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213)
- 2023(3171)
- 2022(2555)
- 2021(2273)
- 2020(1693)
- 2019(4026)
- 2018(3792)
- 2017(7180)
- 2016(4058)
- 2015(4636)
- 2014(4794)
- 2013(4578)
- 2012(4283)
- 2011(4040)
- 2010(4158)
- 2009(3979)
- 2008(4182)
- 2007(3735)
- 2006(3200)
- 2005(3103)
- 学科
- 济(16594)
- 经济(16573)
- 管理(12380)
- 业(11487)
- 企(11325)
- 企业(11325)
- 方法(7369)
- 理论(6790)
- 学(6286)
- 数学(5161)
- 财(5047)
- 数学方法(4987)
- 业经(4423)
- 教育(4212)
- 中国(3874)
- 务(3650)
- 财务(3646)
- 财务管理(3641)
- 教学(3624)
- 企业财务(3504)
- 和(3409)
- 农(3170)
- 制(2895)
- 划(2606)
- 策(2537)
- 环境(2510)
- 贸(2433)
- 贸易(2433)
- 经济学(2380)
- 体(2330)
- 机构
- 大学(66152)
- 学院(65194)
- 济(23683)
- 经济(23114)
- 研究(22243)
- 管理(22169)
- 理学(19262)
- 理学院(19027)
- 管理学(18574)
- 管理学院(18453)
- 中国(14823)
- 京(14349)
- 科学(13972)
- 财(12064)
- 所(11830)
- 研究所(10832)
- 范(10754)
- 师范(10676)
- 江(10079)
- 财经(9715)
- 农(9428)
- 北京(9209)
- 业大(9041)
- 中心(8789)
- 师范大学(8765)
- 经(8746)
- 州(8138)
- 院(8115)
- 技术(8058)
- 教育(7934)
- 基金
- 项目(40740)
- 科学(31245)
- 研究(30772)
- 基金(28178)
- 家(25003)
- 国家(24764)
- 科学基金(20678)
- 社会(18408)
- 社会科(17225)
- 社会科学(17220)
- 教育(16075)
- 省(15961)
- 基金项目(14088)
- 划(13552)
- 自然(13189)
- 编号(12955)
- 自然科(12850)
- 自然科学(12845)
- 自然科学基金(12638)
- 资助(11966)
- 成果(11496)
- 课题(9875)
- 重点(9694)
- 部(9186)
- 年(8399)
- 创(8233)
- 发(8200)
- 性(8164)
- 教育部(8016)
- 项目编号(7965)
共检索到970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浅沼茂 方明生
对于时代状态的把握是课程研究的基本问题。课程中要培养的能力是有时代性的。可以将近代看作为存在着其时代价值生成与变异的前后两个时期。近代前期 ,课程的时代价值是重视工具性理性、及基于对工具性理性的批判之上的自我主体性的确立 ;而在近代后期 ,工具性理性向支配人的理论扩展 ,在个人内部建立起监视自我的权利装置。为克服与超越这种自我的内在分裂 ,需要确立相互承认的对话性理性的价值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甄增荣 高钟庭
物化劳动不是商品价值的惟一存在形态。是否创造有形物质产品不是创造价值的必要条件。物化劳动只是有形商品价值的存在形态。服务劳动是一种商品,活劳动是其价值存在形态。因此,商品价值应有两种存在形态:一种是物化劳动形态,另一种是活劳动形态。
关键词:
劳动价值论 物化劳动 活劳动 服务劳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朱国栋
论两种供求理论朱国栋市场供求是市场运行的主要内容,所有经济学家对供求关系都在不同程度上进行过分析研究。在西方经济学中,供求关系理论有重要的地位。马克思处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他对这一时期的市场供求关系也作过深层次的研究和阐述。比较这两种供求理论,对...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本刊编辑部
在本刊出版发行100期和中国新时期的人口学开始走向成熟之即,我们来对中国人口理论研究进行一番回顾与展望,特别是对两种生产理论进行一次再认识,就显得别有一番意义。本刊的创建与发展伴随着中国人口学的恢复、创建与发展,而两种生产理论又是这种人口学的重要理论基础,或者说它是我国人口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今天对它进行一次再认识,这本身就是对中国人口学理论的创立和发展的一种很好的纪念。 在中国近20几年人口学理论的发展进程中,两种生产理论确实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令当今老一代人口学者记忆犹新的是,70年代初期我国全面开展计划生育工作时,马克思主义的两种生产理论对于指导实践和宣传群众起到了何等重要的作用。从这一点我们可以说,没有两种生产理论也就没有我国轰轰烈烈的计划生育实践。我们正是通过这一理论,系统、充分地解释和宣传了计划生育的必要性,坚定了我们实行计划生育的信念和自觉性。因此,两种生产理论应该以其巨大的历史功绩被载入中国计划生育和现代人口学的史册。然而,时至今日,中国社会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时代。那么,两种生产理论所包含的关于“物质生产的有计划性就决定了人的生产也是有计划的”这一基本观点似乎已经不适应今天的社会形势而应该退出历史舞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伍装 张薰华
本文从评价西方经济学的“实证———规范” 两分法入手, 认为不论是 “实证”还是 “规范”都不能摆脱价值判断,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终极性价值判断和现世性价值判断的理论, 认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总体上是以终极性价值判断为导向的理论体系, 而西方经济学总体上是以现世性价值判断为基础的经济学。本文最后一部分对 “层次论” 和 “角度论” 提出质疑, 并将两种价值判断理论作为方法论, 提出中国经济学将建立在理论外部大综合的基础上, 其两大主题是公平和效率。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罗仲平 蒋琳
本文试图构建一个相对完整的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框架,并在此框架下,运用聚类分析等最新统计分析方法,对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状况以及相应变化进行实证研究,用以寻找应对加入WTO后商业银行竞争的战略思路。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张亚飞 柯政
课程资源是新课程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对这个概念可以通过两种叙述方式来理解。目前大部分还是以一种"非教材"的叙述方式来理解课程资源,这尽管是有意义的,但也存在很大不足。另外一种更好的叙述方式就是从课程意识的角度来解释课程资源,这不仅符合新课程的设计理念和思路,而且也有利于提升课程资源这个概念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课程资源 叙述 非教材化 课程意识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汪菊
作为近几年来出现的新理念,课程领导正逐渐成为课程研究的热点。本文通过对两种课程领导观的介绍与分析,试图让更多的人了解课程领导,以期对实践有所借鉴。
关键词:
课程 课程领导 合作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卓炯
恩格斯指出:“根据唯物主义观点,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结蒂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但是,生产本身又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蕃衍。一定历史时代和一定地区内的人们生活于其下的社会制度,受着两种生产的制约:一方面受劳动的发展阶段的制约,另一方面受家庭的发展阶段的制约。”对于恩格斯的这一段话,有着不同的理解。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原新
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时期,很有必要对两种生产理论再认识。本文从两种生产原理的基本概念入手,分析了两种生产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充分肯定了该理论在中国人口理论发展和人口控制实践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并对其指导中国计划生育实践的局限性进行了客观评述。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章理
近年来,我国人口学界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资料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即两种生产的理论问题,发表了不少文章,在各种学术活动中也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引起了我国理论界的普遍关注。这对于推动人口科学研究、促进我国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无疑具有重大意义。为了有助于把讨论引向深入,本期发表了章理同志的《两种生产理论的讨论综述》,供大家参考。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温应乾
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了,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研究人口理论和人口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人口学界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两种生产理论的探讨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对许多重大问题的看法已渐趋接近。但仍有一些基本问题,如怎样评价两种生产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如何看待两种生产之间的比例关系,以及人口生产必须与物质资料生产相适应是否共有的人口规律等等,仍存在较大的分歧。本文拟就这几个问题谈点个人粗浅的体会,以求教于学术界,在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时进一步学习马克思主义。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江峰
只有澄清价值关系、揭示价值秩序,多元价值观才是不仅可以坚持且能得到辩护的价值立场,也才能提出针对具体实践事务的评价标准。康德确立人格价值在目的王国中的绝对价值之地位,实际上是提供了一个认识价值秩序的制高点。但其方法是以回避实质价值及其秩序问题为代价的,其人格学说要求在使人成人的意义上把自主和独立作为教育的先决条件和必经之路、把德行作为教育的最高目的来看待。舍勒用现象学方法透视价值秩序,也肯定了人格价值是绝对价值。其人格学说要求把人格理解为行为中枢、爱的中枢、理解为人的价值本质。这个学说也揭示了教育中的恶性竞争、价值欺罔、人格扭曲是如何发生的。它要求看到一切教育都建基于并始终伴随着价值感的培育,...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若厉
两种思路,两种原则王若厉政府与企业之间权、责、利的划分是经济体制的一个核心问题,也是自亚当·斯密以来经济学家们争论的焦点问题。在经济思想史中,许多"主义"都是根据这一问题厘定,自改革以来,中国经济学家对这一问题的讨论更是不绝如江河。然而,中外经济学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