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082)
2023(4416)
2022(3713)
2021(3620)
2020(2892)
2019(6560)
2018(6699)
2017(12565)
2016(7235)
2015(8135)
2014(8422)
2013(8226)
2012(7530)
2011(7025)
2010(7279)
2009(6648)
2008(6666)
2007(6438)
2006(5826)
2005(5236)
作者
(20131)
(17449)
(16773)
(15996)
(10442)
(8457)
(7580)
(6715)
(6467)
(6248)
(5912)
(5726)
(5420)
(5419)
(5248)
(5152)
(4977)
(4969)
(4715)
(4670)
(4364)
(4363)
(4203)
(4199)
(4178)
(3918)
(3856)
(3680)
(3572)
(3507)
学科
(43894)
农业(29236)
(28929)
经济(28899)
(27874)
管理(13069)
业经(12193)
农业经济(9810)
(8914)
农村(8906)
土地(8485)
中国(7948)
(7809)
企业(7809)
(7808)
(7683)
地方(7072)
(6715)
劳动(6715)
发展(6591)
(6582)
方法(6472)
农业劳动(6283)
收入(6168)
人口(6111)
(6045)
(5920)
建设(5876)
动力(5775)
劳动力(5739)
机构
学院(102741)
大学(93559)
(41469)
(40791)
经济(39813)
管理(36988)
研究(33002)
理学(31323)
农业(31277)
理学院(31036)
管理学(30498)
管理学院(30341)
中国(28492)
业大(23434)
科学(20619)
(19590)
农业大学(18993)
(18440)
(17641)
中心(17226)
(16794)
研究所(15478)
(14889)
(14736)
(14273)
经济管理(13968)
(13864)
师范(13768)
财经(12495)
(12319)
基金
项目(61665)
研究(50710)
科学(47079)
基金(41230)
(35147)
国家(34637)
社会(30189)
科学基金(28931)
社会科(27879)
社会科学(27872)
(27401)
(25397)
编号(25108)
基金项目(22403)
教育(22130)
(20590)
成果(19638)
自然(16772)
自然科(16277)
自然科学(16276)
课题(16103)
自然科学基金(15967)
资助(15552)
(15121)
(14045)
(13669)
(13590)
(13498)
重点(13391)
(12975)
期刊
(58228)
经济(58228)
(48845)
农业(33078)
研究(28379)
中国(28233)
业经(17728)
学报(15828)
科学(14762)
(14760)
教育(13844)
农业经济(13312)
农村(13083)
(13083)
大学(12856)
(12816)
金融(12816)
(12454)
学学(12189)
技术(9808)
问题(8924)
农村经济(8742)
管理(8468)
(8081)
经济问题(7695)
世界(7335)
资源(6715)
社会(6615)
社会科(6167)
社会科学(6167)
共检索到1647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史建云  
在中国封建地主制社会中,租佃制是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因而专家学者们对租佃制的研究也比较充分。然而,在近代中国,自耕农经济占了相当的比重。特别是华北平原上的河北、山东、河南三省,自清代以至近代,一直是自耕农比较发展的地区之一,山东、河北两省更成为全中国自耕农经济最发达的省份,对自耕农经济的研究,成为近代华北农村经济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试图将华北平原自耕农经济自清代至近代的状况摸清,以便为今后全面研究华北地区的土地和生产关系打下基础。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树焕  李传松  
以亚当·斯密、马克思为代表的"小农消亡论"者指出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自耕农必然被资本主义雇佣农场代替,但当今世界自耕农经营方式仍然占据主导地位,表明斯密和马克思的判断没有成为现实。以恰亚诺夫、舒尔茨为代表的"理性小农论"者指出自耕农比雇佣农场更有效率,能够适应农业现代化的要求,他们的论断与社会现实相符合,但"理性小农"的解释并不能令人信服。农业生产制度的创新、自耕农生产较低的监督成本、农业生产独特的时空特点等因素,是自耕农兴盛的主要原因。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柳春藩  
关于汉代自耕农经济,已有专文记述,这里想着重根据汉简中的一些资料,试图进一步探讨分析汉代自耕农经济的具体情况,不当之处,望读者批评指正。 一 自耕农经济的特点是:自己拥有小块土地,用自己的生产工具从事劳动,自己占有劳动产品。在汉代,这种自耕农经济突出表现为一家一户拥有小块土地,进行个体生产,男耕女织,以农为主,耕织结合,基本上自给自足。 自耕农是土地所有者。汉代自耕农一家一户拥有和耕种的土地,大体是多少呢?让我们看看有关资料: 《史记·陈丞相世家》:“陈丞相平者,阳武户牖乡人也。少时家贫,好读书,有田三十亩,独与兄伯居。伯常耕田,纵平使游学。”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史建云  
农业雇佣劳动状况,如雇佣劳动是否出现、普遍程度、工资水平、农业工人人身是否自由等等,对研究农村性质、农业近代化等问题都有重要意义。在有关农业雇佣劳动的问题中,农业劳动力市场问题可以说格外重要。笔者近年来一直从事近代华北平原农村研究,对于近代华北的农业...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杨晓光,陈阜,宋冬梅,宫飞,朱文珊  
根据定点定位试验结果 ,提出适用于华北平原现实经济、技术状况的农业节水实用措施 ;喷灌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益的节水工程技术措施 ,秸秆覆盖和留茬可有效地进行农田界面调控 ;利用水分胁迫诱导的“反冲”机制 ,在农业生产中可以合理配置有限的水资源 ,达到节水稳产的目的。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姚治君  林耀明  高迎春  唐青蔚  
华北平原现状农田灌溉水利用率为43 1 % ,节水潜力较大。论文通过分区诊断与适应性农业节水技术评价计算 ,提出了2010年和2030年水平年分区适宜性农业节水技术发展的综合排序 ,并以现状为基点 ,计算与分析了两个水平年分区不同农田灌溉技术的发展规模和相应的节水量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吴玉刚  
[目的]农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随着我国城镇化和人口数量的不断扩张,人地矛盾日益显著。探讨农地利用的变化情况其驱动力对于促进农地的可持续利用及保障粮食安全具有十分的现实意义。[方法]文章以华北平原地区为例,在分析农地利用变化的基础上,选取驱动力指标,通过灰色关联法分析其关联程度。[结果]2004~2016年间华北平原农地利用程度变化率均大于0,农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和复种指数呈下降的趋势。影响华北平原农地变化的各个驱动力从大到小依次为:人口、城市化率、农业科学技术、年平均气温、GDP、日照时数、农业机械总动力和年降雨量。关联度介于0.65~0.85的有人口、城市化率、农业科学技术和年平均气温。人为因素是主要的驱动力。[结论]华北平原农地利用受各种驱动力指标的共同影响,今后应因地制宜,在自然因素不可控的基础上,加强人为因素的调控,保障农地利用的同时促进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秦欢欢  孙占学  高柏  
针对华北平原可持续水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采用MIKE SHE模型和SD模型耦合的方式,设定现状保持、农业节水和南水北调等3种情景,模拟2014~2028年农业节水和南水北调对华北平原可持续水管理的影响。结果表明:(1)农业节水的实施对华北平原可持续水管理有一定影响,模拟期末的缺水指数下降15.8%,非充分灌溉和减少灌溉量分别使得地下水储量恢复约0.06和0.12 m;(2)南水北调显著降低缺水指数(下降50.7%),地下水水位和含水层储量出现较大的恢复(含水层储量恢复1.12 m);(3)华北平原短期内无法解决缺水问题,但通过多种途径结合,倡导节约用水,提高用水效率,引入区域外的水,可以有效地缓解华北平原的缺水问题,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林耀明  任鸿遵  于静洁  姚治君  
采用精确的水土资源平衡计算模型 ,辅以田间观测资料 ,分析计算了华北平原农业水资源量与作物需水量之间的平衡问题。结果显示 :在充分供水的条件下 ,本区农田 (884.8万hm2)需水量为744.36亿m3,相应的作物亏水量为309.37亿m3,有效灌溉面积 (653.2万hm2)上的亏水量为228.73亿m3;而1995年水利工程提供的农业总用水量已达261.78亿m3,但仍有116.16亿m3的亏水量 ;文中同时对评价区内农田的有效降水量、灌溉水的田间利用量、毛管上升水量等进行估算。指出 ,虽然冬小麦的平均水分满足率为82 % ,但关键期的水分满足率 (64 % )仍然制约粮食产量的增长 ,...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金凤君  
本文重点分析了华北平原地区城市化发展水平、发展趋势及其与水资源利用间的关系。得出以下主要观点 :第一 ,城市用水快速增长 ,用水结构从生产、生活并重型向生产主导型转换 ;第二 ,城市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 ,局部地区地下水超采严重 ;第三 ,城市用水结构存在明显 4种类型 ,即生活用水比重高—人均用水水平低、生活用水比重高—人均用水水平高、生活用水比重低—人均用水水平低、生活用水比重高—人均用水水平高四类城市 ,各类城市的未来用水需求趋势存在差异 ;第四 ,未来本地区城市化水平将进一步提高 ,经济总量进一步扩大 ,水资源供需矛盾会更加突出 ,建立更有效的城市用水机制和更广泛的区域供水网络将显得非常重要。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素娟  李琳  陈阜  张海林  
以保护性耕作长期定位试验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了华北平原保护性耕作与传统耕作冬小麦田土壤水分的动态变化、作物耗水量、水分利用效率及作物产量。结果表明:免耕冬小麦田0~180 cm土壤含水量高于翻耕,随土层深度的加深含水量之间差异减少。土体0~30 cm贮水量呈波浪状变化,其中免耕具有很好的蓄水保墒作用;耕作处理之间0~180 cm的土体贮水量虽无显著差异,但免耕处理土体贮水量高于翻耕,秸秆还田高于无秸秆处理。秸秆直立免耕(ZT1)处理作物耗水量最少,分别比翻耕(CT),翻耕+秸秆还田(CTR),旋耕+秸秆还田(RTR),秸秆粉碎免耕(ZT2)少消耗3.8,39.6,55.8,61.8 mm的水分...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周虎  吕贻忠  杨志臣  李保国  
【目的】研究华北平原保护性耕作制度对土壤团聚数量、大小和稳定性的影响。【方法】本文采集了华北平原河北栾城试验站经过4年保护性耕作(旋耕和免耕)与传统耕作(翻耕)处理下原状土壤样品,测定了土壤容重、有机质和粘粒含量等物理性质,重点应用干筛和湿筛法分析了土壤团聚体数量、分布和分形维数。【结果】表层(0~5cm)土壤容重的大小顺序为免耕>旋耕>翻耕,免耕使表层土壤的容重显著增加;旋耕与翻耕的表层土壤容重差异不显著,但旋耕使10~20cm的土壤容重明显增加。干筛法分析表明,免耕处理下0~10cm土层大于0.25mm团聚体含量、平均重量直径(mean weight diameter,MWD)和几何平均直...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吴丹  吉红霞  刘玉  高秉博  任艳敏  
以高于铺镇和腰山镇土地整治项目区为例,开展项目区农用机井的空间布局优化研究。1利用行政界线、交通道路、河流水系等线性阻隔要素,将项目区划分为33个优化单元,采用单井控制灌溉面积法计算各优化单元井数,确定井数约束为191眼、井距约束为275.02m。2将项目区划分为精密的栅格,以栅格中心点为评价对象,从水文地质、地形、交通、土地四个方面构建宜布井点适宜性评价模型,一级、二级、三级适宜区分别占宜布井区的29.93%、47.03%和23.04%,且呈现依次向田块内部分布的环状分布特征。3基于空间抽样理论,以待灌溉点到与其最邻近的新建井点或可利用的现状井点间距离的期望为决策变量,基于MMSD优化准则和退火模拟方法,以井距、井数和宜布井位适宜等级为约束条件进行农用机井的空间布局,191个新建井点均匀分布在整个灌区内。文章提出的机井空间布局优化模型有助于科学统一规划新旧机井,实现土地整治项目区的农用机井优化布设。
[期刊] 改革  [作者] 蔡键  唐忠  
华北平原地区探索出的小规模经营条件下的大马力机械化模式推动了我国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华北平原地区之所以会形成这种机械化发展模式,是因为该地区出现了农机作业服务市场。从生产要素角度对农机作业服务市场在华北平原出现的经济原因的分析表明,农业机械与劳动力之间存在一定的替代关系,农业机械与土地之间存在一定的互补关系;劳动力与资本的相对价格不断上涨刺激了农民的机械需求,这是农机作业服务市场出现的前提条件;地貌类型与经营规模的匹配程度,将决定一个地区能否实现农业机械化及其实现形式;华北平原地区地貌类型与经营规模不相匹配,是推动社会分工、产生新的市场——农机作业服务市场的根本原因。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晓欣  张菲菲  马洪斌  胡春胜  张玉铭  
综合概括了华北平原地区地下水污染现状和污染特点,对华北平原地区开展的硝酸盐淋失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和分析,针对华北平原的水肥管理现状,提出了小麦-玉米两熟农田防止和减少硝态氮淋失的农田管理措施,并指出了下一步硝态氮淋失工作的研究重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