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28)
- 2023(13113)
- 2022(11229)
- 2021(11058)
- 2020(8935)
- 2019(21280)
- 2018(21219)
- 2017(39197)
- 2016(22132)
- 2015(25446)
- 2014(25596)
- 2013(24557)
- 2012(22632)
- 2011(20792)
- 2010(20630)
- 2009(18373)
- 2008(17837)
- 2007(15281)
- 2006(13350)
- 2005(11998)
- 学科
- 济(83804)
- 经济(83710)
- 管理(56054)
- 业(51521)
- 企(42638)
- 企业(42638)
- 方法(39778)
- 数学(34286)
- 数学方法(33922)
- 中国(29387)
- 教育(23341)
- 农(21273)
- 学(20161)
- 财(18849)
- 理论(18386)
- 业经(17622)
- 贸(17015)
- 贸易(17007)
- 易(16602)
- 地方(14451)
- 农业(13969)
- 制(13839)
- 和(13765)
- 技术(13578)
- 环境(12786)
- 银(12077)
- 银行(12045)
- 发(12036)
- 融(11691)
- 金融(11689)
- 机构
- 大学(312764)
- 学院(305528)
- 济(121432)
- 经济(118832)
- 管理(116916)
- 研究(108101)
- 理学(101960)
- 理学院(100740)
- 管理学(99061)
- 管理学院(98489)
- 中国(75166)
- 京(68725)
- 科学(64844)
- 所(53591)
- 财(52997)
- 范(49690)
- 师范(49400)
- 研究所(49336)
- 中心(46408)
- 北京(44832)
- 财经(43505)
- 农(42591)
- 江(42300)
- 业大(41927)
- 师范大学(40805)
- 经(39895)
- 教育(38944)
- 院(38850)
- 经济学(37436)
- 州(34481)
- 基金
- 项目(208364)
- 科学(165631)
- 研究(160387)
- 基金(150019)
- 家(129629)
- 国家(128446)
- 科学基金(109626)
- 社会(99461)
- 社会科(93978)
- 社会科学(93956)
- 教育(80061)
- 省(78976)
- 基金项目(78952)
- 划(69423)
- 自然(69042)
- 自然科(67413)
- 自然科学(67398)
- 编号(66936)
- 自然科学基金(66195)
- 资助(61947)
- 成果(56909)
- 部(48986)
- 课题(48708)
- 重点(47680)
- 发(45048)
- 创(43200)
- 教育部(42957)
- 项目编号(40799)
- 大学(40357)
- 人文(40267)
- 期刊
- 济(127585)
- 经济(127585)
- 研究(99805)
- 教育(63766)
- 中国(63019)
- 学报(45212)
- 科学(42829)
- 管理(41619)
- 农(38018)
- 财(37570)
- 大学(35356)
- 学学(31708)
- 技术(29971)
- 农业(27521)
- 财经(21393)
- 融(21283)
- 金融(21283)
- 经济研究(21092)
- 业经(18415)
- 经(18364)
- 图书(17032)
- 职业(16687)
- 问题(16573)
- 业(14770)
- 理论(14251)
- 贸(14113)
- 坛(14098)
- 论坛(14098)
- 技术经济(13791)
- 世界(13607)
共检索到4473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马君 王艺霏
近代以来,西方职业教育理论或由传教士零散传入中国,或由有识之士主动引入中国,经历了以零星介绍为主、以日本为中介和以美国为蓝本的三个传播阶段。在对相关文献史料爬梳整理后,发现这三个阶段虽然在传播动机、传播途径和传播主体等方面呈现出差异性、单一性和自主性等特点,但都给中国职业教育学科的诞生、理念的交流以及实践的变革等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启示当代西方职业教育理论传播要立足于中国职业教育实践,加强培养高素质的本土职业教育研究者,不断增强理论影响力。
关键词:
民国时期 西方职业教育 中国 传播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马君 王盼盼
新中国成立以来,西方职业教育理论传播主要是由国家政策引领,经历了"以俄为师"、批判学习、逐渐恢复、深化发展和内涵发展的职业教育理论传播阶段五个阶段,并呈现出不同特点,对丰富我国职业教育理论、推动职业教育实践发展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其影响主要体现在:开阔了我国职业教育理论研究者的视野;促进了我国职业教育学学科体系的建设;指导了我国职业教育的实践;促进了我国比较职业教育领域的研究。当代启示主要是以需求为导向构建学科体系、以问题为导向构建学术体系、以特色为导向构建话语体系。
关键词:
新中国 西方职业教育理论 传播 影响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艳莉 李妍
民国时期,西方职业教育学在中国的传播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1912-1915年传播的起步阶段,1916-1926年传播的繁荣阶段,1927-1949年传播的变通阶段。民国时期,西方职业教育学在中国的传播,推动了中国职业教育学的萌生、开阔了中国职业教育学人的国际视野、丰富了职业教育学基本问题的思考、促进了中国职业教育实践的改革。反思民国时期西方职业教育学在中国的传播,当前中国职业教育学的发展路径为:加强原创,自觉建设中国职业教育学;立足本土,扎根中国实际传播西方职业教育学;扩展领域,多维途径传播西方职业教育学;理性思考,批判分析西方职业教育学的传播。
关键词:
民国时期 职业教育学 中国 传播 影响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朱国仁
西方高等教育的传播与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形成朱国仁中国近代高等教育是在鸦片战争之后,伴随着西学东渐的文化大潮和西方高等教育的不断传入而逐步形成的。我们虽不赞同“中国近代高等教育是完全照搬西方的”这一观点,但西方高等教育的实践与思想对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形...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鸿翔
民国时期,我国职业教育理论和实践在大批有识之士的推动下获得了长足发展,这种发展受到了西方职业教育思想的很大影响。传播者中很多人兼具中西学背景,他们以自己的学识和体验推动了中国近代职业教育的转型,钟道赞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之一,他凭借良好的西方职业教育背景,积极投身西方职业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活动。他所撰写的大量专业论著不仅丰富了国内的职教理论,更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的职业教育实践提出了极具针对性和操作性的对策,这些对策思路时至今日仍然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钟道赞 民国时期 西方职业教育思想 传播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正伟
王国维是近代中国最早传播西方哲学的学者之一。他对西方哲学的偏好、担任《教育世界》编职的经历以及投身教育实践,使他将传播的重心转向西方道德哲学及道德教育理论。他从哲学、教育学、课程三个层面译介和引进西方道德哲学及道德教育理论,为近代中国道德教育变革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观念。他运用西方哲学理论与方法整理和阐发儒家伦理道德遗产,赋予其独特的价值和意蕴。他以赫尔巴特的教育理论为基础,阐述新式教育的宗旨,独树一帜,为建构近代新式教育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和理论基础。
关键词:
王国维 道德教育 近代新式教育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亮
以近代来华西方人记述中国环境变化的文本为中心,选取若干典型案例,对其传播方式、途径、受众以及对中外的影响程度分别作了考察。翻译是此类记述传播的主要途径;在传播介质上,除文字印刷品之外,照片、图片等的重要性同样不可低估。有留学背景的林学家、农学家等既是主要受众者,也是重要的传播者,这与他们在语言方面的优势密不可分。研究认为,此类记述不但是西方人了解中国环境的重要渠道,也是中国国内学者认识本国环境的重要信息来源。更重要的是,这也是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知识在中国传播的一种特殊方式。
关键词:
近代 来华西方人 环境变化 记述 传播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夏国祥
西方财政学在近代中国的传播历经清末、北洋政府和国民政府几个历史时期,日渐深入。清末,西方财政学的传播基本上仅限于常识层面;北洋政府时期,深入到理论层面;国民政府时期,西方财政学在中国的传播达到相对成熟的阶段。西方财政学在近代中国的传播呈现出鲜明的特征:首先,瓦格纳强调以财政政策改善收入分配状况的财政理念对国人的影响特别大;其次,西方财政学的传播服务于近代中国的财政改革运动。
关键词:
西方财政学 近代中国 传播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卫明
中华职业教育社在近代中国职业教育研究方面独占鳌头。与其他专业学术团体一样,该社也主要通过召集年会、编辑专业刊物、设置专门机构、组织学术讲演等活动方式,展开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探寻,不仅阐明了职业教育的基本范畴,而且创新了职业教育的发展模式,从而促进近代中国职业教育学术乃至职业教育学科的发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许艳丽 李文
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是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目标和任务,职业教育传播是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重要途径。本研究利用拉斯韦尔传播模式审视国内职业教育传播存在的问题,发现我国职业教育传播主体缺乏多元支持,媒介难以获取受众注意力资源,内容缺乏受众适切性,现实受众未能完全覆盖目标受众,实际效果低于预期效果。建议蓄积多元传播主体,融合运用新旧媒介,定制分众化内容,调整受众资源,加强舆情监测来促进职业教育传播,以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闫广芬 陈沛酉
肇始于1917年的中国职业教育学,迄今求索已百年有余。从知识社会学的视角考察可以发现,除特定时代背景外,研究群体所独有的理想抱负、知识结构以及实践经历,共同造就了职业教育学"学习西方职业教育理论,指导中国职业教育变革"的社会使命。近代中国职业教育学的发展因此呈现出"译介与中国化"的双重特质:职业教育学人以学会和大学为主要阵地,先假道日本与欧美,编译出版了大量职业教育理论书籍;其后伴随着中国职业教育实践的不断深化,秉承"贴近中国现实"学术自觉的学者们最终创生出具有本土特色的职业教育理论。
关键词:
职业教育学 学科发展 知识社会学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葛孝亿
清末虽然创办了诸多接近于职业教育的新式教育机构,并形成了一股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的思潮,但实业教育思潮并没有破除"本末之辩",亦未形成一种新的教育文化心理以促进近代职业教育的发展。相反,实业学堂的创办与发展过程中遇到了许多问题,实业教育在"名"与"实"之间存在差距。清末实业学堂的名实之辩,实则蕴含了中国近代早期职业教育的命运。
关键词:
实业学堂 实业救国 文化心理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米靖
当代西方学术界对职业教育与社会分层的研究首先形成为两种争锋相对的观点,即职业教育是提升劳动力的途径还是阶级再制的工具;其次,一些学者试图从新的视角即从保障就业和减少失业的角度来分析职业教育的社会分层功能;当前,学术界着重研究促进或制约职业教育在社会分层方面产生效果的因素,如职业教育的专门化程度等。
关键词:
职业教育 社会分层 就业 专门化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祺午
2021年4月,全国职业教育大会提出了建设技能型社会的理念和战略。加快建设国家重视技能、社会崇尚技能、人人学习技能、人人拥有技能的技能型社会,首先要让社会各界更加了解职业教育的历史轨迹,充分认识职业教育的文化底蕴。长期以来,职业教育吸引力不高主要被归因为在与2000多年"学而优则仕"传统文化的抗衡中,职业教育的文化影响力不足。在大多数人眼里,职业教育是面向"差生"的教育,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是在流水线上进行重复劳动的人。对于家长们来说,接受职业教育不是自己孩子的首选。
关键词:
职业教育文化 技能型 中国职业教育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何应林
职业教育思想是一定历史时期内人们关于某些职业教育热点问题的一种社会意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主要职业教育思想有能力本位职业教育思想、工学结合职业教育思想和终身职业教育思想三种,它们分别有利于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技能学习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在它们的指导下,我国职业教育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量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职业教育也朝着更加科学的方向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