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97)
2023(5956)
2022(5445)
2021(5025)
2020(4472)
2019(10877)
2018(10705)
2017(21115)
2016(11537)
2015(13544)
2014(13959)
2013(13877)
2012(12994)
2011(11854)
2010(12026)
2009(11274)
2008(11472)
2007(10547)
2006(9127)
2005(8156)
作者
(34729)
(29331)
(29308)
(27859)
(18771)
(14251)
(13598)
(11551)
(11086)
(10498)
(10006)
(9914)
(9390)
(9307)
(9305)
(9294)
(9221)
(8808)
(8673)
(8671)
(7399)
(7347)
(7271)
(6805)
(6699)
(6637)
(6566)
(6533)
(6018)
(6006)
学科
(53673)
经济(53632)
(27979)
管理(27644)
方法(26035)
数学(23000)
数学方法(22845)
(20686)
企业(20686)
(19924)
贸易(19916)
(19268)
(15808)
地方(14594)
中国(13521)
(12168)
(10682)
农业(10032)
业经(9424)
(8473)
(8221)
环境(7364)
(7323)
关系(6989)
(6985)
金融(6982)
(6817)
银行(6797)
(6792)
财务(6779)
机构
大学(173446)
学院(173445)
(76585)
经济(75112)
管理(63655)
研究(60699)
理学(54682)
理学院(54012)
管理学(53108)
管理学院(52791)
中国(44218)
科学(37378)
(36671)
(32840)
(32774)
(32483)
(31904)
研究所(29040)
中心(27808)
业大(27227)
财经(26302)
农业(26065)
经济学(24270)
(23625)
(23131)
师范(22897)
经济学院(22304)
北京(21883)
(21566)
(21373)
基金
项目(112755)
科学(87168)
研究(82011)
基金(80734)
(70124)
国家(69561)
科学基金(58061)
社会(51522)
社会科(48798)
社会科学(48779)
(45312)
基金项目(43192)
教育(37332)
(37220)
自然(36936)
自然科(35980)
自然科学(35966)
自然科学基金(35305)
编号(34067)
资助(33407)
成果(27631)
重点(25909)
(25689)
(25512)
课题(23516)
(22758)
科研(22082)
教育部(21554)
创新(21424)
大学(21181)
期刊
(83778)
经济(83778)
研究(49785)
中国(30947)
(29515)
学报(27926)
(25253)
科学(24547)
大学(20465)
管理(19846)
农业(19647)
学学(19341)
(14882)
(14557)
金融(14557)
教育(14439)
业经(14332)
技术(14075)
经济研究(13947)
问题(13159)
财经(12827)
国际(12295)
(10990)
(10680)
商业(9674)
技术经济(9096)
资源(8826)
世界(8625)
(8590)
统计(8551)
共检索到2565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李宁  
自开埠以来,镇江凭借独有的区位优势促进其贸易圈内经济的发展,贸易地位极为重要。但自1906年后,镇江的年贸易值不断下落,贸易地位也随之变迁。以往对此问题的分析,多将原因归于铁路,通过对海关资料的阅读与分析,笔者认为镇江贸易地位走向负面变迁的根本原因在于其贸易商品结构之单一、重复,与周边埠口发生之贸易关系中的辐射效应远弱于回流效应,自身出产贸易产品数量少,厘金制度之束缚及航运三联单之限制。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光溪  
纵观近一百多年的发展史,世界经济始终是在平衡与不平衡的交替轮回中发展的。这种轮回交替轮回的实质根源于要素配置和资本运动规律所驱动的全球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具有规律性、长期性和趋势性。这种产业在不同发展水平国家和地区间转移,加之他们经济内部的不平衡发展问题,使得国别、地区经济不平衡问题凸显。这种世界经济的结构性不平衡根源于经济全球化的产业转移,并在多边和区域经济合作、金融全球化便利的推动下得到强化,其深层的原因是由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国别贸易结构和贸易条件不平衡、贸易规则制定权不平衡、贸易福利分配不平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刘睿伣  
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下,增加值贸易核算方法比传统贸易统计方法更能真实准确地揭示一国参与国际分工的情况、所处的地位、获取的贸易利益。本文基于OECD和WTO2013年联合发布的1995-2011年连续17年的WIOT数据,先通过增加值贸易法将中国的总出口分解为Koopman(2010)的五部分,然后运用GVC地位指数法测算中国的国际分工地位,并将其和世界主要的39个经济体加以比较,进而判断中国在新型国际分工下的地位和获取贸易利益的情况。增加值分析显示,中国出口的国内增加值中最终产品所占比例最高,达33%~46%;其次是转移的中间产品所包含的国内增加值比例,为23%~27%;出口所包含的国外增加值比例为14%~28%;出口的被进口国自己使用的中间产品包含的国内增加值比例为14%~17%;返回的国内增加值比例为0.24%~1.23%。GVC地位指数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虽然出口总值超过美国和德国雄踞世界第一,但是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中其地位相对较低,出口获利能力不高。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曲如晓  李婧  
为了解世界各国高技术产品贸易的真实地位,推动中国高技术产品贸易发展,文章基于2000—2016年82个高技术产品主要贸易国家的双边贸易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析世界高技术产品贸易网络特征及中国的贸易地位。研究发现,中心度指数体现了包括中国在内的48个国家和地区拥有密切的贸易往来关系;点强度指数体现了贸易强度排名靠前的国家相对稳定,各国差距不断缩小;结构洞指数体现了各国间贸易关系的多元性即网络异质性不断变化。中国虽然具有较密切的贸易关系和较高的贸易强度,但是其贸易网络分布较为集中,网络异质性依然有待提高。为应对贸易摩擦,提高高技术产品贸易地位,中国应注重优化贸易结构、加强自主创新能力以及创新合作水平,从而降低贸易风险、提高产品质量和优化贸易环境。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光溪  
过去的一百多年世界经济经历了人类史上最大的、最深刻的发展和变迁,如上世纪的经济大萧条,布雷顿体系建立和崩溃,石油危机,日本的发展和衰退,美国股市的崩盘,亚洲“四小龙”的腾飞,新兴经济体的金融危机,中国和东南亚经济的大发展等。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田鹏  
通过对江苏省镇江市平昌新城的个案分析,考察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地经营模式变迁,即从种地到经营地这一现象的发生机制,以新型职业农民阶层立场进入关于中国土地制度改革的思考。首先,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生活空间解体导致年轻劳动力流失程度加重,作为生产空间的村落事实上逐步解体并引发传统农地经营模式转型;其次,"国家在场"与"资本下乡"不仅有利于实现土地保障功能向财产功能转型,也是农业产业化和农民现代化动力系统的核心机制;最后,以新型职业农民阶层立场审视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市民化、农村社区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的"
[期刊] 求索  [作者] 方前移  
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全球扩张中,为了突破资本运动的空间界限,外国列强以暴力为基础,强迫我国长江流域成为外国资本控制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沿江通商口岸因此成为对外贸易物流的集散中心。在长江流域众多口岸之中,芜湖、南京、镇江具有明显的地理位置比邻、腹地重叠的空间特征。伴随着它们先后通商开放,呈现出港口对腹地空间激烈争夺的贸易竞争关系。由于口岸航运条件、厘金制度、子口税制度、铁路兴建等因素不断变化,对具体港口产生不一样的效应,又会导致三个港口与腹地的空间重构,三个口岸港口贸易呈现出不一样的发展趋势。显然,在西方资本逐利扩张下,近代中国通商口岸缺乏内生的发展动力,港口地位必然伴随着对外贸易波动而升降,港口城市是外国资本对华经济侵略的空间中心。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胡克诚  
明代镇江府的"江南"归属,经历了一个动态的变迁过程,其间交织着复杂的政治和经济背景。元朝末年,镇江作为朱元璋的"兴王之地"之一,与原张士诚统治下的苏州、松江、常州、杭州、嘉兴、湖州等"江南"核心区分属不同阵营,使其从自古以来与后者多处同一行政区划的"江南"或"浙西"中被人为割裂出来,并在入明后获得了远优于后者的政治地位和财政待遇。从财政视角看,有明一代的镇江府在赋税科则与蠲免政策上同代表"重赋之地"和"逋赋之乡"的"江南"泾渭分明。永乐以降,因治水等项统一管理和缓解国都北迁造成的经济重心同政治中心再度分离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芮清,丁旭辉,王怡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沙文兵  
本文基于扣除本地需求法和1992~2012年月度数据,测算了2004~2012年月度人民币境外存量。在此基础上,实证分析了人民币汇率和中国贸易地位对人民币境外存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境外存量基本呈现稳步上升态势,从2004年1月的113.1亿元上升到2012年12月的225.7亿元,且没有表现出过度的波动性。协整分析表明,人民币汇率、中国贸易地位与人民币境外存量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人民币每升值1%,长期来看会引起人民币境外存量增加约0.9%;中国出口额相对于美国出口额的比率每上升1个百分点,长期而言会引起人民币境外存量增加0.99%。方差分解和脉冲响应函数的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孔玉生  郑菡  
资本运营是企业谋求快速发展的方法,也是企业在资本市场进行扩张的重要途径。本文拟通过对江苏省镇江市上市企业资本运营状况的分析,探究上市企业资本运营方式和资本运营强度,发现资本运营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并对上市企业资本运营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周莹莹  程宝栋  尤薇佳  郑文迪  
【目的】厘清全球原木贸易网络的动态演化特征,为各国(地区)原木贸易决策提供参考。【方法】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从全局、局部和个体3个层面,对2000—2018年全球原木贸易网络的结构特征和格局演变进行分析,并从网络地位和贸易模式两个方面探讨中国在全球原木贸易网络中的地位变迁。【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全球原木贸易网络规模不断拓展,网络内部贸易关系稀疏程度相对平稳,但平均贸易额上升明显。不同年份全球原木贸易网络的板块构成不同,板块内部联系趋于紧密,核心国家(地区)趋于"抱团",但板块间联系逐渐减少,板块间"俱乐部"效应显著下降。不同国家(地区)的核心度变化趋势不同,中国、印度等国家(地区)核心度上升明显,中国于2011年超越美国,居于核心度首位,而美国、俄罗斯、法国等国家(地区)核心度则呈下降趋势;中国个体网络规模不断提升,"桥"的作用明显,但结构洞效应有所弱化。原木产业内贸易规模不断提升,贸易伙伴以"边缘型"国家(地区)为主。贸易逆差不断减小,进口依存度有所提升。【结论】各国(地区)应根据自身和整体网络特征,采取各种措施优化原木贸易网络,推动国际物流互联互通,优化贸易路线,减少运费成本,提高运输效率,为高效、便利、低成本的原木贸易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中国作为原木需求最为旺盛的国家,要根据自身实际,采取有效措施提升自身在全球原木贸易网络中的话语权,不断优化原木贸易网络,降低对单个国家(地区)的进口依赖,维护国内木材安全。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周莹莹  程宝栋  尤薇佳  郑文迪  
【目的】厘清全球原木贸易网络的动态演化特征,为各国(地区)原木贸易决策提供参考。【方法】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从全局、局部和个体3个层面,对2000—2018年全球原木贸易网络的结构特征和格局演变进行分析,并从网络地位和贸易模式两个方面探讨中国在全球原木贸易网络中的地位变迁。【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全球原木贸易网络规模不断拓展,网络内部贸易关系稀疏程度相对平稳,但平均贸易额上升明显。不同年份全球原木贸易网络的板块构成不同,板块内部联系趋于紧密,核心国家(地区)趋于“抱团”,但板块间联系逐渐减少,板块间“俱乐部”效应显著下降。不同国家(地区)的核心度变化趋势不同,中国、印度等国家(地区)核心度上升明显,中国于2011年超越美国,居于核心度首位,而美国、俄罗斯、法国等国家(地区)核心度则呈下降趋势;中国个体网络规模不断提升,“桥”的作用明显,但结构洞效应有所弱化。原木产业内贸易规模不断提升,贸易伙伴以“边缘型”国家(地区)为主。贸易逆差不断减小,进口依存度有所提升。【结论】各国(地区)应根据自身和整体网络特征,采取各种措施优化原木贸易网络,推动国际物流互联互通,优化贸易路线,减少运费成本,提高运输效率,为高效、便利、低成本的原木贸易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中国作为原木需求最为旺盛的国家,要根据自身实际,采取有效措施提升自身在全球原木贸易网络中的话语权,不断优化原木贸易网络,降低对单个国家(地区)的进口依赖,维护国内木材安全。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朱俊峰  
中国玉米的国际贸易由于政府政策的变化,起伏较大,没有很好的连续性和稳定预期。本文主要就中国玉米贸易政策的变迁过程、影响因素及得失作一梳理和分析。并指出贸易限制措施的利弊与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周绿林,梅强,林枫,刘石柱,李文元  
就“镇江模式”实施效果从社会和经济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镇江模式”实施后产生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果。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职工的基本医疗得到保障,社会认同度高,多层次医疗保险发展势头喜人,困难人群的医疗需要得到较好保障,基金收支平衡、略有结余,共济能力增强,医疗费用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费用支出结构合理,个人医疗负担相对适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