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34)
2023(10693)
2022(9204)
2021(8700)
2020(7451)
2019(17625)
2018(17292)
2017(32990)
2016(17914)
2015(20965)
2014(20972)
2013(21016)
2012(19921)
2011(18120)
2010(18289)
2009(17014)
2008(17146)
2007(15467)
2006(13143)
2005(12077)
作者
(51874)
(43501)
(43200)
(41548)
(27832)
(20931)
(19933)
(16778)
(16430)
(15600)
(14888)
(14698)
(13822)
(13750)
(13674)
(13645)
(13148)
(12701)
(12591)
(12590)
(10879)
(10691)
(10620)
(9909)
(9887)
(9758)
(9679)
(9633)
(8743)
(8693)
学科
(80634)
经济(80549)
管理(49794)
(47494)
方法(40500)
(37671)
企业(37671)
数学(36623)
数学方法(36383)
中国(23310)
(21810)
(20469)
(17871)
贸易(17861)
(17423)
(17413)
(15060)
银行(15037)
业经(14852)
(14802)
(14369)
(14308)
金融(14305)
(13527)
地方(13527)
财务(13504)
财务管理(13451)
农业(13406)
企业财务(12781)
(11544)
机构
大学(265796)
学院(262880)
(116586)
经济(114345)
管理(98140)
研究(90930)
理学(83753)
理学院(82788)
管理学(81592)
管理学院(81080)
中国(73280)
(56379)
(55221)
科学(52525)
(46198)
财经(44090)
中心(42499)
(41865)
研究所(41594)
(40223)
(39442)
经济学(38085)
北京(36293)
业大(35723)
经济学院(34653)
(33862)
师范(33553)
农业(33004)
财经大学(32854)
(32185)
基金
项目(167093)
科学(131304)
研究(123750)
基金(122917)
(106332)
国家(105462)
科学基金(89774)
社会(79700)
社会科(75626)
社会科学(75607)
基金项目(64169)
(62153)
教育(57981)
自然(56073)
自然科(54799)
自然科学(54782)
自然科学基金(53875)
(53162)
资助(51952)
编号(49655)
成果(41535)
(39460)
重点(37852)
(35473)
课题(34625)
教育部(34197)
(34146)
国家社会(33882)
大学(32952)
中国(32666)
期刊
(125166)
经济(125166)
研究(81710)
中国(52697)
(44350)
学报(39556)
(36868)
科学(36009)
管理(34037)
大学(30077)
(28617)
金融(28617)
教育(28107)
学学(28001)
农业(24736)
财经(22860)
技术(22413)
经济研究(21460)
(19666)
业经(18237)
问题(17098)
(16693)
(14697)
国际(14178)
技术经济(13720)
世界(13707)
统计(13443)
理论(12618)
图书(12318)
(12166)
共检索到3982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邹进文  马腾  
近代中国的证券市场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成为近代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时代大环境的约束,中国近代证券市场存在诸多不规范之处,如何加强对证券市场的监管逐渐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问题,因而产生了比较丰富的证券监管思想与监管规制。晚清时期的证券监管思想主要涉及对股票发行的监管,北京政府时期的证券监管思想主要围绕公债与交易所的监管问题进行讨论,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证券监管思想主要体现为对证券业发展与整体国民经济关系的认识更加深化以及证券监管法规内容的进一步完善,这三个时期证券监管思想的演变呈现出一种动态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邹进文  马腾  
近代中国的证券市场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成为近代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时代大环境的约束,中国近代证券市场存在诸多不规范之处,如何加强对证券市场的监管逐渐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问题,因而产生了比较丰富的证券监管思想与监管规制。晚清时期的证券监管思想主要涉及对股票发行的监管,北京政府时期的证券监管思想主要围绕公债与交易所的监管问题进行讨论,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证券监管思想主要体现为对证券业发展与整体国民经济关系的认识更加深化以及证券监管法规内容的进一步完善,这三个时期证券监管思想的演变呈现出一种动态的递进关系。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柯湘  
随着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作为中国证券监管机构的中国证监会的职能日益被关注,其行使的职权的合法性也常因其是事业单位而遭受质疑。中国证监会拥有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授权立法权,但其在行使立法权过程中存在超越权限立法、公众参与立法的规定缺乏力度等问题,应借鉴他国做法弥补中国证监会立法程序中的不足并从多角度完善立法监督机制。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施正康  
证券交易在中国出现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最初流通的都是外国公司股票,从七十代起,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上海机器织布局等华资企业开始公开招股,发行股票。由于其中个别企业业绩优良,回报丰厚,引起投资者的追逐,股票行情时有涨落,出现行市。上海《申报》特辟专栏登载股票行情。然而直到二十世纪初,外商股票仍在证券市场中占绝对优势。华人从事股票买卖的主要是洋行的买办,由外商设立的上海股票公所、上海众业公所等机构经营买卖交易。与此同时,中国思想界开始探索并剖析证券的本质和证券交易的奥秘,此后随着国内证券市场的建立和证券交易的发展,中国证券思想也渐趋成熟,并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证券投资理论。近代中国证券...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陶虎  
中国证券监管体制经历了从分散、多头监管到集中监管的过程,建立了符合证券市场发展规律和我国经济实际的集中统一监管模式。但受制于转轨经济和新兴证券市场的影响,我国证券监管体制仍有许多缺陷,因此,要从监管机构的设置、对监管者的监督以及强化自律功能等方面深化改革,建立一个法制化的辅以自律监管的集中管理体制。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嘉祺  郝旭光  
本文采用半结构化访谈的方式获取足够的一手研究资料本文采用半结构化访谈的方式获取足够的一手研究资料,应用HCA的数据分析方法对研究资料进行了三步式的解析以辨认和归纳与监管失效相关的典型监管行为料进行了三步式的解析以辨认和归纳与监管失效相关的典型监管行为。研究结果发现,中国证券监管存在在9种与监管失效相关的典型行为特征,这9种监管行为特征又表征了四类监管行为方式,即缺位监管、错位监管错位监管、越位监管和失位监管,而监管信息不对称、监管目标不清、监管理念偏差和监管激励缺失则分别导致了上述四类监管行为的发生分别导致了上述四类监管行为的发生。此外,结合有效监管的6个判别标准,本文分析了四类监管行为对监管有效性的具体影响对监管有效性的具体影响,并进一步指出不同监管行为类型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宋云玲  李志文  纪新伟  
依托中国特殊的强制性业绩预告制度,考察证券监管的处罚行为能否显著降低上市公司发生业绩预告违规的概率。基于2002~2008年年报业绩预告的大样本检验表明,与业绩预告违规有关的处罚或与其他违规有关的处罚都没有发挥降低后续业绩预告违规概率的作用,监管处罚的效果并不理想。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郝旭光  于海娇  张士玉  
通过对证券监管部门进行问卷调研,并结合统计学中列联表的Kendall相关分析方法,对监管者自我服务偏见、后视偏见和推卸责任效应进行分析,检验监管者的自我服务偏见和后视偏见之间、后视偏见和推卸责任效应之间以及推卸责任效应和后视偏见之间的关联性。研究发现,监管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自我服务偏见、后视偏见和推卸责任效应,且这三者之间两两存在关联。监管者应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非理性认知偏差,并且在纠正这些偏差时注意不同偏差之间的关联。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曹里加  
本文通过对我国监管稽查发展历史与现存问题的分析,提出应通过适当扩大证监会的执法权限、加强相关部门的协调与沟通、强化对政府监管部门的监督以及注重法制内容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等措施改进与提高证券监管稽查的效率。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郝旭光  李放  张士玉  
现有文献较少研究中国证券监管者的行为偏差,更少研究行为偏差之间的关联性。本文通过有情境因素的问卷调查,验证了中国证券监管者存在先验假设偏差、立即满足偏差和回忆陷阱。研究发现其产生的共同因素都是源于决策者在选择决策信息时存在重主观、轻客观的特点,并与过度自信有着密切的关系。进而通过对问卷数据的定量分析进行实证,发现证券监管者过度自信的比例比一般管理者的比例高。实证结果还发现这三项行为偏差之间存在关联性,包括先验假设偏差和立即满足偏差二者具有高度正相关,先验假设偏差与回忆陷阱、立即满足偏差与回忆陷阱都具有中度正相关。这个结果揭示了体制对中国证券监管者的双重作用以及在公众关注度高、业绩压力大的条件下...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赵娟  
在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初期,证券监管者除了要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还担负着帮助国有企业融资解困的重任,然而这两个目标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因此,证券监管者只能根据不同的情势,选择一段时期内工作的侧重点,实行选择性监管。但是,随着国有企业逐渐解困,证券监管目标转向了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本文将解释证券监管的合理性,并结合中国证券市场形成与发展的特殊背景,具体分析证券监管者特定的目标函数。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郭晔  
证券市场的无序、监管制度的低效,本文认为这一切都源于监管哲学的错位,原有的“理性人”分析前提和有效市场假说的监管哲学导致制度制定上的外生性,致使规则与所处的制度环境存在代沟。“有限理性”的分析前提和行为金融学、新制度经济学的监管哲学指出了制度的内生性,沿着市场参与者在特定环境下的行为轨迹,本文讨论了证券监管制度今后的内生性方向与途径。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赵洪军  
近年来,各国证券市场规模急剧扩大,金融产品创新迅速发展,证券市场国际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在此背景下,各国的证券监管模式与体制也随之有着不同程度的演变和完善。其中,适应金融机构由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发展的一元监管模式成为国外成熟市场监管体制的发展趋势。借鉴国际经验,分析转轨时期我国国情,发现证券市场监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对于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郭雳  
JOBS法是继萨班斯-奥克斯利法、多德-弗兰克法之后,美国资本市场和公司证券领域又一部里程碑式的法律。其大幅修订了美国现行《证券法》、《证券交易法》等的相关规定:通过减轻各项法定义务、允许对注册表草稿秘密审议、放松对分析师参与的限制等为"新兴成长公司"重启美国资本市场;拓展或创设了三类发行注册豁免机制,包括"A+条例"、"汇群集资",大幅放松了对私募中广告或公开劝诱的禁止,从而便利中小型企业融资;分类调整了公众公司门槛,增强企业的灵活自主性。这些变化显示美国金融监管正在尝试寻求"抓大活小"的再平衡,促进创业与就业,并对我国实践带来启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徐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和资本市场深化改革进程的加快,证券市场同企业经营、居民消费等领域一样,也面临着数据信息量呈现几何级数增加的情况。一方面,党中央国务院进一步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要求监管部门简政放权、取消行政干预,将原本在行政门槛之外的新企业引入证券市场,进一步加快市场的融资节奏,扩大融资规模,使证券市场的"水"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