31809)
经济研究(31268)
技术(30911)
业经(28548)
(27465)
问题(25502)
(21137)
技术经济(19365)
(18741)
国际(18641)
统计(17834)
理论(17745)
世界(17684)
(16797)
商业(16646)
共检索到5667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迎春  
本文解释了我国为何频繁使用存款准备金制度,同时,对与我国形成强烈反差的西方国家弱化该制度的现象也进行了解释。这主要基于使用该制度的隐含假设和一些外部新因素带来了变化。其中,税收效果、对经济的震荡、货币政策操作理念、目标和手段的变化、银行监管的新发展、直接融资和存款类金融机构占比等是主要的考虑因素。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吴丽华  孟照建  
从2006年7月到2008年3月,央行连续16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这在历史上是罕见的,本文在比较分析历次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深层原因及其必要性的基础上,分析了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宏观经济效应,认为单纯依靠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无法完全回收过剩的流动性,央行应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并用,再配合其他宏观调控政策才能真正起到治本的作用。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刘晓春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宏观调节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在整个调节机制中,货币政策的作用更为人们所注目。政策目标的实现,需要各种政策手段的灵活合理的运用。我国的中央银行体制刚刚建立,还很不完善,尤其缺少各种政策手段来对宏观经济的运行进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祁绍斌  
近几年来,我国中央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工具受到了高度重视,中央银行频繁采用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手段进行调控。本文结合近期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的调整,分析了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运行的有关情况。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陈德胜  郑后成  
作为传统货币政策三大工具之一,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在我国的频繁使用对经济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在回顾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变动历程及其特征的基础上,从理论与实证层面指明,GDP增速、M2增速以及外汇占款增速是影响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因素。在此基础上,结合GDP增速、M2增速走以及外汇占款增速未来的走势,本文得出结论:我国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在未来将趋势性下降。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贺强  徐海乐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金鹏  
法定存款准备金(下简称存款准备金)是维护商业银行与储蓄机构安全性的重要保证,它也是一国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应量的有效政策工具。因此,各国中央银行都重视对存款准备金的管理。目前,国际银行业公认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下简称联储theFederalReserve?..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李军  李健  林勇  
近年来,西方发达国家纷纷调低法定准备金率,甚至低至零。法定准备金率作为影响货币供应的因素之一,其影响力不断下降。国际上对法定准备金制度改革的做法值得思考和借鉴。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恩涛  姚珂  
存款准备金制度在我国已经成为经常性的一般性操作工具,金融危机后中央银行22次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其操作效果如何有待检验。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利用协整检验等方法,实证研究2008—2012年间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有效性。结果显示: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与货币供应量、利率、物价指数以及汇率都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但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在金融危机后的有效性并不显著。为提高存款准备金制度及货币政策的操作效果,应认识到存款准备金制度工具的时滞,并积极推进包括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外汇储备管理制度等配套改革。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彭化非  
本文就中国人民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区域银行体系流动性的影响进行计量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银行系统的流动性增加,但银行整体信贷扩张能力仍然较强,因此,有必要继续通过综合运用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发行央行票据和特别国债、开办特种存款等方式收缩过多的流动性,同时要密切关注中小法人银行机构的流动性状况,维护金融平稳运行。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彦华  
本文采用2003~2008年的季度数据,借助Johansen协整检验、脉冲函数以及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等计量方法,对我国2003年以来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频繁调整对货币乘数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得出: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与货币乘数有长期稳定关系,而在短期内,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频繁调整并没有对货币乘数产生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芮莉  
存款准备金制度是工业化国家的货币政策工具之一,是一国中央银行实现货币政策目标所采取的重要手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它的功能和作用正发生变化,许多国家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甚至取消这一货币政策工具。我国需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逐步完善存款准备金制度,优化货币政策工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