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697)
2023(2564)
2022(2162)
2021(2049)
2020(1719)
2019(4201)
2018(4023)
2017(7861)
2016(4334)
2015(4916)
2014(4786)
2013(4953)
2012(4748)
2011(4236)
2010(4140)
2009(3823)
2008(3802)
2007(3470)
2006(3231)
2005(3110)
作者
(12634)
(10557)
(10431)
(10083)
(7022)
(5245)
(5010)
(4282)
(3997)
(3949)
(3755)
(3611)
(3549)
(3528)
(3477)
(3388)
(3265)
(3188)
(3053)
(2943)
(2706)
(2643)
(2495)
(2481)
(2437)
(2425)
(2380)
(2305)
(2194)
(2148)
学科
(15365)
经济(15360)
(14200)
银行(14055)
(12888)
(10656)
(10238)
(9865)
贸易(9861)
(9760)
业务(8568)
(8097)
制度(8090)
方法(7751)
(7638)
出口(7625)
出口贸易(7625)
银行制(7454)
数学(7376)
数学方法(7333)
(7022)
金融(7021)
(6752)
管理(6514)
(4954)
企业(4954)
中国(4885)
(4478)
地方(3801)
(3572)
机构
大学(56823)
学院(55087)
(24994)
经济(24500)
中国(22804)
研究(20519)
管理(18520)
(16445)
银行(15763)
理学(14899)
理学院(14724)
(14600)
管理学(14444)
管理学院(14345)
(13019)
(12794)
科学(12158)
(12007)
(11958)
(10723)
中心(10655)
农业(10270)
(10237)
财经(10182)
研究所(9790)
经济学(9421)
(9285)
(9089)
金融(8983)
业大(8971)
基金
项目(36641)
科学(27571)
基金(27046)
研究(24263)
(24025)
国家(23868)
科学基金(19701)
社会(15611)
社会科(14960)
社会科学(14957)
(13995)
基金项目(13976)
自然(13152)
自然科(12833)
自然科学(12827)
自然科学基金(12595)
资助(12242)
(11421)
教育(10901)
编号(8430)
(8304)
重点(8254)
(7575)
科研(7383)
(7224)
成果(7071)
教育部(7056)
大学(6944)
计划(6895)
创新(6873)
期刊
(24972)
经济(24972)
(22152)
金融(22152)
研究(21536)
学报(11807)
中国(11733)
(11700)
(9630)
科学(9161)
大学(8666)
学学(8290)
国际(6227)
管理(6202)
农业(6175)
(6085)
财经(5565)
(4595)
经济研究(4407)
问题(4073)
理论(3660)
(3585)
农村(3584)
(3584)
林业(3488)
技术(3464)
实践(3334)
(3334)
教育(3127)
世界(3117)
共检索到995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熊昌锟  
福州为近代中国三大茶叶出口港,对外贸易发达。明末清初,外国标准化的机制银元逐渐流入福州等地,洋银因形制统一、价值稳定、检验方便,节省了一定的交易成本,深受商民欢迎,很快成为最重要的茶叶结算货币,同时流通至福建的其他地区及农村市场。在开埠以后福州的银项进出统计中,外国银元的进出占据绝大多数份额,远超同一时期银条进出的数量。随着茶叶贸易的衰退,洋银进口的数量亦随之下降,呈现出十分明显的相关性。而在产茶的农村地区,银元的使用亦超过银锭和制钱。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苏祝成  许咏梅  L.H.P.Gunaratne  
世界主要4个茶叶生产国中,唯独中国没有建立出口拍卖市场。茶叶拍卖交易需要相对集中的市场结构,然而,茶园小规模经营是世界普遍的生产方式。针对茶叶小生产与拍卖大宗交易的矛盾,各个国家采取不同的制度设计,斯里兰卡的纵向契约分成制和日本的横向合作组织具有代表性。中国绿茶国际垄断性是建立出口拍卖市场的产业基础,但有效实施拍卖交易仍需要制度环境的重构。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熊昌锟  
本文以近代中国市场上的外国银元为考察对象,力图展现外国银元在近代中国的港口、城镇、农村三个不同市场层级以及东南沿海、长江流域以及北方地区等不同区域的流通情形,其与国际大宗贸易的相关性及其对近代中国货币制度、政治、外交等方面产生的影响。目前学界关于明代以及清前期白银(条银、银锭)的流通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熊昌锟  
本文以近代中国市场上的外国银元为考察对象,力图展现外国银元在近代中国的港口、城镇、农村三个不同市场层级以及东南沿海、长江流域以及北方地区等不同区域的流通情形,其与国际大宗贸易的相关性及其对近代中国货币制度、政治、外交等方面产生的影响。目前学界关于明代以及清前期白银(条银、银锭)的流通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李晓钟  
本文利用1998年到2011年的中德、印德茶叶贸易数据,比较德国茶叶标准提高对中、印茶叶出口贸易的影响,结论表明,茶叶标准提高对中国茶叶出口贸易的负面影响大于对印度的影响。作者从中、印国内茶叶标准体系、茶叶生产结构和市场结构、茶叶质量监管和检测等方面剖析其原因,并据此探讨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为中国茶叶贸易比较利益增进提供有益的思路。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跃  王大中  
近年来,提高出口商品质量已成为提升中国对外贸易竞争力的迫切需要。文章从茶叶贸易中市场主体之间的关系分析入手,剖析了制约近代中国出口茶叶质量的关键力量,进而构建了一个两阶段动态博弈模型,以分析作为贸易和金融中间商的口岸茶栈对茶叶质量改进的影响。研究表明,口岸茶栈是影响近代中国出口茶叶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但其对自身利益的追求与茶叶质量改进之间是冲突的,因而形成了对出口茶叶质量的制约作用。究其原因,最重要的是口岸茶栈与制茶号(生产者)之间难以形成长期的合作关系,进而导致制茶号只能够得到口岸茶栈的短期贷款以保证茶叶数量的供应,而难以获得长期信贷以提升出口茶叶质量。进一步地,文章对近代中国出口茶叶质量低...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鲍晓  
茶叶是我国传统大宗出口商品。但自2000年以来,我国茶叶出口开始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其主要原因除了发达国家设置的技术壁垒外,我国茶叶生产自身的弱点也不容忽视;如不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我国茶叶最后有可能不得不退出德国乃至欧盟市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岩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的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使用绿色壁垒作为新的贸易保护措施,对中国的商品出口贸易产生了不利的影响,本文以中国的茶叶出口为例,剖析中国茶叶出口目前存在的问题及背后的原因,从政府、行业、企业三个层面上提出了应对国外绿色壁垒的措施和方法,对未来茶叶出口的走势做了大胆的预测。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清光  李晓钟  
文章运用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及脉冲响应函数等方法,分析了我国取消茶叶出口配额和许可证管理后,不同性质出口企业的茶叶出口价格和我国茶叶出口平均价格之间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私营企业对我国茶叶出口平均价格提升贡献较大。在此基础上,文章有针对性地提出改善我国茶叶出口价格提升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谢丰楠  
中国即将入世。中国作为世界茶叶大国,茶叶出口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入世后的中国茶叶出口业,将面临更加开放的市场和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但与国外同行相比,不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如何化优势为实力,化不足为动力,是中国茶叶出口企业面对入世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许咏梅  苏祝成  
文章先对中国茶叶生产成本—出口价格进行了国际比较,接着对中国茶叶企业竞相出口进行分析。分析表明:中国红茶出口亏本;绿茶出口价格与成本持平,没有利润;越南成为中国绿茶潜在竞争对手,日本对中国绿茶不构成威胁。得出结论:中国茶叶不具有价格竞争优势,价格低廉是促销的一种方式。斯里兰卡红茶品质高,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极强的竞争优势。中国茶叶出口企业获取赢利主要是从流通领域的“垄断定价”着手,其中绿茶赢利高于红茶。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霍尚一  林坚  
本文利用联合国贸易数据库数据,应用贸易引力模型,实证研究了1992—2007年影响中国茶叶出口贸易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茶叶进口国的GDP、中国茶产业的发展、中国和贸易伙伴国的双边真实汇率、贸易伙伴国的农药残留最大限量标准及与中国间距离是影响中国茶叶出口的主要因素,中国茶叶仍有出口到发达国家(欧盟、美国和日本等)的市场潜力。最后,提出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农药残留限量标准、推广应用HACCP体系、优化茶叶出口市场结构等对策建议,以扩大中国茶叶出口。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玉梅  
本文对土地生产率与中国茶叶出口关系进行国际比较,以探讨中国茶叶出口优势削弱的根本原因。通过对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茶叶生产前十国与出口概况的比较分析和茶叶土地生产率与茶叶出口关系的相关回归分析,笔者发现世界茶叶土地生产率的不断提高促进了世界茶叶出口的不断增长。中国茶叶土地生产率是世界前十国最低且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茶叶土地生产率与出口关系是世界前十国最显著的国家。最后得出维持中国茶叶在世界茶叶贸易中的优势地位,恢复茶业经济在中国农业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必须坚持国内与国际市场相结合,大力提高中国茶叶土地生产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