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050)
- 2023(17747)
- 2022(15301)
- 2021(14388)
- 2020(11873)
- 2019(27590)
- 2018(27147)
- 2017(52253)
- 2016(27759)
- 2015(31754)
- 2014(31593)
- 2013(31005)
- 2012(28398)
- 2011(25727)
- 2010(25567)
- 2009(23521)
- 2008(22647)
- 2007(19605)
- 2006(17294)
- 2005(15122)
- 学科
- 济(128137)
- 经济(127928)
- 管理(78512)
- 业(72557)
- 企(60312)
- 企业(60312)
- 方法(54536)
- 数学(46879)
- 数学方法(46313)
- 中国(33498)
- 农(30985)
- 财(27599)
- 业经(27074)
- 地方(26102)
- 学(25167)
- 贸(22011)
- 贸易(21998)
- 易(21368)
- 制(20667)
- 农业(20491)
- 理论(20345)
- 和(19603)
- 环境(18152)
- 银(17247)
- 银行(17213)
- 融(17005)
- 金融(17000)
- 技术(16981)
- 务(16709)
- 财务(16630)
- 机构
- 大学(399741)
- 学院(396754)
- 济(169475)
- 经济(166148)
- 管理(157023)
- 理学(136313)
- 理学院(134841)
- 研究(134794)
- 管理学(132515)
- 管理学院(131802)
- 中国(100854)
- 京(84590)
- 科学(80020)
- 财(74787)
- 所(65924)
- 财经(60715)
- 中心(60479)
- 研究所(60128)
- 农(57647)
- 江(55555)
- 经(55417)
- 业大(55162)
- 北京(53738)
- 范(53199)
- 师范(52755)
- 经济学(52562)
- 院(48777)
- 经济学院(47131)
- 财经大学(45274)
- 州(44810)
- 基金
- 项目(270926)
- 科学(214290)
- 研究(200951)
- 基金(198247)
- 家(171571)
- 国家(170170)
- 科学基金(146936)
- 社会(129920)
- 社会科(122659)
- 社会科学(122623)
- 基金项目(104588)
- 省(102759)
- 自然(93256)
- 教育(92854)
- 自然科(91099)
- 自然科学(91078)
- 自然科学基金(89438)
- 划(86877)
- 资助(81588)
- 编号(81538)
- 成果(66164)
- 部(61110)
- 重点(60324)
- 发(57726)
- 创(55914)
- 课题(55593)
- 国家社会(53995)
- 教育部(53244)
- 创新(52209)
- 大学(51599)
- 期刊
- 济(185152)
- 经济(185152)
- 研究(120190)
- 中国(73745)
- 学报(58893)
- 管理(58368)
- 财(56531)
- 科学(56033)
- 农(52460)
- 大学(46202)
- 教育(45173)
- 学学(43253)
- 农业(36721)
- 技术(36038)
- 融(32425)
- 金融(32425)
- 经济研究(30785)
- 财经(30526)
- 业经(27947)
- 经(26315)
- 问题(23693)
- 技术经济(20087)
- 图书(19961)
- 业(19127)
- 贸(18997)
- 世界(18376)
- 理论(18181)
- 统计(17953)
- 科技(17865)
- 版(17678)
共检索到5808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熊金武
近代中国经济思想发生了从传统的、前科学的经济思想向现代的、科学的经济学转型。拉卡托斯科学革命纲领方法论有利于理解经济思想范式变革。通过构建经济思想演进机制,分析近代中国社会经济思想转型,指出中国近代社会经济思想变迁的可能方向,说明社会经济思想形态的复杂性,留学生、海归经济学家、传教士等科学共同体与社会经济思想范式演进息息相关。构建中国特色的经济理论体系需要坚守本土经济思想文化传统,扎根于中国独特的问题意识,面向实际经济问题。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聂志红 周建波
鸦片是中国近代各种矛盾的凝结物,是开启和强制中国走向发展陷阱的变异体。认识和解决近代中国的落后问题,必须深刻理解鸦片商品的特殊本质,由此认知中国经济改造的方向。自18世纪以来,清廷就已开始戒烟,第一次鸦片战争前,"弛禁"与"严禁"发生碰撞,"严禁"完全胜出;第一次鸦片战争至甲午战争期间,"寓征为禁"成为主流;甲午战争之后,"严禁"又被重新确立,并且禁烟的意义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地位,单纯的禁烟思想演变为关乎全局、探索富强道路的思想。只有突破传统思维习惯与既定政治框架,才可能得出近代中国经济改造的可行出路。
关键词:
统治权 寓征为禁 疏通民气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黄宗智 李怀印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领域正处在一场"范式"危机之中。我这样说,不仅仅意味着那些渗透到以往学术研究中的主要分析架构很成问题,在我看来,除少数学者之外,大多数人并没有毫无保留地接受这些架构,特别是在多样化的和富于批评精神的西方中国问题研究界更是如此。我是说,人们对那些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樊果
中国手工业是学术界高度重视的一个基本课题,但抗日战争时期的研究相对薄弱,在研究视角方面或许有进一步扩展的余地。本文尝试在工业化、现代化理念之外考察近代手工业的地位问题。通过分析抗日战争期间国统区主要手工业的发展和生产特点的延续性,结合战前手工业状况,本文认为近代手工业在社会经济中起着重要作用,是基于现实约束的一种可行、有效的要素配置方式,是吸纳农闲劳动力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抗日战争 手工业 国统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方健
人与特定社会形态浑然一体,人的发展受制于在生产力发展水平基础之上所形成的社会形态。文章认为,在自然经济形态下,经济的发展虽然赋予了劳动者部分人身自由,但中国传统社会制度和伦理道德又无时不在和无处不在地、有形和无形地制约着个体的发展。商品经济的发展,使众多劳动者具有独立的人格地位和劳动力产权,去提升自我素质,并通过提高人力资本价值,促使个体得到了更为全面和自由的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通过公共支援等方式保障人的生存权利、公平竞争权利、学习权利、创造权利,并且用社会主义制度来保证收入初次分配和收入再
关键词:
中国 社会经济形态 人的发展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杨国桢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自一九八二年创刊,迄今已整整十个年头了。这十年,是中国大地发生巨大变革、面貌一新的十年,也是中国社会经济史学蓬勃发展、成果累累的十年。如果说十年以前,中国社会经济史学还没有一块稳定的出版阵地的话,如今已拥有南方的《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和北方的《中国经济史研究》两家综合性的刊物,《平淮》、《海交史研究》、《中国农史》、《农业考古》、《盐业史研究》等多家部门经济史的刊物,还有一些学术杂志开辟了中国经济史研究专栏,一些大学或学术研究机关出版经济史的论丛或集刊、丛书,各地出版社也对出版经济史论著注以更大的兴趣,一批有份量的经济史论著纷纷面世。改革开放的春风,吹绿了中国社会...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洪钰琳 何子沐
2021年是傅衣凌先生诞辰110周年。傅衣凌先生是中国社会经济史学的开拓者与奠基者之一,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经济史学科建设的领军人物,在当代中国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40年前,傅衣凌先生被遴选为新中国第一批博士生导师(中国古代史、专门史),也是在这一年,他倡导创办《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专业期刊。今天中国社会经济史学科的蓬勃发展,得益于傅先生的远见卓识。为纪念傅衣凌先生创建和发展中国社会经济史学的卓越贡献,并推进这一领域的学术深耕,
关键词:
傅衣凌 社会经济史学 经济史研究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王日根
中国社会经济史,顾名思义就是要将社会与经济相互结合,研究经济制度要与研究经济制度的形成、运行与变化相结合(要自下而上,也要自上而下)。研究理性行为要与研究非理性行为相结合。一、应加强对社会与经济的结合的研究。简单的GDP衡量肯定是有偏颇的,衡量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指标是综合性的,既有经济性的指标如GDP等,也包括人的寿命、幸福指数等等。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武力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曙光
中国30年改革开放为全球转型国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照体系,也为经济学家探讨转型经济学提供了丰富的视角。文章系统梳理了经济转型理论的历史性变迁,探讨新古典经济学在建立转型理论框架中所遭遇的理论困境和内在逻辑缺失,同时着重剖析了转型经济学中存在的两大基本争议,即渐进式变迁和激进式变迁的争议以及强制性变迁和诱致性变迁的争议。文章最后对中国经济改革进行了理论提炼,揭示了经济转型的中国范式的内涵及其全球意义。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晓晨
新中国建立以来的40多年,是中国社会发展天翻地覆变化的时期。在此期间,中国农村社会所发生的变化更为深刻。新中国成立40年以来,农业历经波折,既有引人瞩目的成功经验,也有必须深刻记取的惨痛教训,其中有些是以巨大代价换来的。英国著名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说:“史鉴使人明智”。系统地记叙与评述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其意义毋须多言。恰如上述这是一项浩大的工程,难度极大,前人也做了很多努力。如史敬棠的《中国农业合作化运动史料》;如王耕今等人的《乡村30年—凤阳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实录(1949~1983)》;中国农村发展问题研究组的《包产到户资料选》等。一般来说,编纂史籍需要两个前提条件:一是要与所要描述...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冷观 徐玉生
改革开放以来 ,市场化成为我国制度变迁的明显特征。市场化的实现 ,是经济运作机制、发展目标、竞争手段和组织模式变革的综合结果。社会经济组织模式变迁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 ,是社会经济转型的核心因素 ,同时也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完善过程。
关键词:
组织模式 制度变迁 社会主义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林仁川
近代福建海关指鸦片战争后建立的闽海关、厦海关和一八九九年开设的福海关,它的建立和发展对近代福建社会经济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利用近年来搜集到的一批海关档案和地地方文献,对海关与鸦片贸易,茶叶输出二个方面的关系作初步的探讨。 (一) 英国资产阶级迫使清朝政府开放福州、厦门等五口通商以后,为了进行殖民地的商业掠夺,一直在阴谋攫取中国的海关行政权,一八四二年中英《南京条约》第十款规定“俾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使中国海关初步丧失了关税自主权,一八五一年英国人尼古拉斯·贝利斯担任海关港务长的职务,又打开了洋员进入中国海关的缺口,一八五三年,英国驻上...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戴铁军 王婉君 刘瑞
直接物质投入(DMI)和本地过程排放(DPO)是物质流分析框架中两个重要指标,可以反映一个经济系统的资源环境压力。本文基于经济系统物质流分析方法(EW-MFA,Economy-Wide Material Flow Analysis)核算中国30个省(市)1992年和2014年的人均DMI和人均DPO指标,分析中国社会经济系统资源环境压力的时空变化。结果显示:对比1992年和2014年,各省份的资源环境压力均呈增大趋势,其中黄河中游和西北各省份的资源环境压力增长最快;各省份的资源环境压力差距较大,总体呈现西北高、东南低的分布格局,其中内蒙古、山西、青海、宁夏等西北和黄河中游省份的资源环境压力最大,北京、上海、天津、广东等东部省份的资源环境压力最小,这一分布情况主要由各省份资源禀赋和产业结构差距较大导致;中国各经济区均面临不同程度的资源环境问题,但改变中国资源环境压力大、可持续发展潜力不足的关键在西北和黄河中游以及北部沿海和东部沿海经济区。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富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