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87)
2023(7430)
2022(6071)
2021(5719)
2020(4344)
2019(10027)
2018(9996)
2017(16589)
2016(10444)
2015(12039)
2014(12255)
2013(11163)
2012(10930)
2011(10374)
2010(10831)
2009(9526)
2008(9238)
2007(8674)
2006(8124)
2005(7778)
作者
(27966)
(23191)
(23121)
(21967)
(14884)
(11104)
(10766)
(9141)
(9020)
(8656)
(7879)
(7856)
(7554)
(7511)
(7282)
(7225)
(7096)
(6985)
(6759)
(6677)
(6332)
(5890)
(5692)
(5619)
(5391)
(5254)
(5200)
(5156)
(4797)
(4700)
学科
(38206)
经济(38170)
教育(21855)
中国(21852)
管理(18661)
(17570)
地方(16453)
(12419)
(11440)
企业(11440)
(11061)
理论(9898)
业经(9887)
地方经济(9429)
(9283)
发展(8783)
农业(8722)
(8655)
教学(8387)
(7904)
金融(7903)
(7747)
银行(7738)
(7661)
方法(7416)
技术(7251)
(6655)
环境(6417)
(6299)
贸易(6289)
机构
大学(141412)
学院(135378)
研究(57684)
(47493)
经济(46036)
管理(40110)
中国(37125)
教育(34106)
(34065)
科学(33791)
(32565)
理学(32437)
师范(32376)
理学院(31809)
管理学(31002)
管理学院(30708)
(29584)
研究所(26468)
师范大学(26453)
(24718)
中心(24092)
北京(23462)
(22486)
(21763)
(20855)
(19835)
技术(19630)
职业(17381)
业大(17274)
(16640)
基金
项目(79224)
研究(69211)
科学(62874)
基金(49624)
(41512)
国家(40886)
教育(40056)
社会(39760)
社会科(37301)
社会科学(37295)
(34708)
科学基金(33559)
编号(32064)
(30717)
成果(30365)
课题(27301)
基金项目(24793)
(24613)
(23284)
发展(20463)
(20038)
规划(19967)
重点(19767)
资助(19743)
项目编号(18655)
(18328)
(17942)
自然(17608)
自然科(17142)
自然科学(17140)
期刊
(65195)
经济(65195)
研究(60352)
教育(59945)
中国(47649)
(21992)
学报(18795)
科学(17084)
大学(16460)
管理(16311)
技术(15829)
(15656)
农业(15549)
(14286)
金融(14286)
职业(13502)
学学(12276)
业经(12039)
图书(10052)
经济研究(9924)
(9358)
论坛(9358)
高等(9066)
(8994)
技术教育(8394)
职业技术(8394)
职业技术教育(8394)
财经(8200)
(8087)
问题(7945)
共检索到2463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肖朗  项建英  
教会大学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学科在建立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的特色。教会大学的师资从最初由牧师兼职发展到教育专业教师;课程设置趋于实用化、本土化,逐渐从理论走向实践,从课堂走向社会;教学方法强调多样化、科学化,积极开展教学实习和教育测量;培养人才注重博专结合等,均开风气之先,促进了中国教育学科的发展,并对中国教育现代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海峰  袁浪华  
中国的综合性大学与师范大学教育学科,经历了一个由合到分、由分再合的发展历程,反映了我国综合性大学教育学科艰难曲折的发展历史。综合性大学对推进中国教育学科的发展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具体体现为提升教育学科在中国学术界的地位、扩大教育学科的研究领域、增强教育学科论著的规范性、拓宽师范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渠道。师范大学和综合性大学的教育学是学科命运共同体,都有提高教育学学术研究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共同使命,二者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为了共同的学科利益和前途命运,二者要携手同行,加强交流,优势互补,在竞争与合作中共同提高教育学科的水平和影响。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朱镜人  
英国大学教育学科发展史轨迹朱镜人1876年,苏格兰地区的爱丁堡大学和圣·安得鲁斯大学率先在校内设立教育学科的教授职位,从而揭开了英国大学教育学科发展史的第一页①。从那时算起,教育学科在英国大学中的发展已经有120年的历史了。研究这段发展史,既有助于我...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滕珺   龚凡舒  
作为教育学的重要分支学科,比较教育学天然具有跨国性,学者们往往能在与别国学者的互动中获得参照,形成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品格。回溯中国比较教育学科发展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几代比较教育学人所形成的这一学术共同体具有以下三种鲜明的文化品格:第一,研究主体不仅具有强烈的家国情怀,而且表现出鲜明的“天下”志向;第二,研究内容反映“经世致用”的价值追求,相关研究成果不仅服务中国教育自身的改革与发展,而且将教育前沿领域的中国关切与世界需要相连接;第三,研究过程突出彰显了“和合共生”的方法准则,不仅关注多样的国别与问题,而且努力促进各种教育思想与实践的融通创新。新时代,继承并发展这些文化品格对于我们建设中国比较教育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至关重要。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肖朗  李斌  
近代中国大学对电化教育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中尤以大夏大学、金陵大学和国立社会教育学院的作用最为突出。总体而言,大夏大学侧重于理论研究,金陵大学创办了颇具规模的教育机构和专业期刊,国立社会教育学院则形成了注重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上述三所大学对电化教育学各具特色的发展相辅相成,共同为民国时期电化教育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不可忽视的重大贡献。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苏林琴  
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对综合性大学教育学科的创建与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并使其具有高等教育特征。在学科发展过程中存在高等教育学与教育学的学科地位之争。"双一流"政策实施后,教育学科对综合性大学发展的服务与支撑使命被提上日程。单一维度的问题讨论和对策已无法解释和解决综合性大学教育学科的困境。生态学理论为其发展历史和未来建设提供了一种新的观照思路。综合性大学的教育学科处在一个复杂开放的生态网络,包括社会生态系统、学科群生态系统和大学内部学科生态系统。综合性大学教育学科在整个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位不理想,要改变这种状况,国家政策需明确学科的"高等系科"之位,综合性大学需从建设多样异质的生态系统出发,充分发挥学科的边缘效应,给予学科稳固的机构载体,各高等学校教育学科应错位发展,寻找合理的学科生态位。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钟秉林  
回顾我国教育学科发展的百年历史,综合性大学为教育学科发展做出了独特的贡献,新的历史时期综合性大学教育学科何去何从,应该有理性的思考及明晰的发展定位。教育学科是大学学科建设的组成部分,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支撑,是大学校本研究的重要基地,这是综合性大学教育学科发展的三种定位与境界。面对新时代高等学校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应该进一步明晰综合性大学教育学科建设的内涵,加强基本理论研究,发挥综合学科优势,创新教育研究方法,实现教育学科与综合性大学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与相互转换,走出综合性大学教育学科发展的"边缘"地位。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鹏  李威  
自二战以来,由定向封闭式师范教育向非定向开放式教师教育转轨是世界师范教育体系的共同走向,美、英、德、法等国家相继通过将原有师范院校独立举办师范教育的封闭教师培养体系向非师范院校参与教师培养的开放体系转型,综合化是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我国自由1999年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调整师范学校的层次和布局,鼓励综合性高等学校和非师范类高等学校参与培养、培训中小学教师的工作,探索在有条件的综合性高等学校中试办师范学院,"[1]教师教育综合化格局逐渐形成,综合性大学逐步参与到教育学科当中。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肖朗  孙岩  
杜威的一生与美国大学教育学科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以大学教育学科为主要平台和基地来从事教育学理论研究,建立教育学课程体系,并创设实验学校,从而为19至20世纪美国大学教育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系统考察杜威在芝加哥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的相关活动和业绩,不仅有助于展现这一时期美国大学教育学科建设和发展的总体面貌,而且可为当今我国大学教育学科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浙江省重点学科(A)高等教育学学科是在浙江树人大学民办高等教育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该学科具有两大鲜明的特色: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肖菲  白露  
学科互涉理论从一种思想发展成一系列复杂的活动,对学科领域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它不仅冲击了原有学科模式的构建理念,而且以一种全新的思维,重新定义学科之间的关系,重新建构学科知识的体系。在学科互涉的今天,成人教育学科研究疆域逐渐受到蚕食,学科理论体系遭受外界质疑,学术共同体声音不一,从而影响外界对成人教育学科的认同。为此,基于学科互涉的本质,成人教育学科应该以问题研究导向来拓展疆域,通过科际整合来提升理论信度,实现话语整合来推进成人教育学学科的发展。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念才  刘少雪  吴燕  
中共中央、国务院2018年《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为高水平综合大学成立教师教育学院、积极参与基础教育教师培养培训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上海交通大学教育学院2020年成立后,确立了"尚探究、重实践、跨学科、讲情怀"的办学理念,以人才强院、育人为本为发展战略,以建设专兼职并重的一流师资队伍、强化有组织的研究和学术品牌打造为建设举措,对如何在新时代培养卓越的未来教师、发展一流教育学科、建立综合性大学办教师教育的新路径进行了探索和思考。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高志敏  纪军  
反思成人教育学科发展的思想历程,可以发现其关注焦点从“成人”走向了“教育”。进而,在“成人”与“教育”之间,生成了当代成人教育学科发展的困厄,同时也孕育着学科发展的潜力与未来。成人教育学科未来发展的核心课题是重建学科的研究范式,关键所在是重廓学科的研究边界,而回归成人的生活世界是成人教育学科未来发展的方法论选择。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阎凤桥  
教育学科既要满足所在大学发展的需要,又要在整个教育学科中有立足之地。满足前者,产生了教学和服务的功能;满足后者,产生了研究的功能。大学与学科的双重要求既独立,又联系。在评估和声誉机制作用下,大学也越来越关注系科的研究水平,形成了学术、政治、资源、社会四重逻辑,共同作用于大学中的学科建制。教育学科本身具有实践性强、学科性和专业化程度弱的特点。这种特点限制了其在综合大学中的地位。从发展规模和水平上,综合大学的教育学科又无法与师范大学的教育学科相抗衡。在这种两难的格局下,其出路何在呢?本文认为,综合大学的教育学科应该利用综合大学的学术优势,向其他人文和社会学科学习和借鉴,进行学科的有益交叉,通过提高其学科化的程度,来达到强化学术性的目的,最终反哺于教育学科社群,推动教育学科整体的进步。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2019年11月27日,教育学科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发展研讨会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成立十周年庆典在英东学术会堂举行。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严隽琪,第十三届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主任、教育部原部长袁贵仁,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教育学部顾问顾明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副主任高瑞平,中科院大连化物所院士杨学明,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董奇,中国教育学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原校长钟秉林,日本爱知教育大学校长後藤Hitomi,扶贫办原党组成员、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司树杰,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李晓兵,清华大学原副校长、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教育研究院院长谢维和,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主任袁振国,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山东省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