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82)
2023(7995)
2022(6211)
2021(5855)
2020(4685)
2019(10873)
2018(10676)
2017(20903)
2016(11083)
2015(12914)
2014(12853)
2013(12782)
2012(11699)
2011(10812)
2010(10354)
2009(9816)
2008(9951)
2007(8622)
2006(7911)
2005(7674)
作者
(31267)
(26083)
(26020)
(25097)
(16757)
(12432)
(11878)
(10204)
(9972)
(9236)
(9154)
(8703)
(8671)
(8475)
(8316)
(8187)
(7812)
(7661)
(7626)
(6962)
(6753)
(6514)
(6119)
(6018)
(5971)
(5883)
(5808)
(5463)
(5255)
(5200)
学科
(52342)
经济(52300)
管理(26060)
(26025)
方法(23110)
数学(21261)
数学方法(21191)
(19721)
企业(19721)
(19373)
银行(19227)
中国(19041)
(18006)
(16697)
(13247)
(13039)
金融(13038)
(12480)
贸易(12465)
(12308)
(11041)
业经(10542)
(9921)
制度(9918)
业务(9644)
农业(8626)
(8426)
银行制(8348)
(7888)
(7703)
机构
大学(162672)
学院(158191)
(80195)
经济(79032)
研究(61693)
中国(57757)
管理(56687)
理学(47508)
理学院(47025)
管理学(46429)
管理学院(46152)
(36731)
(35192)
科学(32622)
(30918)
财经(29661)
经济学(28516)
研究所(28115)
中心(28023)
(27411)
(26244)
经济学院(25845)
(24171)
银行(23216)
北京(23061)
财经大学(22608)
(22187)
(21577)
(21490)
(21461)
基金
项目(100885)
科学(80422)
基金(77733)
研究(73293)
(68160)
国家(67722)
科学基金(57365)
社会(51129)
社会科(48688)
社会科学(48679)
基金项目(39598)
自然(34442)
(33926)
自然科(33699)
自然科学(33692)
自然科学基金(33175)
资助(33151)
教育(32797)
(30032)
编号(26522)
(24635)
中国(23524)
国家社会(23517)
重点(23125)
成果(22328)
(21823)
教育部(21611)
(20374)
人文(19951)
大学(19649)
期刊
(83247)
经济(83247)
研究(57141)
(36593)
金融(36593)
中国(32141)
(27085)
(24645)
学报(24071)
科学(23227)
管理(21656)
大学(18870)
学学(17857)
财经(16589)
经济研究(15720)
农业(15240)
(14358)
国际(12746)
(12564)
问题(11851)
教育(11659)
世界(11413)
技术(11209)
业经(10100)
(9317)
理论(7930)
技术经济(7636)
统计(7277)
现代(7082)
经济问题(6866)
共检索到2563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崔文生  刘巍  
本文搜集汇总了近代中国1910—1936年的银行资本额,用数量分析方法证实了近代中国银行总资本额是影响货币量M1的主要因素。同时,也证实了银行资本规模是市场中货币需求的客观要求。本文采用货币化程度的国际比较方法考察了这一时段内近代中国银行业规模适当与否,近代中国与同时代的日本、美国和英国的货币化比率比较结果说明,近代中国银行业的规模尚嫌不足,远不是"畸形发展"。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陈昭  邓颖杰  
近代中国货币供应量等与货币有关的数据,是分析近代经济发展过程中货币传导作用的重要基础。本文根据货币乘数公式,在罗斯基教授和刘巍教授估算的货币供应量有关数据的基础上,补充了1887-1909年的广义货币供应量,使近代中国广义货币供应量的样本长度达到50年,并且根据货币层次的划分对估算结果进行了验证,确保所估算的数据有较高的可信度;分析相关要素对广义货币供应量的影响作用机制,并通过建立模型,实证研究了相关要素对1887-1935年广义货币供应量的影响。本文认为,通过货币乘数公式中的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等数据得出的1887-1909年的近代中国广义货币供应量的数据是可靠的,并且影响1887-1935年广义货币供应量的因素主要有:出口、华侨汇款、国际银价以及经济景气程度。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侯荣华  张洋  李峰  
自《巴塞尔协议》(BaselI)实施以来,在银行领域除了传统理论中存款准备金率和货币政策相关之外,银行资本和货币政策的关系变得越来越重要。一系列新的研究成果在这些领域涌现出来。本文就其中银行资本充足率约束对信贷的影响,货币政策通过银行资本传导的机制,贷款损失拨备与银行资本、信贷之间关系的研究进行评述。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江曙霞  陈玉婵  
考虑存款准备金率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的重要工具,本文在D-L-M模型中引入了法定存款准备金,分析了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发现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取决于银行资本状况。接着利用我国14家上市银行的季度数据,采用门限面板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紧缩的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可  
本文详尽分析了货币政策传导银行贷款渠道、银行资本渠道、风险承担渠道的传导过程、传导原理、相互关系等,并以此为基础,结合巴塞尔银行资本监管框架的要求,着重分析和总结了银行资本在整个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当中发挥作用的方式和机理,以期将资本监管下银行资本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进行完整、系统的呈现。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熊劼  
理论和实证证据表明,银行业的稳健程度和信贷行为可以改变货币政策影响通货膨胀和产出的方式。近年来,一些理论研究还表明,银行资本监管在银行贷款决定中可能发挥潜在作用。本文的实证分析主要通过引入资本缓冲率与货币政策代理变量的交互乘积项来识别货币政策的银行资本渠道,采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下的广义矩估计方法考察资本约束对我国货币政策影响信贷发放的调节效应。同时,考虑到我国资本监管制度的施行与效力发挥时间点上的不一致,本文引入时间虚拟变量,对2004年前后和2008年前后我国的银行资本渠道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结果显示,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刘巍  徐颖  
本文对近代中国(1927—1936年)的宏观货币需求进行了尝试性的实证考察。其主要内容包括:(1)对近代中国货币需求理论函数得以运行的前提假设进行了尝试性的理论抽象。(2)建立了1927—1936年中国货币需求理论函数。(3)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该理论函数做了实证,用Beta系数分析了各解释变量的相对重要性,用双对数回归方程考察了货币需求量对各解释变量的弹性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杰  
通过将政府对银行体系的补贴和担保因素引入Mckinnon的最优货币化模型,本文初步认定政府对银行体系的控制是导致中国高货币化结果的基本原因。而基于BaileyCagan函数的提示,本文进一步发现,在政府对银行体系实施有效控制的前提下,内部货币扩张具有与外部货币扩张不同的货币需求“预算约束”和福利后果。其要害是,它可以兼容在货币化进程原本存在显著利益冲突的政府和居民部门的效用,从而使得中国的高货币化与货币价格的稳定并行不悖。本文的结论是,由于中国的高货币化具有十分特殊的金融制度内涵,因此既不能简单夸大其负面效应,也不能过高期望数量调整政策的效果。合理的做法应当着眼于调整政府、银行体系与居民部门基...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苗文龙  
中国持续上升并已达高位的货币化水平成为人们纷纷讨论的问题。经济发展与货币供求的关系是解决这一问题逻辑的起点。本文从现代货币数量论角度塑造指标M/YP,剖析影响真实货币化的经济、制度因素。构造GARCH模型,利用中国改革以来的数据实证表明:现代货币数量论中货币、产出、物价之间一阶长期平稳关系在中国仍然有效;经济增长率、经济不平衡程度、非人力财富占总财富比重、人口年龄结构、预期收益率及外汇储备等因素对真实货币化的提高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安明友  
文章通过对1978年以来中国财政、企业、金融改革历程的回顾,详细分析了政府通过行政干预使金融机构向国营企业贷款这一货币供给机制,结合1978年~2010年金融机构贷款总额的变动情况,论证了正是由于中国特殊的改革历程,才造成了中国货币化指数快速增长和高水平运行。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马理  黄宪  代军勋  
本文在Tanaka的分析框架基础上,引入贷款市场信贷配给的特点,在货币政策调整与银行资本约束的双重约束下,研究了贷款市场、货币市场、债券市场与商品市场的均衡,分析了货币政策在银行资本约束规制下的特殊传导路径与效果,并利用中国的数据进行了仿真模拟。研究结论显示,单一的货币政策的短期效应副作用明显,调整成本高昂;而考虑了资本约束的货币政策实施机制,其政策效果将会明显提高。银行资本约束可以改变货币政策的传导路径,同时具有降低风险限峰修复的功能。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刘明宇  
本文运用中国17家商业银行2000年第1季度-2011年第4季度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比较了具有不同资本水平的银行对紧缩性和扩张性货币政策的反应差异,并考察了银行资本约束和资本监管对货币政策传导非对称性的放大效应。结果表明,我国逆风向行事的货币政策在中央银行的政策工具及操作目标的作用下,其信贷传导渠道存在显著的非对称性特征,即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效果较强,而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效果较弱;以银行资本水平为代表的银行特征会对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在微观层面产生异质性影响,资本缓冲规模越高、资产规模越小的银行对货币政策冲击的反应越大;同时,在银行受到法定存款准备金及银行资本的双重约束下,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黄宪  熊启跃  
巴塞尔协议的施行,在微观审慎监管层面对商业银行的风险偏好、信贷行为和资产结构产生影响的同时,也对宏观经济的运行和调控带来了明显的摩擦效应。本文对资本约束下宏观调控与货币政策传导机理变化之间关系的前沿研究进行了系统的追踪和梳理,结果表明:严格的资本约束不仅改变了传统的货币政策传导效应,还产生了新的传导机制,使货币政策效应发生"扭曲"。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侯荣华  张洋  
自1988年《巴塞尔协议》实施以来,由于资本充足率约束,银行资本在货币政策传导中开始扮演重要角色。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动态理论模型,以及加入银行资本后的CC-LM模型,研究银行资本与信贷、货币政策的关系,得出初步结论:银行资本对信贷数量具有重要影响;银行资本是顺周期的,并可能加重经济不利冲击对信贷的负面影响;银行资本影响货币政策的传导;银行资本及其与货币政策的关系影响经济中的基础利率水平(债券利率)和最终产出。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黄宪  王露璐  马理  代军勋  
持续宽松的货币政策与巴塞尔协议下银行资本监管的共同作用,可能是本次美国次贷危机产生和经济持续波动的主因之一。巴塞尔协议下的银行资本监管,较大地改变了信贷资金的流向和经济运行规律,从而必然影响到货币政策发挥作用的基础条件与传导途径。本文结合经济周期对银行资本约束下的IS-LM模型进行了扩展分析,发现银行资本约束会通过影响银行信贷渠道使货币政策产生非对称性效果,从理论上论证了货币政策的操作必须考虑银行资本监管。本文还运用随机前沿分析(SFA)方法检验了2000~2009年我国货币政策与银行资本监管联合效率,表明在引入银行资本监管后货币政策实现经济目标的联合效率下降。因此,为了达到稳定物价与产出的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