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71)
- 2023(11058)
- 2022(8901)
- 2021(8218)
- 2020(7190)
- 2019(16187)
- 2018(16121)
- 2017(32290)
- 2016(16990)
- 2015(19112)
- 2014(18904)
- 2013(19438)
- 2012(17813)
- 2011(15447)
- 2010(16238)
- 2009(16280)
- 2008(15904)
- 2007(14791)
- 2006(13625)
- 2005(12821)
- 学科
- 业(84062)
- 济(80370)
- 经济(80286)
- 企(76343)
- 企业(76343)
- 管理(72071)
- 方法(36564)
- 财(31046)
- 数学(28582)
- 数学方法(28470)
- 融(27776)
- 金融(27776)
- 业经(27394)
- 银(26695)
- 银行(26688)
- 中国(25860)
- 行(25735)
- 农(25321)
- 务(23297)
- 财务(23260)
- 财务管理(23226)
- 企业财务(22090)
- 制(21961)
- 农业(18824)
- 技术(16488)
- 策(15615)
- 体(15045)
- 地方(14424)
- 理论(14235)
- 贸(14234)
- 机构
- 学院(249521)
- 大学(245144)
- 济(116620)
- 经济(114461)
- 管理(105029)
- 理学(87486)
- 理学院(86777)
- 管理学(85943)
- 管理学院(85453)
- 研究(74763)
- 中国(71546)
- 财(61680)
- 京(50778)
- 财经(47338)
- 经(42755)
- 江(39002)
- 科学(37750)
- 中心(37014)
- 所(36559)
- 经济学(36307)
- 财经大学(34963)
- 农(34845)
- 经济学院(33107)
- 北京(32638)
- 研究所(31775)
- 州(31755)
- 商学(31272)
- 商学院(31016)
- 业大(29275)
- 经济管理(28082)
- 基金
- 项目(145345)
- 科学(116357)
- 研究(111932)
- 基金(107678)
- 家(90045)
- 国家(89179)
- 科学基金(79058)
- 社会(74148)
- 社会科(70690)
- 社会科学(70675)
- 基金项目(56235)
- 省(56038)
- 教育(49613)
- 自然(48088)
- 自然科(46999)
- 自然科学(46989)
- 自然科学基金(46235)
- 资助(45144)
- 划(45125)
- 编号(44740)
- 成果(36212)
- 业(33893)
- 部(33484)
- 创(33370)
- 发(31647)
- 重点(31633)
- 国家社会(31049)
- 创新(30327)
- 制(30279)
- 课题(29985)
- 期刊
- 济(136504)
- 经济(136504)
- 研究(80738)
- 财(52970)
- 中国(47996)
- 管理(47429)
- 融(43855)
- 金融(43855)
- 农(32518)
- 科学(27959)
- 学报(25734)
- 财经(24843)
- 技术(23356)
- 业经(22706)
- 经济研究(21632)
- 大学(21603)
- 经(21428)
- 农业(21372)
- 学学(20574)
- 问题(17800)
- 教育(16347)
- 技术经济(16288)
- 贸(15263)
- 财会(15111)
- 业(14509)
- 国际(14406)
- 现代(14022)
- 会计(13424)
- 商业(13393)
- 理论(13185)
共检索到4017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林四春 何小锋
本文针对目前有限的统计数据,提出了投资管理的估算方法。金融业各个子行业都有投资管理活动,主要涉及银行业的理财计划,证券公司的理财计划,信托业的信托资产管理与自有资产管理业务,保险机构的保险资产投资管理活动,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与股权投资基金管理的经营活动。根据金融业各个子行业的特点,文章分别估算各个行业的投资管理增加值。在加总的投资管理增加值基础上,本文解释和分析投资管理产业的一些特点与未来发展趋势。这是国内首次对整体经济的投资管理增加值进行估算与解释。
关键词:
投资管理 增加值 估算 结构分析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夏春雷 彭振江 刘梦佳
本文通过分析比较我国和国际上其他国家的金融业增加值,发现无论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与新兴经济体国家相比,我国的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都相对偏高。为此本文对金融业增加值的核算方法进行梳理,搜集了全部金融业上市公司数据,对我国近十年的金融业增加值进行重新测算。最后将金融业增加值重新测算结果与公布结果进行比较,研究探讨我国金融业发展现状,随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业增加值 收入法 金融统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永亮 余道先
工业增加值是国民经济核算的一项重要基础性指标,对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尝试了月度工业增加值的多种估算方法,采用工业增加值增速、价格指数、工业总产值、工业销售产值等指标数据,推算出1994年1月至2013年12月的实际工业增加值和名义工业增加值,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工业增加值数据缺失问题。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兆有
金融业增加值(Financial Value Added)反映了国民经济体系中金融业部门在一定时期内通过提供金融服务创造的国民财富的价值总量,与此相对应的另一个概念是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这两个指标从总量和结构两个方面共同反映了金融业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地位。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持续深入以及金融创新的不断加快,新型金融业态不断涌现,目前的金融业增加值核算已不能完整反映金融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鉴于此,有必要对当前的金融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徐国祥 刘新姬
本文首先梳理了我国金融业分类的演化,在借鉴国际标准产业分类体系(ISIC4.0)、新加坡金融业分类和我国香港金融业分类的基础上,对我国2011年公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4754-2011)》中金融业的分类提出了改进建议;其次,基于改进的金融业分类,分析了我国季度金融业增加值计算方法的缺陷,提出用比重模型和回归模型来改进计算方法;最后,利用2008年普查年度某地区金融业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两个模型的计算结果均较准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何伟刚 刘朝阳 李美洲 胥爱欢
"十二五"期间,我国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6.2%上升到8.4%,金融业增加值已成为GDP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算结果对GDP影响较大。由于过去缺少相关基础数据统计,迄今为止我国季度金融业增加值一直沿用存贷款余额增速等指标进行推算。随着我国金融业深化发展和利率市场化持续推进,以存贷款余额增速为主导的推算指标体系的代表性和稳定性不断弱化,不能全面、客观地反映金融业价值创造情况。鉴于此,本文根据金融业增加值核算的基本原理,结合国内金融业发展的实际,剖析现行季度金融业增加值推算方法存在的缺陷,并提出改进建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文森 李红玲
"金融业增加值"是金融行业重要的核算指标,本文旨在对这一指标的核算问题,从国际比较、国内演进和现存问题等三方面给予分析和解读,以便从整体上反映我国"金融业增加值"核算的实际状况。在国际比较方面,重点解析了SNA1993的核心——"参考利率"概念和方法;在国内演进方面,着重分析了引进SNA1993的困难和实际的处理方法;最后,从实际工作经验出发总结揭示了现行核算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和争议。
关键词:
金融业增加值 SNA 国民经济核算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吉光
<正>2024年第一季度,我国对金融业增加值中货币金融服务业增加值的季度核算方式进行了调整优化,从主要参考存贷款余额同比增速调整为参考净利息收入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以下简称“两收”)进行季度核算。显然,调整后的口径更能体现价值创造导向,符合高质量发展总体方向,有利于解决过往统计方式带来的时点冲量、金融业增加值虚增、干扰市场利率等问题,从而推动商业银行更好地回归经营本源,提高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夯实金融业增加值。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立平 魏博文
近年来,我国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持续升高问题受到广泛关注。本文从国际对比的视角,基于收入法核算框架,分部门(银、证、保、其他金融)和分收入结构(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对我国金融业增加值占比快速上升的原因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我国金融业增加值占比高,波动大,趋势异常;分部门看,存在银行业比重居高不下,证券业时常搅局,保险业未受到更多重视的问题;分收入结构看,"两大"(劳动者报酬、营业盈余)与"两小"(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重要性与国外完全相反。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我国金融
关键词:
金融业增加值 收入法 国际比较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郭晶 刘菲菲
文章基于贸易增加值的视角综合考虑了服务业直接出口和物化在制造业中的间接出口,对国际竞争力指标进行了修正并重新估算,得出以下结论:由于未剔除进口中间投入的影响,传统的国际市场占有率(IMS)和显示性比较优势(RCA)指标高估了中国服务业直接出口的国际竞争力;由于未考虑物化在制造业出口中的服务业间接出口,传统的IMS和RCA指标低估了中国服务业整体的国际竞争力;中国服务业国际市场占有率虽逐年上升,但是仍表现为极强的比较劣势,而且服务业直接出口的比较劣势有恶化的趋势;中国资本、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具有很低的市场占有率和极强的比较劣势。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缪子菊
本文利用总贸易核算法和最新的WIOD数据库,将2000-2014年中美56个产业部门的双边贸易进行了完全分解,测算了中美双边贸易中的实际利益。结果表明:(1)以贸易总值衡量和以增加值衡量的中美双边贸易存在显著差异,且存在明显的行业差异;(2)以贸易总值衡量,中国制造业对美国存在大额顺差,但以增加值衡量可以发现,顺差实际来源于隐含在中国出口中的其他国家的国外增加值,因此中美双边贸易中,尽管制造业出口贸易顺差在中国,但真实利得并不在中国;(3)从服务业来看,中国是贸易逆差国,且逆差呈现进一步扩大趋势。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中美贸易 附加值 真实利益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文森 李红玲
本文旨在对金融行业最重要的核算指标——"金融业增加值"的相关问题,给出一幅尽可能完整而清晰的分析图像。为此,本文将按照两条逻辑线索展开:一是实证上,通过对国际、国内及省际三个层面上历史与现实数据的疏理分析,揭示"金融业增加值"的发展趋势、内在结构及影响因素;另一是理论上,通过对相关制度及经济学理论的整理与总结,探讨了"金融业增加值"指标的实际内涵、制度缺陷及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机制。
关键词:
金融行业 核算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完颜素娟
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反映了金融业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动态关系,以及金融业在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金融业的发展应与实体经济的发展维持在一种“相当”的关系上才是合理的。目前,我国金融业存在过度发展倾向,而且金融业的扩张速度随着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呈现周期性特征。与国外相比,我国金融业增加值占比增速过快、整体偏高、波动偏大;相比美国而言,我国金融业发展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作用不显著,金融业的发展与实体经济出现了分离。对金融业增加值占比较高的12个地区分析发现,金融业增加值增速最快的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并不理想,反而远低于全国经济发展平均水平,金融业过度发展加大了金融业和整体经济的波动风险,损害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导致贷款产出效率过快下降和经济“脱实向虚”。对此,要通过促进实体经济报酬占优、维护金融体系多样性、发展关系型融资和耐心资本等方式来稳定金融体系;大力发展科技金融和供应链金融,提升金融支持的精准度和直达性;优化金融监管,全方位规避“脱实向虚”。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太原中心支行课题组 李文森
金融业增加值是金融业从事金融中介服务及相关附属活动而新创造的价值,是一定时期内金融业生产经营活动最终成果的反映。另一个与"金融业增加值"相联系的重要派生概念是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简称"金融业增加值比重")。一般认为,"金融业增加值"反映了金融业的绝对规模,而"金融业增加值比重"反映了金融业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林四春 何小锋
首先借用先前投资管理增加值的估算结果,在加总的投资管理增加值的基础上调整了支出法核算公式,提出了金融消费的概念,并估算了金融消费的总量。接着调整了金融业在投入产出表中的核算,重点进行了金融业的结构分析(投入产出系数)。最后引入了宏观交易费用与产业满意度等概念,分析了金融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定位与规划,同时提出了一些实际的金融业规划政策,批评了盲目发展金融业的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