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273)
2023(3320)
2022(2677)
2021(2667)
2020(2199)
2019(4628)
2018(4512)
2017(7692)
2016(4666)
2015(5080)
2014(5163)
2013(4949)
2012(4781)
2011(4467)
2010(4697)
2009(4555)
2008(4546)
2007(4155)
2006(3898)
2005(3836)
作者
(13270)
(10902)
(10902)
(10652)
(7046)
(5307)
(4948)
(4215)
(4138)
(3957)
(3795)
(3766)
(3667)
(3640)
(3589)
(3468)
(3379)
(3280)
(3196)
(3159)
(3155)
(2684)
(2676)
(2656)
(2542)
(2523)
(2470)
(2440)
(2304)
(2225)
学科
(15954)
经济(15929)
管理(10474)
(9342)
(8773)
(7477)
企业(7477)
教育(6261)
中国(6196)
理论(4904)
(4685)
(4475)
方法(4083)
(4052)
业经(3766)
(3396)
银行(3387)
地方(3327)
经济学(3307)
(3272)
政治(3165)
(3061)
农业(3011)
思想(2910)
(2810)
金融(2809)
(2778)
数学(2775)
数学方法(2657)
教学(2633)
机构
大学(66717)
学院(62824)
研究(24869)
(21402)
经济(20739)
管理(19132)
中国(19129)
科学(15460)
理学(15186)
理学院(14918)
(14836)
管理学(14424)
管理学院(14278)
(12859)
(12367)
(12317)
(12062)
师范(11958)
中心(11677)
研究所(11461)
(10482)
师范大学(9762)
北京(9743)
(9593)
教育(9274)
财经(9045)
(8929)
(8839)
(8078)
农业(8069)
基金
项目(36612)
研究(28135)
科学(27985)
基金(25264)
(22180)
国家(21939)
科学基金(17859)
社会(17077)
社会科(15947)
社会科学(15946)
教育(14266)
(13630)
成果(12244)
(12093)
编号(12069)
基金项目(11853)
自然(10605)
资助(10444)
自然科(10334)
自然科学(10331)
自然科学基金(10156)
课题(9079)
重点(8725)
(8099)
(8060)
(7772)
项目编号(7551)
(7466)
大学(7379)
国家社会(7011)
期刊
(29965)
经济(29965)
研究(23887)
中国(17791)
教育(15516)
学报(12776)
(10554)
科学(9937)
(9934)
大学(9572)
学学(8220)
管理(7922)
图书(7499)
(7213)
金融(7213)
农业(6261)
书馆(5963)
图书馆(5963)
财经(5205)
技术(5113)
(4587)
(4275)
经济研究(4177)
职业(3776)
(3699)
论坛(3699)
业经(3685)
问题(3637)
社会(3536)
(3168)
共检索到1134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丁毅超  
在关于人类与社会制度的构想中,关于上帝的预设是西方哲学的重要预设,这一点在霍布斯政治哲学中表现得尤其显著。上帝观念是霍布斯思考政治问题的逻辑起点。霍布斯对上帝作了世俗化和理性化解读,造就了近代政治哲学的范式、主题和框架,而且给上帝带上了一副理性的和世俗的面具,开启了后世人们理解国家和公共权力的新视角。上帝观念在其政治哲学中占据着核心位置。近代政治思想的发端是以一种全新上帝观念的确立为先导的。但是,霍布斯的上帝观念又是充满矛盾的。这种矛盾的实质是霍布斯尝试在古典上帝观念与现代上帝观念之间寻求某种融贯性,在上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周光迅  
高等教育哲学的逻辑起点是构建高等教育哲学的前提和出发点,“认识论”、“政治论”、“人本论”高等教育哲学观都是哲学智慧的体现。但从哲学与教育的原始意义上考察,从高等教育的普适价值着眼,高等教育应以开发人的智慧、教人追求“大智慧”为最高价值标准。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郭新华  郁惠英  
亚当·斯密在创立“经济人”的理论假设时,不会想到它会对西方社会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也决不会想到它会成为经济学思想史上争论最多的问题。本文从“经济人”所反映的三方面特点,辨析它的真正归宿。 “经济人”假设第一个方面的特点,是对现实经济生活的远离,表明它已经超出经济学的范畴。 围绕着“经济人”的理论假设,西方经济学家已经用了一个世纪的时间来加以证明,似乎现在离证明的结束还遥遥无期。主流经济学家都把它看成是一个不证自明的公理前提,单纯的为己、利己的自利行为,既不损人、也不利人,这是最低的和最起码的道德要求,是所谓的“底线伦理”。“底线伦理”一端连着法律,另一端连着类似宗教的信仰、信念的东西。...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芮飞军  
学界对《资本论》逻辑起点的认识有较多的争议,《资本论》逻辑起点可以在实践哲学思维下得到提炼,一些争议可以在实践哲学维度下得到排解。实践哲学以其反思、解释、改造等功能审视历史与现实的逻辑起点,在“人与物”对象化关系中进行过程性的抽象和反思。实践哲学能够从反思主体和反思对象相统一的视角观察对象,把主体的能动性和客观必然性统一起来,从而塑造了《资本论》商品逻辑起点的理论逻辑。商品一般、商品个别推论到商品具体,成为《资本论》逻辑起点的科学研究方法,是理解《资本论》商品范畴辩证法的关键,给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哲学方法论启示。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方绪军  
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与变革下,职业教育在线课程打破了以往班级授课制的时间分布和空间形态,实现了教学范式、学习范式的改变。在客观上却产生了“苏格拉底之疑”的时代反思,衍生出媒介教育哲学深刻审视新教育媒介的时代价值与未来走向,催生了“悲观主义”与“乐观主义”的争鸣,并暴露出在线课程应然状态与实然状态之间存在着巨大的落差与鸿沟。基于此,从职业教育类型教育的时代语境中,探索职业院校开展在线课程所要面临着多重选择性的困惑,包括“技术理论知识”与“技术操作知识”、“教学约束”与“个体约束”、“教学滤镜”与“群体质量”以及“教学动态化”与“教学静态化”。为此,提出了超越历史性“苏格拉底之疑”的方法论基础,包括构建“线上+线下”互补式教学模式,拓宽职业教育课程在线虚拟认知的具身场域;搭建在线课程“教学秩序”,逐步实现从“个体约束”向“自我约束”迁移;创新在线课程“类型化教学方法”,积极组建“学校—网络—家庭”教育协同体;生成常态化的“诊断+改进”运行机制,在教学动态化中把握教学静态化。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葛园园  
通过对胡塞尔、维特根斯坦、康德、劳丹等大师科学哲学思想的应用,考察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中的一些重要问题。首先运用逻辑实证主义理论指出当代图书馆学理论研究中的一些核心的思维谬误,澄清一些该领域内长期纠缠不清的无谓争论,进而讨论形而上学在图书馆学理论研究中存在的一定合理性,最后运用网状模型对图书馆学理论的发展趋势进行剖析,从而为这一领域的研究展现一个崭新的科学哲学的认识视角,并提供一些科学可靠的思维方法。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晓青  
近代机械唯物论者霍布斯将语词符号看作思维活动的基础,明确指出语词的几何学定义是人类进行理性推理的开端,理性推理本质上是一种计算,即语词的加减运算。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揭示了人与机器之间的相似性关系,认为人是与语言相关联的、受机械运动支配的自动装置,并强调人类可以凭借哲学这一“理性之光”阐明事物的因果关系,发展出对自身有益的结果。霍布斯的哲学观意在给出理性推理的抽象描述,一定意义上构成了符号人工智能的观念起源。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琦  
我国高职教育在十余年的发展历史中存在着一些争议,有必要从探究高职教育发展的逻辑入手,归纳与分析在高职教育发展中存在的社会人与职业人、人文与技术、教育与培训、学校与企业、多样化与模式化等悖论,进而更好地理解高职教育发展的使命。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孙可庸  
人称马克思的《资本论》是工人阶级的“圣经”。一切信仰马克思主义的、爱护马克思主义的、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人,甚至一些具有科学良心的资产阶级学者,无不尊崇这部伟大的科学巨著。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除了一些公开敌视马克思主义的人竭力诋毁、贬低这部光辉著作外,在我们内部又还有一些人,表面上表示非常崇敬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这部伟大的著作,实际上却时而教条式地搬弄马克思的个别词句和论点,歪曲马克思主义的本意;时而又疏于对马克思主义、特别是《资本论》中阐明的人类社会生产一般和商品经济一般基本规律、原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王军伟  
与普通意义上的教育不同,公民政治教育不以传授知识为目的,政治教育的目的是和平的维持。要想维持和平,就必须管控公民们的意见,而政治教育就是管控意见的手段。政治教育也不同于政治哲学,政治哲学是"教"意义上的一门学科;而政治教育则是"劝"意义上的一种活动。政治教育的实施必须以大学改革为前提,而大学改革并非只是改变大学的授课内容,因为它并不能改变任何人的意见。霍布斯由于害怕人们重新沦落到人人为战的自然状态,才提出这种特殊的政治教育。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张子夏  余雅晶  伍素  
实验哲学力图在批判传统哲学实践的基础上重新思考哲学方法,并因此引发了一系列元哲学问题上的争论。然而由于未能明确问题的焦点何在,争论双方陷入了自说自话的窘境。为解决该问题,我们必须通过考察相关概念的清晰程度以及哲学实践的实际情况来得出关于实验哲学的攻击目标及其正当性的结论。由分析可知,实验哲学矛头所指的对象当中,当代扶椅哲学因其运作方式的自然化转向而难以成为攻击目标,哲学家进行思想实验的正当性则取决于哲学家是否能以直觉为证据。直觉又可分为表面直觉和健全直觉。由于传统哲学家也倾向于拒绝将表面直觉作为证据,因此这场争论的问题应聚焦于健全直觉能否被用作证据。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谢元海  刘涵滨  
本文立足技术哲学的研究视角,以技术二重性为切入点,对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展开系统分析。经研究,发展主义技术观下职业教育价值性的缺失与工具性的失范,是当前乡村职业教育发展困境的主要原因,化解这一困境是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逻辑起点。对此,职业教育应破除中立性的技术认知、化解技术异化,以走向“生活世界”为价值旨归。在具体实践路向上,职业教育应发挥“生活世界”的统整性,一是构建“自上而下”的现代技术下乡之路,主动对接乡村发展需求,实现全面发展,以及建立融合办学组织,推动协同发展;二是构建“自下而上”的传统文化技艺自觉之路,开发校本性课程,激活传统技艺的文化主体性、培养现代传承人,推动传统技艺的生产性保护。上下协同,推动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涂宝军  张新科  丁三青  
大应用观是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普遍囿于狭隘的"应用观"、传统的"职业观"和局限的"文化观"等现状,创新提出的一种基于认识论与价值论相统一的哲学层面的人才培养新理念。大应用观强调应用型人才培养应以系统化知识体系为基础,以优异的专业技能为根本,以强烈的职业操守、科学精神、社会公德为保障,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融通,全面提高应用型人才知识、能力与素质。从方法论、价值论、认识论三个视角分析厘清大应用观逻辑起点,并以"五个统一"确立其实现路径,达成强化学生基于综合应用的实践创新能力、基于现实工程的职业拓展能力、基于全面发展的核心素养提升能力、基于专业文化的专业内驱发展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鹏  
从历史的角度,以科技革命的发展和社会形态的转变为逻辑主线,同时以哲学思想为理论溯源,对20世纪初以来世界范围内职业能力观演变的三个历史阶段即初始阶段的专项能力观、过渡阶段的关键能力观以及现阶段的整合能力观之间的逻辑关系予以透视认为,现阶段我国职业教育应以培养学生的整合能力为终极目标定位,对于操作性岗位上的技术工人应重视其在一般职业素质基础上的专项技能的培训,而对于复杂环境下的工程设计人员以及特定行业的服务人员应重视其一般职业素质基础上的整合能力的培养。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韦永琼  
在洛克看来,人的教育是从家庭教育开始就属于宏观性的政治设计规划之下的。虽然家庭教育是私人家庭内部的事,但就政府-国家的视角来看,没有好的家庭教育则未来一国公民的良好素养是无从谈起的。从洛克这里出发来探讨教育在什么意义上是属于政治哲学视野范围内的,或者,教育在洛克这里是如何隶属于他的政治设计方案之中的?这是一个此前的洛克研究未曾详细论及的主题。在此基础之上,文中分析了洛克政治哲学中的家庭教育"三权分立"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