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042)
- 2023(3251)
- 2022(2636)
- 2021(2726)
- 2020(2056)
- 2019(4970)
- 2018(5089)
- 2017(7604)
- 2016(5590)
- 2015(6390)
- 2014(6589)
- 2013(5622)
- 2012(5402)
- 2011(5202)
- 2010(5607)
- 2009(4738)
- 2008(4780)
- 2007(4396)
- 2006(4081)
- 2005(3781)
- 学科
- 教育(18593)
- 济(10783)
- 经济(10766)
- 中国(10152)
- 学(7167)
- 管理(6976)
- 理论(6877)
- 教学(5649)
- 业(5622)
- 方法(4262)
- 发(4098)
- 企(4050)
- 企业(4050)
- 农(3746)
- 发展(3700)
- 展(3578)
- 数学(3405)
- 研究(3392)
- 革(3302)
- 思想(3283)
- 数学方法(3267)
- 改革(3165)
- 高等(3124)
- 政治(3014)
- 技术(2876)
- 思想政治(2835)
- 政治教育(2835)
- 治教(2835)
- 德育(2811)
- 教育改革(2789)
- 机构
- 大学(76788)
- 学院(70166)
- 研究(31631)
- 教育(27909)
- 范(22489)
- 师范(22384)
- 科学(19950)
- 师范大学(18874)
- 京(18841)
- 济(17434)
- 管理(17181)
- 经济(16760)
- 所(16746)
- 中国(15661)
- 研究所(15565)
- 理学(14682)
- 理学院(14292)
- 管理学(13659)
- 管理学院(13500)
- 江(12883)
- 北京(12858)
- 技术(12162)
- 中心(12052)
- 农(11624)
- 职业(11237)
- 院(11136)
- 教育学(10624)
- 业大(9706)
- 州(9639)
- 农业(9212)
- 基金
- 项目(43824)
- 研究(37910)
- 科学(35606)
- 基金(28186)
- 教育(26590)
- 家(24884)
- 国家(24525)
- 社会(20345)
- 科学基金(19145)
- 社会科(18842)
- 社会科学(18837)
- 划(18442)
- 成果(18225)
- 省(18009)
- 编号(17902)
- 课题(16373)
- 基金项目(14008)
- 年(13939)
- 重点(12144)
- 规划(11724)
- 部(11579)
- 自然(11522)
- 自然科(11240)
- 自然科学(11233)
- 资助(11141)
- 自然科学基金(11025)
- 发(10672)
- 性(10553)
- 项目编号(10297)
- 教育部(10296)
共检索到1165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沈文钦 陈洪捷
20世纪40、50年代以来,西方学者分别从教育哲学、学术史、教育史(包括教育思想史)的维度对博雅教育进行了大量研究。针对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本研究以大量教育思想史原典、英语辞典、学者文集为基础,重点选择若干代表人物的经典文本,以思想史的关键人物为线索,以语义分析为基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沈文钦
纽曼的博雅教育学说继承了亚里士多德以来的教育思考,同时又有所突破,表现为继承与超越的二元辩证关系。纽曼对前人思想的继承和扬弃主要表现在:他继承了亚里士多德对"知识自为性"的论证,但同时强调理智美德的局限性;他继承了18世纪的绅士理想,但更加强调理智训练而非礼仪修养;他继承了源自洛克、兴盛于19世纪初期的心智训练学说,但指出了理智训练的局限性和宗教在教育当中的位置。
关键词:
纽曼 博雅教育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肖鹏 文琴
当前,图书情报学院的书籍史课程亟需对该领域中"新书史"的研究趋向做出反应,而博雅教育则为这一类课程的改革诉求提供了契机。以中山大学的"中国图书文化"课程为例,博雅教育体系中课程的建设应注重以下4个方面:扩展课程框架,重新定位专业与通识课程;系统梳理并整合多媒体资源,以发展性视角建设数字平台;将讨论与阅读作为课程设置的核心,关注批判性思维和反思能力;加强外部资源的引入和结合,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布鲁斯·金博尔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博雅教育(liberal education)是西方教育思想史上最重要也是历史最为悠久的教育观念之一。自古希腊以来,围绕这一概念,西方的教育家和教育研究者发表了无数的言论,形成了包括1828年《耶鲁报告》、纽曼的《大学的理念》等经典的文本,也带来一些困惑。在历史演变的过程中,这个概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沈文钦
关于《大学的理念》一书,学界历来评价甚高,有人认为该书"迄今为止仍然是有关大学宗旨的最雄辩的阐述"~[1]。美国学者雅罗斯拉夫·帕利坎(Jaroslav Pelikan)甚至称其为"有史以来关于大学的最重要的一本书"~[2]。尽管纽曼一度对这部作品不甚满意,但在晚年,他也自认《大学的理念》一书是其生平最富"建设性"的五部著作之一。~[3]除了得到学术界的高度评价,《大学的理念》一书还在全世界拥有广泛的读者群。一百多年来,该书不断再版,并被翻译成日文、中文、德文等不同文字。2009年,与爱尔兰天主教大学有承继关系的都柏林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张怀南 杨成
目前职业教育多以实用性为先,以适应当前社会需求的职业化和专业化发展为导向,为满足社会精细化分工,迫使其走上唯专业、深井式发展道路,因此也导致了学生知识结构单一、思维视野不够开阔、社会适应能力差以及发展潜力不足等问题。从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四个因素详细分析高职院校重专业、轻博雅的原因;着重阐述博雅教育在"完整人"发展、创新思维培养以及核心价值观塑造方面的重要意义;从专业教育与博雅教育深度融合、课程科学合理设置、博雅教育资源构建、校园和谐文化建设、教育评价体系重构五个方面系统阐释解决高职院校博雅教育缺失的对策和途径。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沈文钦
现代的博雅教育或自由教育(liberal education)概念源自对古希腊术语"Eleutherion epistemon"和古罗马术语"Artes liberales"、"Liberaliter educatione"的翻译,但这个术语本身经历了三次大的转型或变迁。当英国人在16、17世纪通过翻译创造出"博雅教育"(liberal education)这个概念时,自由人/奴隶之间的两分法被绅士阶层/非绅士阶层之间的两分法所取代,liberal的语义也从"适合于自由人的"转向"适合于绅士的";到18世纪末、19世纪初,这个概念又增加了一层新的语义,意指"非专业的教育",博雅教育概念逐渐与新...
关键词:
历史语义学 博雅教育 概念变迁 语义分析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连进军 解德渤
自由教育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而是由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和教育策略构成的一个概念体系。博雅教育与通识教育均是自由教育的下位概念,是实现自由教育理念的教育方式。自由教育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意蕴,但在历史变迁中始终有一些未变的因素,即个体自由、个性发展以及合理的知识结构三个基本因素,其中个体自由是前提,个性发展是目的,合理的知识结构是手段。对自由教育发展脉络的梳理及其相关概念的辨析,有助于澄清对该问题的理论认识,对当前的教育改革与发展具有深刻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
自由教育 博雅教育 通识教育 发展脉络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单中惠
在 1 9世纪英国 ,以哲学家和教育家斯宾塞、生物学家和教育家赫胥黎为代表的科学教育思想曾与以教育家托·阿诺德、宗教家和教育家为代表的古典教育思想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论战。科学教育在论战中的胜利不仅使得英国各级学校教育实践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而且是具有世界性意义的
关键词:
英国 科学教育 古典教育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易红郡 姜远谋
英国具有深厚的自由教育传统,"牛桥"作为英国最古老的两所大学,一直是自由教育传统的传承者和实践者。英国古典大学自由教育传统具有浓厚的精英主义色彩,它以古典人文主义教育为核心,旨在培养有教养的绅士,这种自由教育的理念始终在"牛桥"占据主导地位。直到19世纪中后期,在内外压力的推动下,以皇家调查委员会的成立为开端,"牛桥"开始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最终古典大学的自由教育传统被打破,科技教育登堂入室,科学研究逐渐成为古典大学的重要职能,古典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也趋于多元化。
关键词:
英国古典大学 自由教育传统 科技教育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沈文钦
自古希腊以来,博雅教育(或"自由"教育)一直是西方一种支配性的教育观念,其影响在英美两国影响尤为深远。对博雅教育的研究可以从教育哲学、教育思想史、学术史三个角度进行切入。本文对1890-2005年间教育史(特别是教育思想史)视角的博雅教育研究进行了评述,文章总结了已有研究所取得的成就并指出其局限性所在。最后,文章展望了未来博雅教育思想史研究的可为空间。
关键词:
博雅教育 教育思想史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崧珍
博雅教育对于培养学生具有"全人"素养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澳门大学在博雅教育实施方面,其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等都独具特色,对内地大学尤其是转型背景下内地本科院校在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和课程设置等方面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
澳门大学 博雅教育 转型高校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路宝利 陈玉玲
作为一个移民国家,美国职业教育并未照搬欧洲母国的传统路径,而是创设出"博雅取向"的课程范式。20世纪,"博雅取向"贯穿美国综合中学诞生、生计教育、STW与STC运动等重要职业教育历史事件。作为美国本土文化、教育哲学、经济范型等多元因素的整体反映,博雅取向与能力本位交互演绎了美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
关键词:
博雅取向 美国 职业教育 课程范式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大塚丰 年智英
在全球化时代,不仅经济面临着各种挑战与变革,而且包括教育在内的社会其他方面也面临着挑战与变革。在以单一世界的"全球化"所表达的这种竞争环境下,发生着全新而多面的变化。那么,被认为对人类核心精神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的博雅教育在日本以及全世界的大学中是如何进行呢?本文在追溯日本博雅教育简史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20世纪90年代之后的相关改革与发展,以期探索博雅教育在日本的发展前景。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胡怀国
土地既是一种生产要素,又是人类生活的载体,对人类社会有着特殊的含义。从传统农业社会到现代社会,西方国家大致经过了两次土地改革,一是明确土地的私有产权及其边界,二是重新认识土地的部分公共属性并对其完全私有产权进行某种限制。前者有助于促进效率,后者则有助于维护社会公正,土地改革的核心是寻求一种兼顾效率和公正的制度安排,而几乎任何土地改革思想都或多或少与古典经济学有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