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42)
- 2023(6025)
- 2022(5091)
- 2021(4965)
- 2020(4095)
- 2019(10021)
- 2018(9463)
- 2017(18283)
- 2016(9143)
- 2015(10549)
- 2014(10097)
- 2013(10559)
- 2012(9786)
- 2011(9316)
- 2010(9064)
- 2009(8517)
- 2008(8448)
- 2007(7161)
- 2006(6563)
- 2005(6391)
- 学科
- 济(44476)
- 经济(44446)
- 方法(20118)
- 管理(19605)
- 数学(18710)
- 数学方法(18585)
- 银(18006)
- 银行(17861)
- 业(17573)
- 行(16658)
- 中国(15498)
- 制(14801)
- 企(13425)
- 企业(13425)
- 贸(13005)
- 贸易(12991)
- 易(12761)
- 融(11363)
- 金融(11362)
- 度(9475)
- 制度(9472)
- 业务(9253)
- 农(8608)
- 财(8069)
- 银行制(7987)
- 关系(7557)
- 业经(7123)
- 体(6534)
- 学(6455)
- 地方(5962)
- 机构
- 大学(134457)
- 学院(128024)
- 济(68342)
- 经济(67412)
- 研究(52900)
- 中国(50533)
- 管理(46273)
- 理学(38649)
- 理学院(38207)
- 管理学(37754)
- 管理学院(37499)
- 财(31179)
- 京(29661)
- 科学(26460)
- 所(26225)
- 财经(24921)
- 经济学(24394)
- 中心(23963)
- 研究所(23707)
- 经(23133)
- 经济学院(21993)
- 银(21573)
- 银行(20722)
- 北京(19939)
- 行(19114)
- 财经大学(19070)
- 融(18608)
- 院(18598)
- 农(18457)
- 金融(18388)
- 基金
- 项目(80918)
- 科学(64871)
- 基金(63488)
- 研究(59517)
- 家(55433)
- 国家(55118)
- 科学基金(46793)
- 社会(41408)
- 社会科(39592)
- 社会科学(39584)
- 基金项目(31725)
- 自然(28108)
- 资助(27948)
- 自然科(27570)
- 自然科学(27563)
- 自然科学基金(27132)
- 教育(26671)
- 省(25159)
- 划(23195)
- 编号(20927)
- 中国(20616)
- 部(20521)
- 国家社会(19401)
- 重点(18555)
- 教育部(18218)
- 成果(18129)
- 发(17033)
- 大学(16458)
- 人文(16419)
- 创(16304)
共检索到2175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苏颂 张侃
日本割占台湾后,为强化殖民统治,于1899年设立台湾银行。该行随即以台湾为基地,不断向中国大陆进行营业网络和业务扩张。台湾银行利用早期在华南广泛流通的日本银圆,发行以该种银币为准备金的银票,试图建立日系通货圈。辛亥革命爆发后,中国金融市场动荡不宁,台湾银行伺机怂恿日本大藏省铸造日本银圆,并依托其金融网络在华中、华南地区扩大日系货币的流通,以增强控制中国南部货币市场的力度,实现金融殖民目的。但受近代中国持续的抗议日本侵略的群众运动冲击,以及中国本土银行崛起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台湾银行以日本银圆统一中国南部货币的谋划最终走向失败。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纽行文
当世界主要工业化国家大刮银行合并风时,台湾却有大量新银行诞生。最近当局批准了15家私人银行开业。台湾银行业的发展是台湾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在此之前,台湾的银行全部为官方所有,限制极为严格。整个银行体系效益很差,经济也主要以现金为基础。信用卡只较多地在年轻人中流行。其他信用工具很少,而且过时。私人部门债务是全世界最低的地区之一,储蓄率高达国内生产总值(CDP)的29%。台湾虽有很广泛的自动存取款机网络,但使用率很低。80年代末台湾兴起股票热,股价暴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范文仲 周特立
国际经验表明,引导民营资本进入金融业,对于完善金融组织体系,提高金融市场竞争水平和服务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在民营金融机构设立初期,民营资本的高逐利性以及内部人利益输送的内在冲动往往会产生较高的道德风险。因此,有必要做好风险隔离的制度安排,加强公司治理,并建立有效的市场退出机制,促进民营金融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黄隽
本文对1996~2007年台湾银行业稳定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台湾银行业利润和资本水平呈下降趋势,台湾银行业的稳定性总体水平不高;台湾银行业的过度开放导致风险增大、金融动荡频繁发生。台湾银行业自由化的经验和教训值得大陆认真借鉴,两岸合作为台湾银行业走出困境提供了机遇。
关键词:
台湾银行业 稳定 过度竞争 两岸合作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范越龙
新形势下,海峡两岸的产业合作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走势,台商的进一步发展和转型升级加大了对台湾银行业的金融需求,而目前台湾银行业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和困境,ECFA签署后,台湾银行业也正急切地向大陆投资。本文通过对江、浙、沪、闽四省市引进台湾银行业竞争力比较分析,认为浙江存在"台商数量相对较少、政策优惠不如福建、协议台资落实率低"等问题,但也拥有"是台商投资主要区域、民营经济发达、金融环境优秀和区位优势独特"等有利条件,引进台湾银行业能助推浙江产业升级,发展浙江内需市场和帮助台资企业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范越龙
引进台湾银行业对浙江经济发展存在多方意义,同时,浙江也存在引进台湾银行业的诸多有利条件,而台湾银行业也拥有与浙江地方银行业的合作空间。浙江应通过以下途径引进台湾银行业:继续做好利用台资工作;赴台湾驻点招商;积极促进民营企业赴台投资;加强与台资银行联系;给予台资银行以税收减免和优惠;与台湾方面合办"中小企业银行";宁波、杭州、嘉兴应通过提高行政服务水平,建立稳定的制度环境,融入长三角,利用台商资源等办法引进台资银行;温州应积极参与"海西"建设。浙江应加强与台湾之间的金融信息交流和培训合作,为台资银行进驻做好
关键词:
浙江 地方银行 台资银行 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林昆三
2007年美国的次贷危机对全球经济造成严重的影响,各国纷纷采取多种措施来应对此次危机。文章旨在探讨中国台湾银行业在经历次贷风暴后对于其经营是否有重大影响,并且分析中国台湾银行所采取何种策略渡过风暴并稳定其业务经营。重点以中国台北富邦银行为例,对该银行于次贷前后之经营管理与营业绩效的变革进行研究和总结。
关键词:
次贷危机 银行业 中国台北富邦银行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章安平
一、台湾银行业进军大陆的优势分析(一)台湾银行机构在语言、文化方面相比欧美国家有先天优势台资银行由于跟中国大陆语言文化相通,沟通不存在障碍,对大陆投资环境、法律政策熟悉,不仅能够更好地与中资银行合作,也能较好地与大陆各地方政府打交道。对于个人金融市场刚刚兴起的大陆金融市场,台湾银行机构也可以凭借外资银行机构无法拥有的语言、文化和制度优势独立开展大陆客户的业务。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董红蕾
中国经济改革开放20多年,促进了民间经济的发展,激发了民间资本的活力。在金融对外开放的同时,对内开放亦是大势所趋。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对中国未来经济制度结构的演进与变革的影响力正在加强。本文以台湾地区金融自由化和金融体制演进中的银行民营化改革为研究对象,解析了台湾银行业在民营化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和成因。
关键词:
民营银行 市场准入 路径选择 台湾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陈佑成 许安心
基于2008-2016年台湾32家银行的相关财务数据,通过构建PVAR模型研究其货币紧缩、银行非自愿性超额储备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之间的动态联动关系。实证研究表明:货币政策紧缩对银行风险承担的抑制作用存在明显的滞后性;银行非自愿性超额储备对银行风险承担的作用在时间上具有异质性,短期为负向影响,中长期为正向作用;紧缩性货币政策与银行持有的非自愿性超额储备存在显著的双向负效应,但该影响并不具有持续性。总体上看,银行风险承担波动具有较强惯性,相比货币政策,银行非自愿性超额储备影响更大。应积极监测银行非自愿性超额储备水平,并审慎采用货币政策微调非自愿超额准备金,以防范银行风险。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航飞 魏少彬
科技已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但现有农业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推广能力明显不足,无法对现代农业的发展形成引领和支撑,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先进农业技术的推广和扩散不足。梳理并评述了当前台湾农业技术在大陆扩散领域的相关研究论文,分析了现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指出应重视受文化根植性影响的微观尺度的台湾农业技术扩散规律的研究,重视农村社会网络对台湾农业技术扩散的影响的研究,重视台湾农业技术扩散与大陆农业发展相互关系的探讨,"大陆反扩散"应该是研究的一个新领域。
关键词:
农业技术扩散 台湾 大陆 反扩散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熊继洲 罗得志
本文对台湾民营银行的设立、公营私营化进行了全面研究。从台湾的金融制度背景、台湾准民营银行和民营银行的发展轨迹等多个视角研究了台湾的经验和教训。我们发现 ,台湾民营银行的发展完善了金融体系、实现了金融制度与经济制度之间的矛盾调整。由于二元金融体制、政治势力的干预以及变革超速造成了巨大的变革成本和银行过度的局面。
关键词:
台湾 民营银行 经验教训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闻岳春
去年6月26日,台湾当局正式批准设立15家民营银行(申报时为19家),这是近40年来的第一次。它结束了公营银行垄断台湾金融业的历史,也显示出当局积极推进金融自由化和国际化,使台湾逐渐成为亚太地区国际金融中心的意向。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黄宝奎
对外资银行的监管,各国、各地区都有自己的规定。近年来,由于外资银行的引进,对促进所在国经济的发展、金融业的活跃及银行业竞争都是有利的。介绍了台湾外资银行的现状,台湾当局对外资银行的监管规定及台湾的外资银行的特点。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肖文 胡燕
在997年的亚洲经济危机中,台湾地区较好地抵御了各种外部冲击,没有出现货币的大幅贬值和严重的经济衰退。但近年来台湾地区银行业的问题不断增多,如利润水平连年下滑、不良债权迅速增加、中小金融机构纷纷倒闭等等。这种困境与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日本银行业出现的问题有着较大的相似性,均为资产价格泡沫破灭与金融自由化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通过对比分析日本和台湾地区治理银行业问题的措施,指出台湾地区能从日本的经验中获得一些借鉴与启示。
关键词:
台湾地区 日本 银行业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