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39)
- 2023(8638)
- 2022(7107)
- 2021(6656)
- 2020(5581)
- 2019(13084)
- 2018(13374)
- 2017(25486)
- 2016(13702)
- 2015(15347)
- 2014(15582)
- 2013(15050)
- 2012(13948)
- 2011(13094)
- 2010(13810)
- 2009(12971)
- 2008(12738)
- 2007(11036)
- 2006(10410)
- 2005(9610)
- 学科
- 济(81261)
- 经济(81199)
- 管理(33623)
- 方法(28378)
- 业(27795)
- 数学(25443)
- 数学方法(24887)
- 企(23239)
- 企业(23239)
- 学(19508)
- 地方(18340)
- 中国(17319)
- 农(14663)
- 业经(14467)
- 制(13218)
- 地方经济(12695)
- 财(11624)
- 理论(11517)
- 体(10799)
- 经济学(10462)
- 融(10246)
- 金融(10244)
- 农业(9573)
- 银(9433)
- 银行(9413)
- 和(9285)
- 行(9147)
- 环境(9107)
- 发(8901)
- 土地(8778)
- 机构
- 大学(204831)
- 学院(202484)
- 济(90250)
- 经济(88508)
- 研究(76201)
- 管理(73485)
- 理学(62143)
- 理学院(61328)
- 管理学(59854)
- 管理学院(59462)
- 中国(56916)
- 科学(46054)
- 京(44366)
- 财(40702)
- 所(39464)
- 研究所(35766)
- 中心(32683)
- 农(32223)
- 江(31938)
- 财经(31472)
- 范(29235)
- 经济学(29057)
- 师范(28990)
- 北京(28450)
- 经(28436)
- 业大(28008)
- 院(27035)
- 经济学院(25580)
- 农业(24927)
- 州(24570)
- 基金
- 项目(127581)
- 科学(100333)
- 研究(92609)
- 基金(92212)
- 家(80863)
- 国家(80264)
- 科学基金(67952)
- 社会(59493)
- 社会科(56357)
- 社会科学(56339)
- 省(49271)
- 基金项目(47021)
- 教育(43777)
- 自然(43065)
- 自然科(42038)
- 自然科学(42026)
- 划(41821)
- 自然科学基金(41217)
- 资助(38992)
- 编号(36847)
- 成果(31271)
- 重点(29645)
- 发(28299)
- 部(28167)
- 课题(26899)
- 创(25662)
- 国家社会(24964)
- 创新(24202)
- 教育部(24152)
- 大学(23903)
共检索到3213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胡怀国
土地既是一种生产要素,又是人类生活的载体,对人类社会有着特殊的含义。从传统农业社会到现代社会,西方国家大致经过了两次土地改革,一是明确土地的私有产权及其边界,二是重新认识土地的部分公共属性并对其完全私有产权进行某种限制。前者有助于促进效率,后者则有助于维护社会公正,土地改革的核心是寻求一种兼顾效率和公正的制度安排,而几乎任何土地改革思想都或多或少与古典经济学有关。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费方域
保罗·安东尼·萨缪尔森(1915—)是当代著名美国经济学家,他使西方经济学由20世纪30年代以前的依靠文字和图形进行分析的方式,转变成为支配了以后几十年的诉诸数学和推理进行分析的方式。因此,他被授予197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陆长平
本文从隐含的“统一利润率”假设入手,分析了新古典资本理论中难以解决的两个逻辑“悖论”。就“单一产品模型”而言,新古典的逻辑是“优美”的,而一旦脱离单一产品的假设进入较为现实的“异质品模型”,新古典便会面临着无法摆脱的逻辑困境。产生这些“悖论”的一个根本原因就是人们在“分配是否影响相对价格”这一问题上发生了分歧,也就是在“是否存在统一利润率”这个问题上有不同的看法。对“统一和差别利润率”的探讨是解决新古典逻辑“悖论”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
资本计量 资本倒流 技术再转换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周梅妮 林利 张振威
古典经济学的核心是关于分工对经济发展的意义,但随着新古典经济学的兴起,经济学关注的重心由经济组织问题转到了对资源配置问题的研究上,直到20世纪80年代,新发展的新兴古典经济学才重新复兴了古典经济学的研究范式。
关键词:
新兴古典经济学 古典经济学 研究范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温晓琼
高职《经济学基础》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无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实践运用能力。因此,提出在该课程中施行项目教学模式,并对该课程项目教学模式研究的理论基础、内容、方法和实践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高职 经济学基础 项目教学 实践能力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谌争勇
湖南省益阳市作为全国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省内唯一的农业综合改革试点市,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到引导各经济要素向农村与土地靠拢,以农村土地“数字化”改革为主线,以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增色为目标,点燃了新时代农业现代化发展引擎。益阳市赫山区被授予“2022年全国农业现代化示范区”,该成功探索对当前开展“三农”工作和助力乡村振兴及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了可复制、可借鉴的样板,被誉为“赫山模式”。
关键词:
土地改革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唐正东
亚当·斯密的劳动价值论以手工业资本主义为背景,凸显了市场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以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为背景,强调了交换关系的社会化过程的经济学意义,但他只是从价格竞争这一经济学维度来理解这种社会化过程的内涵;马克思对斯密、李嘉图古典经济学的超越经历了从人本主义向历史唯物主义发展的历程,他以社会经济形态内在矛盾性的视角打破了古典经济学的单纯经济学思路,同时也超越了人本主义者的物化批判思路,从而把资本主义批判理论提升到一个崭新的学术层面。因此,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与社会唯物主义在哲学方法论上有着本质区别,它是从历史性社会形态的角度来理解经济事实的。
关键词:
马克思 古典经济学 超越 哲学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梅英 蔡玉莲
演化经济学在批判新古典经济学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的理论框架,跨越了主流经济学理性人、最优、均衡的藩篱,提出历史演化、满意、多样性假说,并借用生物学基因的遗传机制、变异机制、选择机制的运作,为解释经济系统演化过程提供了一个动态变化的研究框架,使经济学面临着更大的革命。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孙经纬
卢卡斯及其新古典经济学孙经纬荣膺199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小罗伯特·卢卡斯(RobertLucas,Jr)1937年出生于美国华盛顿州,1959年获芝加哥大学历史学学士学位,1964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70年成为卡内基·梅隆大学经济学教授,1994...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周小亮
一、新古典资源配置论的基本 分析前提、假设与方法 资源稀缺性假设或稀缺法则是新古典经济学分析资源配置的基本前提或出发点。在他们看来,正是由于资源的稀缺性,才会产生人类社会所面临的共同三大基本经济问题。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以及为谁生产,同时也正是由于人类欲望的无限性与资源的有限性这才使人们不能不考虑在各种可相互替代的方法中选择一种最好的方法去使用资源。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徐晋
经济学主要经历了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两个阶段,从某种程度上无法理论解释与建模分析当前新经济现象。本文首次提出后古典经济学,价值观基础是人本主义,方法论基础是离散主义。本文对离散主义进行了定义,微观层面论述了数据理性、数据成本与企业边界,宏观层面建立了以制度为核心的离散发展模型。后古典经济学的要旨在于指出当代经济社会正处于离散化解构与全息化重构过程中,社会化大生产的重心从物质转向精神,资源稀缺性从外在的物质资料稀缺,转变为内在的生命时间稀缺。本文最后简述了后古典经济学的应用经济学分支网络经济、数据经济与平台经济。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玉霞 罗晰文
消费思想是古典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早期的消费思想具有开创性的意义。本文在对大量文献整理分析的基础上,提炼出古典经济学的基本消费思想,概述古典时期在消费行为影响因素、消费与生产关系分析方面的研究成果,最后对古典经济学的消费思想进行简要评价。
关键词:
古典经济学 消费思想 消费 生产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于业明 王欣 王建军
80年代以来,杨小凯、罗森、贝克尔、博兰、黄有光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运用非线性规划(超边际分析)将古典经济学中关于分工和专业化的精彩思想变成决策和均衡模型,掀起了一股用现代分析工具复活古典经济学的思潮,形成了一个以超边际分析为基础工具,以专业化经济、分工和经济组织等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经济学分析框架。由于这一新的分析框架的最大特点是使古典经济学的灵魂在新兴古典躯体中复活,因此被称为新兴古典经济学。 本文主要是在新古典经济(Neoclassical economics)和新兴古典经济学(New Classical economics)比较的基础上对后者作一评论式介绍。 一、从分际分析到超边际...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吴遵杰 陈勇
居于主流地位的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未能预测2008年金融危机的发生,这表明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存在重大缺陷。本文旨在指出和分析缺陷所在及产生的原因。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理论及其实际商业周期模型在研究假设、分析方法及政策推论方面有重大漏洞,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家对经济学研究的所谓"科学化"追求以及意识形态偏见,由此可见,西方主流宏观经济学已走入歧途,"修补"或"重建"困难重重。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吴遵杰 陈勇
居于主流地位的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未能预测2008年金融危机的发生,这表明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存在重大缺陷。本文旨在指出和分析缺陷所在及产生的原因。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理论及其实际商业周期模型在研究假设、分析方法及政策推论方面有重大漏洞,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家对经济学研究的所谓"科学化"追求以及意识形态偏见,由此可见,西方主流宏观经济学已走入歧途,"修补"或"重建"困难重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