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07)
2023(4758)
2022(4019)
2021(3620)
2020(3063)
2019(6907)
2018(6845)
2017(12929)
2016(7157)
2015(8048)
2014(8085)
2013(7766)
2012(6993)
2011(6446)
2010(6506)
2009(6322)
2008(6339)
2007(5747)
2006(5114)
2005(4859)
作者
(19828)
(16780)
(16691)
(15906)
(10598)
(7868)
(7466)
(6361)
(6288)
(5976)
(5781)
(5551)
(5493)
(5396)
(5377)
(5082)
(4918)
(4904)
(4864)
(4783)
(4320)
(4086)
(3967)
(3838)
(3815)
(3750)
(3740)
(3682)
(3359)
(3255)
学科
管理(27711)
(25392)
经济(25327)
(23043)
(20690)
企业(20690)
(11269)
(10784)
方法(9325)
(7804)
数学(7778)
数学方法(7635)
中国(7244)
业经(7053)
体制(6808)
(6619)
(6505)
财务(6486)
财务管理(6469)
企业财务(6153)
(5803)
银行(5796)
(5527)
(5349)
金融(5346)
(5120)
(4886)
环境(4824)
(4782)
制度(4751)
机构
大学(103700)
学院(102363)
(43167)
经济(42256)
管理(38874)
研究(34070)
理学(33212)
理学院(32850)
管理学(32378)
管理学院(32175)
中国(26300)
(24230)
(21255)
科学(18721)
财经(18289)
(16688)
(16459)
(16437)
中心(15382)
研究所(14680)
(14164)
经济学(13780)
财经大学(13524)
业大(13239)
北京(13216)
(12662)
(12549)
师范(12535)
(12389)
经济学院(12251)
基金
项目(66797)
科学(53590)
研究(50174)
基金(49682)
(42734)
国家(42390)
科学基金(36873)
社会(33461)
社会科(31742)
社会科学(31736)
基金项目(26102)
(25544)
教育(23571)
自然(22842)
自然科(22295)
自然科学(22290)
自然科学基金(21907)
(21520)
编号(19765)
资助(19586)
(19067)
成果(17186)
(15614)
重点(15300)
国家社会(14203)
课题(14195)
(14168)
教育部(13850)
(13607)
(13562)
期刊
(50628)
经济(50628)
研究(33080)
中国(23694)
(20773)
管理(16257)
学报(14585)
科学(14065)
(13464)
大学(11909)
教育(11830)
学学(11221)
(10796)
金融(10796)
财经(9871)
农业(8450)
技术(8446)
(8429)
经济研究(7647)
业经(7482)
问题(6528)
财会(5255)
(5117)
会计(5030)
(4932)
理论(4911)
现代(4677)
改革(4591)
(4591)
科技(4571)
共检索到1603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商丽浩  
对学校收费探源溯本,它的源头可推及至二千年前孔子私学收取的“束脩”,但作为官方的一项制度,其历史并不久远。一百年前,中国官立学校和书院不仅不收学费,而且尚有膏火、廪膳等公费津贴士子童生;晚清社会近代化的巨变,传统公费津贴制和收费制互争消长,使收费制度由民间私塾走向官立学堂,由普通学校走向高等学府,新旧教育的资金配置体系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大伟  
福建船政学堂是我国近代第一所采用西方教育模式培养海军和造船技术人员的职业学校,其近代办学管理制度与方式是在中国的第一次尝试。文章对福建船政学堂在生源匮乏情况下,为招到高素质的学生而制定严格招生考试制度、为保证人才培养方向而实行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为保证培养质量而制定的严格日常管理制度、严格毕业标准和高质量就业等方面的实践经验进行系统的整理和探索,为当今职业教育办学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戴一峰  
中国近代洋关制度,即外籍税务司制度的形成,无疑与侵华列强为摆脱五口通商时期中西贸易困境,扩大侵略的要求密切相关,留着粗深的侵略印记。对此,学界已作了大量的披露、剖析。但近代洋关制度的形成,以《天津条约》附约《通商章程》的签订为界,经历了两个明显的阶段,其间清政府的态度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对洋关制度的形成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对此,学界则长期未给予充分注意。本文意在对此详加申论,以期对近代洋关制度形成这一重要历史问题,有更深入的认识,并藉此加深对中国近代史若干问题的认识。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颖  
农业教育是发展农业经济、改善农民生活的前提和基础。晚清农务学堂是农业近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试图通过考察农务学堂产生的历史背景、发展历程及开设课程等方面,分析晚清新式农务学堂在中国近代农业教育方面的意义与作用。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李金  
创立于1902年的山西大学堂,在20世纪最初的20年里,与京师大学堂、北洋大学堂一起开创了中国近代大学教育的先河。山西大学堂以其一校两制、以新化旧的独特办学模式,取法英国的教学风格和开内省举办大学的先河,为中国近代大学教育的发展作出了多方面的贡献。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葛孝亿  
清末虽然创办了诸多接近于职业教育的新式教育机构,并形成了一股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的思潮,但实业教育思潮并没有破除"本末之辩",亦未形成一种新的教育文化心理以促进近代职业教育的发展。相反,实业学堂的创办与发展过程中遇到了许多问题,实业教育在"名"与"实"之间存在差距。清末实业学堂的名实之辩,实则蕴含了中国近代早期职业教育的命运。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王冬凌  
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各类新式学堂 ,是中国官办学校最早实施科学教育的学校。京师同文馆是第一所新式学堂 ,但却不是第一所实施科学教育的新式学堂。第一所实施科学教育的新式学堂是福州船政学堂。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周谷平  张雁  
1898年建立的京师大学堂,虽有大学之形却缺大学之实。所谓的"形"是指京师大学堂从日本间接移植了现代大学相关制度、导入相关教学内容,而其"实",却依然受传统理念的影响,没有摆脱旧式官僚养成所的实质。1902年的《钦定京师大学堂章程》和1904年的《京师大学堂章程》均体现了这一点。直到民国初年蔡元培主持制订的《大学令》,才标志着中国近代大学理念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开始。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赵清明  
由于风气闭塞,传统思想根深蒂固,中国内陆省份在教育近代化起步阶段不仅要面对教育模式的艰难转变,同时也要面对思想观念的艰难抉择。外力的胁迫与中外教育主权之争加深了这种艰辛。山西大学堂作为中国最早在内陆省份创办的大学堂,是中国内陆省份教育近代化艰难起步的一个缩影。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崔爽  
一、问题的提出建国以来,由于长期受片面强调医院是福利事业单位的错误思想影响,我国的医疗收费标准除药品销售采取商业经营方式实行加收批零差价,医院可获得部分经济收益外,其它医疗项目收费均低于医疗成本,医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李桂花  
本文认为作为银行制度 ,中央银行是指一国金融体系的核心 ,是银行的银行 ,与一般说的国家银行有所区别。考察近代中国银行制度孕育与演进过程 ,中国银行经历了从分立特许制向复合集中制 ,进而向单一集中制演化 ,中央银行确立于由分立特许制向复合集中制转变的 1 939年 ,而不是公认的 1 92 8年。作者还从经济结构特征、意识形态变迁的角度探讨了央行的独立性问题。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朱华雄  杜长征  
随着中国在19世纪后期进入重商主义时代,发展近代商学教育成了清末社会的迫切要求。张之洞在一个偶然事件刺激下,率先在武昌筹设商学教育机构,最终建成自强学堂商务门,并开展了中国近代第一次商学教育试验。试验带有新旧杂糅的特点,其成效并不明显,不久即被终止,但仍产生了一定影响。自强学堂商务门是时代母体躁动下的早产儿,其商学教育尝试和挫折为理解中国近代商学教育"前史"提供了重要线索和情节。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程晋宽  
"一切历史首先是制度史",教育行政制度史是我国近代教育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近代中国的教育行政体制对认识我国近代教育行政制度的发展全貌,洞察教育行政体制发展中的历史问题,探寻我国当前教育行政体制的历史渊源,确定我国教育行政体制改革的历史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中国近代教育行政制度作为一种历史存在,为建立现代主义的教育行政奠定了制度基础。那么这种教育行政制度是如何形成与演化的,它对当代中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发根  
一些研究者认为,"五口通商"以后,上海迅速取代广州成为新的对外贸易中心。该文指出,相较于上海的外贸增长,至太平天国初期,广州依然是中国的对外贸易中心。太平天国战争打破了传统贸易格局,以广州为进出口口岸的东南地区逐渐取道上海;同时,人口和商业开始向相对安定的条约口岸上海大规模集聚,上海对外贸易进一步发展。1861年汉口和九江开埠后,广州逐渐失去了其在长江中游地区的广阔腹地;而上海取而代之,借助长江流域的丰富物产、繁盛人口和便利交通等优势,形成近代中国的对外贸易中心。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荣晓峰  
拨码制度是近代天津具有地方特色的转账结算与信用票据制度,光绪初年开始通行于天津钱业。拨码制度建立在天津钱业的“川换”和“靠家”关系基础上,在由津帮大银号和钱业公会构建的支付协同体内运行。拨码具有转账支付、债务清结、同业拆借、短期借贷和票据清算等多种功能,其功能和特征处于动态演变之中。拨码制度是天津钱业赖以生存的基础,银号在便利账目清算的同时,借以扩张信用和提升资金筹集能力。庚子事变后天津爆发的“贴水风潮”实际是由拨码贬值引发,拨码制度经历短暂废止后得以恢复,但整体由盛转衰。志成银号倒闭拖欠拨码债务严重损害了拨码信用,伪拨码则进一步加深了拨码信用危机。拨码余额的清算经历了现银、外国银行“竖番纸”和银钱业合组公库公单的发展历程,反映出钱业、外商银行和华商银行在不同时期的势力消长。日军占领天津后实施金融统制政策,拨码制度被强力废止。拨码制度是近代中国信用票据和虚银两制度结合发展的产物,体现出金融票据演化的复杂性特征,也为考察传统金融机构信用体系构建提供了一个重要案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