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82)
2023(11946)
2022(9529)
2021(8734)
2020(7095)
2019(16132)
2018(16207)
2017(29281)
2016(16514)
2015(18844)
2014(19106)
2013(18585)
2012(17328)
2011(15737)
2010(15941)
2009(15043)
2008(14632)
2007(12989)
2006(11887)
2005(10948)
作者
(50866)
(42242)
(42202)
(40278)
(26801)
(20151)
(19317)
(16496)
(16025)
(14873)
(14241)
(14199)
(13706)
(13512)
(13313)
(13260)
(12499)
(12323)
(12277)
(12098)
(10795)
(10565)
(10250)
(9601)
(9569)
(9468)
(9385)
(9277)
(8590)
(8537)
学科
(66118)
经济(66050)
管理(39379)
(34711)
中国(26843)
(24536)
企业(24536)
方法(22112)
(20776)
数学(19433)
数学方法(19165)
地方(17710)
(16863)
(15954)
(15094)
业经(14629)
农业(13385)
(12734)
银行(12699)
(12278)
(11768)
(11575)
金融(11567)
(11434)
贸易(11425)
(11016)
(10928)
环境(10743)
理论(9477)
(9471)
机构
大学(236612)
学院(235332)
(92281)
研究(92080)
经济(89960)
管理(79638)
中国(70269)
理学(66784)
理学院(65736)
管理学(64266)
管理学院(63847)
科学(58713)
(53390)
(48231)
(45732)
(45163)
研究所(43754)
中心(41403)
(37067)
业大(36195)
农业(35610)
(34995)
财经(34929)
师范(34554)
北京(34124)
(33969)
(31639)
(29927)
经济学(28460)
师范大学(28045)
基金
项目(154435)
科学(120468)
基金(110862)
研究(109896)
(99507)
国家(98747)
科学基金(81966)
社会(68468)
社会科(64724)
社会科学(64708)
(59697)
基金项目(58433)
自然(53105)
(52243)
自然科(51763)
自然科学(51751)
自然科学基金(50763)
教育(49621)
编号(44694)
资助(43620)
成果(37629)
重点(36293)
(35077)
(32846)
课题(32501)
(30870)
科研(29642)
计划(29555)
创新(29155)
国家社会(28949)
期刊
(109191)
经济(109191)
研究(76812)
中国(53476)
学报(43145)
(41816)
科学(38481)
(33469)
大学(31712)
管理(30017)
学学(29706)
教育(28484)
农业(28055)
(24324)
金融(24324)
技术(19281)
经济研究(18058)
业经(17701)
财经(17003)
问题(16562)
(14744)
(14726)
(12867)
图书(12833)
(12067)
资源(11984)
国际(11659)
(11477)
理论(11424)
现代(11241)
共检索到3770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樊杰   伍健雄   高翔  
自党的十八大加快推进主体功能区战略实施以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确定的城市化地区承担了大规模集聚人口和工业经济的主体功能,同时,其集聚功能表现也出现了空间分异。文章对比了2010和2020年23个城市化地区人口、GDP、单位建设用地GDP产出等指标在全国、省域及城市群区域的空间表现特征,结果表明:(1)中国城市化地区人口经济集聚的规模位序基本稳定,建设效率位序变化的南北差异显著。(2)三大沿海城市化地区的人口集聚水平继续提升,经济集聚水平有所下降;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是人口集聚的主要提升区域,海峡西岸和成渝城市群是经济集聚活跃的主要区域;北方城市化地区的建设效率一直偏低,南方建设效率的相对水平与增长能力更强。(3)城市化地区在省域尺度的人口集聚水平进一步提高,建设效率在城市群内部整体呈现相对提高趋势。未来,应聚焦城市化地区主体功能新定位,着力国家科技创新中心或区域科技创新高地建设,强化新质生产力集中布局和新型工业化重点推进,通过培育复合功能协调发展与安全的关系,通过人口和经济同步集聚实现均衡与协调发展,在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谭诤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进行,高等教育管理重心下移,这为高等教育在各区域的布局适应区域人口和经济发展水平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近十年来,区域高校数和在校生数占全国比例均与各区域人口比例趋向一致,说明我国高等教育在各区域的布局结构除受区域经济水平的制约外,人口也逐渐成为影响其发展变化的关键性因素。各区域人口与高校数、人口与在校生、GDP与高校数的相关性系数历年趋强,证明我国高校布局结构与各区域人口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适应性趋强,高校布局结构趋向合理。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牟奇玲  吴蒙  车越  
在上海市城郊地带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人类活动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干扰日趋严重,区域空间布局混杂等现象频现。本文以上海市宝山区为研究区域,从生态环境质量与社会经济两方面建立起区域空间布局优化指标体系,基于二维空间矩阵分析,运用网格叠置法对宝山区进行空间布局的优化,最终将宝山区划分为六大区块,即北部生态保护区、新型工业产业区、沿江传统工业区、滨江景观商住区、宝山中心居住区以及城市综合产业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朱云飞  
目前我国绝大部分税收由企业缴纳,即便是非企业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也主要由单位代扣代缴。在这种税制模式下,税收基本上都能按行业归集,分析河北行业税收的分布格局和变迁历程对透析全省税源、拓展潜在税源,实现财政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都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朱云飞  
目前我国绝大部分税收由企业缴纳,即便是非企业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也主要由单位代扣代缴。在这种税制模式下,税收基本上都能按行业归集,分析河北行业税收的分布格局和变迁历程对透析全省税源、拓展潜在税源,实现财政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都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姚士谋  
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孤立的,城市的发展亦不例外。每一个城市的发育成长与邻近区域的城市(镇)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邱晓华,万东华  
近十年间,随着国家分配政策的调整和改革,收入分配格局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本文拟从实证分析的角度,对我国近十年收入分配的基本特征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作一初步描述,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一、收入分配的特征(一)从纵向比较的角度来考察,我国十年收入分配状况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胡际春  
在地区经济的发展中 ,生产力布局优化是城市化的经济内涵 ,城市化是生产力布局优化的空间载体。文章在简析苏东地区发展现状的基础上 ,就其城市化与生产力布局优化的总体思路、战略重点和主要对策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连季婷  崔文静  王雅莉  
北京和天津是京津冀区域的"双核"中心城市,因此无论是在城市群功能布局,还是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布局等方面,北京和天津的功能都非常集中。北京长期以来承担着京津冀区域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等多种功能。天津由于其优越的地理优势也承担着京津冀区域的经济中心、港口中心等功能,且在经济中心这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启仿  陈江龙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董少华  尹娟  
本文采用引力模型、城市流模型,结合GIS空间分析方法,分析了近十年滇中城市群城市空间联系的时空演变。研究表明:(1)滇中城市群城市空间联系强度逐渐增加,区域差异明显,联系强度总体偏低。(2)城市群空间联系方向以昆明为中心呈圈层式向外辐射状及沿南部、东北交通干线呈轴线式空间拓展,西北部空间联系强度最弱。(3)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与交通状况对区域空间联系强度影响较大,通过产业结构转型及交通道路网完善,可以实现城市群的协调发展。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治彦  
城市是一个有机体,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骨架,城市功能布局是城市空间结构的具体表现形式,城市功能布局与城市定位具有互动关系。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与深圳、香港共同构成珠三角核心城市,正处于产业高端化、城市郊区化的转型发展时期,通过构建"广佛莞"、建设"大广州",可以推动产业技术升级和功能布局优化。为此,要加速"广佛莞"同城化进程,推进产业在"大广州"内优化布局,实现城市功能格局整体优化。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范笑仙、汤建民在《中国高教研究》2010年第10期中撰文,介绍了近十年来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的轨迹、特征,并预测了其未来走向。作者综合运用词频统计、知识图谱法和内容分析法,对十多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论文的研究数量、研究主题和作者队伍等情况进行了历时性的文献计量分析。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利伟  马尧天  欧阳慧  
推进城市群布局低碳化是我国低碳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本文从空间、交通、产业、生态四个维度提出低碳城市群的基本特征,根据城市群碳排放测算结果,分析城市群碳排放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城市群低碳排放能力与发育水平、紧凑度呈正相关关系,空间紧凑度、交通紧凑度、产业紧凑度对城市群碳排放能力的影响依次递减,城市群碳排放能力随着紧凑度的提升出现下降趋势。建议构建"多中心组团式、非均衡紧凑化"的城市群空间形态,从交通供给与需求"双向发力"推动城市群低碳交通体系建设,以"大集群、小族群"思路建立城市群低碳产业布局体系、营造"楔环结合、廊带成网"的城市群低碳生态空间格局,推进城市群空间布局低碳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