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99)
2023(13148)
2022(10965)
2021(10190)
2020(8743)
2019(20313)
2018(19780)
2017(37845)
2016(20357)
2015(23404)
2014(23291)
2013(23366)
2012(21934)
2011(19884)
2010(20079)
2009(19397)
2008(18752)
2007(16862)
2006(14756)
2005(13732)
作者
(58290)
(48980)
(48893)
(46753)
(31005)
(23404)
(22307)
(18990)
(18627)
(17275)
(16811)
(16425)
(15741)
(15537)
(15505)
(15347)
(14484)
(14358)
(14268)
(14123)
(12359)
(11933)
(11794)
(11169)
(11065)
(11036)
(10867)
(10736)
(9826)
(9796)
学科
(87099)
经济(86984)
管理(61191)
(58651)
(48195)
企业(48195)
方法(38786)
数学(34722)
数学方法(34444)
中国(31390)
(28650)
金融(28645)
(27155)
(27089)
银行(27062)
(26130)
(23902)
(23366)
(19143)
贸易(19128)
业经(18790)
(18744)
(16973)
财务(16933)
财务管理(16891)
地方(16482)
(16090)
企业财务(16089)
(15467)
农业(15300)
机构
大学(298047)
学院(294948)
(133570)
经济(131007)
管理(110554)
研究(104433)
理学(94255)
理学院(93204)
管理学(91876)
管理学院(91312)
中国(87834)
(64566)
(62750)
科学(59263)
(52739)
财经(50708)
中心(49616)
(48057)
研究所(47528)
(46067)
(43840)
经济学(43697)
业大(40350)
北京(40285)
经济学院(39468)
农业(37758)
财经大学(37738)
(37040)
(36236)
师范(35889)
基金
项目(189924)
科学(150132)
基金(140758)
研究(140165)
(121989)
国家(121016)
科学基金(103135)
社会(92059)
社会科(87495)
社会科学(87471)
基金项目(73616)
(71176)
自然(63847)
教育(63807)
自然科(62378)
自然科学(62358)
自然科学基金(61299)
(60552)
资助(58187)
编号(55383)
成果(46523)
(44248)
重点(43253)
(41085)
(39610)
国家社会(39491)
(39452)
课题(38459)
教育部(38391)
创新(37326)
期刊
(144773)
经济(144773)
研究(93046)
中国(61052)
(51652)
学报(44063)
(43984)
(43482)
金融(43482)
科学(41445)
管理(40344)
大学(33899)
学学(32014)
农业(28516)
教育(26594)
财经(26358)
经济研究(24239)
技术(23660)
(22641)
业经(20843)
问题(19390)
(18102)
国际(16172)
(15805)
世界(15531)
理论(14823)
技术经济(14706)
统计(13920)
(13642)
实践(12980)
共检索到4557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李雨纱  张亚光  
本文基于对1644年~1949年485份民间典当契约文书的整理,通过微观案例研究与描述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系统考察了本金、利率、借期、抵押、中保、借贷双方特征及关系等微观因素对于民间借贷的影响。并以土地抵押借贷为例,运用纳什议价的思想构建了近代私人借贷模型,解析了清代至民国时期民间金融活动的市场机制,从而再现了近代中国民间金融活动的生态。研究表明,民间借贷的双方通常存在一定的亲缘关系,借贷关系中的信息是基本对称的,民间金融活动存在明显的市场分割现象和信贷配给现象。由熟人网络组成的金融市场和由早期金融组织组成的金融市场共同扩大了近代金融市场的资金供应量,是中国近代金融市场发育的显著特征。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徐军辉  
中国的民间金融制度供给存在滞后性,在民间金融和民营经济发达的地区,尤其是民间金融进入契约化阶段以后,制度的滞后性表现得更加明显。另外,民营金融机构的井喷式发展与资金价格远超民营企业的盈利能力,也凸显了制度供给不足和供给滞后。根据需求提供制度,会出现制度供给的自然滞后性,但是民间金融制度供给更多地受到政府决策模式转变的影响,从精英模式过渡到公共选择模式,由于利益集团需要反复博弈,会进一步加剧制度供给的滞后。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程蕾  
一、引言 民间金融泛指个体、家庭、企业之间通过绕开官方正式的金融体系而直接进行金融交易活动的行为。民间金融以其特有的灵活机制和快捷高效的运作方式活跃在中国大地,特别是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在温州,目前民营企业国内生产总值占整个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武晓芬  殷惠艳  
在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作为工商业交流的语言—会计,在促进经济发展、加强工商企业管理等方面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中国自办工业开始出现,随着企业不断发展,传统手工业所采用的会计方法渐渐与大工业生产、大规模企业不相适应。本文透过近代中国民间工业会计核算的历程,深入分析近代会计的改革与发展及其艰巨性,为我们当今会计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及启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周治富  
内生性金融的演进在宏观上是一个外部制度环境支撑下的制度变迁过程,在微观上是一个契约结构不断重构和扩展的过程,且内生性金融具有高度的契约密集性。在本质上,中国民营银行也具有内生性金融机构的一般制度属性,其发展是民营经济体面对需求方的信贷配给和供给方的金融抑制双重约束下的必然选择,是中国整体性金融制度结构动态演进的必然结果;中国民营银行的演进逻辑,其根本上也在于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的分离,以及在降低交易成本、内外部制度所形成的激励结构下金融企业家经过成本-收益权衡之后的理性选择;中国民营银行体系的稳健和高效运行需要促进内外中间结构的良好发育。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高发  
界定了民间金融的概念,粗略估计民间金融的规模。在分析民间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和负面影响的基础上,提出在条件具备时,有些民间金融机构愿意取得合法身份;政府应该对民间金融机构实行分类管理,达到一定标准的民间金融机构必须合法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晓艳  刘明  
对农村民间金融不完备借贷契约下的高履约率现象进行了分析。认为农村民间金融保持高履约率的"秘密"在于其高效的私人治理机制,这些机制主要包括信息与信任机制、重复博弈与声誉机制、灵活的抵押担保机制和多样的惩罚机制等。得出的结论是:农村民间金融具有自动履约的内在机制,当前应赋予农村民间金融合法的生存地位,并通过相关法律的完善促进其规范发展。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曾浩  袁天荣  
审计责任的制度基础在于鉴证为满足产权保护需要而披露的信息的使用价值,审计契约的产权保护责任引致了审计责任;而企业"内部人控制"导致的产权"异化"加剧了股东的"审计依赖"倾向,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审计责任;在审计制度的强制性变迁过程中,政府主导的审计服务市场中供给与需求失衡,导致审计法律责任强化而市场责任弱化;而在契约不完备性的影响下,审计契约无法约定审计服务的免责条款,制度设计不完善导致在审计责任中实际上包含了一部分制度成本。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崔荫  
民间金融是与官方正式金融相对应的概念,指以个人信用为基础的、通过绕开官方正式的金融体系而直接进行的、未得到国家法律认可的、尚未纳入政府监管范围的金融交易活动。目前,社会上存在着相当规模的民间金融活动,资金供需两旺是民间融资存在的内因,正规金融渠道融资不顺畅是导致民间融资存在的外因。对于民间融资的现状和发展前景,应全面认识,正确分析,加强对民间融资行为的规范和引导,趋利避害,促进其健康发展。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易棉阳  
近代中国金融监管制度是在吸收欧美和日本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发掘近代中国金融监管的特征,既可深化对近代中国金融监管的认识,同时又对当下的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具有借鉴意义。由于学术界尚未对近代中国金融监管的特征做出总体性归纳概括,因此把近代中国金融监管置于同时期世界金融监管的大背景之下审视近代中国金融监管所具有的特色就显得尤为必要。通过研究发现:近代中国金融监管具有三大特征,即在体制上模仿日本选择了"一级多头"式监管体制,但各种监管机构叠床架屋、互相掣肘;在监管方式上综合了欧美和日本经验兼重内部监管和外部监管,但两者之间此消彼长;在监管手段上学习日本和欧美做法推行法制化监管,但绩效却差强人意。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易棉阳  
近代中国金融监管制度是在吸收欧美和日本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发掘近代中国金融监管的特征,既可深化对近代中国金融监管的认识,同时又对当下的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具有借鉴意义。由于学术界尚未对近代中国金融监管的特征做出总体性归纳概括,因此把近代中国金融监管置于同时期世界金融监管的大背景之下审视近代中国金融监管所具有的特色就显得尤为必要。通过研究发现:近代中国金融监管具有三大特征,即在体制上模仿日本选择了"一级多头"式监管体制,但各种监管机构叠床架屋、互相掣肘;在监管方式上综合了欧美和日本经验兼重内部监管和外部监管,但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何伟福  
本文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提出了一个理论框架,认为转型期中国民间组织的兴起与发展是制度环境变迁的产物,是克服有限理性的一种制度安排。文章对理性、有限理性等理念进行了梳理,说明转型期中国民间组织在建立与政府的合作互动关系、促进社会管理、提供公共服务、确保政府公共权力有序、健康运行等方面应发挥积极作用。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吴凡  卢阳春  
金融努力模型是分析金融努力行为的重要工具。本文在对既有的金融努力模型进行理论拓展的基础上,构建了转型期中国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的金融努力模型,并运用该模型中的金融努力资本扩展线的构成与变动规律,分析了转型期我国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的动因、制约因素、特殊风险与治理对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朱冰心  
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安排,基于隐性担保、重复博弈、关联博弈的私人契约执行机制,民间金融具有自我执行的内在机制,这种机制的作用力很强但有一定的范围限制,因此,政府想通过正规金融来收编民间金融是不可取的,而是应构建一种以行业协会自律性监管为主,政府监管为辅的民间金融监管模式。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巫云仙  
在近代中国100多年金融制度的变革中,汇丰银行在客观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它的成立和发展壮大突破了原有金融体制的约束,成为近代中国多元化金融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依赖洋行、钱庄和买办等中介组织和个人,建立了中外贸易间接融资体制;积极介入权益角逐,垄断近代中国的内外债金融市场。金融制度的变革体现了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的特征,是各种力量综合作用的结果。既要看到汇丰银行唯利是图的本性,也要具体分析其在近代中国金融制度变革中的客观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