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56)
- 2023(11084)
- 2022(9768)
- 2021(9261)
- 2020(7748)
- 2019(18044)
- 2018(18254)
- 2017(35318)
- 2016(19637)
- 2015(22174)
- 2014(22554)
- 2013(22056)
- 2012(20293)
- 2011(18231)
- 2010(18031)
- 2009(16308)
- 2008(15835)
- 2007(13644)
- 2006(11795)
- 2005(10210)
- 学科
- 济(73066)
- 经济(72974)
- 管理(53528)
- 业(48769)
- 企(41094)
- 企业(41094)
- 方法(35446)
- 数学(30621)
- 数学方法(30258)
- 农(18787)
- 中国(18782)
- 学(18167)
- 财(18154)
- 业经(15757)
- 地方(14754)
- 理论(14398)
- 制(14139)
- 贸(13666)
- 贸易(13661)
- 易(13278)
- 和(12264)
- 农业(12178)
- 银(11667)
- 银行(11617)
- 融(11552)
- 金融(11543)
- 教育(11343)
- 务(11326)
- 财务(11254)
- 财务管理(11234)
- 机构
- 大学(273847)
- 学院(270961)
- 管理(107445)
- 济(102986)
- 经济(100533)
- 理学(93198)
- 理学院(92137)
- 研究(91640)
- 管理学(90434)
- 管理学院(89951)
- 中国(67915)
- 京(58792)
- 科学(58471)
- 财(47380)
- 所(46669)
- 农(45079)
- 研究所(42817)
- 业大(42396)
- 中心(41220)
- 江(38838)
- 财经(38260)
- 北京(37168)
- 范(36317)
- 师范(35905)
- 农业(35583)
- 经(34799)
- 院(33376)
- 州(31899)
- 经济学(30121)
- 技术(29906)
- 基金
- 项目(189256)
- 科学(146982)
- 研究(138008)
- 基金(135528)
- 家(118634)
- 国家(117645)
- 科学基金(99921)
- 社会(83745)
- 社会科(79177)
- 社会科学(79157)
- 省(74118)
- 基金项目(72207)
- 自然(66178)
- 自然科(64618)
- 自然科学(64600)
- 教育(63514)
- 自然科学基金(63408)
- 划(62772)
- 编号(57084)
- 资助(56733)
- 成果(47037)
- 重点(41975)
- 部(41369)
- 课题(39568)
- 发(39344)
- 创(38973)
- 科研(36342)
- 创新(36286)
- 项目编号(35469)
- 大学(35225)
- 期刊
- 济(110132)
- 经济(110132)
- 研究(80314)
- 中国(50665)
- 学报(46417)
- 科学(40815)
- 农(40533)
- 管理(38520)
- 财(34732)
- 大学(34406)
- 教育(33239)
- 学学(32237)
- 农业(28308)
- 融(24942)
- 金融(24942)
- 技术(23307)
- 财经(17940)
- 业经(17798)
- 经济研究(17476)
- 图书(15955)
- 经(15178)
- 问题(14270)
- 理论(14162)
- 业(14070)
- 科技(13616)
- 实践(13184)
- 践(13184)
- 版(12803)
- 技术经济(12169)
- 业大(12025)
共检索到3926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许晨
货币制度的变迁在金融制度演进过程中始终占据核心地位,甚至在人类经济生活的演进中也有着重要作用。关于货币制度及其流变的研究,对于学术研究、理论探讨、政策制定等方面都有着重要意义。16世纪以后,东亚地区的中国和日本出现了较为明显的货币分层现象,这种情况并不归属于金融学已有的本位体系,而是一种特殊的制度安排。前辈学者使用了"平行本位""复本位""无本位""白银核心型货币体系"等概念对中国近代货币制度进行了归纳,用"三币制度"对近世日本的货币制度加以定义,但都没有完全概
关键词:
二元经济结构 中国和日本 中日比较研究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许晨 燕红忠
近代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转变十分缓慢,并没有迅速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与之相对应的是,近代货币制度也呈现出分层化特征,货币市场的分层在很大程度上恰好与现代经济与传统经济的分割相对应。本文基于二元经济理论与实证视角,分析各层次市场之间的传递机制,反映分层化的货币体系与二元经济结构之间的关系,以及货币传导的经济效应和对人民生活水平的影响。研究表明,近代中国的二元货币体系根植于二元经济结构,又与其相互融合、固化形成了一个稳定的均衡,这是造成近代二元经济结构长期维持的一个重要原因。
关键词:
二元经济 二元货币体系 传递机制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曹越 伍中信
我国理论界已达成"政府会计由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两大相对独立的系统构成"的新共识。政府会计二元结构格局的形成决定了人们迫切需要运用二元结构思维重新考究政府会计概念框架的构建,以指引即将展开的政府会计改革。二元结构新理念可以融入政府会计目标、政府会计核算对象与适用范围、政府会计主体、政府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政府会计核算基础与计量属性、政府会计要素、政府财务报告等概念框架及其表现形式之中,进而形成新的政府会计概念框架体系。
关键词: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政府会计 概念框架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梁衡
二元经济结构,这是发展中国家与地区一般都存在的一种经济现象。我国也不例外。印度经济学家钱达瓦卡的“货币偏向城市”理论,美国发展经济学家刘易斯的“无限剩余劳动”模式,“货币推动”理论,对方兴未艾的中国农村货币经济发展是否适用,值得深入探讨。下面这组县级经济调查报告,即运用以上观点,对我国四川奉节县、安岳县、江苏丹阳县三个不同地区而又具有典型意义的农村县级经济发展中的“农民持币行为”、“民间借贷”、“货币流量”、“货币的城市偏向”、“货币推动”诸种经济现象初步分析研究的产物。因篇幅所限,我们删去文中大量数据图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陆简
二元悖论向传统的"三元悖论"发起挑战,认为在资本可自由流动条件下,浮动汇率国家无法保持货币政策独立。然而,作为建立在实证基础上的直观判断,"二元悖论"背后的理论逻辑并未详细阐明。为弥补这一缺憾,本文提出货币乘数传导假说,认为全球性避险情绪会通过准备金比率、通货比率两条渠道对货币乘数产生负向的影响。在这一机制作用下,浮动汇率制国家的基础货币仍然可控,但货币供给总量会受到全球避险情绪的影响,使宏观经济呈现出随国际金融周期变化而变化的"二元悖论"特征。随后,我们采用IMF连续11年评估为浮动汇率制的18个国家的
关键词:
避险情绪 货币乘数 二元悖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宋华 梁恒
金融二元结构的存在是金融管制的必然结果,即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并存。为了研究非正规金融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首先利用改进的?值法估测出1994-2012年非正规金融的规模,结果显示,近几年,其已占正规金融规模的1/3左右。在此基础上,利用多种实证计量方法重点分析了非正规金融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关系,结果表明:非正规金融与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货币供给量M2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而且是促进M2扩张的Granger原因;同时,正规金融、货币当局债券发行与其国外资产均对货币供给量M2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金融二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赵留彦
传统货币需求方程在我国的经验应用中缺乏稳定性,并倾向于高估规模变量的弹性系数。本文根据中国的城乡二元经济特点,基于简单的代表人效用优化理论框架,论证二元人口结构转移对总体货币需求行为的影响。由于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的货币需求行为存在显著差异,改革之后除了总收入增长使得货币需求增长之外,非农业人口比重的持续上升也引致了额外的货币需求。因此整个社会的货币需求增长速度便会高于收入的增长速度,超出经济增长的货币供应不会全部体现为通货膨胀。经验结果显示,这较好地解释了改革以来中国的超额货币问题。
关键词:
货币需求 二元经济 超额货币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王洋
二元经济是发展经济学研究的一个主题。本文首先评述了经典的二元经济模型:刘易斯-费景汉-拉尼斯模型和乔根森模型,指出它们的逻辑矛盾出自于古典假设和新古典方法的冲突,同时都是一种关于实物经济的模型,本文称之为"实物模型";借鉴国民核算体系的统计方法,本文从宏观角度提出一种二元经济转换的货币模型和货币量值的生产函数,讨论有效需求与二元经济转换的关系,最后对中国的数据做了实证检验。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陆简
"二元悖论"向传统的"三元悖论"发起挑战,认为在资本可自由流动条件下,浮动汇率国家无法保持货币政策独立。然而,作为建立在实证基础上的直观判断,"二元悖论"背后的理论逻辑并未详细阐明。为弥补这一缺憾,本文提出货币乘数传导假说,认为全球性避险情绪会通过准备金比率、通货比率两条渠道对货币乘数产生负向的影响。在这一机制作用下,浮动汇率制国家的基础货币仍然可控,但货币供给总量会受到全球避险情绪的影响,使宏观经济呈现出随国际金融周期变化而变化的"二元悖论"特征。随后,我们采用IMF连续11年评估为浮动汇率制的18个国家的面板数据,建立固定效应模型对上述假说进行验证,实证结果有力地支持了假说。本文的结论和政策含义有三个方面:第一,浮动汇率制并不能"隔绝"全球性避险情绪对货币乘数的影响,因此对资本流动采取一定程度的宏观审慎管理是必要的。第二,"三元悖论"未被推翻,因此"二元悖论"不宜被过分强调。这意味着仍有必要增强汇率灵活性,而没有必要重回资本管制的老路。第三,应密切关注全球性避险情绪的变化,建立相关监测指标,必要时可考虑将其纳入货币政策分析框架,从而为更好实现货币政策目标提供支持。
关键词:
避险情绪 货币乘数 二元悖论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倪东明
作为具有价值尺度、支付手段、贮藏手段和流通手段等职能的货币,其国际化程度的高低会影响到资源配置的有效性。日本经济高速增长催生的日元国际化,其波浪式前进引人深思;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面临国际环境的不确定性。日元国际化的缘由、发展、效果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启示深刻。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杨兆廷
世纪之交,有许多问题让人难以捉摸。两年以前,很多人还对即将到来的“太平洋世纪”笃信不疑,而一场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使这一憧憬终成梦幻,更让人想不到的是东南亚发展中国家爆发的金融危机,使亚洲经济巨人———日本一撅不振,并使世界经济走向大衰退,危机阴影至今...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黄泽民
后布雷顿森林体系虽然有它的缺陷,但它是有历史演变基础的,非一朝一夕所能改善。欧元的登台从长远来看具备了重组国际货币体系的潜力。
关键词:
国际货币体系 国际收支 外贸依存度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雨露 陆猛
欧元的诞生将会对下个世纪国际经济和金融秩序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从国际货币的基本职能出发,对欧元产生后国际货币构成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这些变化对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价值。一、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实践理想的国际货币体系应能够促进国际贸易和国际...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林茂
一、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本质所谓国际货币体系,是指各国政府对货币在国际间发挥职能作用以及有关国际货币金融问题所确定的原则、协议、采取的措施和建立的组织形式。从19世纪末形成的国际金本位制,到本世纪二战以后建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都是以商品本位为基础的国际货...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何振亚
今年5月初,欧盟15国首脑聚会布鲁塞尔,确定首批加入单一货币国家的名单,届时欧盟大多数国家将成为欧元的创始国,欧洲中央银行(ECB)也将开始独立运作。欧元的产生,对于现行的、以灵活和浮动汇率为主要特点的国际货币体系无疑是一次挑战。一、欧元的固定汇率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