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17)
2023(7939)
2022(6534)
2021(6467)
2020(5025)
2019(11578)
2018(11106)
2017(21121)
2016(11608)
2015(13032)
2014(12593)
2013(12675)
2012(11956)
2011(11048)
2010(10925)
2009(10370)
2008(10309)
2007(8950)
2006(8092)
2005(7556)
作者
(32574)
(27398)
(27253)
(26209)
(17625)
(12976)
(12239)
(10504)
(10460)
(9934)
(9798)
(9255)
(9044)
(8997)
(8892)
(8354)
(8149)
(7995)
(7780)
(7574)
(7104)
(6662)
(6625)
(6292)
(6249)
(6140)
(6110)
(5815)
(5604)
(5566)
学科
(46283)
经济(46227)
管理(25998)
(23863)
(22123)
税收(20667)
(20501)
方法(18445)
(17773)
企业(17773)
中国(16796)
数学(16503)
数学方法(16302)
(13778)
(13242)
(11893)
贸易(11887)
(11576)
(10400)
(9436)
业经(9363)
农业(8586)
(8016)
银行(7994)
(7961)
金融(7958)
(7755)
环境(7500)
(7358)
(7166)
机构
大学(167376)
学院(163920)
(73903)
经济(72756)
研究(66850)
管理(54632)
中国(51578)
理学(46512)
理学院(45873)
管理学(45097)
管理学院(44783)
科学(39434)
(39276)
(36595)
(35134)
研究所(31898)
财经(29852)
中心(27529)
(27429)
(27380)
经济学(25220)
北京(24259)
(24073)
(24063)
经济学院(22782)
(22452)
师范(22260)
财经大学(22194)
业大(21974)
农业(21551)
基金
项目(106491)
科学(83510)
基金(79070)
研究(78692)
(70900)
国家(70391)
科学基金(57630)
社会(51560)
社会科(48855)
社会科学(48844)
基金项目(40062)
(36851)
教育(35247)
自然(34759)
自然科(33985)
自然科学(33971)
(33419)
自然科学基金(33402)
资助(33110)
编号(30268)
成果(27241)
(25308)
重点(24827)
中国(24234)
(23738)
国家社会(23179)
(21862)
(21822)
课题(21763)
教育部(21575)
期刊
(80416)
经济(80416)
研究(59568)
中国(33221)
学报(28705)
(28197)
(25980)
科学(25789)
大学(21360)
学学(20096)
管理(19621)
农业(18171)
教育(17632)
(15607)
(15556)
(15075)
金融(15075)
经济研究(14789)
财经(14436)
税务(13791)
(12544)
(12520)
国际(12500)
世界(11334)
技术(11055)
问题(10847)
(10279)
业经(9847)
(8097)
技术经济(6906)
共检索到2600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于广  付志宇  
裁厘改税是近代中国财政史上的一个重要问题。近代中国的裁厘一直存在两条路径:一条是用通过税替代厘金,主要采取统捐、特种消费税等形式,这些改良的税种往往沦为厘金的变种而失败;另一条则是用出厂税取代厘金。随着机器工业的发展、关税自主的实现、中央政令的统一、税制设计的完善,近代中国初步实现了商品税制的现代化,最后完成了裁厘改税。两条裁厘路径的不同结局,也为我国的财税改革带来了启示:税收征纳关系上,征收水平应兼顾国家治理需求与纳税人负担能力,注重涵养税源;央地财政关系上,应进一步明晰税收管理权,做好财力性转移支付的规范设计;未来的税收立法上,应做到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付志宇  敖涛  
清末民初,围绕着裁厘运动,一系列税制改革举措被提出。从晚清政府到北洋政府,再到南京国民政府,改革过程艰难曲折,效果褒贬不一。本文通过对"裁厘改统"的历史过程的分析,总结出成败得失的几点规律,试图为当前深入推进的营改增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付志宇  敖涛  
清末民初,围绕着裁厘运动,一系列税制改革举措被提出。从晚清政府到北洋政府,再到南京国民政府,改革过程艰难曲折,效果褒贬不一。本文通过对"裁厘改统"的历史过程的分析,总结出成败得失的几点规律,试图为当前深入推进的营改增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于广  
"裁厘改税"是近代中国历届政府的重要议题。当下学术界多重视对"裁厘"的分析,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改税"的问题。事实上,随着机器工业的发展,近代中国政府为了提升对间接消费税的征收效率,一直尝试推行出厂税取代厘金。然而,从晚清试推行"机器货物税"开始,经过北洋时期的"出厂税",再到南京国民政府实施的"统税","裁厘改统"的成功并非一蹴而就。它的成功既得益于机器工业在近代的发展,也与出厂税中稽征和退税制度的日益完善密切相关,并夹杂着复杂的政治、经济和外交问题,体现出近代中国"裁厘改税"政策的延续和变化。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国义  
近代中国海关的转型是列强、清廷、地方官之间权力、利益博弈的结果。三者之间虽力量悬殊,但在海关转型的博弈中通过寻求利益的契合点最终推动了独立的封建海关转变为受列强操控、与世界贸易体系接轨的近代海关。承接历史经验,今日的海关改革亦须在各博弈角色之间寻求利益的契合点,从而推动现代海关体制的建立健全。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卢进勇  
一、创建海外企业与收购海外当地企业是进行海外直接投资的两种最基本方式 企业进行海外直接投资可以采用两种基本方式,即在东道国创立一个新的企业和收购东道国已经存在的企业。创建的新企业可以是由外国投资者投入全部资本、在东道国设立一个拥有全部控制权的独资企业,也可以是由外国投资者与东道国的投资者或第三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忠民  
公司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要研究和推进当今中国公司制度的建设,从理论上讲,至少有几个方面的工作必须做:第一是要研究和把握当今中国企业和社会的实际状况;第二是要研究和借鉴世界各国企业制度的理论和实践;第三则是应该了解和研究历史上的中国曾经存在过的公司制度及其成败得失.从总体上讲,这三方面的工作具有同样重要的理论意义.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金兵  
在近代女子教育发展过程中,在校女生出路问题逐渐突显。在一些有识之士的提倡下,专门针对女生的职业指导在中国出现。一些学校开展的女生职业指导,依据社会职业需要和女性身心特质,在择业、就业、创业等方面为在校女生提供具体建议。但综合来看,早期的女生职业指导存在探索的起步时间较晚,实际受惠对象有限,理论研究不够充分等问题。这启示当前,职业指导应注意对象的性别特征,要加强对女子职业指导的基础研究。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献君  房保俊  
在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中,高等教育理念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历史价值。通过对其规律的考察可以发现,政治意识形态是决定因素;历史传承是路径选择;社会需求是直接诱因;由被动模仿到自觉探求是发展轨迹。正是在一系列高等教育理念的引领下,近代高等教育的发展成绩斐然,令世人瞩目。今天,我们提出要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理念创新是重要的前提,在这一过程中,仍然要从历史中寻求智慧,鉴古以知今,体现高等教育强国理念的时代性、规律性与创造性。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燕红忠  李裕威  
外国货币在本国流通是当前部分发展中国家存在的现象,而近代中国货币市场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外国纸币在国内的长期流通。文章通过构建一个简单的货币搜寻理论模型,并结合铸币税的相关理论,探讨了两种货币的竞争及其参数决定机制;进而以东北地区的主要纸币为例,考察了日本金票与奉票的竞争过程。研究表明:(1)当本国货币面对外国货币的威胁时,如果只是限制外国货币的流通,而忽视对本国货币信用的提升,则难以将外国货币完全驱逐出本国。(2)货币竞争主要取决于货币信用,而货币信用又受制于发行者对铸币税的追求。文章不仅弥补和深化了外国纸币在近代中国的流通与竞争机制,为竞争性货币理论提供了经验证据,而且也为当前外国货币在部分发展中国家流通的现象及人民币的国际化策略提供了历史镜鉴。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易棉阳  
近代中国前后出现了两种金融监管制度,即北京政府时期的市场化监管制度和南京政府时期的行政化监管制度。在市场化监管制度模式下,因政府监管的缺位,中国金融业出现大发展与大混乱并存的局面,这种局面导致了高昂的交易费用,阻碍了金融业的健康发展。南京国民政府上台以后,通过强制性制度变迁确立了行政化监管制度,在行政化监管制度模式下,政府取代市场主体成为金融监管的主体,政府法令取代同业法规成为金融监管的主要依据,政府的介入降低了交易费用,使中国金融业在抗战爆发前结束了长期混乱的格局。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姬超  
在不同国家,城市化的路径存在广泛差异,差异化路径导致了大相径庭的城市化结果。本文综合比较英、法、德三个代表性国家城市化过程中的主体类型、主体互动以及主体的差异化偏好,结果表明:(1)特定的发展场景塑造了不同偏好类型的城市化主体,进而决定了这些主体对城市化的态度和行为;(2)不同阶层之间的利益关联和良性互动是城市化健康推进的根本保障,利益冲突会导致城市化沦为特殊阶层的食利工具;(3)对于当下中国,新型城市化必须转变资源整合方式,促进多元参与,引导广大市民(农民)、企业和政府共同融入城市化进程中,实现共享式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程济群  张伦书  
社会主义所有制的改革大大地加快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在所有制改革中,理论上东欧一些社会主义国家曾提出各种不同的模式;在我国的所有制改革中也提出了各种不同的生产经营组织方案并在逐步试行。尽管这一系列的主张在表现形式上有所不同,但从其内在联系中可以归结为效率化原则和民主化原则这两种改革思路。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艳辉  
差异化竞争的基本原理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从理论上剖析该原理的内涵将有助于对其应用领域的拓展。产业组织理论和组织生态理论分别对差异化竞争理论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各自的解释,从而为差异化理论在企业实践、产业规划等方面的应用提供了新的视角。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廖妍华  王进波  
本文从会计信息质量的特征出发,分析比较了强制性信息披露和自愿性信息披露对会计信息质量的不同影响,并提出了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即加强对自愿性信息披露的监管、掌握强制性信息披露的适度性、把握自愿性信息披露与强制性信息披露的契合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