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41)
2023(11573)
2022(10226)
2021(9675)
2020(8100)
2019(18584)
2018(18514)
2017(35795)
2016(19647)
2015(21993)
2014(22106)
2013(21826)
2012(19768)
2011(17830)
2010(17677)
2009(16209)
2008(15688)
2007(13545)
2006(11727)
2005(10186)
作者
(56889)
(46968)
(46622)
(44480)
(29839)
(22746)
(21393)
(18804)
(17959)
(16681)
(16341)
(15835)
(14816)
(14648)
(14619)
(14256)
(14142)
(14079)
(13332)
(13310)
(11620)
(11384)
(11378)
(10652)
(10533)
(10423)
(10411)
(10261)
(9427)
(9294)
学科
(78860)
经济(78785)
管理(55968)
(52887)
(42732)
企业(42732)
方法(37568)
数学(32843)
数学方法(32455)
中国(20838)
地方(19686)
(19517)
(18062)
(17929)
业经(16667)
环境(15708)
(13691)
农业(13224)
理论(13207)
(13138)
(12567)
银行(12529)
(12382)
贸易(12377)
(12006)
财务(11946)
财务管理(11920)
(11852)
(11826)
(11782)
机构
大学(275169)
学院(273824)
管理(112989)
(103721)
经济(101292)
理学(98113)
理学院(97005)
管理学(95262)
管理学院(94789)
研究(89633)
中国(68373)
(58876)
科学(58810)
(47456)
(44846)
(42533)
业大(41954)
研究所(41382)
中心(40966)
(38646)
财经(38615)
北京(37316)
(36693)
师范(36396)
(35106)
(33313)
农业(33258)
(32207)
经济学(29801)
师范大学(29625)
基金
项目(195914)
科学(153675)
研究(142053)
基金(141208)
(122984)
国家(122001)
科学基金(104997)
社会(88210)
社会科(83453)
社会科学(83429)
(77145)
基金项目(76029)
自然(69738)
自然科(67991)
自然科学(67975)
自然科学基金(66696)
(65172)
教育(64194)
资助(58338)
编号(58299)
成果(45873)
重点(43749)
(42330)
(41603)
(40101)
课题(39677)
科研(37664)
创新(37404)
教育部(35830)
大学(35765)
期刊
(109856)
经济(109856)
研究(78982)
中国(47897)
学报(43399)
科学(40564)
管理(38227)
(37153)
(33587)
大学(32183)
学学(30362)
教育(28637)
农业(26456)
(24488)
金融(24488)
技术(23217)
业经(18185)
财经(17219)
经济研究(16325)
资源(14926)
图书(14443)
(14394)
理论(14266)
科技(14235)
问题(13838)
(13525)
实践(13418)
(13418)
技术经济(13377)
现代(12204)
共检索到3865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甘居利  贾晓平  林钦  李纯厚  王增焕  周国君  王小平  蔡文贵  吕晓瑜  
根据金属元素在地壳、海水、近海沉积物和海洋生物体内的丰度,吸收金属毒性实验研究成果,也考虑了沉积物内金属赋存形态对生物体吸收金属的影响,以及海洋生态系统对金属毒性的敏感程度,初步建立了近岸渔业海域沉积物重金属的生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应用该体系对南海东北部红海湾沉积物重金属的生态风险性作试评价,所得结论同其它研究结果互为补充和借鉴,并能为南海区半封闭型海湾规模化养殖的环境容量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庆召  曾朝辉  李春光  
重金属污染被认为是2l世纪影响人类生存与健康的重要环境问题,该类物质极易在近岸海域沉积环境富集,因此海洋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已成为人们关注的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之一,而重金属生态风险评价则成为污染生态学研究的前沿。综述了重金属的形态及生物有效性、重金属污染程度评价方法、重金属生态效应评价法等3种典型生态风险评价方法,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对不同的生态风险评价的方法和技术手段进行对比研究,并讨论了相关模型的适用范围及局限性。主要结论如下:金属的赋存形态是基于操作定义的,采用不同的提取方法及提取过程中使用的不同试剂都会对分析结果产生影响;重金属污染程度评价方法难以反映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化学活性和生物可利用性;生...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罗昆  李亮  龙根元  刘刚  薛玉龙  潘卫红  
通过对海南岛南部近岸海域49个表层沉积物的重金属元素含量的分析,结合沉积物的粒度组成特征,探讨了重金属可能的来源并评价了重金属的污染状况和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表层沉积物以砂和粉砂为主,砾石和黏土含量相对较少。重金属平均含量较低,最高是Zn元素,为38.98 mg/kg,大部分属于国家海洋沉积物一类标准。除As元素之外,Zn、Cu、Cd、Pb、Cr和Hg 6种重金属元素之间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与粉砂和黏土等细颗粒沉积物也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潜在生态危害指数的评价结果显示,海南岛南部近岸表层沉积物中的重金属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金文奖  侯平  张伟  梁立成  俞飞  
为揭示温州鳌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情况,分别采集该河流的表层底泥与河岸土壤,合计31组,共62个样品。样品经处理后使用光谱仪X-MET 7000测量重金属质量分数,使用土壤背景值、差异性分析、相关性分析和潜在生态评价法分析其中的重金属铬、铜、锌、镍和铅质量分数空间分布及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1)从整体上看,除铅外,河岸土壤与表层底泥中的其他4种重金属质量分数均显著高于温州市土壤重金属背景值(P0.05),海口涌潮河水回流是主要原因,而底泥中镍质量分数显著高于岸边土壤(P<0.05)。(2)相关性分析表明,表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丽旭  蒋晓山  赵敏  李志恩  
根据长江口洋山海域表层沉积物监测资料,利用变异系数法和富积系数法,对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空间波动程度及富积程度进行了分析,并采用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其潜在生态危害程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在表层沉积物所监测的重金属中,Pb元素的空间波动程度最高,其它重金属元素的空间波动程度较低,各重金属空间波动程度的顺序依次为Pb>Cd>Hg>Cu>Cr>As>Zn;沉积物中Cu元素的富积程度最高,Pb元素次之,其它重金属元素的富积程度较低,各重金属富积程度的顺序依次为Cu>Pb>Zn>As>Cr>Cd>Hg。潜在生态危害评价结果显示:洋山海域表层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对海洋生态系统的潜在生态危害较...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于亚军  贺泽好  
【目的】土壤重金属污染是煤矸山复垦地植被恢复的重要障碍因素。因此,查明煤矸山复垦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对指导煤矸山植被复垦具有重要作用。【方法】以山西省长治王庄煤矸山复垦6年的林地(SL)和草地(GL)为研究对象,分析了2种植被类型煤矸山土壤重金属Hg、As、Pb、Cd和Ni污染的生态风险。【结果】(1)从2种复垦地重金属含量的差异来看,在2040 cm土层,复垦林地(SL)和复垦草地(GL)Pb、Hg、As和Ni不同程度偏高,其中Pb最明显,但在020 cm土层,2种复垦地土壤重金属含量低于CK样地。(2)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杨  李海东  施卫省  何俊德  胡亚文  
采用单隐层RBF神经网络模型预测土壤重金属Cr、As、Ni、Pb、Zn 5种元素的含量,实测35组数据做为训练数据,另用6组做验证数据,该模型是以利用采样的10组数据预测其后的连续5组数据,输入层的神经元个数是10,输出层是5,隐含层的传递函数为径向基函数radbas,输出层的传递函数为线性函数Purelin,其结果表明:采用RBF神经网络模型预测有较高的精度。通过多元统计分析采样样品与预测样品,研究区域As、Ni、Zn的均值超过了上海市土壤环境背景值,As元素达到高度变异,Pb、Zn、Ni 3种元素达到中度变异。通过因子分析,前2个因子基本包含了全部元素变量的主要信息,第1因子中载荷最高是元素Ni(0.946),第2因子中则为元素As(0.930)。通过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评价,研究区域整体呈轻度生态风险水平。采用RBF神经网络模型可以降低采样分析成本,更好的评价区域土壤重金属的生态风险。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黎燕琼  龚固堂  郑绍伟  陈俊华  谢天资  慕长龙  
为了解不同植被配置模式的河岸防护林土壤重金属的含量特征和污染状况,提出能有效降解土壤重金属危害的植被配置模式。本文选择了成都市沙河生态景观防护林带中的乔灌草、乔草、灌草以及单层灌木林和草坪等5种典型植被配置模式林分,测定了Mn、Cr、Co、Ni、Cu、Zn、Cd和As等重金属和全N、全K和全P等主要营养元素在土壤中的分配状况;并对土壤重金属的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1 Mn、Zn、Cr和Pb等8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在不同植被配置模式下均有显著性差异(PPb>Ni>Cu>Co;As含量最低。2根据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彬武  孙丹峰  
为满足土壤重金属宏观管理需要,开展人地关系视角下的风险管理研究。在系统梳理土地利用系统中土壤重金属的来源及其物质流循环的基础上,依据社会-生态系统(Social-ecological SyStemS,SeSS)理论分析框架,构建了区域土壤重金属风险综合管理模式框架。该框架由外部驱动子系统、内生驱动子系统和土地利用系统表征三部分组成,该框架的资源系统、资源单元、利益相关者和管控系统是区域土壤重金属累积协同演化和不确定问题分析的主体。结合我国土壤重金属管理研究实际,围绕提出的模式框架,建立区域土壤重金属分析控制技术体系,主要包括实现土壤重金属社会-生态类型(孕污环境)分区、制定不同土地利用系统(方...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张伟  陈蜀蓉  侯平  
为全面了解浙江省浦阳江流域浦江县城区段疏浚前后底泥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及其潜在生态危害程度,在浦阳江干流及5条支流共采集24个底泥样品,以及生态清淤站的64个样本,测试了砷(As),铬(Cr),镍(Ni),铜(Cu),锌(ZN),铅(Pb)等6种重金属元素,并结合数据与地理信息系统(Gis)制图,比较各河段的污染情况,采用地积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浦阳江流域疏浚前后重金属污染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浦阳江流域底泥在疏浚后,重金属质量分数与疏浚前有了明显下降,普遍下降了1~2倍,但各样点重金属质量分数还是普遍高于当地的土壤重金属背景值;各种重金属污染对浦阳江流域构成的潜在生态危害由强至弱...
[期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作者] 秦先燕  彭苗枝  胡波  吴剑雄  孙跃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付川  潘杰  牟新利  傅扬武  陈书鸿  周纬生  
对长江万州段沉积物进行采集,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沉积物中的Pb、Cu、Cr、Cd、Zn等重金属的含量,用单因子指数法和Hakanson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了沉积物中重金属综合污染效应。结果表明:长江万州段主要的重金属污染因子为Cd,生态风险影响因子顺序为:Cd>Zn>Pb>Cu>Cr。潜在生态风险因子大小顺序为:Cd>Pb>Cu>Zn>Cr,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平均值为152.35,长江万州段大部分断面处于中等潜在生态风险。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石磊  
[目的]通过测定秦巴山区巴中市农田土壤中镉(Cd)、铅(Pb)、锌(Zn)3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及分布特征,为农田重金属防治科学决策的制定提供数据支撑。[方法]文章采用内梅罗指数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来综合评价巴中市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结果]巴中市农田土壤锌平均含量比四川省丘陵地区背景值高6.78%,而镉和铅含量均未超出其背景值,总体评价良好,但各检测点之间差异较大,镉含量最多超出背景值5.7倍。内梅罗指数评价结果显示,全市平均综合污染指数为1.10,接近清洁状态。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评价结果显示,其最小值为15.94,最大值为177.74,平均值为35.38。[结论]巴中市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基本处于低度风险级别,但各地块污染程度不尽一致,应因地制宜,采取适当措施治理土壤污染。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金院  汪勇  胡洁  韩瑞超  林跃胜  徐仪红  苗雨青  吴立  
通过采集、测定升金湖沉积岩芯重金属含量,基于岩芯AMS~(14)C年代—深度模型,分析了升金湖1000 A.D.以来的重金属污染历史特征和可能来源,采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与富集系数法评价了升金湖流域不同历史时期生态风险。研究结果表明,元素As、Mn、Pb、Cu、Zn、Cr、V和Ni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9.2、623.7、28.6、42.4、115.7、83.7、153.1和46.5 mg·kg~(-1)。随时间推移,升金湖沉积物中重金属综合潜在生态风险(RI)逐渐上升;1600 A.D.前元素As的潜在生态风险属于轻微生态危害,1900 A.D.后上升为中等生态危害,元素Cu、Mn、Ni、Pb、Zn、V和Cr均为轻微生态危害;各元素潜在生态危害由大到小排序为As>Cu>Ni>V>Pb>Cr>Mn>Zn, As、Cu为主要贡献因子。1600 A.D.前元素As为轻度富集,人为污染小,1600 A.D.后呈中等偏强富集,人为来源占比显著增加;1600 A.D.前元素Cu波动变化,1600 A.D.后呈中等富集,人为来源占比增加;其余重金属Mn、Pb、Ni、Cr、Zn、V富集程度较小,1900 A.D.后存在一定程度的人为来源。多元统计分析结果显示,1600 A.D.前重金属主要为自然状态下沉积,1600~1900 A.D.为人类活动与自然沉积共同作用,1900 A.D.后人类活动是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其中工业污染物排放、矿业开采、农业活动是重金属污染来源的主要影响因子。基于以上研究,分析了升金湖流域未来可能存在的生态风险,为长江下游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参考。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胡益峰  刘蒙蒙  李璐璐  方添坤  李卫丁  
根据2012年绿华减载平台附近海域春、夏、秋三个季度沉积物监测结果分析评价表明:(1)该海域沉积物中汞(Hg)、砷(As)、铜(Cu)、铅(Pb)、镉(Cd)、铬(Cr)6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均符合《海洋沉积物质量》第一类标准值;铁(Fe)元素含量相比2006年明显升高。(2)地积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结果均显示,重金属Hg、As、Pb、Cr均未受到污染,Cu受到轻微污染,而Cd受到中等程度及以上污染,2种方法的评价结果一致性较好。(3)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结果显示,重金属Hg、As、Cu、Pb和Cr为低等程度潜在生态危害,而Cd为较高程度潜在生态危害。该海域沉积物6种重金属的综合潜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