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10)
- 2023(15296)
- 2022(12932)
- 2021(11960)
- 2020(10182)
- 2019(23625)
- 2018(22780)
- 2017(43173)
- 2016(23695)
- 2015(26881)
- 2014(26787)
- 2013(26640)
- 2012(24712)
- 2011(22449)
- 2010(22262)
- 2009(21193)
- 2008(21729)
- 2007(19265)
- 2006(16813)
- 2005(15425)
- 学科
- 济(94170)
- 经济(94043)
- 管理(70028)
- 业(65726)
- 企(53618)
- 企业(53618)
- 方法(43559)
- 数学(38752)
- 数学方法(38418)
- 财(29970)
- 制(27828)
- 中国(27760)
- 农(25510)
- 银(24253)
- 银行(24106)
- 行(22520)
- 学(21073)
- 贸(20815)
- 贸易(20803)
- 易(20330)
- 业经(20191)
- 务(19062)
- 财务(19030)
- 财务管理(18979)
- 融(18259)
- 金融(18254)
- 企业财务(17848)
- 农业(16669)
- 体(15999)
- 地方(15104)
- 机构
- 大学(348217)
- 学院(344295)
- 济(146838)
- 经济(144025)
- 管理(127863)
- 研究(121939)
- 理学(109916)
- 理学院(108612)
- 管理学(106917)
- 管理学院(106277)
- 中国(98768)
- 科学(74342)
- 京(73683)
- 财(72365)
- 农(67021)
- 所(63666)
- 研究所(57627)
- 财经(56622)
- 中心(55935)
- 业大(54378)
- 农业(53374)
- 江(51920)
- 经(51374)
- 经济学(46733)
- 北京(46392)
- 院(42965)
- 经济学院(42259)
- 财经大学(42008)
- 范(41839)
- 师范(41274)
- 基金
- 项目(228079)
- 科学(178531)
- 基金(168348)
- 研究(159858)
- 家(149873)
- 国家(148671)
- 科学基金(125281)
- 社会(103922)
- 社会科(98616)
- 社会科学(98586)
- 基金项目(88831)
- 省(86567)
- 自然(81753)
- 自然科(79902)
- 自然科学(79870)
- 自然科学基金(78549)
- 划(74406)
- 教育(73222)
- 资助(68828)
- 编号(61669)
- 重点(52456)
- 部(51807)
- 成果(51030)
- 发(48003)
- 创(47337)
- 科研(44793)
- 创新(44580)
- 国家社会(44445)
- 教育部(44007)
- 制(43731)
- 期刊
- 济(155996)
- 经济(155996)
- 研究(103754)
- 中国(69460)
- 学报(62278)
- 财(60590)
- 农(60037)
- 科学(54492)
- 大学(46111)
- 管理(44853)
- 学学(43921)
- 融(42336)
- 金融(42336)
- 农业(38823)
- 教育(29390)
- 财经(29329)
- 经济研究(26414)
- 技术(25649)
- 经(25071)
- 业经(23088)
- 业(21556)
- 问题(21124)
- 贸(19414)
- 版(18804)
- 会计(18234)
- 国际(17393)
- 技术经济(16557)
- 世界(16489)
- 财会(16349)
- 理论(16121)
共检索到5212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陈碧舟 张忠民
近代中国的会计制度变迁是从银行业开始起步的,主要表现为西方复式借贷记账法的引进和应用。而影响华资银行会计制度变迁的两大因素分别是市场力量和政府力量,并由此决定了其曲折的变迁路径:早期华资银行受市场引导,大力推行簿记改革,初显成效,但所采用的会计制度各自为政,互不统一;在提倡"统制经济"的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之后,华资银行会计制度的形态又渐次演变为政府主导下的部分规范、统一。
关键词:
华资银行 会计制度 市场因素 政府因素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陈碧舟 张忠民
近代中国的会计制度变迁是从银行业开始起步的,主要表现为西方复式借贷记账法的引进和应用。而影响华资银行会计制度变迁的两大因素分别是市场力量和政府力量,并由此决定了其曲折的变迁路径:早期华资银行受市场引导,大力推行簿记改革,初显成效,但所采用的会计制度各自为政,互不统一;在提倡“统制经济”的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之后,华资银行会计制度的形态又渐次演变为政府主导下的部分规范、统一。
关键词:
华资银行 会计制度 市场因素 政府因素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巫景飞 吉伶华
一、制度变迁的基本理论 制度是人类社会的游戏规则,更规范地说是构建人类相互行为的人为设定约束。在不同的制度下,人与人之间的契约关系不同,由此形成一定的利益格局——利益在利益主体间的分配方式。制度长期来看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但从短时期来看则处于相对稳定的“制度均衡”状态。所谓制度均衡即“在现存制度安排的任何变化都不能给经济中的任何个人或团体带来额外的收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周春英
民营银行业作为近代中国国民经济中发展较为成功的行业,其独特的发展道路说明:银行须构建现代企业制度,要与政府保持相对独立性,银行业发展离不开优秀的经营管理人才的支持,银行要以工业发展为基础、以信用制度、社会安定为保障等。
关键词:
近代中国 民营银行 制度变迁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万艳丽
长期处于银行领袖地位的近代中国银行通过不断改进自身的组织结构和规章制度以降低经营风险,在社会上享有较高的信誉,这得益于其拥有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作为有力后盾。尽管"内部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柴松霞
近代中国已经建立起相对完善的银行监管制度,它具备四个特征:一是构建了以政府监督为主的较为科学的监管体系;二是有配套的监理官设置来保障银行监管制度的实施;三是近代银行的监管制度打上了传统文化的烙印;四是近代中国银行的监管制度深受西方银行理论的影响。
关键词:
近代 银行 监管制度 特性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唐淑晖
本文回顾了危机以来国际会计准则的变化,这些会计准则在金融工具的分类计量、股权投资处理、减值计提方法、并表范围以及信息披露等方面的修订和变化将对中国银行业未来的经营管理造成影响,包括在计量手段、风险管理模式和管理范围等方面都提出了新挑战和要求。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若干改进建议,以提升银行的内部风险管理能力,实现其长期稳健经营的目标。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国际会计准则 银行业 风险管理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万艳丽
20世纪20年代末,由于制度环境发生变化,中国银行主动借鉴外国的先进经验,在原有会计制度——《中国银行会计规则》(以下简称《规则》)基础上,制定了新的会计制度——《中国银行会计内规》(以下简称《内规》)。《内规》内容全面,适应性强,不仅为中国银行一直沿用,而且被其他银行所仿效。《内规》的制定和执行,既使中行的科学管理力度得到了加强,又推动了近代银行业会计制度的改革,其经验至今仍可为我们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中国银行 会计制度 内规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于永生
"会计准则是否助推了2008金融危机的升级和扩散"是G20华盛顿、伦敦、匹兹堡3次峰会持续关注的议题。本文聚焦G20议题的基础性问题,即银行会计制度是如何影响商业银行资本充足水平核算的?全面认识这一问题对G20议题的解决有借鉴意义。在比较巴塞尔资本框架与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构成基础上,本文锁定金融资产计量、分类、减值和SPE并表等4个会计制度影响资本充足率的渠道。本文分析基于国际相关制度和市场背景,我国会计制度和资本监管规范与国际趋同,因而研究结论对我国监管机构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会计制度 资本监管 影响渠道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于永生
"会计准则是否助推了2008金融危机的升级和扩散"是G20华盛顿、伦敦、匹兹堡3次峰会持续关注的议题。本文聚焦G20议题的基础性问题,即银行会计制度是如何影响商业银行资本充足水平核算的?全面认识这一问题对G20议题的解决有借鉴意义。在比较巴塞尔资本框架与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构成基础上,本文锁定金融资产计量、分类、减值和SPE并表等4个会计制度影响资本充足率的渠道。本文分析基于国际相关制度和市场背景,我国会计制度和资本监管规范与国际趋同,因而研究结论对我国监管机构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会计制度 资本监管 影响渠道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刘平
银行监理官制度是近代中国银行业监管制度的重要组成内容,从晚清至抗战后期存续近40年。本文对银行监理官制度创设与变迁过程以及运作效果,进行了认真的梳理与分析,并作出了相应的评价。
关键词:
近代中国 银行监理官 金融史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董昕
领券发行制度是我国近代银行业中特有的纸币发行制度,在中国近代金融史的研究中亦有其特殊地位。领券活动最初出现于晚清,民国四五年间得以广泛开展。20世纪一二十年代是领券活动逐渐制度化与成熟化的时期,领券使用的主要条款亦得以划一。到1930年代初,领券制度进入成熟发展期,因其内含的一些局限性逐步暴露出来,在短时期内迅速衰退。1935年法币政策的强制实行成为狭义的领券活动结束的标志性事件。就其作用来看,领券活动在开展过程中对集中货币的发行权起到了积极地促进作用,在有所收效后,其主要作用逐渐演变为一种在发行竞争中用于推广本券使用的手段与方式。
关键词:
银行业 领券发行 领券规则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冯巧根
中国的制度变迁是一种结构性的变迁。从制度变迁的一般特征到成本特征,体现了会计制度建设过程中成本约束机制形成的内在规律。借助于制度变迁的成本/收益分析,可以为会计制度变迁提供合理的对策和优化的路径。
关键词:
制度变迁 会计制度 会计准则 成本约束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张东刚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尤其是19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开始了经济近代化的历程。由传统经济向近代经济转化,最根本的特征是自然经济转变为商品经济以及在经济组织和制度安排上的变迁和重组。本文从近代中国转型社会中的制度供给与需求变动的视角,对商会产生的历史原因、特征及其历史作用展开新的探讨。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海 万红
中国银行制度近 16 0年来的变迁 ,体现出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变迁、非均衡、渐进式、不完全合同和人际化交换等特征。本文从制度经济学角度出发 ,借鉴新经济史学派的观点 ,对中国银行制度从近代以来演变的上述特征进行简要考察
关键词:
中国银行制度 变迁特征 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