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53)
2023(11662)
2022(10319)
2021(9706)
2020(8136)
2019(18887)
2018(18886)
2017(36662)
2016(20026)
2015(22509)
2014(22586)
2013(22134)
2012(20053)
2011(18077)
2010(17960)
2009(16572)
2008(16149)
2007(13978)
2006(12260)
2005(10835)
作者
(56903)
(47108)
(46892)
(44538)
(29953)
(22547)
(21184)
(18464)
(17916)
(16808)
(16147)
(15806)
(14903)
(14817)
(14462)
(14441)
(14137)
(14020)
(13385)
(13322)
(11660)
(11584)
(11202)
(10693)
(10541)
(10463)
(10449)
(10304)
(9477)
(9242)
学科
(75748)
经济(75630)
管理(62473)
(56667)
(48819)
企业(48819)
方法(34948)
数学(29983)
数学方法(29618)
(22082)
(19616)
中国(19335)
(18165)
业经(17793)
(16803)
地方(15122)
(13991)
财务(13922)
财务管理(13894)
企业财务(13187)
理论(13160)
(13128)
贸易(13122)
(12800)
环境(12787)
农业(12786)
(12741)
(12570)
技术(12531)
(12115)
机构
大学(282742)
学院(279589)
管理(113842)
(108896)
经济(106426)
理学(98970)
理学院(97876)
管理学(96282)
管理学院(95767)
研究(91297)
中国(66951)
(60089)
科学(56589)
(52363)
(45172)
(41974)
财经(41631)
业大(41559)
研究所(41086)
中心(40872)
(39867)
北京(37959)
(37764)
(36547)
师范(36223)
(33448)
农业(32732)
(32373)
经济学(32168)
财经大学(31067)
基金
项目(194866)
科学(153336)
研究(143834)
基金(141596)
(122514)
国家(121512)
科学基金(104931)
社会(90093)
社会科(85325)
社会科学(85305)
基金项目(75977)
(75548)
自然(68379)
自然科(66719)
自然科学(66707)
教育(65619)
自然科学基金(65505)
(63758)
编号(58920)
资助(57750)
成果(48217)
重点(43132)
(43002)
(40656)
(40648)
课题(40256)
(38748)
创新(37919)
教育部(37142)
科研(37019)
期刊
(119153)
经济(119153)
研究(83555)
中国(52426)
学报(43668)
管理(42025)
科学(40358)
(40169)
(38112)
大学(33378)
教育(31554)
学学(31306)
农业(26371)
技术(23742)
(22650)
金融(22650)
财经(20160)
业经(19223)
经济研究(18196)
(17007)
问题(15400)
图书(14928)
理论(14644)
科技(14056)
实践(13544)
(13544)
技术经济(12940)
(12907)
现代(12808)
(12726)
共检索到4036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荣晓峰  
拨码制度是近代天津具有地方特色的转账结算与信用票据制度,光绪初年开始通行于天津钱业。拨码制度建立在天津钱业的“川换”和“靠家”关系基础上,在由津帮大银号和钱业公会构建的支付协同体内运行。拨码具有转账支付、债务清结、同业拆借、短期借贷和票据清算等多种功能,其功能和特征处于动态演变之中。拨码制度是天津钱业赖以生存的基础,银号在便利账目清算的同时,借以扩张信用和提升资金筹集能力。庚子事变后天津爆发的“贴水风潮”实际是由拨码贬值引发,拨码制度经历短暂废止后得以恢复,但整体由盛转衰。志成银号倒闭拖欠拨码债务严重损害了拨码信用,伪拨码则进一步加深了拨码信用危机。拨码余额的清算经历了现银、外国银行“竖番纸”和银钱业合组公库公单的发展历程,反映出钱业、外商银行和华商银行在不同时期的势力消长。日军占领天津后实施金融统制政策,拨码制度被强力废止。拨码制度是近代中国信用票据和虚银两制度结合发展的产物,体现出金融票据演化的复杂性特征,也为考察传统金融机构信用体系构建提供了一个重要案例。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荣晓峰  
近代天津银两制度经历了由贸易而完善、由战争而变革调整、由政府强力废除而解体的过程。开埠之后,在国内外贸易的推动下,天津银两制度不断发展完善,从之前各种银锭混用的状态演变为以化宝银为主的实银两体系,民用银两呈现出明显的整合趋势,行化银产生并成为天津的标准银两,成为与上海规元银、汉口洋例银并行的国内三大虚银两。以银两票和银两拨码为主的银两信用制度形成。庚子事变对天津银两制度产生重大冲击,相继爆发"贴水风潮"和化宝银危机,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荣晓峰  
天津"行化银"是近代中国具有代表性的区域银两制度,它产生于19世纪60年代并在银两市场的整合中取得优势,行用范围不断扩大。经过庚子事变冲击后,行化银两制度在政府、商会、银行、炉房等多方力量的博弈下不断调整,其实银基础化宝银逐步退出货币市场,但其价值尺度和记账货币功能不断强化并在20世纪10年代发展成为天津的标准虚银两。行化银在近代天津货币兑换市场、国内外汇兑市场和商业清算市场中发挥了重要的功能与作用,为天津贸易及其商业覆盖区域提供重要的交易媒介和信用工具。然而,由于清末民初以来银元势力的扩大,南京国民政府强力推行以银元为主导的货币政策,导致以行化银为代表的虚银两制度处于危机之中,最终完全被银元取代而退出历史。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韩烈保  王海艺  黄明勇  苏德荣  张清  
为解决天津滨海地区园林树木耗水量大的问题,该研究以该地区常见的园林树木为材料进行了灌溉制度方面的研究.该实验是把水分作为单因子的完全随机区组设计,以中子水分仪作为土壤水分测量工具,研究了5—10月洋白蜡和金银木在天津滨海地区特殊土壤条件下的土壤水分动态及其植物形态指标,并制定了相应的灌溉制度,包括灌水饱和点、灌水补偿点、计划湿润深度、灌水定额、灌溉周期和灌溉定额,其中洋白蜡灌溉定额525mm、灌溉次数7次;金银木灌溉定额350mm、灌溉次数10次.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徐爱好  张再生  
近年来,天津市处于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整合阶段。针对存在的问题,需从城乡居民医疗保险长效机制和医保政策、政府卫生财政投入力度、医疗监管体系、提高城乡居民医保认知等方面作出努力。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荣晓峰  
废两改元是由国民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变迁过程,在天津以废除关平银、行化银等虚银两和将化宝银改铸成孙像新币为主要内容,传统金融组织炉房和公估局随银两制度解体而消亡,拨码制度脱离银两制度框架而被纳入银元制度体系之内。废两改元引发天津金融市场重构,对天津货币兑换市场、国内外汇兑市场和票据清算市场均产生重要影响。各利益集团基于获利动机展开较量,"银两集团"与"银元集团"之间、中央政府与地方势力之间、中国与外国势力之间进行了长期的斗争博弈,各方势力也发生深刻变化。天津的废两改元展现出近代区域金融中心银两制度解体的过程,是考察近代银两制度消亡的较好案例,也是全国"紧跟型"币制变革的典型代表。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张达  蒋大鹏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指出:要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加强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天津财政从系统治理和源头治理的角度出发,全面推进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宗胜  
价格管制复归的制度变迁研究———天津市鸡蛋价格管制剖析本文是作者承担的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资助的案例研究课题,参加者包括罗润东、常新、杨晓康。在论文初稿修改过程中得到张曙光教授、常修泽教授、李实教授等的很有帮助的修改建议;在天则所举行的案例讨论会上...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夏洪涛  程卫红  赵明晓  
为进一步厘清近代南京国民政府推出的海关金单位在稳定汇率市场、标金市场中的重要作用,基于近代金融相关典藏古籍与历史资料,运用文献研究法分析海关金制度与金融的关系,并深入探讨南京国民政府推出海关金制度后,如何通过金融手段稳定财政税收,规避金贵银贱汇兑风险,稳定外汇与标金市场运行。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闫贵荣  
建立学生信息员制度在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以天津职业大学学生信息员工作为例,分析了当前高等职业院校开展学生信息员工作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和措施,并对比分析了天津职业大学实行学生信息员制度以来教育教学质量的显著变化。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中国金融会计学会课题组  李民  王沛英  
本文首先对各种拨备计提从理论体系、计提方法、适用性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客观评价,为提出适合我国的商业银行拨备制度奠定了基础;其次,创造性地从防范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角度对贷款拨备方法进行了分类,从而得出了动态拨备制度紧扣防范系统性风险这个核心问题,从而具有更强的科学性;最后,借鉴了国际上关于银行监管标准和会计准则协调的最新理念(监管收益表等),结合我国现有监管指标(拨备覆盖率)体系,提出了适合我国的、简便易行的动态拨备模型,以及相应的配套措施建议。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温信祥  王刚  郭晓赟  
本文首先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和会计理论角度研究分析了建立风险拨备制度的理论基础。其次回顾总结了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拨备制度的历史沿革和发展现状,并结合国内五家上市银行2004年年报,简要分析了目前国内商业银行风险拨备管理情况和制度建设现状。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构建商业银行全面风险拨备体系的构想,结合上市银行计提减值准备的实际情况,对贷款、投资和应收款项减值准备计提相关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并提出在实施全面风险拨备管理过程中应该注意转变观念、规范操作、加强审计和监管力度、加大配套环境和制度建设等问题。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孙睿  
健康的市场构建核心问题之一便是市场秩序的建立和维持。制度经济学中,行业组织对于市场秩序最大的贡献在于给市场提供了降低交易成本的制度。但是从历史实践层面上讲,市场秩序并非如经济学范式所言是一种抽象静态的结构。并且制度背后有着强烈的历史文化因素,所有在技术上可行的制度,在不同国家或者文化中会呈现出丰富的形态。本文所关注的,便是在近代中国历史实践中所形成的市场秩序。以此来思考,对中国而言,究竟怎样的经济治理结构才是在实践中较好的选择。以往对近代行业组织的研究集中在传统因素的扬弃、组织形态变迁以及功能等方面,缺乏对市场秩序与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胡梦凡  董璁  
天津近代园林作为中西文化碰撞交流下城市建设活动的内容之一,是政府意志、民众意向与地方文脉共同作用的产物。通过文献排查汇总天津地区近代园林信息,结合历史地图绘制不同时期不同园林类型的地理分布图,归纳其时间分布具有“华洋并进、骤兴渐衰”的特征;利用WEKA多元变量聚类统计分析方法对天津近代园林分布的地理信息进行类型归纳定量研究,可知其同时具有“组团化、二元化、近商业”的空间分布特征,继而探究其与城市形态、本土文化、意识观念的内在关联,为天津近代园林的保护利用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孙睿  
商业习惯是近代市场秩序构建中的重要一环。在近代,行业组织成为商业习惯的重要依托。在天津钱业清算习惯"川换拨码"的历史变迁中,市场力量与行业组织的关系互相交错。钱业使用川换拨码最初是为了活跃市场。随着交易的扩大,习惯的约束力与交易发展出现矛盾。该习惯所衍生的川换债务优先偿付成为最具争议的问题。这种优先权主要靠钱业同人自觉遵守,公会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中介担保作用。但即使通行已久,政府也不会轻易认可川换债务优先权具有类似法律的普遍性效力。公会也意识到清算工具承担短期信用功能是核心的矛盾和问题,但却无法克服行业利益的保守性,未能主动推动习惯改良。直到市面清算凝滞,才由银行业公会主动提出组建公库,川换清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