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13)
- 2023(9696)
- 2022(8265)
- 2021(7818)
- 2020(6792)
- 2019(16117)
- 2018(15641)
- 2017(30278)
- 2016(16318)
- 2015(18963)
- 2014(18813)
- 2013(18987)
- 2012(17966)
- 2011(16330)
- 2010(16317)
- 2009(15328)
- 2008(15639)
- 2007(14175)
- 2006(12298)
- 2005(11380)
- 学科
- 济(74112)
- 经济(74050)
- 管理(41731)
- 业(41578)
- 方法(35685)
- 企(34450)
- 企业(34450)
- 数学(32343)
- 数学方法(32134)
- 中国(21237)
- 银(21023)
- 银行(20878)
- 制(20437)
- 行(19538)
- 农(18223)
- 财(17757)
- 贸(16493)
- 贸易(16480)
- 易(15955)
- 业经(15791)
- 融(14633)
- 金融(14631)
- 学(13757)
- 度(11901)
- 制度(11892)
- 农业(11865)
- 地方(11244)
- 务(10975)
- 财务(10959)
- 财务管理(10928)
- 机构
- 大学(244078)
- 学院(239470)
- 济(109568)
- 经济(107620)
- 管理(89871)
- 研究(87849)
- 理学(76231)
- 理学院(75319)
- 中国(74809)
- 管理学(74221)
- 管理学院(73764)
- 京(52721)
- 科学(51896)
- 财(50121)
- 农(45627)
- 所(45439)
- 研究所(41478)
- 中心(40720)
- 财经(40065)
- 经(36538)
- 农业(36477)
- 经济学(35922)
- 业大(35886)
- 江(35550)
- 北京(33968)
- 经济学院(32610)
- 院(30462)
- 财经大学(29984)
- 范(29638)
- 师范(29348)
- 基金
- 项目(155045)
- 科学(121615)
- 基金(115220)
- 研究(110794)
- 家(101478)
- 国家(100710)
- 科学基金(84788)
- 社会(72018)
- 社会科(68469)
- 社会科学(68445)
- 基金项目(60370)
- 省(56981)
- 自然(53983)
- 自然科(52699)
- 自然科学(52681)
- 自然科学基金(51843)
- 教育(50466)
- 划(49531)
- 资助(48272)
- 编号(42897)
- 部(36194)
- 重点(35609)
- 成果(35515)
- 发(33351)
- 创(31941)
- 国家社会(31284)
- 教育部(30924)
- 中国(30563)
- 科研(30341)
- 创新(30099)
- 期刊
- 济(115438)
- 经济(115438)
- 研究(75903)
- 中国(47083)
- 农(40117)
- 学报(39970)
- 财(39274)
- 融(36600)
- 金融(36600)
- 科学(36383)
- 管理(31107)
- 大学(29744)
- 学学(28142)
- 农业(25556)
- 财经(20986)
- 教育(20050)
- 经济研究(20000)
- 技术(18474)
- 经(18073)
- 业经(16607)
- 问题(15953)
- 贸(15508)
- 业(15104)
- 国际(13953)
- 世界(13266)
- 技术经济(12676)
- 理论(12342)
- 统计(11823)
- 版(11494)
- 实践(10800)
共检索到3686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徐俊焕 桂泳平
近年来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理成效明显,不良债权绝对数量下降较快,本文对银行业不良资产的成因进行了简要分析,重点从不良资产产生的内外成因出发,对四大国有银行处理不良资产的方法进行了分析,论证了近年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下降原因。
关键词:
不良资产 国企改革 信贷风险管理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廖国民 周文贵
本文基于博弈论和预算软约束理论,从三个视角对国有银行的巨额不良资产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由于政府的父爱主义,其不仅关注投融资的经济效益,还关注所产生的社会政治收益,因此,政府总是偏好给陷入困境的企业实施再融资而不是破产清算;由于国有银行治理结构的缺陷,银行经理存在严重的代理问题,其在贷款决策中存在寻租等机会主义行为,导致贷款对象的平均质量下降,信贷风险大大提高;由于对企业实施严格的破产政策会导致很大的外部性而产生过高的清算成本,使得银行偏好给陷于困境的企业实施再融资解救而不是清算。这些因素导致国有银行产生大量的不良资产。文章提出了治理国有银行不良资产的具体对策。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周兆生
本文回顾了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现状及第一次剥离的情况 ,构建了模拟不良资产下降过程的计算模型 ,从而对当前银行在消化不良资产的进程中所面对的利率与利差风险进行了评估 ,并在扩展的模型中预测了不同情况下 ,解决不良资产需要的时间。最后 ,作者提出自己的观点 ,即支持政府注资或剥离。
关键词:
国有银行 不良资产 处置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顾金宏
如何处置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巨额下良资产,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经济、金融专家和实际工作者都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处置不良资产的模式,主要有"剥离"模式、证券化模式、交易中心模式等。通过对这几种处置模式进行分析,提出加快国有商业银行下良资产处置的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郭军
本文从产业结构升级与商业银行资产结构关系的角度,提出并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存在不同于体制因素所导致的结构性不良资产的现象,并提出通过发展投资银行业来为商业银行分担投资风险与提供市场退出渠道、通过商业银行之间的资产互换,来防范与化解结构性不良资产的思路。
关键词:
结构性不良资产 市场退出 资产互换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靳立生 周莉
我国银行面临诸多风险,其中银行的不良资产比例过高将危及银行健康发展并有可能引发系统性金融风波。目前,我国银行的不良贷款占贷款总额25%左右,其中呆帐贷款约占2%左右,加上逾期和呆滞贷款中实际收不回来的贷款,贷款损失可能达到5%~6%。因此,消化和减少不良资产成为商业银行的当务之急。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卓怀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锦辉
以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占主导地位的我国银行业 ,不良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已达 2 5 %。巨额不良金融资产 ,严重地阻碍了中国银行业的系列金融改革进程 ,因而必须改进现有处置方式 ,推行商业化处置模式 ,走出一条中国特色不良金融资产处置之路。
关键词:
金融不良资产 成因 商业化处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耀中
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的下降既有诸如银行内部治理结构改善,不良资产剥离等内在原因,也有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金融体制改革等外在原因。文章通过对GDP增长,通货膨胀,国有企业利润,国内上市公司数量,在华外资银行的资产占比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发现其与银行不良贷款率呈一定的负相关,并给出下一步商业银行改革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不良贷款率 宏观经济 金融改革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洪江
本文首先对不良资产的内涵进行了界定 ,然后从多个角度分析了当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中不良资产的现状 ,并分析了不良资产的变化趋势以及制度成因。国有商业银行中不良资产的数量要大大高于官方公布的数字 ,资产质量被高估 ,且不良资产仍不断恶化。原因是我国财务会计制度不合理 ,银行内部管理不规范 ,造成银行分支机构不能如实地反应信贷资产质量。
关键词:
国有商业银行 不良资产状况 会计制度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国栋 章仁俊
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问题已成为阻碍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模式与国际接轨的主要原因 ,已制约了我国金融改革和经济发展。本文揭示出不良资产形成的根源是体制问题 ,提出化解不良资产之关键是对金融制度和产权体制进行创新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不良资产 产权体制 创新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胡良
银行不良贷款问题,已构成目前困扰我国经济、金融的最大难题。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了剥离银行不良资产等重大举措,近几年来,国有商业银行都在各出新招,处置不良资产,降低不良贷款,提高资产质量,迎接加入WTO的挑战。本文就工商银行江西省分行(以下简称我行)实行不良贷款集中经营的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仁松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产生是由于信贷资金财政化,政府的行政干预,国有企业不合理的法人治理结构,银行的经营管理体制不健全,金融监管效率的制约。在借鉴马来西亚国家成功处理不良资产的基础上,提出化解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措施:实行银行重组,调整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结构,建立健全有利于处置不良资产的自动调节机制;以市场为导向,建立合适处理巨额不良资产的资产管理公司;深化国企改革,健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硬化银行与企业的债权债务关系;有关各方面通力协作.构建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
关键词:
银行重组 产权结构 资产证券化 信用环境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中国工商银行湖北省分行资产风险管理处课题组
近年来 ,通过调整信贷结构 ,加大信贷营销力度 ,清收、转化、核销、剥离不良资产等多种手段 ,各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有了很大的改善。但由于历史的积淀和惯性作用 ,不良资产并没有降到理想的水平。因此 ,加快处置和转化、降低不良资产 ,就成了各商业银行的重大课题。本文从建立加快不良资产处置的运作机制、研制出台加快不良资产处置的经营战略、明确不良资产处置的原则、制定并完善不良资产处置的措施办法、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力避处置风险等方面对加快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国有商业银行 不良资产 处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