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25)
2023(5618)
2022(4735)
2021(4779)
2020(3997)
2019(9027)
2018(8869)
2017(17768)
2016(9951)
2015(11527)
2014(11587)
2013(11742)
2012(11337)
2011(10086)
2010(10646)
2009(10193)
2008(10550)
2007(9281)
2006(8473)
2005(7644)
作者
(29016)
(24147)
(23810)
(23046)
(15129)
(11225)
(10990)
(9147)
(8872)
(8867)
(8147)
(7988)
(7775)
(7745)
(7692)
(7133)
(7014)
(6961)
(6879)
(6858)
(6265)
(5969)
(5894)
(5536)
(5492)
(5376)
(5371)
(5268)
(4881)
(4790)
学科
(40485)
经济(40433)
管理(32341)
(28394)
(25173)
(23296)
企业(23296)
方法(18894)
数学(16689)
数学方法(16565)
中国(15643)
财政(12984)
(12335)
(11515)
(10773)
财务(10768)
财务管理(10715)
(10507)
企业财务(10216)
(9279)
银行(9259)
(8748)
(8484)
地方(8432)
(8228)
(8126)
贸易(8121)
(7895)
业经(7885)
(7422)
机构
大学(152197)
学院(149243)
(62135)
经济(60822)
管理(53340)
研究(51665)
理学(45620)
理学院(45061)
管理学(44283)
管理学院(44028)
(41986)
中国(41023)
(31936)
科学(30161)
财经(28939)
(27279)
(26088)
研究所(24071)
(22562)
中心(21819)
(21519)
财经大学(21177)
北京(20776)
(20385)
师范(20241)
经济学(20056)
业大(18598)
经济学院(18303)
(17981)
(17966)
基金
项目(88167)
科学(68606)
研究(66324)
基金(64101)
(55117)
国家(54630)
科学基金(45455)
社会(42614)
社会科(40283)
社会科学(40271)
基金项目(33474)
(32569)
教育(31145)
(28138)
自然(27368)
编号(27067)
自然科(26688)
自然科学(26673)
资助(26534)
自然科学基金(26191)
成果(24894)
(20859)
重点(19892)
课题(19016)
(18358)
(18349)
教育部(18083)
(17765)
国家社会(17676)
人文(17079)
期刊
(72591)
经济(72591)
研究(52847)
(35823)
中国(29855)
学报(22724)
科学(20688)
管理(19408)
(19326)
大学(17463)
(16531)
金融(16531)
学学(16344)
教育(15965)
财经(15205)
农业(12941)
(12934)
经济研究(12856)
业经(10738)
问题(10453)
技术(10198)
(9458)
会计(8287)
(8166)
财政(8166)
理论(7954)
(7608)
商业(7555)
国际(7522)
财会(7378)
共检索到2355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范建鏋  
近代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历经波折,中央与地方关系变动频繁,其中尤以财政权力的配置和财政管理体制的构造为核心线索。本文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以历史的视角,以晚清迄今我国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演变为分析对象,力图做出一个较为全面的勾勒,并对隐含其中的财政逻辑做初步的评析。本文认为,中国是一个具有"大一统"传统的国家,在历史的演进过程中,中央与地方关系在集权的趋势中有着走向分权的倾向,当政府权力格局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时,如果能建立起一种良性应对机制可以较好地化解突发危机,尤其是突发的财政危机,那么,中央与地方关系则更有可能走上一条稳态均衡的道路。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管汉晖  
1978年之后我国的经济转型相对于前苏联及东欧国家激发了更大的增长动力。对此,学术界有一种代表性观点解释为,由于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曾出现多次变动,特别是财政分权政策的实施,客观上为改革开放后的地方竞争奠定了基础。本文基于已有的财政史研究成果,追溯了我国财政分权的历史渊源,包括秦汉至近代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例如征税方式、收入分成模式、支出模式、中央与地方对财权及事权的划分等。文章发现:第一,在中国,财政分权属于历史现象,无论财政承包还是分税制历史上都曾施行过;第二,财政集权和财政分权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特征;第三,绝大多数历史时期财政分权与政治集权相伴随;第四,虽然财政分权古已有之,但为地方政府提供经济发展的激励却是当代才出现的。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管汉晖  
1978年之后我国的经济转型相对于前苏联及东欧国家激发了更大的增长动力。对此,学术界有一种代表性观点解释为,由于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曾出现多次变动,特别是财政分权政策的实施,客观上为改革开放后的地方竞争奠定了基础。本文基于已有的财政史研究成果,追溯了我国财政分权的历史渊源,包括秦汉至近代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例如征税方式、收入分成模式、支出模式、中央与地方对财权及事权的划分等。文章发现:第一,在中国,财政分权属于历史现象,无论财政承包还是分税制历史上都曾施行过;第二,财政集权和财政分权呈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马金华  张继云  
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是政府有效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前提和保障,是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重要内容,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客观需要。当前,我国正在推进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有必要了解历史发展,吸取经验教训。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倪红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经历了中央"放权"改革、提高中央财政财权财力的分税制改革、以"共享"和"共担"为特点的中央与地方财政分配关系调整等三个阶段,取得了一定成效也存在一些问题。根据新时代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要求,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应是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主要目标,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逐步缩小地区间差距。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崔军  李帆  
1.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高度,统筹谋划中央与地方关系改革的方向和政策设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标志着中央与地方关系绝不仅仅是一个财政范畴、经济范畴,而是跨越多个领域与多个学科的综合范畴、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央与地方关系牵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其改革方案设计、制定、执行、评估往往依赖多个国家部门,
关键词: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李咏玲  
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政关系是一国财政管理体制的重要内容,它影响着各级政府职能的发挥,并对我国正在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有着决定性的意义。本文拟通过对我国现行的中央、地方财政关系的分析,说明这一财政体制对政府履行各种经济职能所起的不利影响,同时对如何完善我国中央、地方政府的财政关系提出了几点思考。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马俊清  
政府是一个含有多层级组织结构的行政机构,不同层级的政府组织不仅在权力、权威、实力等方面有很大差别,在利益关系上也存在着差别。基于这种差别,我国各级政府的具体经济职能也存在着种种差异。一、中央政府的经济职能中央人民政府(即国务院)是代表国家的最高行政机...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戴一峰  
晚清时期 ,由于列强控制下的中国近代海关的介入 ,在原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的基础上 ,围绕财权分割和财源争夺 ,中央政府、地方当局和近代海关三者间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关系。本文阐述了这一关系形成和演化的曲折历程 ,剖析了这一关系的主要特点及其影响。由此展示了晚清中央与地方关系发展中值得进一步探讨的若干重要问题。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忠民  
公司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要研究和推进当今中国公司制度的建设,从理论上讲,至少有几个方面的工作必须做:第一是要研究和把握当今中国企业和社会的实际状况;第二是要研究和借鉴世界各国企业制度的理论和实践;第三则是应该了解和研究历史上的中国曾经存在过的公司制度及其成败得失.从总体上讲,这三方面的工作具有同样重要的理论意义.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杨光斌  
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这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上,无论是联邦制国家还是单一制国家,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80年代是中央放权、地方政府权力扩张的时代。但是在英国,执政的保守党却独辟蹊径,不遗余力地扩张中央政府的权力,弱化地方政权,造成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危机。保守党政府是如何削弱地方政府权力的?效果如何?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无论是对比较研究发达国家的中央——地方关系,还是对研究发展中国家的中央——地方关系,都颇具借鉴意义。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胡书东  
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在中央与地方关系上,我们实行的是以“放权让利”式改革为特征的更为彻底的财政分权。改革首先是对地方政府的放权让利,然后才是对企业的放权让利。事实上,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央政府从政策上赋予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夏兴园  
一日本的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财政关系有两方面:一是中央对地方的高额财政补助;二是举债审批制度。日本财政收入主要靠税收。从税收划分看,中央税(即国税)占2/3,地方税占1/3,财力的中央集中度高。征税的机构设置是:中央税由大藏省所属的国税厅负责,在全国各大区下设12个国税局。国税局以下,城市设税务署,负责市区及毗邻町、村的征税业务,税务人员必须通过专门的考试,择优录用。都道府县税的征收由县政府所属税务课负责,各地区下设都道府县税事务所,有的地方还另设小汽车税事务所。市政府下设市民税务课、资产税课、征税课。町村税则多由相应政府的町村税务部门负责征收。个人居民税兼有对工薪收入所属的个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尚希  邢丽  
作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财政改革已经走过了30年的历程。这个历程形成了"让利——放权——分权——非对称性分权"这样一个改革路径,体现出鲜明的渐进性特征和很强的中国特色。展望今后的财政改革,在经济市场化基本完成的条件下,其在社会公平正义方面的作用将更为凸现,构建"民生财政"将是下一步财政改革的具体目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