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30)
- 2023(13916)
- 2022(11523)
- 2021(10821)
- 2020(8838)
- 2019(20568)
- 2018(20103)
- 2017(37521)
- 2016(20581)
- 2015(23458)
- 2014(23590)
- 2013(23500)
- 2012(22002)
- 2011(20009)
- 2010(20015)
- 2009(18707)
- 2008(18706)
- 2007(16433)
- 2006(14325)
- 2005(13315)
- 学科
- 济(93150)
- 经济(93067)
- 管理(52126)
- 业(50858)
- 方法(39497)
- 企(38424)
- 企业(38424)
- 数学(35299)
- 数学方法(35024)
- 中国(30610)
- 农(25822)
- 财(21329)
- 地方(19385)
- 学(19206)
- 贸(18406)
- 贸易(18397)
- 业经(18361)
- 易(17889)
- 制(17431)
- 农业(16735)
- 银(14610)
- 银行(14581)
- 融(14226)
- 金融(14224)
- 行(14008)
- 环境(13092)
- 发(12745)
- 和(12392)
- 务(12135)
- 财务(12106)
- 机构
- 大学(303642)
- 学院(298955)
- 济(131692)
- 经济(129004)
- 研究(113779)
- 管理(108745)
- 理学(93165)
- 理学院(91881)
- 管理学(90310)
- 管理学院(89728)
- 中国(85575)
- 科学(68809)
- 京(66186)
- 财(58265)
- 所(58236)
- 农(54420)
- 研究所(53191)
- 中心(50726)
- 财经(46542)
- 业大(44715)
- 江(44204)
- 农业(42857)
- 经济学(42613)
- 经(42562)
- 北京(42085)
- 范(41259)
- 院(40916)
- 师范(40882)
- 经济学院(38497)
- 州(35003)
- 基金
- 项目(199985)
- 科学(157986)
- 基金(148190)
- 研究(142510)
- 家(131052)
- 国家(130076)
- 科学基金(110014)
- 社会(93424)
- 社会科(88675)
- 社会科学(88650)
- 基金项目(78081)
- 省(74520)
- 自然(70330)
- 自然科(68758)
- 自然科学(68738)
- 自然科学基金(67523)
- 划(64842)
- 教育(64507)
- 资助(60278)
- 编号(54931)
- 重点(46016)
- 部(45423)
- 成果(45189)
- 发(44119)
- 创(40558)
- 国家社会(40438)
- 课题(39001)
- 科研(38558)
- 教育部(38518)
- 创新(38291)
- 期刊
- 济(143015)
- 经济(143015)
- 研究(93583)
- 中国(61079)
- 学报(50354)
- 农(49728)
- 科学(46469)
- 财(44484)
- 管理(37987)
- 大学(37578)
- 学学(35233)
- 农业(33628)
- 教育(29106)
- 融(28342)
- 金融(28342)
- 经济研究(24487)
- 财经(23622)
- 技术(23497)
- 问题(20959)
- 业经(20957)
- 经(20524)
- 业(19284)
- 贸(17970)
- 世界(16129)
- 国际(16088)
- 版(14834)
- 技术经济(14751)
- 资源(14385)
- 统计(14207)
- 图书(13775)
共检索到4538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梁炳伟 雒占福
新型城镇化是中国城镇化健康稳定发展的基本保证,各区域城镇化均衡发展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内涵。本文基于2003-2012年我国28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统计数据,从经济、社会、生态和城乡一体化四个方面构建新型城镇化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评价各城市的新型城镇化水平,并结合ESDA-Arc GIS和空间计量模型,探讨了我国新型城镇化水平的空间格局及其β收敛特征。结果表明:(1)我国新型城镇化水平总体呈明显的上升趋势,东中西部差异明显,城镇化均值表现为东部>全国>中部>西部,增长幅度表现为西部>全国>东部>中部;(2)我国的新型城镇化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效应,表现出明显的"东高西低"的梯度变化规律;(3)我国的新型城镇化发展存在β收敛,在增加空间因素后,城镇化水平的绝对收敛速度明显加快,稳健性也大大提高,从条件β收敛分析来看,人均GDP和非农人口比重2个因素是促进我国各区域城镇化均衡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加强经济增长与市民化的空间联动是实现中国城镇化均衡发展的关键因素。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臧良震 苏毅清
基于2007—2016年的相关统计数据,运用核密度估计法、全局空间自相关法和热点分析法研究了我国283个城市的新型城镇化水平的空间格局及其演变趋势,研究发现:我国新型城镇化水平呈现出东高西低的阶梯型分布态势;新型城镇化水平空间二元分布特征长期存在,新型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区域主要集中在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山东半岛和成渝地区,较低的区域主要集中在东北、西北和西南地区;整体而言我国新型城镇化水平的时空变化呈现出稳定的态势,仅有局部地区发生明显的变化。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空间格局 演变趋势 空间分布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冯兴华 钟业喜 李建新 黄洁
在通过可达性方法确定长江中游城市群县域范围的基础上,运用熵值法从人口、经济及社会3个子系统对长江中游城市群县域2001、2006及2011年3个时期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综合测度,运用空间自相关对综合城镇化水平的空间演变进行分析并分类,利用回归分析对各类型县域进行驱动因子分析。结果表明:(1)长江中游城市群县域综合城镇化水平持续提升,但各地区间的发展速度差异明显;在子系统演化过程中,以经济城镇化的快速演进为主要特征,其次为社会城镇化,最后为人口城镇化过程。(2)综合城镇化水平及其变化率与城市等级规模、交通及产业结构转型密切相关;各子系统在空间格局演变进程中有着不同的特点,但子系统变化率间具有明显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马卫 白永平 张雍华 周鹏 牛宗斌 冯海红
根据新型城市化的内涵,从经济、社会、生态、城乡和城市现代等方面,构建中国新型城市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2002—2011年中国31个省份进行测评。同时,运用空间分析工具和计量模型,考察了中国新型城市化水平的空间格局和收敛性。结果显示:1全国新型城市化水平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但东部、中部和西部的整体水平差异较大。2在空间格局分析上,各省域新型城市化水平在空间上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地域总体格局呈现三级梯度分布的趋势;新型城市化主要是靠长三角和珠三角两大城市群拉动的。3在收敛分析上,新型城市化存在显著的收敛性,应用合理空间模型(SEM)能加快收敛的时间。4在收敛检验方面,引入变量大大提高了模型的拟合程度,并且城镇人口比重最大。研究认为,要加强户籍制度改革,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推动中国城市化健康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璐璐
运用熵值法从城镇发展水平、城镇发展效率和城乡协调方面对中部六省2003年和2010年两个时期的城镇化综合发展质量进行测度,借助GIS空间自相关及热点区分析方法,对城镇化质量的空间格局分异及演化进行探究。研究表明:1区域各市城镇化质量差异拉大且城镇化质量较低的城市数量增多。2城镇化质量较高的区域大都集中在省会及周围城市;区域城镇化质量存在较强的空间自相关,呈现集聚分布格局,但集聚度减弱;热点区呈现由少数高强度中心到多中心分散格局,集聚中心弱化,缺乏全局性的高值集聚中心区;热点区域与城市群具有较好的拟合性。3经济水平、产业发展、对外开放、宏观政策是当前中部地区城镇化质量空间差异的主要驱动力。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跃胜
以2003-2012年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的城市化数据为观测样本,分析了中国城市化水平的空间差异和收敛状况。结果显示:中国城市化水平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格局;城市化发展水平存在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
关键词:
中国 城市化水平 异质性 收敛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汪宇明 王玉芹 张凯
近十年来,中国行政区划基本格局出现了以地级建制城市与市辖区数量进一步增多、并伴随着基层乡镇规模整合导致乡镇数量减少的发展特征。其影响在于进一步促进了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消除了大城市、特大城市规模扩张进程中的体制性障碍,为降低城市行政运行成本提供了新的体制保障条件。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历史包袱,城市权益管治空间架构的传统惯性,各种相关利益盘根错节,使得城市地区行政区划调整所面临的任务将进一步加重。超前研究,统筹谋划,警惕利用行政区划调整机制来借机扩充政府班子、增设行政管辖机构的行为倾向,是行政区划要关注的主要命题。
关键词:
建制城市 行政区划调整 变化与影响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矫卫红
[目的]为了解山东省新型城镇化总体发展水平,构建指标评价体系,研究了山东省17个地级市人口、土地、经济、社会、环境及综合城镇化发展水平空间分布特征,以期为山东省新型城镇化评估、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保证各市均衡发展、提升市民生活质量提供借鉴。[方法]该文利用熵值法计算山东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各评价指标权重,运用Arc-GIS12.0软件对山东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的空间格局进行分析。[结果]山东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整体呈现出"东北和西南高、西北和东南低"的特点。其中,经济城镇化表现为"东北、西南和中部城市突出、西北和东南城市发展较落后"的特点,与山东省新型城镇化总体发展特征相吻合;社会城镇化表现出中部、西南高,西北、东南低的特点;土地城镇化体现出以莱芜为最高值中心,以青岛、潍坊、淄博、济宁为第二高值的倒"C"型特点;人口城镇化则以济南为最高值,以菏泽、济宁、淄博、潍坊、青岛为第二高值;环境城镇化表现出"沿海城市高、中部城市低"的特征。[结论]山东省市域之间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极不平衡,且经济在山东省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起着直接决定性作用。山东省在统筹全省新型城镇化平衡发展过程中,注重当地经济建设是根本。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庄玉良 贺超 张岩
物流既是一国经济发达程度的反映,同时也是国民经济顺利运行的必要保障之一。近十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和完善,我国的理论界和企业界对物流理论及其应用展开了较为深入而广泛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本文在检索十年来物流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物流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分类和分析,并结合国外的研究现状,对我国的物流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物流 物流文献 综述 物流研究方向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邱均平 李星星
笔者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为统计源,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2001-2010年间刊载在期刊上的有关知识管理的研究论文从年代分布、期刊分布、作者合作及关键词等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以揭示知识管理论文的变化规律,推动我国知识管理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于伟 宋金平 张萌
研究目的:揭示2001年以来北京市住宅用地出让的空间分布与动态演变,探讨增量住宅用地空间演变带来的城市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研究方法:欧氏距离分析法,核密度估计法。研究结果:近郊区住宅用地出让所占比重下降、中心区和远郊区比重上升;住宅出让高集聚区主要分布于近郊大型居住区和旧城区,中、低集聚区主要分布于远郊新城和交通廊道沿线的乡镇;长安街以南地区住宅用地外延扩张较典型,以北内部填充式发展较明显。研究结论:新时期北京市住宅用地存在旧城区有机更新、近郊区内部填充式发展和远郊区分散组团式发展三种方式,并非简单的圈层式蔓延。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谢燕娜 石培基
城市旅游的高速发展使其相关研究日益增多,已形成旅游研究的热点。通过对在中国期刊网上检索到的329篇(1998—2007年)核心期刊论文的分析,发现十年来城市旅游研究文献快速增长,但这些成果很难被纳入一个完整的系统;理论研究有所进展,但仍然为薄弱环节;多数成果为宏观和中观研究,微观研究明显不足;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城市旅游开发、资源利用、旅游形象研究等早、中期发展领域,而对城市旅游的影响等后期发展问题研究较少。最后提出了今后该学科发展的一些趋势。
关键词:
城市旅游 研究进展 文献分析 国内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廖开怀 蔡云楠
城市更新作为全球性的运动和城市发展策略,持续不断地受到西方学者的关注。近十年来,西方城市更新研究经历了快速发展,并步入到稳定发展阶段,理论和实践日趋成熟。利用Citespace软件对近十年来的国外城市更新研究文献进行分析,归纳总结西方城市更新研究的脉络和发展动态。结合热点主题词分析和相关文献的综述,重点从绅士化、创意城市、可持续发展、收缩城市等几个方面阐述研究趋势,最后提出城市更新研究的启示和展望。
关键词:
城市更新 绅士化 创意城市 收缩城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