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778)
2023(15560)
2022(13549)
2021(12778)
2020(10442)
2019(24095)
2018(23974)
2017(45784)
2016(25167)
2015(28187)
2014(28421)
2013(28045)
2012(26421)
2011(24051)
2010(24429)
2009(22307)
2008(21606)
2007(19025)
2006(17200)
2005(15493)
作者
(74110)
(61509)
(60876)
(58061)
(39539)
(29511)
(27776)
(24072)
(23548)
(22338)
(21139)
(20908)
(19757)
(19689)
(19228)
(18945)
(18228)
(18051)
(17794)
(17696)
(15561)
(15283)
(14934)
(14125)
(13809)
(13798)
(13761)
(13651)
(12435)
(12135)
学科
(104252)
经济(104145)
管理(69056)
(66774)
(52895)
企业(52895)
方法(40389)
数学(34587)
数学方法(34127)
中国(31392)
(30901)
地方(29607)
(23950)
业经(23871)
(23588)
农业(20984)
(19310)
贸易(19294)
(18824)
(18627)
环境(17321)
(17006)
银行(16956)
(16527)
金融(16525)
(16514)
(16355)
理论(16203)
技术(16025)
(15802)
机构
学院(354397)
大学(353751)
(140687)
管理(137613)
经济(137394)
研究(128477)
理学(117579)
理学院(116118)
管理学(114098)
管理学院(113453)
中国(96822)
科学(80588)
(78398)
(66267)
(64780)
(60437)
研究所(60164)
(57917)
中心(57662)
业大(52835)
(50680)
财经(50232)
师范(50213)
北京(49978)
(47019)
农业(46953)
(45514)
(44657)
师范大学(40547)
经济学(40427)
基金
项目(238091)
科学(186495)
研究(175828)
基金(169983)
(148463)
国家(147167)
科学基金(125227)
社会(108015)
社会科(102147)
社会科学(102121)
(93776)
基金项目(90096)
自然(81709)
教育(80110)
自然科(79719)
自然科学(79703)
(79221)
自然科学基金(78223)
编号(73201)
资助(70116)
成果(60289)
(54732)
重点(54042)
(51973)
课题(51421)
(48798)
创新(45485)
科研(44942)
项目编号(43892)
教育部(43879)
期刊
(165154)
经济(165154)
研究(110081)
中国(75480)
学报(55613)
(55515)
科学(52532)
管理(52026)
(46888)
教育(45310)
大学(41440)
学学(38600)
农业(38444)
(35723)
金融(35723)
技术(31112)
业经(28089)
经济研究(25297)
财经(23670)
问题(21048)
图书(20490)
(20176)
(19927)
资源(18502)
科技(17363)
理论(17195)
技术经济(16884)
现代(16610)
(16149)
实践(15752)
共检索到5477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窦睿音  
三江源地区位于我国西部,是澜沧江、黄河、长江的发源地,也是全国生态系统的天然屏障,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利用1960~2013年三江源境内13个气象站点的月气温、降水资料,采用线性回归分析、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样条函数插值法等气候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三江源地区气温突变前后三个源区降水空间分布特征,并针对气候变化分别为三个源区提出可持续发展适应对策,结论如下:(1)三江源及其三个源区年及四季气候均呈暖湿化趋势。(2)三江源年气温发生突变后长江源北部降水明显增多;春季气温突变后,澜沧江源、黄河源冬南部降水明显增多;夏季气温突变后,长江源北部降水明显增多;秋季降水空间分布在气温突前变后...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高雅灵  林慧龙  周祯莹  魏祎梅  
三江源的生态问题对全国生态和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研究其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生态足迹模型对三江源2000–2012年的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和生态盈余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2000–2012年三江源人均生态足迹呈上升趋势,各土地利用类型分配不均,其中耕地供给率最大,其后依次为林地、水域、草地、化石燃料用地和建筑用地。人均生态承载力呈下降趋势,按降幅由多到少依次为建筑用地40%、草地29.95%、耕地20%、林地14.81%、水域2%。另外,草地对生态承载力的贡献最大,年均贡献率达41%,其次为林地,为38%。三江源整体呈生态盈余,但盈余有下降趋势,且不同土地类型生态盈亏也存在差异,其中草地和林地为生态盈余,耕地和化石燃料用地为生态赤字,水域和建筑用地开始由生态盈余转为生态赤字。
[期刊] 改革  [作者] 郭志仪  马洪波  
当前,三江源地区可持续发展中存在一些问题,既有气候变化的自然原因,又有草场产权制度不尽合理、资源与环境法律制度不够完善以及游牧文化向农耕文化不断转换等深层次的制度原因。应通过改革草场产权制度、加强法治建设、精简政府机构、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和国际合作机制以及保护高原文化多样性等制度性措施,保证三江源地区的生态安全,促进三江源地区可持续发展。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史军  穆海振  
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社会城镇规划与自然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越发密切,城镇规划体系需要纳入气候变化的影响并考虑适应气候变化的策略。首先以发达国家及世界著名大城市为参考,对美国、德国和日本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城镇可持续发展规划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实践措施分别进行了综述和提炼;然后,以上海为例,对照分析了我国大城市在城镇化过程中面临的气候变化挑战及存在的脆弱性,包括城镇发展规划与气候环境的相容性考虑不够、城镇化过程对气候环境的影响缺乏充分论证、城镇基础设施抵御气象灾害的能力较低、气候变化对城镇人体健康的影响未给予高度关注等;最后,指出了我国大城市应对气候变化的城镇可持续发展思路及重点方向,即充分考虑区域气候...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C.D.哈里斯  李青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琮  
半个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若干启示李琮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已经半个世纪,现在世界正趋向21世纪的门槛。此时,人们都在抱着种种希冀展望未来。但是为了预见未来,就不能不回顾过去,因未来不过是历史的延续。要想未来更美好,就必须先向历史学习。西谚有云:“...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秦大河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自2007年发布第四次评估报告(AR4)以来,新的观测证据进一步证明,全球气候系统变暖是毋庸置疑的事实。2012年之前的3个连续10年的全球地表平均气温,都比1850年以来任何一个10年更高,且可能是过去1400年来最热的30年。虽然1998-2012年全球地表增温速率趋缓,但还不能反映出气候变化的长期趋势。1970年以来海洋在变暖,海洋上层75 m以上的海水温度每10年升温幅度超过0.11℃;1971-2010年地球气候系统增加的净能量中,93%被海洋吸收。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速率加快,1993-2010年间高达3.2 mm/年。全球海洋的人为碳库很可能已增加,导致海洋表层水酸化。1971年以来,全球几乎所有冰川、格陵兰冰盖和南极冰盖的冰量都在损失。其中1979年以来北极海冰范围以每10年3.5%~4.1%的速率缩小,同期南极海冰范围以每10年1.2%~1.8%的速率增大。北半球积雪范围在缩小。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大多数地区的多年冻土温度升高。已在大气和海洋变暖、水循环变化、冰冻圈退缩、海平面上升和极端气候事件的变化中检测到人类活动影响的信号。1750年以来大气CO2浓度的增加是人为辐射强迫增加的主因,导致20世纪50年代以来50%以上的全球气候变暖,其信度超过95%。采用CMIP5模式和典型浓度路径(RCPs),预估本世纪末全球地表平均气温将继续升高,热浪、强降水等极端事件的发生频率将增加,降水将呈现"干者愈干、湿者愈湿"趋势。海洋上层的温度比1986-2005年间升高0.6~2.0℃,热量将从海表传向深海,并影响大洋环流,2100年海平面将上升0.26~0.82m。冰冻圈将继续变暖。为控制气候变暖,人类需要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如果较工业化之前的温升达到2℃,全球年均经济损失将达到收入的0.2%~2.0%,并造成大范围不可逆的影响,导致死亡、疾病、食品安全、内陆洪涝、农村饮水和灌溉困难等问题,影响人类安全。但如果采取积极行动,2℃的温升目标仍可望达到。为遏制逐渐失控的全球变暖,需全球共同努力减排,以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理想。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林  李凤霞  郭安红  朱西德  
利用“三江源”地区14个气象台站1962—2004年气温、降水量资料,分析了该地区气候变化趋势及其突变情况。研究表明:近43年来,“三江源”地区气温普遍升高,年及夏、秋季降水量的变化呈微弱减少趋势,而冬、春季降水量呈现出显著增加趋势,气候暖湿变化表现出不同季性,四季及年蒸发量变化呈逐年增大趋势;气候变化具有显著的区域性差异;年平均气温在1987年出现了由冷到暖的突变,冬、春季降水量均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和80年代出现了由少向多的突变,年蒸发量在1986—1988年间发生由少到多突变。全球升温并由此引起的海洋蒸发和陆地上的蒸散加强,地气水分循环加快,是“三江源”地区气候出现暖湿变化的主要原因。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杨鹏  蔚丹丹  李山  
户外体育旅游是户外运动与旅游深度融合,以人们在非惯常的自然环境中,参与徒步、攀岩、露营、骑行、滑雪、水上冲浪等户外运动项目为形式,串联景区景点、度假区的一类旅游活动。作为全球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新兴板块,户外体育旅游在政策和市场双重驱动下增长显著。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赵文举  马孝义  张建兴  吕静渭  
大型灌区对保障我国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水安全和生态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造成的径流变化已经对其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严重的挑战。该文利用M 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研究了泾惠渠灌区渠首来水量、气象要素和灌区水量供需状况变化趋势,分析其产生原因,并探讨了促进灌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表明,泾河来水量和渠首引水量呈明显的减少趋势,灌区气温呈升高趋势,降水呈微弱减少趋势,次灌溉面积呈上升趋势,而灌区目前依靠大量开采地下水资源来弥补灌区渠灌水量不足,已造成了灌区地下水资源超量开采和枯竭,未来灌区供需矛盾将进一步加剧。为此,灌区今后应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科学调控地表地下水水...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新平  王克林  张梅  
湖南是我国中部农业精华地带的组成部分,长期以来,由于受资源禀赋、地理区位、国家政策导向和原有基础等多重影响,形成了传统农业发达而工业发展相对滞后的区域经济。21世纪前期,为实现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和区域经济质量的提升,追赶上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湖南提出了工业化带动的区域经济战略。由于现阶段国内外经济环境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加之在科技发展、资源结构和区域经济实力等方面存在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较大的差异,湖南的工业化必须在对原有传统工业化战略有所扬弃的基础上,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工业化战略。战略的基本点表现为:(1)将优势传统农业产业进行工业化改造,实现高新技术与传统产业的结合;(2)打破城...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马金玉  罗勇  梁宏  李世奎  
论文利用近半个世纪(1961—2009年)全国58个气象站的地面太阳总辐射观测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小波分析和Mann-Kendall检验等方法,分析了近50 a来全国及区域地面太阳总辐射的年际、季节长期变化趋势特征、年代际距平、周期和突变点。结果表明:全国58个站点地面年太阳总辐射的长期变化趋势主要呈变化不明显和下降明显,分别占总站点数的50.0%和46.6%,且具有一定的气候地带性和局地差异。省级大城市的站点中,下降明显的站点约占该类站点数的三分之二,而其他城市以变化不明显的站点居多。从年代际距平看,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呈上升趋势的站点占总站点数的比例分别约为80%和50%;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余绪缨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人们常在某些具有重大意义的时点(如值此世纪之交),既要回顾过去,认真汲取历史的智慧和经验教训;同时又要展望未来,洞察未来发展的总趋势,以期在历史的承先启后、继往开来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波涛汹涌的历史长河中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纪晓岚  
20世纪中叶以来,亚洲国家经济发展进入快速的增长轨道,以平均5%~8%的经济增长速度领先于欧洲、北美地区。在保证经济增长速度的同时,如何使人口、环境、资源与经济发展协调一致,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亚洲各国面临着的一个共同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亚洲国家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