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95)
2023(11657)
2022(9765)
2021(9271)
2020(7818)
2019(17857)
2018(17573)
2017(32300)
2016(18035)
2015(20551)
2014(20174)
2013(19762)
2012(18579)
2011(17327)
2010(17259)
2009(15828)
2008(15510)
2007(13661)
2006(12323)
2005(11465)
作者
(52108)
(43507)
(43287)
(41202)
(27772)
(21235)
(19696)
(16991)
(16871)
(15599)
(15032)
(14732)
(14056)
(13842)
(13413)
(13286)
(13263)
(12936)
(12690)
(12409)
(11006)
(10790)
(10346)
(10081)
(9782)
(9700)
(9671)
(9518)
(8797)
(8597)
学科
(69281)
经济(69189)
管理(47274)
(41709)
(32306)
企业(32306)
方法(27860)
数学(24107)
中国(24097)
数学方法(23842)
(20008)
(17482)
(16968)
(16473)
贸易(16462)
(16035)
业经(14855)
(14622)
地方(14096)
农业(13347)
(11980)
银行(11940)
(11603)
金融(11600)
(11532)
教育(11293)
理论(11219)
(11048)
环境(10977)
图书(10765)
机构
大学(262108)
学院(252176)
(104680)
经济(102595)
研究(92245)
管理(91440)
理学(77772)
理学院(76695)
管理学(75444)
管理学院(74932)
中国(70740)
(57160)
科学(56262)
(48198)
(46943)
(45470)
研究所(42835)
中心(42152)
(38889)
(38762)
师范(38371)
财经(38246)
业大(37696)
北京(36725)
农业(35835)
(34939)
经济学(33125)
(32433)
(31817)
师范大学(31294)
基金
项目(165987)
科学(129792)
基金(121289)
研究(121209)
(107494)
国家(106543)
科学基金(89453)
社会(78691)
社会科(74465)
社会科学(74449)
基金项目(64212)
(61226)
自然(56580)
教育(55891)
自然科(55279)
自然科学(55260)
自然科学基金(54323)
(53822)
编号(48850)
资助(48477)
成果(42471)
(37718)
重点(37408)
(35276)
(34258)
国家社会(33464)
课题(33455)
教育部(32464)
大学(32451)
创新(31937)
期刊
(116290)
经济(116290)
研究(80250)
中国(55636)
学报(47122)
(39955)
科学(39248)
(36674)
大学(34812)
教育(34214)
图书(32672)
管理(31855)
学学(30374)
农业(26822)
书馆(26047)
图书馆(26047)
(23007)
金融(23007)
财经(19984)
经济研究(19275)
技术(18462)
(17406)
业经(16277)
问题(16113)
(15635)
(15566)
国际(13921)
(13876)
论坛(13876)
世界(13389)
共检索到4011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石烈娟  
文章通过考察20世纪初中国留日学生的主要活动,研究了近代留日学生对图书馆事业的影响。处于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下的中华儿女,救亡图存是其奔赴日本留学的根本动力。留日生活促进其民族意识的觉醒,其革命活动极大推进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由于不少人回国后投身文化教育事业,积极创办与服务于图书馆,对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容忽视的贡献。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吴小鸥  石鸥  
晚清留日学生以改造社会、振兴民族为己任,各以其所学专长编译了大量的中小学教科书,确立了中国知识分子在教科书编译(撰)中的主体地位。他们编译(撰)的政法、数学及音、体、美、卫生、手工等教科书,不但丰富与完备了我国现代教科书体系,而且在教科书的认知策略、编排体例、现代印刷装帧等方面,为现代教科书发展向制度化、法制化迈进走出了可贵的第一步。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田正平  
20世纪初,留日学生心系民族危亡、祖国命运,他们怀着爱国主义激情, 努力输入异域文明,介绍新知识、新理论、新学术于国人,自觉承担“过渡时代所必负之责任”。可以说,在留学日本这个大舞台上,留学生们演奏的是一曲威武雄壮的救亡与启蒙的二重奏。从根本上说,这一基调,是20世纪初中国的社会现实向关心祖国前途、民族命运的海外学子所提出的紧迫的任务。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原宏盛  
和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相比,20世纪末与21世纪初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特点及其主要标志表现为:以最高首脑视察国家图书馆(以下简称“国图”)为标志,各级领导重视图书馆活动频繁显著;以国图二期项目为标志,各地新馆建设成就卓然;以数字图书馆工程为标志,各类图书馆现代化建设突飞猛进。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黄雪婷  
从对燕京大学图书馆建设方面的贡献、参与组织筹备中华图书馆协会年会、图书馆建筑三个方面阐述田洪都对20世纪初中国图书馆事业的贡献。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梁文  
文章分析了 1 9世纪末 2 0世纪初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过程 ,探讨了这一时期的图书馆与封建藏书楼的本质区别 ,阐述了 2 0世纪初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重要特征。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库兹尼卓娃 T.B   张桂荣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田正  
在中国,教会大学萌发于19世纪80年代,在20世纪初得到初步发展。它从两个方面推动了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产生:一是它在客观上为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起步提供了一种模式;二是为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起步提供了一批管理人才和教学人才,他们的经验和学识在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初创时期发挥过重要的作用。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侯杰  常春波  
童年是个体生命周期的初始阶段,与其成年后的思想观念、行为规范均有着潜移默化的关联。作为一种集体创作的文学形式和启蒙工具,儿歌不仅反映出父权社会性别制度、习俗、观念和权力关系给女性身体和心理诸方面造成的束缚,也以训诫的方式先入为主地形塑着儿童的性别意识。男尊女卑的性别观念,男主外、女主内的性别分工和男女之大防的性别区隔依旧以日常生活中的种种习俗为依托,贯穿于20世纪初中国儿童的孕育、生育、哺育、养育和教育过程,影响着他们对性别关系的认知。一些儿歌对男女情爱的露骨描述,反映出传统社会儿童保护观念的淡薄。晚清以来的妇女解放思潮亦在儿歌中得到了一定呈现。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蒋新  滕颖  
文章基于美、英、加、澳等国外数十所大学图书馆的短期和中长期发展计划的分析研究,对国外大学图书馆在21世纪初发展的热点和共同点进行探讨,提出新世纪初大学图书馆发展的一些特征、趋势和面临的一些问题。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蒋永福  王明霞  
论述 2 1世纪初图书馆学研究的方向与重点。认为知识化是图书馆学研究的内涵深化方向 ,人文化是图书馆学研究的理念重建方向 ,范式研究是学科自身建设的必然要求。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翟桂荣  
文华师生是近代中国图书馆学翻译的重要群体。韦棣华女士奠定的文华根基,沈祖荣校长的开拓创新,毛坤和徐家麟等人的通力合作,尤其是《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季刊》对翻译的重视,促进了文华师生图书馆学翻译团队的形成。文章分析该刊译者群体、汉译文献主题、汉译文献年度变化及其衍生译著,展现了文华师生在图书馆学翻译方面良好的组织性和系统性。文华师生注重对西方图书馆史、目录学、图书分类与编目、图书馆利用法、图书馆行政及财政等主题著作的翻译,尤其致力于考察公共图书馆在民众教育和社会文化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文华师生图书馆学翻译的价值在于:加速了中国近代图书馆学学科建设的步伐,培养和训练了一批图书馆学专业领袖人才,促进了中外图书馆学学术交流与合作,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文化进步。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于厚海  
20世纪初特别是民国政府成立后,我国社会教育蓬勃兴起,图书馆作为社会教育的重要机构,在其社会教育实践中孕育并体现了图书馆权利思想,包括平等利用图书馆的权利、自由利用图书馆的权利、免费图书馆服务、弱势群体图书馆服务等。对这些思想萌芽与实践的研究有利于加强我国图书馆权利思想的传承和弘扬,推动依法治国背景下图书馆事业的创新发展。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臧佩红  
范源廉乃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于1899年至1906年三次赴日留学,先后就读于高等大同学校、弘文学院、高等师范学校。其间,积极参与、倡导了留学生的师范及法政教育,并参加了留学生组织等社会活动。范源廉留日回国后,先任职于清末学部,开创了中国近代师范教育、法政教育,后就任民国初期的教育次长及总长,主持创建了中国近代学制。在中国近代教育的初创过程中,范源廉及其留日活动起到了重要作用,形成了近代中日之间共同的“教育基因”,反映了近代中日两国之间千丝万缕的密切关联。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黄宗忠  
本文认为,20世纪的图书馆是19世纪的图书馆的延伸与发展;在此基础上,文章论述了20世纪图书馆的新变化与新拓展,划分了20世纪图书馆发展的三个阶段,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总结了其主要经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