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948)
- 2023(4502)
- 2022(3696)
- 2021(3736)
- 2020(3019)
- 2019(7221)
- 2018(6818)
- 2017(13286)
- 2016(6791)
- 2015(8067)
- 2014(7692)
- 2013(7833)
- 2012(7436)
- 2011(7049)
- 2010(6694)
- 2009(6415)
- 2008(6417)
- 2007(5503)
- 2006(5024)
- 2005(4905)
- 学科
- 济(31695)
- 经济(31664)
- 银(17518)
- 银行(17373)
- 行(16158)
- 方法(15029)
- 管理(14218)
- 制(14136)
- 数学(14118)
- 数学方法(14091)
- 业(13202)
- 中国(12698)
- 业务(9785)
- 融(9659)
- 金融(9658)
- 企(9605)
- 企业(9605)
- 度(9558)
- 制度(9555)
- 贸(9355)
- 贸易(9344)
- 易(9255)
- 银行制(8441)
- 农(6544)
- 财(6019)
- 体(5450)
- 关系(5327)
- 出(5122)
- 业经(4806)
- 体制(4795)
- 机构
- 大学(99874)
- 学院(95104)
- 济(53378)
- 经济(52713)
- 中国(41005)
- 研究(39767)
- 管理(34881)
- 理学(28983)
- 理学院(28639)
- 管理学(28469)
- 管理学院(28282)
- 财(23754)
- 京(22332)
- 银(19836)
- 科学(19568)
- 所(19520)
- 经济学(19351)
- 财经(19247)
- 银行(19016)
- 中心(18515)
- 经(17941)
- 研究所(17741)
- 行(17664)
- 经济学院(17514)
- 北京(14987)
- 农(14890)
- 财经大学(14799)
- 融(14493)
- 金融(14312)
- 院(13751)
- 基金
- 项目(60057)
- 科学(48704)
- 基金(48299)
- 研究(44285)
- 家(42181)
- 国家(41936)
- 科学基金(35623)
- 社会(31907)
- 社会科(30552)
- 社会科学(30547)
- 基金项目(24371)
- 自然(20985)
- 资助(20855)
- 自然科(20567)
- 自然科学(20561)
- 自然科学基金(20249)
- 教育(19453)
- 省(17707)
- 中国(17012)
- 划(16687)
- 部(15883)
- 国家社会(15295)
- 编号(15055)
- 教育部(14133)
- 重点(13741)
- 发(12913)
- 人文(12811)
- 成果(12728)
- 社科(12409)
- 创(12156)
共检索到1614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陶宏伟 刘维奇 杨志勇
押汇是一项基于汇兑的融资业务,作为近代中国银行机构的重要业务之一,它的成长推动了国内外贸易行业和金融业务的发展。文章在宏观研究视角下,以晚清时期、北京政府时期和南京政府时期为核心阶段,运用量化分析和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探析近代中国银行押汇业务的发展历程和业务规范的制度构建,并对山西合盛元票号日本神户分号最早押汇业务进行微观考证,以求大致还原清末民国80余年押汇业务的动态演变历程。
关键词:
近代中国 押汇 演变 合盛元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柴松霞
近代中国已经建立起相对完善的银行监管制度,它具备四个特征:一是构建了以政府监督为主的较为科学的监管体系;二是有配套的监理官设置来保障银行监管制度的实施;三是近代银行的监管制度打上了传统文化的烙印;四是近代中国银行的监管制度深受西方银行理论的影响。
关键词:
近代 银行 监管制度 特性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董昕
领券发行制度是我国近代银行业中特有的纸币发行制度,在中国近代金融史的研究中亦有其特殊地位。领券活动最初出现于晚清,民国四五年间得以广泛开展。20世纪一二十年代是领券活动逐渐制度化与成熟化的时期,领券使用的主要条款亦得以划一。到1930年代初,领券制度进入成熟发展期,因其内含的一些局限性逐步暴露出来,在短时期内迅速衰退。1935年法币政策的强制实行成为狭义的领券活动结束的标志性事件。就其作用来看,领券活动在开展过程中对集中货币的发行权起到了积极地促进作用,在有所收效后,其主要作用逐渐演变为一种在发行竞争中用于推广本券使用的手段与方式。
关键词:
银行业 领券发行 领券规则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毛自力
本文通过对外汇信贷中打包、押汇业务的思考分析 ,指出只要建立相应的规范考核制度 ,就能规避风险 ,保证收汇 ,增加银行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国际金融 外贸打包 押汇业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何平
漫步在上海外滩,可以看到一座带穹顶的教堂式大楼,门口两只狮子雕像,威严地守卫着。这就是1923年建成开业的上海汇丰银行大楼。这幢当时被誉为从苏伊士运河到远东白令海峡之间最华贵的建筑,不禁让人们追忆汇丰银行在近代中国扩张的历史。鸦片战争后,资本主义各国通过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蒋立场
中华汇业银行1917~1918年,在出卖东北地区大量主权的条件下,段祺瑞执政府与日本签订了一系列公开和秘密的借款协议,史称"西原借款"。为经办日本对华"西原借款"的汇兑等业务,1917年8月,中方股东代表和日方股东代表日本兴业、朝鲜及台湾三家银行总裁在东京签订《中日合办中华汇业银行约规》。1918年2月,中华汇业银行(ExchangE Bank of china)正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蒋立场
1921年5月,上海华商银行公会机关报《银行周报》刊载了《中外合办银行之将来》一文,概要梳理了晚清以来中外合办银行的发展轨迹:"吾国与外人合资创办银行,自华俄道胜银行始,……民国以来,中外合办之银行,接踵而起,……其与法国合办者,前有中法实业银行,近有中法振业银行;其与日本合办者,以中华汇业银行为其著,……其与美国合办者,则有中华懋业银行;其与意大利合办者,则有华义银行与震义银行。此外尚在酝酿中者,有中英合办银行之说,有中比合办银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刘平
银行监理官制度是近代中国银行业监管制度的重要组成内容,从晚清至抗战后期存续近40年。本文对银行监理官制度创设与变迁过程以及运作效果,进行了认真的梳理与分析,并作出了相应的评价。
关键词:
近代中国 银行监理官 金融史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强 萨日勒
银行业的出现与发展是近代中国金融业走向现代化的标志,它在近代中国金融市场中扮演着主要角色。银行的资金运用是银行业务活动的核心内容,无论对于银行业自身成长,抑或是工商产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但近代中国银行业的资金运用呈现出财政寄生性、资金运作投机性和资金分布不均衡性等若干特征,并逐渐疏离于工商产业,走向畸形发展的道路。这些非正常特征导致了近代中国工商业资金短缺、农村金融枯竭以及加剧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等负面影响,反映了在传统经济环境下西方现代银行制度在中国本土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陈碧舟 张忠民
近代中国的会计制度变迁是从银行业开始起步的,主要表现为西方复式借贷记账法的引进和应用。而影响华资银行会计制度变迁的两大因素分别是市场力量和政府力量,并由此决定了其曲折的变迁路径:早期华资银行受市场引导,大力推行簿记改革,初显成效,但所采用的会计制度各自为政,互不统一;在提倡"统制经济"的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之后,华资银行会计制度的形态又渐次演变为政府主导下的部分规范、统一。
关键词:
华资银行 会计制度 市场因素 政府因素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陈碧舟 张忠民
近代中国的会计制度变迁是从银行业开始起步的,主要表现为西方复式借贷记账法的引进和应用。而影响华资银行会计制度变迁的两大因素分别是市场力量和政府力量,并由此决定了其曲折的变迁路径:早期华资银行受市场引导,大力推行簿记改革,初显成效,但所采用的会计制度各自为政,互不统一;在提倡“统制经济”的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之后,华资银行会计制度的形态又渐次演变为政府主导下的部分规范、统一。
关键词:
华资银行 会计制度 市场因素 政府因素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万艳丽
长期处于银行领袖地位的近代中国银行通过不断改进自身的组织结构和规章制度以降低经营风险,在社会上享有较高的信誉,这得益于其拥有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作为有力后盾。尽管"内部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张辉 沈红慧
出口押汇作为一种十分流行的融资方式,在国际商务和我国银行国际业务中得到了十分广泛的运用。 所谓出口押汇是指银行根据信用证受益人的要求,凭其提交的符合信用证条款的全套单据作为质押,按照票面金额扣除从议付日到由计收票款之日的利息及有关手续费,将现汇净额或按议付日外汇牌价折成人民币,付给受益人,然后凭单向开证行收回货款的一种融资业务。出口押汇既有利于缓解外贸部门资金短缺的困难,又有利于银贸双方把业务做活。现将其操作程序和技巧介绍下如: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红 沈秋红
信用证下可衍生多种便利的融资方式。但如果银行操作不规范,特别是对企业的融资没有通过法律行为确定债权债务关系,银行就有可能在产生纠纷时蒙受经济损失。因此,商业银行在开展信用证业务及其衍生的融资业务时通过法律规范来保障自身权益,降低经营风险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信用证 押汇 债权 债务 法律文件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刘杰文 仲健娣
押汇业务虽然在许多商业银行中广泛开展 ,但迄今为止 ,押汇的法律内涵一直非常模糊 ,最高人民法院也未对其作出过司法解释。文章详细分析了押汇业务的法律特征 ,提出了商业银行解决押汇业务纠纷的主要操作方式和风险控制手段
关键词:
押汇 法律特征 风险控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